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56|回复: 6

三大寺的扎仓、康村、米村概念(上善如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西藏的三大寺院,是色拉、甘丹、哲蚌。这三寺院,是学术机构,相当于大学,而不相当于譬如大藏寺等寺庙。</SPAN><SPAN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三大寺所谓的寺,其实是相对松散的的概念,叫做<SPAN lang=EN-US>‘拉齐’,其大殿叫‘措钦’,这是总的但比较松散、比较虚的寺院整体作为一个集体的概念。每寺院由若干叫‘扎仓’的僧院组成,这才是比较实在的团体。‘拉齐’由‘扎仓’组成,‘扎仓’由‘康村’组成,‘康村’下面一般就是个人了,但如果康村里有一批相当数目的人有和同康村成员不共的特点,也可能出现叫‘米村’的、再小一点的支团体。譬如色拉寺以前有很多从嘉绒地区去求学的僧人,而这里面,单单大藏寺的和尚已经不少,所以就在嘉绒康村下面另外设有大藏寺和尚的一个小团体,叫阿底米村。所以,祈竹活佛他是色拉寺(拉萨的下有3扎仓)、美扎仓(下有十多、二十左右康村吧?!)、嘉绒康村(下有若干米村)、阿底米村的,即色拉(拉齐)-美(扎仓)-嘉绒(康村)-阿底(米村)。很多其他情况,最下面的只到康村,下再没米村了。譬如永嘉活佛,好像就是色拉-美-邦莫拉,没有米村。</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作为集体,整寺院有大殿,叫<SPAN lang=EN-US>‘措钦(殿)’,但扎仓也各自有自己的大殿,康村也有各自自己的小殿。理论上,应该是措钦殿最大,扎仓殿小点,康村更小,但实际上由于各自财政独立,不见得会发展为这样,譬如印度现在就是美殿最大,杰殿第二,整体措钦殿反而小。</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作为整体,有些大事由拉齐负责,但极少。一般都是以扎仓为单位,譬如我们说三大寺开会,就是所有扎仓堪布开会的意思。康村也负责自己的事务。扎仓各自财政独立,康村也是。我们说色拉,会以为有一个堪布,其实不是,有多少扎仓就是多少堪布(现在是两个扎仓所以就有一共两位堪布),没有一个总堪布的。</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正如韩国人几乎不叫金就叫朴的情况,西藏人名花样也不很多,所以,僧人在自称时,一般会以譬如<SPAN lang=EN-US>‘色美嘉绒祈竹祖古’的格式自报身份(‘色拉’的‘拉’简了;而因为米村层次太低太小了,一般不提),其中的‘色美嘉绒’相当于李连杰自称‘佛山黄飞鸿’里的‘佛山’,以区别于上海卖包子的那个黄飞鸿或者北京牛街卖臭豆腐的那个黄飞鸿。</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扎仓是很实在的团体,大家归属感主要从这里来,而大家一般对拉齐的归属感比较低。一般如果是扎仓的事情,僧人视为责任,大家很积极去办,但遇拉齐的事,大家比较没那么积极。康村也是很实在的,相当于海外的同乡会或者中国的日本在中国留学同学会,譬如嘉绒人去色拉学习,第一件事就是去嘉绒康村报到,由嘉绒康村长老负责领他去扎仓处报名,如果嘉绒康村成员丢脸了,是丢嘉绒康村的脸。米村嘛,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阿底米村,就是存在于嘉绒康村属下的一个支团体,即大藏寺在色拉里面的一个团体;<SPAN lang=EN-US>‘色拉美嘉绒康村阿底米村’相当于‘在色拉寺里面的美僧院下面的四川西北地区留学拉萨同乡会属下的大藏寺和尚互助会’。解放前色拉的嘉绒康村有400、500人,阿底米村有40、50人。现在嘉绒康村只有40、50人,而大藏和尚在色拉的只有10多,所以阿底米村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康村、米村虽然是传统机构,但也不是永恒不能变或者不变的,譬如印度色拉,以前开始有老外学生,归他们师父康村,后来人开始多,成一个圈子了,就有一个单独房子里面住很多老外和尚,叫<SPAN lang=EN-US>IMI,这IMI虽无米村之名,实际上已经等同该老师康村下面的一个米村形成了。可是,可能慢慢地,其他老外和尚,但不是这个师父的,但去了色拉学习,自然也可能住这里,所以这里就可能从本来的同康村、同师父的老外和尚房子发展成不同康村、不同师父的老外和尚的房子了,这就开始偏离米村概念,而单独成为一个康村概念了;可能以后,凡老外,不论师父属于哪康村,全都自动属于IMI了。这虽无康村之名,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康村。所以,在我们的年代,我们就见证了一个康村或者米村的形成。再给一个假设,譬如永嘉活佛很多汉人弟子去色拉学习,大概就会挂在历代永嘉活佛所属的邦莫拉康村。