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92|回复: 11

藏传佛教的闻思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藏传佛教的闻思制度
      

  现在大家在谈一些事情时总是会说到没有网络以前是这样,可是出现了网络以后'就变得不一样了,网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却也让我们的认知变的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表面,无法深入了解,现在的佛教徒也是。今天在微信上听了一点中观 ,明天在微博上看了一点般若 ,但是很难有一个系统 ,有可能加行道跑到资粮前面 ,完全失去次第。这样中观只会让我们落入边执 ,这样的般若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杂乱导致丧失方便。就像一些散乱的佛珠一样,没有一根线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也就失去佛珠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也许很难说回归但是了解一下藏传佛教的闻思制度可能会稍稍有一些帮助也说不定。


首先佛学院会有一个基础或前行班级,刚来的僧人都会进入这里学习语法,诗歌、历史、常用仪轨,修心类(如沙弥戒律、菩提道灯论等)需两年,

然后进入因明学入门班级,主要为学习五部大论而准备,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会学习心类心、因类学等我学时用了三年, 现在也将近需要两年才学完。

然后是般若前行班主要是为学习般若而做准备,要学习宗派论、地道论、七十义等 需半年。

然后是学习释量论 所谓释量论与因明学其实就是讲述佛教的认知逻辑学,也前有一个学者在学习西方的逻辑学,当他来到藏地的寺庙里与一位普通僧人交流时,他惊叹于他的逻辑学识问到你是在哪里学的,他说他只不过用因明的理路回答而已。所以因明中有许多逻辑学识在,但因明还包括其他许多。学习释量论 需两年。

然后是学习般若,般若是佛在二传法轮时“主要"宣讲的内容 分:深(空性)与广(“道"的次第)主要学习现观庄严论、明义疏、般若总义、金蔓论、辩了义与不了义、缘起总义、二十僧伽、静虑总义。需七年。

然后学习中观,就是主要是二传法轮时“深"的部分,也就是空性。其实中观就是不掉落常与断等任何一边的见地就是中观。需学习入中论、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中观总义等。需两年。

然后是戒律,也就是一个修行人应该守持的一些正规的生活方式。需学习两年 戒律集论 遍知措那巴的戒律注疏。需两年。

然后是俱舍 ,俱舍的涵盖面很广 如微尘与器世界 禅修方式等等 需学习世亲与无著菩萨的俱舍论与集论。需两年。

然后如果是格鲁巴的僧人还要再温习五部大论六年才可获得格西拉然巴。然后进入密宗院学习四续部。才算完成形式意义上的闻思。

--更噶
发表于 2013-7-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 然后如果是格鲁巴的僧人还要再温习五部大论六年才可获得格西拉然巴。然后进入密宗院学习四续部。
复制代码

啥? 溫習六年就可以是格西拉然巴...不是要經過考試嗎?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7-3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要考试。
法师在此是简要介绍啦。

三大寺在每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或有差别,但总体差不多啦。

雪歌仁波切还是见悲青增格西也曾介绍过三大寺(主要是色拉寺杰院)的教学安排。
发表于 2013-7-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格鲁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况(雪歌仁波切)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95502



