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9|回复: 0

《修心八偈》:前三偈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修心八偈》:前三偈開示<BR>&nbsp;《修心八偈》中的前七個偈頌是有關於成佛道上的方法面如慈悲、利他、發願等。第八偈是有關於培養道上智慧面的修行。</P><P>〈修行八偈〉之第一偈</P><P>為成就最高境界,願我恆常珍愛眾生,視之尤勝如意寶。</P><P>這四句是有關於培養珍愛眾生的感覺,此偈頌的重點強調要培養一種能視其他眾生有如如意寶般的態度。有人可能問到:『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一種認為其他眾生是珍貴的思想呢?』</P><P>某方面來說,不僅只是每天與其他人相處,我們可以說其他眾生真的是我們所有喜悅、快樂及富饒的主要來源。我們能瞭解所有我們珍愛渴求想要得到的經驗依賴與他人的互動及合作。這是個明顯的事實。同樣地,從一個在道上修行者的觀點來看許多高層次證悟的獲得或進展也是依賴與他人互動及合作。再者,在證得佛果的境界時,佛為眾生所做真實慈悲的行動是不費力而自然產生的,因為眾生就是直接受益者。所以,其他眾生可以說是我們喜悅、富饒及快樂的真實來源。基本的喜悅,及生活上的舒適例如食物、住所、衣物及友伴都完全依賴其他眾生,聲譽、名望亦是如此。我們對於舒適及安全的感覺依賴於他人對於我們的覺知及情感。人類之間的感情幾乎是我們一切生存的基礎。我們的生活、財產及快樂沒有情感無法開展。為了獲得祥和的心,你越關心他人,你就越滿足。我想當你開始關心他人,別人對你也越正面。這是因為你自己的態度。反之,如果你拒絕別人,他們將對你顯得負面。另一件顯而易見的事,當你只想到自己時,你整個心的焦點變窄,因為狹隘的焦點使得不舒服的事顯得巨大,帶給你恐懼及不舒適,感到悲慘而不知所措,當你想到關心他人時,此時你的心會展開。在寬廣的角度中,你自己的問題顯得不重要,這會造成很大不同。如果你關心他人,管你自己有何困境及問題,你將會顯現出一種內在力量。有了這種力量,你的問題將顯得不重要及不麻煩。藉由超越自己的問題及照顧他人,你將獲得內在力量、自信、勇氣、更大的寧靜。一個人的思想方式如何能真正造成改變,這是個明顯的例子。</P><P>《入菩薩行》中說,因為承擔他人苦痛的體驗與自身痛苦的體驗是明顯的不同。前者,有種不舒適感,因為你正在分擔他人的痛苦,然而,寂天菩薩指出其中有某種穩定性,因為可以說你是自願承接那痛苦,自願參與他人的痛苦,有一種自信的感覺。但是後者,當你正在經歷自己的痛苦,有種不自願。因為自己無法控制。你感到衰弱完全不知所措。佛法中運用某些詞句來教導利他及慈悲,例如我們應該不顧自己的幸福而珍惜他人的幸福。練習自願分擔他人的痛苦時,適當了解上述詞句是重要的。基本的重點是,如果你沒有愛自己的能力,那麼自然沒有基礎來建立關心他人的感覺。愛自己不代表自戀。而是,愛自己及對他人親切的能力必須是植基於人類生存的基本事實: 我們都有自然傾向欲求快樂及避免痛苦。一旦這個基礎的存在與自己相關,便能夠將之延展至其他眾生。因此,教法中所謂 “不顧自己的幸福而珍愛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了解這是有關依據慈悲訓練自己的部分。我們必須顧及自己行為後果對其他眾生的影響,而不會沉溺於自我中心思想的方式,這是重要的。稍早我曾提及我們應該發展一種態度,認知其他眾生在我們經驗喜樂及成功時,親切扮演的部分,這是第一個思考方向。</P><P>第二個思考如下: 透過分析省思你將了解我們大部分的苦難痛苦真正來自自我中心的態度,珍惜自我幸福,犧牲他人利益。這兩種思想及情緒相較之下,使我們確信必須珍惜他人的利益。</P><P>另外一件與培養珍愛他人幸福的思想及情操的事實是:自己的利益及希望是實際去幫助其他眾生所附帶產生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指出:「當修行者的行為與思想都集中朝向為成就他人的幸福時,他自己的願無需額外的努力便會附帶產生。」你們有些人可能聽過我經常講。菩提道上的慈悲的修行者、諸菩薩,是個明智的自私者。而像我們這樣的人,在一方面是愚昧的自私者。我輕忽他人指為自己想,結果是我們經常不快樂過著悲慘的日子。現在是我們明智的時候了,不是嗎?這是我的信念。有時人們問:「我們真能改變我們的態度嗎?」</P><P>根據我少數的經驗來回答:「是的,這對我而言相當清楚」。我們稱之為心的這個東西是相當獨特的,即便有時很固執,非常困難改變,但是持續的努力及推理產生確信之後,便可以的,因為我們的心有時是相當誠實的。