|
几点疑问:
1。说起来,这根“旗杆”,梵文原名应该叫“剌瑟胝”,又叫“刹柱”,柱竿头上安置舍利,一般至于寺前,西国寺院所在有之。据《玄应音义》卷一:
“刹又作擦,音察,梵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即刹帝利,名守田主者亦是也。浮图名刹者,讹也,应言剌瑟胝。剌音力割切,此译云竿,人以柱代之,名为刹柱,以安佛骨,义同土田,故名刹也。以彼西国,塔竿头安舍利故也。”
古人对“刹" (ks.atra)的理解,其实并没有错的太离谱, 也就是所谓的"塔刹",那是塔的尖端(“塔竿”)部分,不是塔 (stupa, 浮图)的全部,所以,《玄应音义》 说 “浮图名刹者,讹也。”据此,“这根“旗杆 … 一般至于寺前,西国寺院所在有之”之说似乎不成立。古印度(西国)有没有不知道。在藏地所见的,可能是名副其实的“旗杆”, 而不是法师认为的“刹柱”,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建塔,不会蠢到立一木杆以代浮图。至于这“旗杆”本身, 极可能是汉地传入的。作用也不是“安舍利故”,而是护法神的象征。
2。甚至在制作微型小塔——“擦擦”——时,这个“刹”还是要表现出来。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灌沐尊仪》
……造泥制底……上置轮相,竿若细针……
“擦擦”是否如法师所猜测即是“刹" (ks.atra),存疑。
3。传入汉地,这个“旗杆”结合了汉地常见的宝塔式样,立于塔上。
接第一条,这个 “旗杆”大概与立于塔上的“塔刹"无关,不存在“结合”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