藏传佛教格鲁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况
  雪歌仁波切(赛康仁波切)讲授
  今天讲的题目是格鲁派出家人一辈子修行的情形,这个题目也可说是格鲁传承诸位上师,如宗喀巴大师、现今的法王及格鲁派诸大修行者的传记。在讲经时,我们有时也会讲解一些传记,这样的讲解有什么好处呢?是提醒自己:要照着他们的行谊去修行。平常我们做事情都是依照着自己的烦恼、依照着环境,在意他人的赞叹或批评,心念就在这上面一直转动个不停,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按照传记上面所指导的去做,看祖师们如何修行,他以前如何做,我们也要依此去做,这才是正确的。传记的用意就在于此。
  格鲁派中出家人是如何学习的呢?如果你们已经知道了,那就当作是我再度提醒;至于你们不知道的部分,那就藉这堂课再多做一些了解。格鲁派修行的出家师父都先到三大寺研读显教经典,接着到下密院或上密院修学密续,这是学习的次第。所以,先要读显教,然后才可以读密续,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在三大寺里面,显教经典最少要读十七年,十七年读完之后,再到下密院或上密院读密续。这表示要先把显教经典精通,这是很重要的,然后在密续上的时间很短,少的时候一年就可以算毕业了。所以,如果精通经教,就不需要很辛苦去花很长的时间研读密续,便自然而然会了解。以上,是就时间安排上的说明。
  接下来谈三大寺在经教上的学习。佛陀三转*轮,最初十五年讲的重点属于初转*轮,中间十五年讲的属于二转*轮,最后十五年讲的重点属于三转*轮。二转*轮中的般若经是所有经典内涵的精华,从初业有情到成佛清楚的道次第,在般若经中都有圆满解释。因此,想修行成佛者所需要的修行次第都在般若经当中。般若经中的道次第分为显说及密意说二者,显说讲的是空性,而密意说则是修证道次第,亦即广行派和深见派所分别阐释般若经的密意说和显说。要想成佛,就像鸟飞翔需要双翅般,必须广行、深见二者兼备。般若经中的密意说和显说,要成办佛果位的所有方法都在其中。
  三大寺经典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般若经,只要通了般若经,其它经就都可以通了,如果般若经不通的话,其它经也完全没有办法通。虽然般若经是如此重要、正规、圆满的经典,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读般若经,我们现在所处的是末法时期,福报、智能都比较差。即使在六百年前(那个时代和现在相比已经是很棒了),还是没有能力直接读般若经。所以,佛陀以前就授记无著菩萨、龙树菩萨会出现。为什么他们要来呢?因为当时的人已经没有办法直接读懂般若经,他们是为了解释般若经的密意说和显说而来的。
  要读般若经,就要透过弥勒菩萨所著的五部大论,这五部大论是无著菩萨从天上请下来,以这五部论来弘法。至于显说的空性则是龙树菩萨写的六论,而其中最重要、最圆满的是《中论》,有了这些解释之后,修学佛法者才有办法透过这些论来读懂般若经,才能了解它的内涵。
  在三大寺的课程当中,般若经密意说和显说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想要了解这些内涵的话,要读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读懂般若经,所以就先要读弥勒菩萨着的《现观庄严论》,在显说的空性方面要读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论》和月称菩萨所著的《入中论》。
  为什么要读《入中论》呢?龙树菩萨为了解释显说的空性三昧写了六个论,最重要的是《中论》,但是,还是无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让学者正确了解中观和空性到底为何。龙树菩萨的弟子圣天菩萨也写了一些经典,接着的佛护论师写了《中论》的解释,但清辨论师却反驳佛护论师所写的论着。自此,中观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两者,清辨论师是自续派的,他这样写了之后,后来月称菩萨很清楚强烈地反驳清辨论师,从月称菩萨开始就是应成派。月称菩萨很清楚地写出自续派的错误,同时也写出正确的应该是如何。
  所以,若要了解空性,中观里面最高的应成派对空性的解释是最高级的,这是一定要了解的。月称菩萨他所著的经典中最重要的是《入中论》,里面很清楚地写出唯识、自续的错误处及其与应成之差别,因此,月称菩萨所着的《入中论》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读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而直接去读《中论》的话,可能会错,可能会以自续派去解释,就像当时的清辨论师看《中论》,他也可以算是龙树菩萨的弟子,但他还是错了。
  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直接读《中论》,一定要先读《入中论》。在读完了《入中论》之后,再去读《中论》,这就是正确的方法。所以,要了解般若经显说的空性三昧的话,一定要读《中论》,而读《中论》之前要读《入中论》,这是很清楚的。在三大寺,中观方面要读四年,两年要读《入中论》,两年要读《中论》。
  而在般若经密意说的道次第方面,弥勒菩萨写了五论,这五论都跟道次第有关系,但是,真正可以和般若经的密意说完全对照的,那就只有《现观庄严论》,所以,《现观庄严论》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印度的论师也对《现观庄严论》写了很多注解,有些是没有按照般若经的顺序去注解,而能够跟般若经的顺序配起来的就有二十一个,有这么多的注解,到底《现观庄严论》要怎么读呢?