當我們真正感到有需要改變,那麼我們的心便能改變。祈求及禱告無法轉化你的心,但是有信念及靠自己體驗來的推理,你便能夠轉化心。時間是項重要的因素,隨著時間,我們的心態一定能夠改變。有一點我要提出來的是,某些人,特別是那些認為自己是非常實際,太過實際而著迷於實用性的人。他們可能認為希望所有眾生快樂及珍愛他人是不切實際而太過理想主義。因為完全做不到,他們也不會以任何一種方式來轉化自心或是證得一些心靈的記錄。有些人這樣想,但感到也許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從身邊直接相處的人開始,以後再擴展增加。.他們認為為眾生想是沒有用的,因為眾生無限多。他們可能可以想像及感到與人類同胞們有某種相連。但覺得大千世界中芸芸眾生與自己個人的經驗無關。他們可能問試著培養包含地球上每一個眾生的心有何用。這看似一個令人信服的反對理由,但重要的是,去了解培養利益眾生的情操的影響。</P><P>重點是培養同理心的範圍,包括能夠對能感受痛苦及經驗快樂的任何生命體,這就是為何我們定義生命體為有情眾生。這種情操是非常有力的,無須想過每一個眾生才能有效。試舉諸事無常為例,當我們培養任何事或事件都是無常的想法時,我們無須去考慮每一個存在宇宙中的眾生,才相信無常。我們的心不是這樣運作的。因之我們應該了解這點。</P><P>第一偈中,有明確相對於「我」的參考:「願我恆常珍愛他人」。也許在這階段簡略的討論佛法教徒所了解的所謂「我」會有幫助。一般來說,沒有人會爭辯你、我、他及其他人的存在。我們不會懷疑某人所經歷的苦。我們說「我看到這個和那個」及「我聽到著個及那個」。我們在言語中不斷使用第一人稱。對於我們每天生活中一直都經驗到的我沒有人會質疑這傳統層次存在的 「我」&nbsp; 。然而當我們試圖了解真正地「我」為何時,便會產生疑問。當我們試圖深入探討這問題時,我們可能試圖將分析衍伸超越日常生活。例如我們可能回想某些年輕的事,當我們回一起某些年輕的事時,你幾乎能感覺當時那個年歲的身體狀況及當時對自己的感覺。當你年輕時,有一個「我」。當你年老時,有一個「我」。有一個”我”橫跨各階段”一個人能夠記憶起自己年輕及年老的經驗。於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身體狀態及對於我的感覺及意識之間的緊密關聯性。許多哲學家特別是宗教思想家尋求了解個人的特性這個跨越時間持續存在的「我」。在印度人傳統中這是更為重要的。非佛教的印度學校會講述 atman (原義"呼吸"),可以大約翻譯為我或靈魂。在印度教中,atman有「清楚」的意義,無關個人經驗的事實。在印度教傳統中,有人相信轉世輪迴,引起很大的爭辯。我也曾經發現有提及有意識或靈魂奪取剛死亡的身體。如果我們要利用輪迴、利用靈魂取得身體那麼必須有假設某種獨立的成分。整體來說非佛教的印度學院或多或少認為「我」真正指得是這個獨立的成分或靈魂。在佛教各學院中,對於「我」有一種共識,必須透過身心五蘊來了解「我」。但我們說「我」的時候,實際上指得是什麼? 不同的佛教思想家有不同的見解。許多佛教學院仍然認為「我」與人們的意識相同。透過分析我們能顯示我們的身體是一種因缘而生而事實,而真正跨越時間的是意識當然其他佛教徒思想家反對「人我」就是意識。佛教徒思想家,如佛護(Buddhapalita) 及月稱(Chandrakirti)拒絕尋求某種永恆、持續不變、持久的我。他們辯稱認同那樣的論述則可以說是屈服在根深蒂固的執著某件事。在這幾句中,分析”我”的特性沒有用,因為追求的是抽象的「我」,佛護及月稱辯稱這是超越用日常言語及經驗可以理解的範圍。因此,「我」必須純然我們是如何經驗: 「我」的感覺而已。我們不應超越平常所了解的我及人們。我們應該了解身心存在的經驗,使得「我」及人按照身心來被了解。月稱在《入中論》中用戰車的例子來形容。當你將戰車作為分析的對象時,在抽象或實質上,你永遠無法找到任何一部份是獨立的。但這不意味戰車並不存在。同樣地,當我們將「我」或「我的性質」加以分析時,我們無法找到不依存身與心的「我」。了解「我」乃是依緣而生,同樣可以運用在對其他眾生的了解。其他眾生,所指的「我」也是依賴身及心的存在。而身心之存在是植基於五蘊,也就是眾生的身心相續。</P><P>〈修行八偈〉之第二偈<BR>&nbsp;<BR>每 與 他 人 交 往 時 , 我 要 自 視 為 最 卑 , 並 從 我 心 極 深 處 , 敬 重 他 人 為 至 尊 。<BR>&nbsp;<BR>第一首詩偈指出培養某種想法的重要,一種認為其他有情的人類都是彌足珍貴的思想。