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8|回复: 14

洞山良价:无寒暑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正藏《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洞山良价(悟本):

 上堂曰。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么。众无对。又曰。若不体此意。何超始终之患。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僧问。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暑处去。云如何是无寒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请教的是,哪位知道不报四恩三有是什么意思??


另外能否综合论述一下洞山良价是在说什么。



发表于 2015-7-5 0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恩
摘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三有
(一) 欲有,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称为欲有。

(二) 色有,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称为色有。

(三)无色有,无色界四空诸天,虽无色质为碍,亦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为无色有。[大智度论卷三、集异门足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六十]

我觉得这里应该不是简单的“四恩三有”,这有可能是禅宗大德的机锋转语,反正我是理解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松吉 于 2015-7-5 10:00 编辑

想明白了

四恩三有,近似于就是前际、后际

四恩,就是承接过去之种种因
三有,就是受世间果报于将来
发表于 2015-7-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吉 发表于 2015-7-5 09:50
想明白了

四恩三有,近似于就是前际、后际


思而不学,殆矣!

建议把禅家语录暂搁一边,好好学习基础的法相知识,从《百法明门》学起,扎实学,认真背,认真思考。再接着学习《道次第》,否则,总这样自己瞎琢磨,想一辈子内心也依然糊里糊涂,说出来的也还是莫名其妙的胡话。
发表于 2015-7-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毅2 于 2015-7-6 10:48 编辑

我们凡夫,不报四恩三有,要么落断灭,要么无慈悲,欲报四恩三有,则落有漏有碍,大师所说的,是剑客中的高手,手中无剑,连心中之剑也无,但又可安立剑客之名(以区别木匠泥工老百姓),
个人瞎猜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鸿泥 发表于 2015-7-6 10:23
思而不学,殆矣!

建议把禅家语录暂搁一边,好好学习基础的法相知识,从《百法明门》学起,扎实学, ...

我认为佛学一大要点就是要对小乘涅槃是在说什么有一个认识。

涅槃境界

凡人平常的我执我见
组合、并列一下
就成了“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这样的禅宗佳句了。
发表于 2015-7-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同不昧因果
发表于 2015-7-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甚么意思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erake 发表于 2015-7-6 20:49
"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甚么意思啊?

我也只是粗略的感想而已,
是前两天看到有人转发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第六十四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比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第三十九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两部短经都说“四识住”,
最后的修行方向是,“攀缘断,识无所住”,等等等,最后是涅槃。

我的看法是,“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其含义与“攀缘断,识无所住”是同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

以前曾注意过,在阿含经中,还有两部经的内容是与此有关的。

杂阿含经第109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
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大师
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炽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  勿令其自杀
 何闻佛世尊  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  而取于命终 
时。魔说此偈已。世尊说偈答言
 波旬放逸种  以自事故来
 坚固具足士  常住妙禅定
 昼夜勤精进  不顾于性命
 见三有可畏  断除彼爱欲
 已摧伏魔军  瞿低般涅槃

 波旬心忧恼  琵琶落于地
 内怀忧戚已  即没而不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来。共至仙人山侧黑石室所。观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
尔时。世尊与众多比丘往至仙人山侧黑石室中。见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告诸比丘。汝等见此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不
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见瞿低迦比丘周匝绕身黑闇烟起。充满四方不
比丘白佛。已见。世尊
佛告比丘。此是恶魔波旬于瞿低迦善男子身侧。周匝求其识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执刀自杀
尔时。世尊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记
尔时。波旬而说偈言
 上下及诸方  遍求彼识神
 都不见其处  瞿低何所之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坚固士  一切无所求
 拔恩爱根本  瞿低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瞿低迦比丘周匝绕身黑闇烟起。充满四方。。。恶魔波旬于瞿低迦善男子身侧。周匝求其识神。。。波旬自述:上下及诸方,遍求彼识神,都不见其处,瞿低何所之。