  在这些注解的论师当中,比较厉害的是师子贤论师和胜解脱军论师,他们两个是最正确的。我们在读的时候,两者当中的师子贤是更为重要的。在读般若经的时候,透过师子贤论师对《现观庄严论》的解释去读《现观庄严论》,了解了《现观庄严论》之后,才有办法完全了解般若经密意说的道次第。《现观庄严论》及师子贤对《现观庄严论》的解释,总共要读六年。
  我们不只是要读《中论》、《入中论》、《现观庄严论》及其注解,只要是与其内涵相关的经典都要读。因为整个道次第都圆满的包含在《现观庄严论》当中,因此,任何经典都可以说跟它有关,真正要背的是《现观庄严论》及师子贤的注解,而有一些配合的经典也要背,如《宝性论》、《经庄严论》都是要背的。在读《现观庄严论》的时候,只要是跟它可以配合的经典都要读。因此,现观要读六年,中观读四年,这是很重要的,而这两者的前行要读三年,因明、摄类学、心类学、般若七十、宗义宝缦和地道论都是属于前行要读的。我们这里教了一些摄类学和心类学,然后要读因明、般若七十、宗义宝缦和五道十地,这些都是前行要读的,总共要读三年,接着就是现观六年及中观四年。
  这些读完了之后,后面还有两个,就是《俱舍论》和戒律。为什么把这两者放在最后面呢?佛制七岁可以出家,再受以上所说十三年的教导,就差不多二十岁了,二十岁才可以受比丘戒,受戒之后才可以看戒律,否则是不能看的,这是依照年纪来安排的。如果把戒律放前面的话,那尚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无法读了。
  《俱舍论》为什么放后面呢?《俱舍论》对心类学有帮助,它讲心王、心所以及较细微的烦恼,同时也谈到外道和佛教都可以修的禅坐、神通等世间法,这也是可以减少烦恼的一种修行;《俱舍论》里面也有很多课程是和中观派共通的,所以要读。为什么放后面呢?如果我们心里没有正确的观念,就先去读《俱舍论》的话,可能我们就会变成说一切有部派的观念,这样就很难转变了。所以,先读《俱舍论》是一个不对的方法。要先在心里建立正确的观念,再读有部的经典,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错误,因此,《俱舍论》要放后面。
  在三大寺当中,有的寺院是把《俱舍论》放在戒律前面学,有的则是把戒律放前面,这没有什么关系。在一九五九年以前,《俱舍论》和戒律两者都各要学四年,现在则是各两年,总共四年,所以,算起来共是十七年。
  在这十七年当中,每一年都要考试,读完这十七年之后,都考试完了之后,才可以当格西。当格西就表示他已经毕业了,此时他要供养整个寺院的出家众,然后他会得到一个卡达。在这十七年当中,完全不需要任何费用,在读完之后,供养大家也表示感谢的意思。因为我们不只跟老师学,同学也是很重要的,有人说百分之七十五或百分之五十都是靠同学,其余的才是跟老师学的。所以,真的是要感谢同学,因为常常要辩经比赛,对彼此相互的帮助真的很大。所以,这是结束时表示感谢的仪式。
  当格西时,住持也会看他们各自的成绩如何,来决定可以当上哪一等格西。格西可以分为四等,刚刚说到要读五大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现观六年和中观四年两者,这两者课程其中的一个读了还算了解的,才可以算是最低的格西,并不需要五大论全都通达。如果般若和中观两者皆不通达的话,则不能成为格西。中间两等的格西,一个是对五大论通达的程度低一点的,另一个是比较精通的。
  最高的就是三大寺一直都保持要比赛的,这是为了赢得最高阶的拉然巴格西。下面的三个是在各个寺院可以当格西,并不需要三大寺一起来比赛。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下面的格西是石头格西,表示在辩经时他都没有办法回答,一直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因此被称为石头格西,这是开玩笑的。下面的三等格西,在各个寺院都有不同的名字。以色拉寺来说,第二个是措朗巴,第三个是娄朗巴,最低的是蔺胜格西。除了三大寺以外,其它寺院所给予的格西之位,是无法被三大寺认同的。
  在成为格西之后,才可以去下密院,这四种格西都可以去,要不要去则看个人,有人是完全不喜欢密续的,觉得自己已经饱足了,有些老和尚就是这样的。不过,没有去下密院是很少的,几乎都会去。到了下密院,至少要读密续一年,最重要的是密集金刚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两个是根本课程,还需要读大威德金刚和胜乐金刚,这三个本尊在下密院和上密院都是蛮重要的。
  在读完了之后,可以一直住在下密院,也可以离开。以现在来说,几乎都会离开,而到外面去弘扬佛法。在四等的格西当中,除了拉然巴格西之外,其它格西不能当上、下密院的住持。而住持人选,会由法王来决定其有没有因缘、有没有足够的修行。有人有当住持的因缘,如果他当住持的话,会帮助那个寺院。也有人在年资比他低很多当了住持之后,很老了才有机会当住持,也有这样的情形。能不能当住持和他的修行是不是很高,完全是没有关系的。
  最好的是像密勒日巴一样,其次是为了度化很多众生而去弘扬佛法,或是在寺院中照顾学生,再其次就像在寺院中当爸爸、妈妈一样,他没有办法真正弘扬佛法,而是照顾小沙弥,至少自己每天的功课都要好好修行。像密勒日巴完全跟人没有关系,一直都在山上,这是最高级的,这是最后要做的事情。
  刚刚所说是一个格鲁派出家众一辈子学习的情形,这是宗喀巴大师由他自己的经验中所订下来的规矩。大家听完了,可能有些部份值得我们思考,想一想我们自己该怎么做。
发表于 2013-7-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歌仁波切为我们打造的学佛蓝图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488



