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5-12-30 19:59 编辑
一 某些像(个别)支那和尚对菩提心的两种道轨怀有颠倒错想之辈,声称任何分别思维(思想念头)皆会把我们束缚于生死轮回,恶分别固然是这样,就连善分别也不例外,其果绝不能超出生死轮回。就像金绳索和普通的绳索皆是束缚,乌云和白云皆会遮蔽天空,被黑狗或白狗所噬也会感到痛楚。惟有令心住于无分别状态(无念)才是成佛之道。布施、持戒等善法是为那些没有能力修习「了义」(梵:nitartha。藏:ngesdon。凡是直接彻底说明「空性」实义的教法,即称为「了义教」。因应众生的理解能力,权宜方便开示法义,接引有情趣向「了义」的教法,则称为「不了义教」。「了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了」)的愚人而说。如果获得「了义」之后仍从事这类行为,就像帝王自贬为庶民,又如已经得到大象还在寻找它的足印。和尚引用了八十种赞扬无分别的经典来证明这种立场。(支那和尚,藏:Hva-shang。又名摩诃衍、摩诃衍那、大乘和尚、支那堪布。唐代入藏传法的禅僧,高唱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说,一时藏地僧人风靡相从。后来藏王从尼泊尔迎请精通中观、因明的莲华戒论师入藏传教。其教规与支那和尚所传的禅风大异,双方徒众遂兴诤论,久莫能诀。藏王最后决定召集两方进行辩论,莲华戒陈词破难,和尚无言以对,遂放还汉土。此即西藏佛教史上有名的「拉萨论争」,又称为「顿渐之争」。但是若把这场辩论视为「禅密之争」则属无稽之谈。) 支那和尚这种「一切与方便相关的事情,均非真正成佛之道」的说法是对「世俗」(梵:samvrti。藏:kun rdzob)的极端否定。由于他破斥以观慧抉择无我真实义的佛教心要,所以便远离了「胜义」( 梵:paramartha藏:do dam pa)的法规。这种「心安住」的修持不论多么殊胜,事实亦仅属于「奢摩他」的范围。 大菩萨莲华戒已经广引经教,并以无垢正理妥善破除这种把「心住无分别」执为殊胜正道的极劣邪见,广大弘扬如来所喜爱的善道。可是,由于圣教濒临隐灭,能运用了义经及无垢正理明辨正道一切圆满扼要的善士已不复见,又因有情的福德极为微薄,兼且对圣教信心微小而慧力羸弱的人又这么多,所以,轻视持戒等种种道轨支分行法,而在修道时舍弃这些事情者仍然大有人在。另外,有一些人虽然不接受和尚这种否定「方便分」(藏:thabs kyicha)的说法,但是却认同这种见解十分高妙。还有一些人舍弃观慧,高唱和尚这种全不思维的做法是最佳的修持方法。 这些人的道轨与修习空性的方向毫无相近之处,即使我们接受这是一种空性修法,但是也不可以说:「在获得无谬空义之后,由修习无谬方便而有修证的人,仅应修习空性,不应修习世俗行法。」或说:「不应勤修各种世俗行法,并把它们奉为心要修持。」这种说法不但违背一切佛说圣教,而且完全罔顾正理。因为大乘行者所要达成的目标乃是「无住大般涅盘」(梵:apratisthita-nirvana。藏:rnignas pa' i mya ngan。又作无住涅盘,是大乘菩萨所追求的涅盘。菩萨大悲利他故不住涅盘;智慧照见实相,故不住生死) ,因此须以通达真实(空性)之慧,胜义(谛)道次第,甚深道,智慧资粮,亦即所谓的「智慧分」而成办「不住生死轮回」。又必须以通达「尽所有」之慧,世俗谛道次第,广大道,福德资粮,亦即所谓的「方便分」而成办「不住寂静涅盘」。
二