而在第二首詩偈裡,關鍵則是認定其他有情眾生均為至尊珍貴的生命,以及你在那個基礎上所發展出來的重視感,並且這是不應該以憐憫他人作為基礎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應植基於認定他們是次等人的思想。相反地,我們強調的是一種對於他人的珍視感,以及基於虔敬與尊崇來承認他們是珍貴的,就好像對待最優秀的人類一樣。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應如何在佛教的脈絡當中來了解慈悲心這件事。大致說來,在佛教的傳統裡面,慈悲心與慈悲心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慈悲心據說是一種渴望看見被同情的對象,也就是有情眾生,能夠遠離苦難的同理心。而愛心與慈悲則是一種希望快樂能降臨在其他人身上的熱望。在這個脈絡當中,慈悲與慈悲心實在不應和其傳統意義下的解讀混為一談;舉例來說,我們與親愛的家人朋友之間產生了親密感,對他們於是有了一種同情和同理之心。其次,我們對這些人也產生了強烈的愛,只不過這種愛心或慈悲心通常都根基於自私的考量;譬如,我們會說:「某某人是我的朋友」、「我的另一半」、「我的小孩」等等。這種很強烈的愛或慈悲心所面臨到的是:由於牽涉及自我的考量,於是它不免帶有一種執著的色彩。一旦產生了執著之情,潛藏的憤怒及怨恨便會隨之發生,正由於執著向來與憤怒和怨恨同行之故。舉例來看,如果某人對另一人的慈悲心其實是帶著一種執著之情的話,那麼,它將很容易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轉變成極端強烈的負面情緒,接著,便不再希望對方快樂,反而會期待他是可憐無助的。</P><P>在修行的層面裡,真實的慈悲心與愛是建立在單純的認同;就像我自己一樣,他人自然也熱切渴望著快樂並能避免苦難。其次,就像我自己一樣,他人也有與生俱來的權利去實現這項基本渴望。而以認同此基本事實為基礎所生起的對某人之同理心則是一種普遍性的慈悲心,在這裡沒有偏見,也沒有分別念的存在。只要所有有情眾生具備經驗痛苦及快樂的能力,這樣的慈悲心就能如陽光般普照到他們身上。所以,真正慈悲心的基本特徵就是:除了普遍性以外,它還必須是不帶有任何分別的。如此一來,佛教傳統裡在培養慈悲心方面的修行,首先,對他人就要以一種平等正直的行捨之心相待。例如,你也許會思考到下面的事實:某人可能是你這輩子的朋友、親戚等等,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個人也可能正好是你前世的宿敵。同樣地,如果把相同的法則用在你的仇人身上,雖然這個人在今生是個和你處處作對的人,然而,他或她很可能是你前世最好的朋友,或者與你關係匪淺等等。一想到人際之間這種變動不居的本質,且這本質同樣潛藏於你與所有人們之間,他們可能是你的朋友,也有可能是敵人,於是你便培養出了這種平等正直的心理特質。</P><P>而這種發展或培養平等正直之心的練習牽涉到一種厭離的形式,但我們得先了解厭離的真正意涵;有時當人們聽到佛教對於厭離之心的練習時,他們會以為佛教在鼓吹對世間萬物漠然以待的態度,然而,這並非事實。首先,我們可以說,培養厭離之心就像從對他人存有分別心的情緒當中拔除扎人的刺來一樣,而這種情緒主要根基於對別人表現冷漠或者親近的考慮。事實上,你是在替自己培養廣被於所有有情眾生的慈悲心打下基礎。總結地說,佛教有關厭離的教導並非意味著發展一種脫離或者漠視世界或生命的態度。</P><P>接著,我們繼續看看此詩偈的下一句;我認為能在正確的背景裡去了解「希望我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人還低下」這句話是相當重要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你應該擁有任何導致低自尊的想法,或者你應該喪失任何希望之感並覺得灰心喪志,只想著:「我是最低下的,我缺乏任何能力,或是說我無法作任何事情而且不具任何力量。」事實上,這跟這裡所指陳的低下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自認為較其他人低下的想法須以其相關詞彙來加以了解;一般說來,與動物相較,人類的確要優秀許多,譬如,我們具備判斷是非好壞的道德能力,並且能夠根據未來進行思考等等。儘管如此,也有人辯論過人類在其它方面還是比動物差勁,舉例來說,動物雖不具有在道德層次上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而且牠們也不會為其行動預期出日後的長遠結果,但在動物的世界裡卻至少有其井然有致的次序感。