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八颂 讲解开示 祈竹仁波切对此讲解开示。
今天听的是《修心八颂》的简单讲解。首先大家先纠正闻法的动机,我们一定要有大乘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听学这个《修心八颂》的开示。
《修心八颂》是从西藏朗日塘巴大师(Langri Tangpa,1054—1123)传下来的。朗日塘巴大师是噶登派里非常有名的一位高僧,他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金刚狮子”(Dorje Senge),可是大家都称他为“噶登黑脸”,因为他整天都黑着脸,很少有笑容。为什么他不笑呢?这是因为他每天都在思维死亡和无常,所以笑不出来。如果我们是一个真修行者的话,专门修死亡无常这方面,明白轮回的苦,从轮回中回头的人真的是没办法笑起来的。如果还会笑,就说明还没有真正体会轮回的苦,还没有从轮回中回头。
只有一次,朗日塘巴大师笑了。那是因为他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很苦、很穷,没有人理睬他,后来在他成为很有名气的大师后,很多人跑去攀关系,有一个人对他说“我是你舅舅!”,朗日塘巴大师就笑了,然后他把银子放在佛坛上对之顶礼说:“本来无亲变有亲,本来无友现有友,为我带来亲友者,银子银子我顶礼!”这话其实有很深的意义在里面。
有时候,佛菩萨看到我们在轮回中的所作所为会觉得很好笑的。我们凡夫的心态就是这样,我们拼命去巴结有权有钱的人,而对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哪怕他是我们的亲戚,我们都不想去理睬。从这个角度看,在轮回中没有一样是可靠的。
我们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朗日塘巴大师的情况。这位朗日塘巴大师为了便于修行,他把所有的修心法都浓缩在这八颂里面。这里面讲的主要就是自他相换的主题,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修法是释迦牟尼佛传给文殊菩萨,再传给寂天大师,而后一直传到现在。 朗日塘巴大师画像 以赤江仁波切为蓝本所绘朗日塘巴大师像
总的来说,道次第中的修心法,是从金洲大师到阿底峡尊者一直传承下来的。我们应当看看祖师们是怎么修的,这个我们有必要知道,因为这对修行非常有帮助。不论是修心或者修菩提道次第的其他部分,我们一定要知道当年祖师们是怎样修的、他们是什么动机、什么样的出发点,这方面一定要清楚。这方面知道了以后,我们修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得到成就,修行就比较顺利,我们就有机会通达道次第和修心法里面的意义了。
《修心八颂》本文并没列出前行要求,可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前行,实际上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没有做前行而直接念《修心八颂》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前行和结行做的都很马虎,就只对正行用功,以这种方式修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依照菩提道次第的要求来做前行:把供品很庄严地供在佛坛上,然后坐下来把动机调整好,纠正动机,然后从念诵皈依开始,慢慢的念诵。前行一定要非常仔细、非常详尽地修,一定要先修诵皈依、发心。
不论是修道次第、修心都一样,我们坐在佛坛前念诵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到诸佛菩萨就在我们面前,不是“好象”,而是要真切地感到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认为面前的是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一定要知道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面前。修这个法的时候,我们要很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就在净土,我们对面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他的旁边有诸菩萨圣众围绕着,就在我们的面前。这种信心和观想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要生起非常广大的动机:“我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要救度一切有情众生!”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动机,一定要有这样的动机才可以修。如果我们在这么广大的动机基础上修行,就会慢慢感到修行的进步,就有机会得到加持。
目前,我们刚刚起步,也没有什么出离心、菩提心,只是我们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愿望而已。有了这个愿望,然后朝着出离心、菩提心方面不放弃的努力去修的话,那我们就有机会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所以我们要记住,前行的归依、发心一定要非常详细、非常正确地认真做,然后再开始念正行的内容。
正行的时候,我们开始慢慢的念“我思诸有情,胜于如意宝……”念的时候不能什么都不想,要一句一句慢慢的念,对每一句都必须仔细思考,一个所缘、一个所缘慢慢地思维。令正行的内容一时间完全从内心出生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一句一句慢慢修,一点点的进步,一天天的进步。
第一颂:我思诸有情,胜于如意宝, 能成大义利,愿恒常爱执!