《解深密经》非常明显地从文义上直接说到,毗钵舍那是一种观察的智慧。因为非常明显的缘故,所以就没有办法抵赖了。“传说支那堪布”,“支那堪布”有两个意思。寂护论师在世时,桑耶寺就已经有了不动静虑洲,有支那堪布在讲禅,也就是从汉地来的出家人被迎请到藏地。那时候的支那堪布修禅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寂护论师当时并没有排斥、反对或给予负面的评论,而且还非常欢迎来自汉地的禅师到桑耶寺做观修。可是寂护论师知道将来会有一个持邪见的支那堪布会造成圣教上的危险,所以曾经留下遗言说:将来有持邪见的支那堪布来藏地破坏圣教,可以到印度去迎请我的大弟子莲花戒,来破斥他对圣教的毁谤。所以有两个不同的支那堪布:一个是正派,一个是邪派。一个是莲花戒的老师没有阻挡的正派支那堪布,另一个是被莲花戒大师阻挡的邪派支那堪布。不是所有支那堪布的见解都是错误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分清楚。这里的“传说支那堪布”,是指邪派的支那堪布。《解深密经》解释得非常清楚,毗钵舍那是观察慧。而这个具有邪见的支那堪布看到《解深密经》之后,就毁谤说:“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吗?我不敢相信。”于是,他就用脚来毁踏经书。这个支那堪布不但见解偏邪,连行为看起来也是比较邪恶的。这个持有邪见的支那堪布妄以为:所有善恶的执取,只要执取境,就都属于分别心,都属于真实执著。真正的观慧是完全没有丝毫的作意,这才叫做修学真正的空性。他认为什么都不要作意,执取境就不是真正的观慧,就不是毗钵舍那。这个支那堪布所持有的见解,与《解深密经》是完全相违的,所以他无法接受,就用脚来毁踏《解深密经》。 宗大师在世的时候,有许多的论师具有邪派支那堪布的见解,所以说“现见多有随此派者。”因此,宗大师引用了无著大师所说:“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名周遍寻思。真实观时,名周遍伺察。”无论是从胜义谛或世俗谛角度,无论是以总相粗思或以别相细察,观察思维都是有的。
三
修一定是止修,只有在闻思之时,才有思惟观察,修时并没有思惟观察。这是第一个谬论。第二个谬论:一切的分别都是执着,一旦执着就会成为佛道的障碍。(个别)支那和尚曾经说到这种谬论。如何破除这种说法,在下面的奢摩他章、毗钵舍那章会说到。认为一切观察都会障碍成佛,会对敬重诸大教典造成极大的损害。为什么呢?我们看龙树菩萨所著的理聚六论、月称菩萨所著作的《入中论》、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法称论师的《释量论》等大论典,大部分是用因明的方式,反复地思惟而立宗。如果思惟观察会障碍成佛,岂不是说这些大论典所建立的思想对于修法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们修行时完全用不上大论典的内容,那为何还要尊重大论典?没有意义啊!所以,如果认为一切分别都是相执,都是一种执着,只要是执着都应该放弃,那等于是障碍了对一切大论典的尊重,间接毁谤了一切大论典所阐释的法义。这是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是败法的主要因缘。
有时候我们在读续经,有说到“分别即妄念”、“相执即无明”或是“执取即谬因”等等的经文时,要特别地小心。要了解到,在此的“执取”、“妄念”、“相执”所指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执取都完全地毁谤,这个我们一定要理清楚。
支那堪布的“一切分别是相执”的想法是什么呢?他认为只要一旦有这个东西、那个东西的想法时,自性执着就会跟随着产生。所以他认为只要我们去执取任何一种东西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这个东西的自性,也会执取这个东西的自性。他把“这个东西”和“这个东西的自性”混为一谈,所以一旦执着某一个境的时候,就会自然执着到这个境的自性了。他的这种想法,是分不清楚“有”和“自性有”,认为一旦执取了“它的存在”就等于执取了“它的自性存在”,所以说一切的执取都是相执、都是实执。但实际上并不是只要“有”都是“自性有”,“有”和“自性有”是不同的,这个搞不清楚就很麻烦,就会产生上述的谬论。