我对这个描述很感兴趣。不知道是因为比丘修行有成,能见黑烟,还是所有普通人肉眼都能见的黑烟。


----------------------------------------

另外一部经是增一阿含经卷20中,讲鹿头梵志能敲打骷髅,便知其人的死因和投生趣向,但阿罗汉的髑髅他却无法测度其情况:

尔时。东方境界普香山南有优陀延比丘。于无余涅槃界而取般涅槃。尔时。世尊屈申臂顷。往取彼髑髅来授与梵志。问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我观此髑髅。元本亦复非男。又复非女。所以然者。我观此髑髅。亦不见生。亦不见断。亦不见周旋往来。所以然者。观八方上下。都无音向。我今。世尊。未审此人是谁髑髅

世尊告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识是谁髑髅。汝当知之。此髑髅者。无终.无始.亦无生死。亦无八方上下所可适处。此是东方境界普香山南优陀延比丘于无余涅槃界取般涅槃。是阿罗汉之髑髅也
发表于 2015-7-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鸿泥 发表于 2015-7-6 10:23
思而不学,殆矣!

建议把禅家语录暂搁一边,好好学习基础的法相知识,从《百法明门》学起,扎实学, ...

师兄可介绍个《百法明门》的使用本?
发表于 2015-7-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灯慧 发表于 2015-7-9 11:47
师兄可介绍个《百法明门》的使用本?

我采用的是多宝讲寺敏公上师的讲记。
发表于 2015-7-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鸿泥 发表于 2015-7-9 12:48
我采用的是多宝讲寺敏公上师的讲记。

多谢!
发表于 2015-7-1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印光大师《净土决疑论》中一段,或许会对师兄理解此类机锋有帮助:“禅宗诸师,唯传佛心。所有言说,皆归向上。汝参禅有年,尚不知此。则汝之所解,皆破坏禅宗之恶知见也。问,博地凡夫,岂敢自任。诸祖诚言,断可依凭。六祖谓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则又何说。答,六祖直指向上,令人识取自心。汝当作训文释义,辨论修持法门。所谓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几许误哉。汝须知西方之人,见思净尽,进破尘沙,及与无明。只有进修,绝无造罪之事。谓彼求生何国者,若在此间,未断见思,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人,则生凡圣同居净土。一生彼土,则见思二惑彻底消灭。喻如洪炉片雪,未至而化。德人觌面,鄙念全消。若是见思净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分破无明,则生实报无障碍净土。无明净尽,福慧圆满,则生常寂光净土。在此土现证者如是,在彼土进修者亦然。汝何过虑彼无生处,而自障障人,不肯求生。闻噎废食,自丧性命。则天下痴人,莫汝若也。汝但知赵州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何不领取下文僧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州云佛佛乎。但欲依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何不依僧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以何报答,州云念佛乎。又何不依僧问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乎。汝谓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不知禅家酬机之言,名为机锋,名为转语。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不知返照回光,叩己而参。一向但噇酒糟,逐土块,有甚了期。吾出家三十余年,漱口佛不喜闻之言,则众口同宣。至于以佛佛为人,以念佛报恩,以阿弥陀佛为十方诸佛师,绝未闻一人说一句者。夫言出一口,既以彼为实为可依,则此亦是实是可依。何受损者即依,得益者即违。一依一违,自相矛盾。夫赵州所言,总归本分。佛不喜闻,与念佛等,皆属转语。若能直下识得自心,方知赵州道越常情,语出格外。当孜孜念佛,唯日不足矣。倘不能亲见赵州,则宁可以念佛为修持,不可依拨佛为把柄。依念佛,则即生便出轮回,将来定成佛道。依拨佛,则谤佛谤法谤僧。现生则罪业山积,福慧冰消。命终则永堕阿鼻,长劫受苦。其利害得失,奚啻天渊。总之,今人率皆福薄慧浅,业重障深。于得益者,皆若罔闻。于受损者,全身顶戴。(得益受损且约未悟错会说,非古德所说之法,有益有损也。)诸师酬机之言,悉皆如是,不劳备释。”
发表于 2015-7-1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0:40 , Processed in 0.03506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