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47|回复: 15

诸位师兄,想上师显宗喀巴大士相怎么想啊?做为弟子应该怎么做才叫 视上师如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位师兄,,,我在修行的时候,老感觉上师就是上师,本尊就是就是本尊,他们咋能合到一起呢?
就拿 上师显宗喀巴大士相  来说,,

   我就不会观想把上师观想成本尊?  
   怎么办啊?诸位师兄有什么办法吗?

还有,,视上师如佛,,,我还可以想得通。。。
   但是  视上师如佛,,,做为弟子应该怎么做才叫 视上师如佛?
发表于 2007-9-19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把上师观想为教授,因为我以前从教授那儿领受过无上加持
发表于 2007-9-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个大德跟自己的上师说,师父啊,我觉得您老是等觉菩萨。师父说,比这个更大的邪见算找不到了。并猛喷徒弟。
上师是佛,这个不是说说就完了。记得家师说过在大乘佛法里,把师父和佛看成是一个,属于修行的秘诀。
刚开始修的时候,肯定很难生出这种证悟,这个需要很漫长的修行和很大的福德才可能修成。
发表于 2007-9-1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看看宝僧师的文章如下

找个上师,找个女朋友
2004/6/1

乍听这句话,那些佛教的“门徒”们可能要像一万只愤怒的跳虱一样地蹿起来。但如果对他们说,这句竟是出自宗萨钦哲仁波切之口,他们又瞠目了,然後,他们又会找一百个理由来鼓掌。当然,还有几个不知道宗萨仁波切是谁的,或根本不想理他是谁的人还是会继续跳的。先别跳,安心看完再说。

上面那句话我是前年在香港听宗萨仁波切讲《心经》的时候听到的。当时的原对白是:

有人问:如何找自己的上师。
仁波切(奇怪地笑笑,一会儿)答:和找女朋友一样的。

对於这位关注并熟悉那些“城市里的修行者”们的上师,他大胆的言行和富於机智幽默的答问是一早为我所知道的。早在九六年我在新德里读书时,就喜欢上他的这一套了。所以那天我并没有和其它广大的佛教爱好者一起,哄堂大笑。我是想了很久,才在他们笑完後偷偷笑了笑。

这个回答的後面并没有任何注释,就这样就完了。我都不知道那个发问者对这样的回答是否满意,在表面上,这近乎是个玩笑。但我倒挺满意的。

如何找个上师?关於这个问题仿佛一直是佛教徒的一块心病,特别是那些正在热恋西藏佛教,或直接说,正热恋他们所称、所暗许的西藏密教的人。这也令到这个问题成了时下一些佛教网站上热门的老生常谈。它不仅仅是一些初入门的朋友的问题,就连许多“大师兄”们也对这个问题纠缠不清,即便是他们的身份早已从“提问题的”升到“答问题的”。

我也曾经在版面上和一些朋友大篇大版地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这部经那部论地掏过先贤们的口水。什么事师五十颂啦,什么理智观察啦,什么十条标准、八条标准、四条标准、最少也得两条标准啦……乐此不烦地说呀。可到头来才发现,那些大都可能不过是些废言废语,更可能不过是一些大师兄们要讨小弟一声“谢谢”“顶礼”的龌龊。而真正让人听懂受益的,则恐怕是百中无一。因为我发现从一开始,绝大多数提这个问题的人(也包括抢著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其真正的用心可能并不在这个问题表面的意思上面,他们大多数人的心中真正要说的是:“嗨,有见著什么好上师,给介绍一个。”这和“嗨,你们公司那边有比较漂亮的粉子不?有给介绍一个。”有什么事际意义的区别?

我们仿佛一下子都出现在大龄适婚的起跑线上,迫不急待等著那标准的发号枪一响。也不晓倒底什么叫老婆,只知道基本概念要是个女的;也不知道老婆这玩意儿是要来吃的还是穿的,反正一大堆人都在那里跷首以望的,总会有个不知名的理由吧;也不管前面是坑呀是崖呀的,也看不见一大堆已婚的在後悔、在抵骂、在离婚,反正老子现在正光棍啊,跑一段在说吧。同样地,这其中有一部人也仿佛一下都成为了佛教徒,成为了密教徒,成为了密坛上的金刚师兄弟。既都到这份上,没个上师顶著,怎么混嘛?上师是什么?要来干嘛?我要吗?扯蛋,谁会呆到去想这些问题,这明显不合潮流思想。