慢慢地,人开始多了,后来一波汉人受不了糌粑了,就自己住一个楼,开小灶,做汉菜,慢慢地可能就形成一个米村概念了,但它属于邦莫拉康村下面的。再假设后来,如果某某活佛很多汉人弟子也去色拉,他们可能(1)由于汉人自动属于嘉绒而进入嘉绒康村;或(2)由于某某活佛是某某地区的人,所以他们进入某某康村,或(3)由于汉人楼汉人多,容易互相照顾一下,所以住那个楼,但我们现在只假设第3点情况;过了很多很多年,楼里的汉人越来越多,他们是不同活佛的弟子,其唯一共同点只是都来自汉地,可能结果就演变为一个独立于邦莫拉康村而和它平起平坐的一个独立康村的概念了。这只是举例说明康村的历史形成。</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三寺院康村编制虽有点不同,但基本概念一样,譬如甘丹和哲蚌也都有嘉绒康村,其他地区康村也一样,但有的康村在不同寺院名字有所不同,或者更细分或者没分那么多而被合并了,但概念都是一样的。色拉嘉绒康村人如果去甘丹朝圣几天,哪怕不认识人,也自然投靠甘丹嘉绒康村。</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一般来说,如果你是嘉绒人,即现今四川西北阿坝州的人,去三大寺学习,你就自动是色拉嘉绒或者甘丹嘉绒或者哲蚌嘉绒成员,不是自己选择的,是当然的,正如我是香港人,如果我在北京万一出什么事了,必定属于港澳办管,而不是归湖北驻京办管,这是同样的道理。</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1。譬如你是现今四川西北阿坝州某小寺的和尚,没有师父,你去拉萨,可以自己选择三寺院哪个,去了以后,你就是它的嘉绒康村人,譬如你去色拉,就是色拉-X-嘉绒康村成员,但由于嘉绒康村属于美扎仓(每寺基本上有整套所有康村,但不是扎仓有整套所有康村,譬如色拉的嘉绒康村,是美扎仓的,所以没有色拉杰嘉绒康村存在,所以你不可能是嘉绒康村但却是色拉杰的。假设你是嘉绒康村的人,你就必定是美扎仓的人),所以X等于美扎仓,所以就是色拉-美-嘉绒康村。</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2。譬如你是现今四川西北阿坝州某小寺的和尚,但你奇怪地以一个四川甘孜州的和尚为师,而你去拉萨,自己选择去色拉学习,那么,你可能是嘉绒康村(因为你的生地是嘉绒地区),也可能是邦莫拉康村(因为你老师会介绍你去他属于的康村)。如果你是人才,两个康村都会抢,都争取你进;但如果你显得很差,又穷,又懒,你就爱干吗干吗,大家不很积极。以前东科活佛没人要变被抢的好笑故事,正是好例子,故事以前好像说过了吧?!</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3。譬如你是现今四川西北阿坝州大藏寺的,你去拉萨学习,就不是随便你三寺院自己挑了。大藏寺是大寺院,历史上和色拉美挂钩,所以你直接就是去色拉美嘉绒阿底。除非你有特别原因,否则自然就是这样。</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4。例外情况:譬如帕蹦喀活佛当年,他被认证为章嘉但无法坐床,后继承了其他名位代替,他很穷。三大寺的老师,和我们现代老师不同,他们和弟子和父子一样,责任很大的。一个普通和尚,加入一个康村,也就是多一个人的事,没所谓;但多了个活佛,可能有多了经济收入,但也可能多了负担。一个活佛但穷,是很麻烦的事。如果谁收了他,以后毕业供养如何承担?弟子没法,就必须老师负责。所以,帕活佛没有人敢收,结果一个大藏老和尚收了他,师徒一起挨穷。就这样,帕活佛虽然不是四川人,也和大藏本来没有关系,但变了色拉-美-嘉绒-阿底成员,等同大藏僧人了。当年,是因为老和尚心地好,或者是业力,但当然,现在从马后炮角度看,也可以说是老和尚投资有道,眼光好,我们康村和米村从现在看,是赚大了。帕活佛后来对于我们康村和米村,不论从声誉或者实际上,贡献都很大。</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lang=EN-US><FONT size=3>&nbsp;<o:p></o:p></FON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这里长篇说明,不是只是为了介绍,而是因为多年来老有汉人本来想供养扎仓,结果因为自己不明白而没有说明白,结果钱乱了,去了隔壁扎仓或者拉齐,这当然都是好事,钱也没有被外人骗了还是怎样,可是却和本来动机不同了。西藏佛教对施主的供养动机很负责任,最怕混乱了的,所以我们必须说明供养拉齐还是哪扎仓(供扎仓的成员僧人还是供扎仓本身?)还是康村(供康村的成员僧人还是供康村本身?)。都可以,但必须说明白才能确保钱最后用途和你用意一致。<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nbsp;<o:p></o:p></SPAN></P><P><SPAN lang=EN-US><FONT size=3>&nbsp;<o:p></o:p></FONT></SPAN></P><P><FONT size=3></FONT><SPAN style="FONT-SIZE: 13.5pt">&lt;DIV&gt;<FONT size=3></FONT>&lt;/DIV&gt;<FONT face="宋体, MS Song">师公告诉我这故事的,大概如下,可能有点小的不正确处但大概如此。。。。