例如,你可以觀看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情景;當那些肉食動物感到飢餓時,出於本能地便會掠食其它弱小動物。而當牠們不覺得飢餓時,你會觀察到牠們其實是相當和平地共存在一起。可是,即使我們人類擁有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有時卻純粹出自貪心而行動,有時也僅僅為了縱慾而行動,也就是說,當我們去打獵或者捕魚時,完全是出自於一種「消遣娛樂」的心態而去從事殺戮的行為。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證明人類的確是遠遠不如動物的。基本上,我們將自己看得比其他人低下是一種相對論的說法,而使用「低下」這個辭彙的理由之一其實是為了強調下列看法:正常地說,當我們屈服於像是憤怒、怨恨、強烈的執著、以及貪婪等尋常情緒裡面時,我們也會一無顧忌地任隨上述情緒表現出相應的行為來。我們常會完全遺忘了自身行為對其他有情眾生所產生的影響,但是,如果藉著有意養成視他人較自己優越且值得尊敬的想法,那麼,你將替自己在心田種下一顆自我節制的種子。然後,當負面情緒升起時,就不致於強大到令你忽視了行為本身對其他有情眾生所可能造成的影響。這就是我建議的認定其他人優於自己的幾項基本緣由。<BR>&nbsp;</P><P>〈修行八偈〉之第三偈<BR>&nbsp;<BR>凡 有 所 作 為 , 我 必 究 自 心 ,一 見 煩 惱 起 ,危 及 自 與 他 , 即 堅 決 面 對 , 防 患 於未 然 。<BR>&nbsp;<BR>這首詩偈可說是深入佛法練習的精髓所在;當我們在佛法教導的脈絡裡談及佛法時,其實指的就是涅槃,亦即離苦得樂之意。根本上來說,離苦得樂、涅槃、或者滅諦才是佛法的究竟;滅諦有許多層次,舉例來說,戒絕殺戮或者謀殺也許便是一種佛法的形式,但這仍不能稱作佛法,特別由於戒殺是一件連未曾信教的人士都會恪守遵法的事情。基本上,佛教傳統下佛法的本質是一種脫離痛苦與煩惱塵垢(梵文:Klesha;藏文:nyonmong)的自由狀態,而所謂的煩惱塵垢就是受苦的源頭所在。這首詩偈說明了如何去對治這些苦惱的情緒及想法,對一名學佛者來說,真正的敵人其實就是這名內在的-- 造成心理與情緒上之煩惱的仇敵。而且,正是這些在心理與情緒上的煩惱造成了我們受創及痛苦的情形,所以,打敗這名內在的敵人才是學佛者真正且唯一的功課。其次,由於解除這些心理與情緒上之苦惱的藥方即為佛法的重心,並且就某種意義來看,這其實也是佛法的基礎,因此,第三首詩偈建議我們:從一開始便培養「以智慧觀察對境,且留住意念於此」的正念心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假如你毫無戒心、從不警覺其消極性地讓負面情緒及思想自你心中升起,那麼,由某層意義上說來,你根本是在放任它們四處稱霸為王、為非作歹,接下來,它們便會發展到無法可與之對峙的程度。儘管如此,如果你能培養出謹慎留意其負面發展的正念心,那麼,當這些負面情緒及思想開始出現時,一旦想壯大聲勢之際你就能夠立即根除掉它們。如此一來,它們將不會有任何機會或空間發展成熾烈不可收拾的負面情緒思想。總而言之,我認為於第三首詩偈裡所建議施予的解毒藥方是在情緒明瞭和能感覺經驗的層次上,而此藥方則特別適合於負面的情緒與思想,並非針對一般性的情緒來源。舉例來看,為了對治憤怒,你應該培養慈悲和慈悲心;而對治對於某個對象的強烈眷戀,則應培養出此對象是不潔的、或其令人不快之本質的想法等等。此外,為了對治傲慢自大(亦即我慢),你需要一一反省自身的缺點以逐漸生起一種謙卑之感,例如,你可以想想世界上所有你感到完全無知及外行的事物。再舉我面前這位即席的手語翻譯員為例;當我注視著她這些複雜的翻譯手勢時,根本不曉得接下來所要表達的是什麼,這便是一種謙卑以對的經驗。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如果能讓我覺得一丁點兒興奮的驕傲感的,我想就是電腦了,因為它真的會使我冷靜下來!<BR>&nbsp;<BR>以上即〈修行八偈〉當中的前面三偈,是由DLLM尊者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親自所作的詮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5:42 , Processed in 0.0312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