我就是那个呆子。我偏就想了,然後,我还答不上来。

朋友大概会笑我这个菜鸟。上面那些问题几乎在任何一本佛教的小册子里都有回答,上百上千种的肯定式的回答。可是那对我没用,因为我这些问题不是去问佛菩萨的,也不是去问哪一位知名法师的,我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所以,要求回答的只有我自己,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才发现,我答不上来。以下我能做的,只是把我的一些经历和思路整理一下,这当然不能是什么标准,但这应该是真实的,真诚的。

上师是什么?在朋友们热烈期盼的提问中,这个“上师”显然不会是他们人生中早就经历见过的那些一般的老师和师傅,要不然他们也犯不著这般可怜巴巴地不耻下问。这个“上师”,在我们一群金刚师兄弟中他基本上是一个人格化的标准榜样,是圣人以某种义意的临凡,好让我们相信,我们原来真的是有依可靠的,我们辛辛苦苦的一场信仰终于没有落空。这和我们从小立志娶个既美丽能干又贤慧温顺的小媳妇的想法是一辙无异的。那是一种情有可愿的欲求圆满的希望。可後来这个愿望彻底破灭了。我们百般用计也整不出一个真的既美丽能干又贤慧温顺的小媳妇。就好像是一个做月饼的木模子遇上了一块坚硬的石头,我们没把石头刻划成月饼反倒让石头搁得我们遍体鳞伤的。

从所谓实际情况(我们喜欢说的轮回)得不到满足,我们的希望转而认同超越它,这也算是一种不能委屈了的反抗。于是我们开辟人生的新航道,我们要做出离世间的圣者。在那里,我们重新寻找著榜样的大红旗,而这一次,他们不能让我们再失望了──他们自称佛菩萨不是?於是我们又拿起我们那参差不齐的月饼模子罩头罩脑地给那些敢於自认上师的人盖上去,且看等一下提将起来时,他是不是个月饼。

这就是我们的上师──A lovely moon cake!

要上师来干嘛?讨小媳妇干嘛这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有一首儿歌:“讨小媳妇做什么?点灯,说话,熄灯,睡觉,明儿早上起来给我梳小辫。”一句道明,为我所用。那上师要来做什么呢,当然是指导我的修行(这是铁定一百分的标准答案)。可怎么指导我修行?指导我修什么行呢?这就有点迷惑了,我们也不懂,既然他是上师,就由他说了算。但原则上,他要用我们乐於见闻的方式教我们乐於去修的法。倒底还是那句话,为我所用。当然,这其中有些从受虐爱好转而过来的希望从上师那里得到什么严格艰苦训练的人也是很多的,他们往往还怕不够苦,特别怕其他的师兄们比他苦,可能那一宗的师门名次是按受苦深重次序来排的吧。

我要上师吗?当然要,不然我问那些个问题干什么,我傻啊?我正是铁定了急徵一具德上师才来给大家伙要货品色的不是。

说到这,不傻的都知道我想说什么。然而,别以为我说两句反话就以为我偏激。相反,我比很多“热心人”都中肯。毋用置疑地,从个人的观点上我完全赞同所有经教中所开示的依师之道和择师的标准。那恰恰是我一直强调认为所必要的。然而,如果诚实地面对我们自己,我们真的到了需要那样做的时刻吗?不!对於绝大多数的我们来说,离使用那些标准去择师依师似乎都还很遥远。其原因是,关於佛陀开示的解脱大道,我们还没有几个真心实意的想完全投入进去的。我的意思是,至少我们想过,真心实意地完全投入进去。那我们要那样严格的上师来干嘛?不吃饼你整啥子饼嘛?同是这个问题,还是宗萨仁波切讲过,他说,时下许多的自称佛教徒的人,口里一整价地喊著空啊苦啊的,就怕自己不是那愤世疾俗一般的模样。其实他们口里的那些苦并不难超越,只要从今天起,他们把佛经放到一边去,不再当什么佛教徒了,他们的那些苦呀忧呀的就当场可以毙了。而佛教中开示所要超越的,是在这套文字之後,我们真正的生老病死,真正的无望的悲伤,那是连狗连虫都亲身经历的,最深沉的,只是我们从来不去真正察觉的痛苦。那个痛苦来时,甚至都没有痛苦之名。

那我们就不要上师了吗?不!我的意思是,我们依然需要上师,但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不一定要去找那么一位像书里面开列的标准上师。我认为我们大可以实用的方式,基於自己目前真的需要什么,能付出什么,然後按这个标准来找一个能给我们相应所需的上师。这更合乎效用原则,想吃面的去煮面,谁能说那不是明智之举。当然有的喜欢咬文嚼字的朋友会来说,那和某某经典中说上师的德相不相应。我劝那些朋友别傻了,没见我在试著满足广大需要上师爱好者的口味吗?