</FONT></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FONT face="宋体, MS Song"></FONT></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以前东科活佛世系原来属于某康村,忘记名字了,但后来的东科属于另外一康村,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一世(忘记哪世了)东科活佛,他自己一个人从家乡走到色拉寺他的世系原属康村报到,他很脏,晚上到,康村问他,他就结结巴巴地说:<SPAN lang=EN-US>‘我是这个康村的!’,大家晚上也没怎么理他,让他睡厨房,有什么事明天再说。第2天,他要求见康村负责长老报名正式入学,说自己是这康村的人,侍者通报时,长老问:‘这人如何?什么回事?’,侍者答像讨饭的模样,长老和侍者后来无法推,就边吃早餐糌粑边接见。活佛结结巴巴地坚持“我就是这康村的!”,长老冷笑答“那也得看我们收不收你呀!”活佛说“我本来就该属于这里!如果现在康村不要我了,那么我可以投别的地方!”长老答“悉随尊便!”活佛说“那么请您写信为凭,说明康村允许我投别的康村,免得以后争吵!”长老觉得可笑,就取笑他说“这里没有人留你,你以为你很吃香以致大家会抢你吗?但既然你要求我就给你一个凭证,也不必写什么信了,这里就是!”随手在糌粑面团上捏了个大拇指印给活佛,讽刺地说“这就是凭证,你拿着,走好!”活佛就委屈地走了。在离开康村后,在康村间的小巷里,他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问他哪来,他回答了,然后他要求投老和尚所属康村,老和尚说这不合规矩嘛,你是某某地区人,就该投某某康村,活佛答“他们说我爱投哪就投哪,决不过问,这里是凭证!”就让和尚看压了拇指印的糌粑团。老和尚昨天刚好梦到今天康村会来贵人,梦境说这人对康村以后影响很大(或许是梦里护法说还是怎样,我忘记了),所以就领他走了,让他进自己康村,即活佛后来所属康村。一直相安无事,活佛就像个普通低调的和尚那样学习、呆着。后来到了要毕业了,老师问他,你毕业大供养该怎么办?有何计划?大概是准备接济徒弟一下。活佛答“钱大概没有问题,应该会有信众提供吧?”老师笑问“你哪来的信众?”活佛答“以前他们认证过我为东科祖古。。。”这事情迅速就闹大了,原康村马上来讨人。这康村说,你们当时给了他自由选择,有凭证的!结果寺院裁判后,决定原康村理亏,活佛归后来这康村了。原康村长老也因为令康村丢失了康村的宝贝大人物,就被逼下岗了。从此,东科活佛就是这新康村的了。</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大概是这样。。。细节可能有点错。以后修正,反正故事肯定没有大错,而应该<SPAN lang=EN-US>90%机会是东科,剩余的10%可能是记错活佛,不是东科,但故事大致不会有错,而且一定是色拉昧的一个现在和师公很亲的活佛,因为是师公提到和我老婆(注:即‘夫人’)有点熟的大小东科活佛故事的时候告诉我的。</SPAN></SPAN><SPAN lang=EN-US><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FONT></SPAN></P><p>[此帖子已被 dalian 在 2007-7-3 10:29:59 编辑过]
发表于 2010-4-12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4-1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长见识!:)
后面有意思!:lol
发表于 2010-4-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知识,利益无边

满好的普及版本。
发表于 2010-4-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lol
发表于 2010-4-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故事说明了 狗眼看人低,大会输给小,好

:lol
发表于 2010-4-1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走东科活佛的老和尚的那个梦很有意思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20 06:55 , Processed in 0.0328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