四
为了能够无误地圆满成佛之因,宗大师在此破除(个别)支那堪布的错谬邪识:以为只要是分别,无论执着善或恶,就会让我们堕落于三有轮回当中,无论是金索还是绳索都是用来捆绑的,无论是黑云白云都会遮蔽阳光、障碍虚空,无论是被黑狗白狗咬都会痛苦。唯一能够安住佛道的方式就是无分别,没有任何执着。佛说的布施、持戒等修持,是对那些愚夫、下根器的人而说,如果已经知道了了义,知道了最究竟的修佛意趣,再来学习布施、持戒,就好比是国王变为农夫了,或者是已经获得了大象,却又要经由象迹来寻求象一般。 宗大师说,支那和尚这种说法,认为通达了了义之后,一切的方便资粮都并非是成佛之道,这样的话就等于破坏了世俗谛的方便法门。如果世俗谛的方便法门被破坏,那也等于是破坏了胜义谛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声闻、独觉罗汉虽有通达现证空性的智慧,可是却因缺乏了菩提心的摄持,所以他们的空正见不称做胜义菩提心,只叫做现证空性的智慧,并非是成佛之因。如果没有了世俗菩提心的摄持,又怎么会有胜义菩提心呢?所以这种谬见不只是破除了世俗谛所缘的一切方便资粮,就连胜义菩提心也一并破除了。心安住于无有分别的观修上,再怎么增长也只是奢摩他而已,没有毗钵舍那。如果执取安住于奢摩他的境界,是最殊胜的成佛之道,这是非常颠倒的一种邪见。 莲花戒大师以清净的教理来破除支那和尚的种种邪见,而去解说并弘扬了诸佛欢喜的教义。然因圣教慢慢衰败,今已进入了末法时代,通达教义的善士夫也慢慢示现圆寂相。所以很少人能够真正了解了义的无垢教理,缺乏对正道的圆满扼要的认知。有些福薄有情,虽对正法有点信心,可是因为慧力非常羸劣,所以就说布施、持戒不需要去做,修法的时候就像是支那和尚所说的无分别去做观修;又有一些人,虽不诽谤布施、持戒等方便品,可是见解上却跟支那和尚所说的一样,而且还赞叹支那和尚所说;还有一些人,观修胜义谛的时候,完全不去做思维,只是缘空奢摩他而已,并不是缘空毗钵舍那,许支那和尚说为最殊胜。上述三种修法,并不是正确修空的方法,连边都还没有沾到。如果以为修空,根本就不需要修学世俗谛的方便资粮,不需要以多门力来做思维观察,这种见解是与圣教义趣完全相违的。
五
宗大师引用了许多大论典的论文为依据,说到了诸定量经论都认为,在修学奢摩他的时候,把不观察、唯安住而修的一切不分别修都叫做是修习空性,这是非常荒谬的。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去想的无分别,和了解空性的无分别,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前者当作是修习空性,那是完全不应理的。如果把这种无分别作意的禅定,视为是断除一切烦恼根本的毗钵舍那,那不仅仅是欺骗自己,在为他人讲说这种错误观点时也使他人受到欺骗,这对自他和教法都没有好处。对空性毫无观察,一开始就否定一切分别作意,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修空性的方法。
六
世间一切衰损的根本,就是自性执著。唯一能够破除这种自性执著的,就是了解无有自性的智慧。唯有空正见才有办法让我们获得解脱,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虽然也有说到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也都是为了了解空性的智慧。远离了空正见,没有其他的解脱之门。所以三解脱门是缘它的性质而说了空性(性无自性)、缘它的因质而说了空性(因无自性)、缘它的果质而说了空性(果无自性)。
但如果认为一切都无有自性,就连善恶都不用去分别,这是(个别)支那和尚的邪见,要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