其实这种心态往往才是中庸的,客观的。一方面我们开始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真实可行的修心之道,一方面我们其实也可以开始在其中脚踏实地真正学习依师之道。依师之道本身它也不是一个可以就手现吃的饼,也不是一套身心之外的标准,它是一种智慧,是要花时间学的。
发表于 2007-9-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此,对於更多的学佛者,不管你是新人旧人,大可以用各自喜爱的任何方式去依止不同的上师,更准确地说,是去学习依止上师,而不是去照著经书里的“图则”刻个粗糙不堪的模子去拍你们的上师。若真如是,我们将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选择,可以观察,我们可能更实际地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像那些追星的fans一样地,追了十年的明星,倒头来连音乐里倒底有几个调,拍电影的胶卷是不是胶的都搞不懂。同时,也可能是这种看似“轻松”的师徒关系,让我们在学习依师的过程中提早减去了许多什么“名份”“门墙”的束限。再不至于一天到晚急著跑去要和某某大法师或仁波切注册登记,等万一发现有什么没对劲(也不知道是自己没对还是真的对方没对),又要到各网站去找人问“怎么能不吵架地和上师离婚呀?”何苦呢?最先别想著自己那媳妇是西施,到了收货时才知道对方原来叫东施来的,也不会太绝望了不是。

不过,话要说回来的是,这种轻松的师徒关系并不等於你个人的心态上可以掉以轻心。相反,这可能更需要你对每一位你可能接触到的上师表示你同样的、平等的、你力所能及的最高的尊重。而且这整个过程中,不断要求你学习,理解,解解释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这种训练的本身,甚至乎就是在未来能真正持有上师瑜珈所要求的不共正见的近因。与此相反,时下一些连什么是上师都一头雾水的人,却到处去问人家如何作上师瑜珈的仪轨,如何把自己的上师在头顶上观得再清楚些,他们简直把那些被他们临时宠幸的上师们视作为一块没心没肺的月饼一样。可真要那样,又何不拿一张上师的相片或把上师请到家里,拿眼睛瞪著,观啥子想咩。

另外,谁也千万别以为这种“松”的师徒关系就得不到“近”的传承加持了,这种例子,在上师的语录故事中记载得多:大瑜珈士巴珠仁波车的某次大圆满的传法正是让几个被人挤在最外围的乞丐圆满得到的,而以前的达赖喇嘛也说过,“别因为坐不到我的跟前就伤心,其实坐在旁的那些人往往是离我最远的”。所以大可放心去作这样依智慧、依平等、依恭敬、依归救的“松依止”、“远依止”。相反,如果有哪位“上师”无缘无故地对你说“我将视你如我的心子”、“我将传你所有教法”、“你不要再去其它别处求法了”的话,“小心你的荷包!”,这是警察叔叔唯一忠实的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我也能相信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些具有很不共因缘的人,他们和他们的上师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特别的相印契合。但那也必须是依法的。不是像有些昏了头的朋友一样,只是可能因为某种不定的宿业的缘故,对某上师有过那么几下兴奋的感觉,就高喊著什么“宿命的根师”啊。岂不想想,这种感觉我们在漂亮mm的身上不晓得被“电”过多少回了。

与上师真正的感应绝不应是这样的!那些真正宿命的上师的召唤,应该是像无比的瑜珈士那诺巴听到谛诺巴之名,像至尊的密勒日巴去依止马尔巴,像大师冈布巴奔向密勒日巴一样。我这里说的,不单单是传纪中说他们当中曾有谁因闻师之名而激动不已,或有谁更曾晕厥不省的种种外在表现,而是那些真正具德的宿命上师应将唤起你对轮回的彻底失望和唾弃,唤起你对一切有情不能再等待的关怀和悲情,唤起你为了救渡一切如母有情而奋不顾身的精进,他还应该唤起你对真理的渴求向往,甚至,他都能唤起你对那诸法实相的启悟。这才是那些圆满的上师的能耐。而我们那些朋友们见到上师时的那一阵浮水式涟绮,说白了不过可能是这场轮回梦中的另一次移情别恋罢了。