“我思诸有情”这句有很多很深的意义,也有许多不同讲解的方式,我们今天主要按照道次第的方法来讲解。
“我思”二字,也就是说这次我非常不容易得到了暇满人身。这次得到了暇满人身,那就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前世受过戒、守过戒,同时也发了很好的愿,所以这一世才能得到暇满人身,听到佛陀的教法。虽说我们前世也受了戒,但是大概修行也没有什么成果。如果前世没有修行基础,而现在这一世碰到了佛陀教法,就必须从零开始修;如果我们的前世不仅受戒而且有修法,从修皈依到修出离心,那这一世就能很容易修好皈依和出离心,这一世也就可以很快开始修菩提心;假设我们前世已经修至菩提心境界的话,这一世得到暇满后,就可以从那里继续修上去了。
所以,如果我们前世已经修好了这个阶段,这一世就可以修一些七支法集资净障,然后就可以很轻易地达到我们前世已经修到的那个阶段,就可以继续往上修。前世没有这种机缘的人,现在就必须非常精进、非常努力地修,但是要达到目标还是会非常的艰苦的。如果你的前世已经修好了资粮道、加行道等阶段的话,那么今世就能轻易达到目标。我们这一世非常幸运的得到了暇满人身,我们要更努力,希望来世能得到更圆满的暇满人身,因此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好好修,这是我们的责任。
以上是从我们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讲的,为了来世得到更圆满的暇满人身而努力修行;如果依照《修心八颂》自身的目标要求来讲,要为了得到大乘的菩提果位而修行,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诸有情,胜于如意宝”,所讲的是大乘的发心、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动机。虽然我们还不能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但是我们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要知道菩提心的功德,这样在心里忆记、思维也能累积资粮。在想到有情众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只对喜欢的人视为如意宝,有利益他的心;而对不喜欢的人,我们连看都不想看他,这是不可以的。这里所说的“诸有情”,包括我们的冤家、我们的亲人、陌生人,甚至六道轮回中的蚊子等所有的众生。生起利益一切有情之心,是胜过拥有如意宝的。
从事这种修行的时候,哪怕有一只蚊子在我们手臂上吸着我们的血,我们也要用同样的慈悲心——“胜于如意宝”的心态—— 去利益它,它要吸我们血就让它吸,它能吸多少就吸多少,心里面就想:“它是一位有情众生嘛,它肚子饿了,才要吸我的血,所以就让它吸吧!”我们要非常欢喜的这样想,而不可以在被蚊子叮到的时候,马上就“啪!”一下打死它,那就不合格了;如果蚊子叮咬我们的时侯,我们都可以忍,它吸多少就让它吸多少,这样的人就可以修这个《修心八颂》了。
以前大概一百多年前,大藏寺有位出家人,这个人在山上修的时候,就把衣服脱了,躺在那边让那些虫吸血,有人看见他这样,觉得这个人疯了,其实他正是在修自他相换。我们那个山上有一种比蚊子大的虫,而且嘴巴很长,叮在身上的时候会非常疼,可是这个僧人就在那边让它吸血。不懂的人看见就很奇怪,其实他是真正的在修自他相换。
“能成大义利”是说:有这种利他的心,能这样去修的话,暇满人身利益就非常大,没有浪费。
“愿恒常爱执”是说:愿长期不断地、非常精进地去修“他爱执”!
世界上有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等等各种各样的宝石,但最珍贵、最好的是如意宝。佛经里面经常提到如意宝:把如意宝擦三次,放在宝幢上面,在它面前顶礼然后发的愿就会实现。这里比较说,利他心更胜于如意宝。其实这是说,菩提心的利益没有办法来形容,轮回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比菩提心更宝贵,所以这里就只好用与如意宝的比较来彰显菩提心的珍贵。
一位大乘行者必须修六度,六度里面第一条就是布施。此颂的内容恰好与布施呼应。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这些都配合在这里修。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上菩萨道,可是我们也在发愿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布施的话,虽不能说是圆满的布施度,但仍然属于如法的布施,属于一种善的世间法。这里讲走上菩萨道的意思,是指已经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有了这个菩提心,再加上空性智慧,两者具足而修布施的话,那个时候就能圆满布施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