雪歌仁波切为我们打造的学佛蓝图

  大约七年前我结束了色拉寺杰学院与下密院的学习来台湾弘法。当时,我一直思考:我面对的是一群台湾的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人年纪大、有人年纪轻,有的人有较多时间学佛、有人则没时间。面对这群人,我该如何将佛法传给他们?

  我假设这群想学佛的人,都一定想跟佛一样,想由学佛而达到圆满的佛果位。我忍不住想,该如何指引他们一步一步的走向成佛的果位?他们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像三大寺一样,学得那么深细吗?

  按西藏传统,在家人很少学经教。而出家人如果不是在三大寺学习(三大寺要学二十多年的经教),往往变成忙于修法,没时间学经教。后来印度的很多西藏寺庙,就做了调整,把修法时间缩短,加入经教的学习,不过他们学经教的时间,还是不像三大寺那么长。

  基本上我也参考了这样的做法,就是把三大寺学的五大部论内涵,精简成在几年当中完成。于是五年前应学员请求,我规划出「藏传佛法扎根教育计划」,为了实施此计画也在台中成立阿底峡佛学会,并于2003年9月6日正式开课。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计画中的课程已陆续上完,现在正逢阿底峡佛学会与四谛讲修佛学会要将所有上课录音及文字稿放置在新网站:http://www.adisha.org/ 供全球法友学习,会长请我把如何修学的次第做比较完整的说明,所以,藉此机会来跟大家谈我的教学构想,也就是我认为大家该怎么学佛学上去的一条路。

我以五点来说明我的教学构想。

一、佛法的特色---空性见、慈悲行

  首先,同学们不学别的宗教而选择学佛,一定是佛法有吸引人的地方,那么,佛法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和其他宗教的差别在哪里?