最後再略说一说现在在许多上师和学人的口中高唱的所谓“视师如佛”之见。就我个人的所知和理解中,此见的真实运用,拟应在无上瑜珈部的真实行人中使用,它是一种必须基於对某类不共的密乘见地的胜解上进行的一种心见的守护和相续瑜珈训练。它绝不是那种一厢情愿的热情和刹时的冲动所能支撑的。故就一般人而论,这不仅不是一种正见,反而是一种毒药。这种说法不是我个人的创见,可从现世的达赖喇嘛的演讲稿上找到根据。而其成立的理由是,对於一般初学行人而言,其正当需要依理依智学习分辨依师之道的过程中,这种强调在对上师本质胜解的基础上作印持不动之见解是会令那些未有胜解的有情失去学习的次第进阶之道的。对他们而言,这等同於一种鼓励迷信的幻药。这无疑和那种未能如理抉择真俗二谛之安立,却要作那任不作意的专修的谬论一样的。所以,在初学依师之道的行人中,大可将这一条理解为,将上师的功德视作如佛陀的真实示现,而不需全盘认定某位上师即是如佛一般无异的。我们可以将从不同的上师身上看到的不同的功德,视作佛陀在不同的时间角度对我们的教护加被。如果对一类难以作这样分辨理解的人,大可先行放下这个难题,免得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佛陀”肚子痛跑去上大号的尴尬。

依师之道,在究竟而言应和我们的成佛之道是并行的,以唯无上佛位是无学道的原故。因此,那些真诚於生命的提升,真诚於解脱的追求,真诚於我们曾发下为渡一切有情愿成佛的志向的同修们,我愿和你们一起,向那一切人天应供的、向那一切圣者尤需作置顶恭敬的、向那悲智绝伦的世尊佛陀作长久的无间的最深切的祈请,祈请他在我们追求解脱、追一切有情获得解脱的道路上对我们作毫不间歇的加被和护佑,祈请他作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慈悲的养育和眷顾,祈请他作我们的伴侣给予我们行走於大道的精神,祈请他作我们的向导指示我们以胜利的方向。但是,我又将如何看到你,认出你呢?因此我还应该向所有的同修,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有情祈请,祈请那本具无异的智慧之光芒猛烈地从我们的心中亮起,让我们亲证地见到你──佛──永除二障之法身──无上之师。


最吉祥
发表于 2007-9-1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的时候直接想宗大师的像就可以了,只是心里感觉这个宗大师像的心,本质上是上师。如何做到视师如佛可以去读一下普提道次第里面关于依止善知识的部分的讲解。
发表于 2007-9-2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今天阐述的金刚萨埵仪轨属于瑜伽密部金刚萨埵一面两臂之化相。我们不要以为瑜伽密部的金刚萨埵比摩诃无上瑜伽密部的金刚萨埵低级,两者的差别只在于行者意念上不同的接受程度,举个例子说:国王平时穿着皇袍,但是若有一天他拿了一位大官的官袍来穿的话,他仍旧是个国王。不同密部的金刚萨埵化相也是这样道理,体性为一而化相不同。
发表于 2007-9-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好引用的仁波且的话说的另外的意思。观想上师是宗大师的相,主要是我们的上师的相现的都是凡夫相,但是直接观想上师相,有把上师当作凡夫的过失,所以通常观想成宗大师或者本尊的相,再观想成上师与大师心识一体比较好。
发表于 2007-9-2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试着想想:当你特别熟悉了一个朋友,然后他离开了,却把他的儿子派来,继续和你共处,你把他儿子想象成他是多么的容易,虽然你清楚父子各有各的癖好,但你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二者一体,所以把上师观想为本尊,首先要对本尊的德能了解到非常亲近的程度,然后把上师德能从本尊而来的那种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搞清楚,然后就比较能接受二者是一体的观想

