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有很多地方的目标和心理学是一样的,例如,佛法也很注重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对其本质和规律多有阐明,佛法也很重视身心之间关系的研究,在佛法之中,不止有心理问题的对治和转化,也有身体问题的对治与转化,但是在身心之间,佛法更为注重心性方面,强调以心为本,在此基础上修身,并通过独特的脉气明点学说来阐明身心之间的关系,以及身心一体的转化与净治。 在心理治疗中,主要针对的是异常心理问题,也就是以普罗大众为常模,进行对比,找出明显异常的部分,加以治疗。治愈的标准同样是以常模为参考标准,对照常模,认为该人已经恢复到普罗大众的水准,就可以宣告心理治疗已经结束,但佛法却认为这远远不够。因为佛法关心的是更大的方面,他的企图不仅是恢复到常人,还要继续深挖根源,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疾病的根源,例如贪嗔痴等烦恼,甚至是根本无明——人我执和法我执这类。然而,心理学上并不认为这些是必须去除的,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人的本性,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如果超出范围了,才会想到要去对治。 从佛法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无明,这是心理问题的病根,病根没去除,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无明这个病根将来还会发作,带给人类以痛苦。不但如此,佛法还认为,无明是烦恼障,障碍了功德的生起。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有如来藏,都有佛性,这具有难以想象的强大能量,但如同阳光被乌云遮挡住了一样,佛性被烦恼遮挡了,无由显现出其巨大的能量及功德。所以如果去除无明,人内心强大的力量就会显现出来,不但自己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还能帮助别人解除痛苦。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有督导,有专门的成长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心理咨询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如果说心理咨询师本身就存在着内心的某种缺陷或者隐患,就容易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对来访者造成伤害,所以,采取禅修等方式,心理咨询师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内在,才能很好履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而塑造这种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佛法又具备特殊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