如果只熟悉上师,而不熟悉本尊,特别是他们的精神品性有着何种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或者连上师也不熟悉,那你打死我,我也不可能把一个凡夫和另一个圣体连一起啦!
发表于 2007-9-2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在没有了解佛(包括三宝)的特质及内涵前,即使把上师看作佛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如果佛在我们心中还是云里来雾里去的情况,那么视师如佛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呢。呵呵。
发表于 2007-9-2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在观想白度母时,我们必须有一个概念,想着他的样子虽是白度母,实际上却同时是白度母,也同时是我们的根本上师;白度母即上师,上师即白度母,二者其实同一体性。这样地视本尊而修,才会更快得到更大的加持。反过来说,若只视白度母为白度母,而并不把他视为与上师无二,加持会来得很慢。故此,我们应视上师及本尊无分别。这样地想,对上师毫无好处可言,但对自己的修持却大有利益。

  以上所教,乃修任何本尊之关键,并非限于修白度母时才如此地想。想师为佛,便可得佛之加持;想师为菩萨,便可得菩萨之加持;若只视师为凡夫,则难以得到任何成就。总之,上师是否真的是佛的境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视他为佛,这样便是成就的关键;上师在客观上到底是否佛陀,反而与视师为佛的必需性关系不大。

  我们不单视根本上师为佛,亦要视自己所有上师为佛,无所遗漏,否则便难以成就。把自己的上师中较著名的几位视为佛陀,或许并不太难,但我们必须留意,不要把任何一位自己的上师忘记了而不视他为佛。譬如说,你的父亲是一位居士,他是你对佛法的启蒙者,你便不单要尊他为世俗上的父亲,更要视他为佛法上的师父,亦即必须视他为佛。但凡曾对你传法、灌顶、口传或讲解的人,你都要视为佛陀。以前有一位高僧祖堪仁宝哲。这高僧年青时依止许多大师父学法,自己亦十分努力修持,事这些大师的方面亦做得极好,但多年来却完全不见修持有任何效果,所以他便去问根本上师。他的根本上师琢磨了良久,也看不出弟子的毛病出在哪里,最后便问他:“会不会是你在别的师父那里,曾经有师徒关系方面的过失呢?你自己回去想一想吧?”他自己想了很久,把自己与每一位上师的关系都回想了一遍,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当沙弥尼的姨母曾教他藏文字母及简单经文,但他却只把她尊为世俗上之长辈亲戚,并未把她视为如佛师长。在明白后,他便也视她为师、为佛,如此再略修了没多久,他便得到了很大的成就!
发表于 2007-9-2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喀巴大师曾请问至尊文殊道:"为了迅速在相续中生起证悟,应该致力于哪些方法?"文殊回答说:"视上师与本尊无别而作祈祷;努力积福、净障;修近取因所缘相,应将这三件事合起来加以努力!.
发表于 2007-9-2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将黎明,那若巴变化了欢喜金刚九尊主从及曼陀罗等,清清楚楚地显现在虚空之中,他喊醒玛尔巴道:“弟子玛尔巴不要睡了,快起来吧!你的本尊喜金刚所变化的九尊神灵已降临虚空,你为我顶礼还为本尊顶礼呢?”玛尔巴急忙向虚空中的本尊和曼陀罗顶礼。那若巴接着说:

  “上师未曾出现前,[204]
  连佛名字也未闻,
  所有千劫诸佛陀,
  皆依上师而出现。”

  又说:“这些都是我所变化的。”言华,本尊便融入上师心间。接着又道:“由此因缘,今后即使你的宗族各嗣不能长久延续,也能将此因缘转化成众生的福份,我们的法嗣将随佛法住世,永远昌盛,你应生起欢喜之心。”
   是本尊便融入上师心间,而不是上师便融入本尊心间.
     是本尊便融入上师心间,而不是上师便融入本尊心间.
发表于 2007-9-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那一段开示是针对普通修行人的吗?
另外,我们平日做功课时要观想本尊,如果还没有本尊怎么办?观宗大师也行吧?
发表于 2007-9-2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本尊??? 不一定是要受过灌顶的才可视为本尊, 未受过灌顶不可觀修"自化本尊"而已, 最初学就当然视释尊为本尊吧.. 再不是汉地人也多会视观音菩萨/ 阿弥陀佛为本尊.. 如果修格鲁的以宗大师为本尊当然也很好

[ 本帖最后由 WilsonF-R 于 2007-9-24 12:58 A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1:35 , Processed in 0.0339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