  佛法的特色,一是空性的见解,二是由空性见解表现出的慈爱和包容一切众生的慈悲行。因为有空性的智慧,能彻底断除了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我执和我执,所以能自发的生起全心全意、心甘情愿、没有烦恼的慈爱来包容一切众生。因为从内心彻底断除我爱执,所以对利益众生的事,总是越做越愉快,越做越欢喜,一点也不会厌烦或觉得勉强。

二、修学指导---宗喀巴大师教法

  为了帮助我们去除我执和我爱执,世尊依众生的根器,开示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其中阐述佛法的经论,更是浩瀚如海。如果没有「学习次第」,很难走上去。这是因为见解的基础不扎实,修持也就不会圆满。

  而宗大师开示显、密道次第的教法,正是把世尊教法整理出修行次第的最佳代表,所以我选择以宗大师的教法,作为我传授佛法的指导纲要。

  宗喀巴大师的道次第理论,是根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而详细阐释出来的,因而写下了显密的道次第著作。由此可知,印度早就有「修行次第」的概念了。

  阿底峡尊者,是当时印度那烂陀佛学院最顶尖的修行者,他经过多年的修持体验,写出《道灯论》。但《道灯论》非常精简,后人很难理解它的深意,所以,我们最好是透过宗大师的显、密道次著作来理解它的内涵。

  根据宗大师的说法,以前西藏佛法衰弱时,就是靠《道灯论》振兴起来。当时西藏显教和密教、大乘和小乘之间互不相容;学习经教的人和专门修行的人互相批评。所以阿底峡尊者写《道灯论》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道灯论》有这样的作用,宗大师的教法,一定也具足了这样的功能。

  因此,我们学习宗大师道次第的教法,不仅可以统摄深见、广行的佛法,还可以解决显密之间、大小乘之间、经教派与禅修派之间互相排斥的问题,把本来以为是相矛盾、相违背的观点,变成互为助缘,互相增长,使我们的学习更为丰富、圆满。因此,学习宗大师的教法,于现今这个时代,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三、指导师长---宗大师及历来的三大寺师长

  六百多年前的殊胜教法,现在有没有我们可以遵循的传承?有的。宗大师在世时,三大寺中就有很多优秀的修行者,完整无遗漏的学习宗大师的教法。这样的教法传承,一直还在,中间不曾断过。因此,三大寺的传承,十分珍贵。

  现在我们想学习最圆满的宗大师传承教法,当然是要跟随法王和来自三大寺的那些高量修证的师长们,听闻他们的教授,这样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学习方式。

四、课程安排---显密道次第为主轴,五部大论为内涵

  接着我要谈的是,我如何安排课程,让大家学习显密道次第。我思考的重点是,该如何安排课程,让比较有时间的人,或是比较没有时间的人,都有可能学习,都能够受益?

  我总认为,一个想学佛的人,他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应该是「我要如何学习,才能像导师释迦牟尼佛一样?」。所以,刚来台湾时,我先讲「四圣谛」和「十二因缘」、《道灯论》、《三主要道》、《菩提道次第摄颂》、《功德之本颂》等。

四谛十二因缘

  由「四圣谛」先认识自己生命中的烦恼问题,和佛法中的解决方法;由「十二因缘」让我们认识前世、来生与今生的关系,还有造业的因果关系。所以,讲「四谛」、「十二因缘」的目的是让我们先认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简要的道次第论着

  接着我讲《道灯论》、《三主要道》、《菩提道次第摄颂》和《功德之本颂》。清楚自己的位置之后,应该要知道如何学习,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将来才能达到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果位。

  还好这些课程长度刚好,不太长也不会太短。如果我一下就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很可能还没讲完,大家就听不下去了。所以,我先简略的介绍,让大家对整体概念有个认识。

日课:兜率百尊、功德之本颂

  同时,我也订了日常功课给大家做。每天念诵「兜率百尊」和「功德之本颂」。

  宗大师说,最殊胜的集资净罪的方法,就是七支供养,而「兜率百尊」,就是七支供养的仪轨。再者,「兜率百尊」七支供的对象就是宗大师,对学习宗大师教法的我们来说,正是修习道次第最好的助缘。那学习道次第的正因,是什么?是自己的闻思修!「功德之本颂」是统摄显密道次第教法的代表,念诵「功德之本颂」,正是种下正因的种子,接着,再好好的闻思它的内涵。

  安排这两项功课,让我们每天都能做到种下正因和集聚资粮。这是我初来台湾的课程安排。

  这种简略的学习和功课,虽然是为了没有时间的学生而设定的,不过,对于有时间的学生来说,其实也是要从这个基础开始学起,再渐次深入。如果一开始就学深细的部分,将流于零散、混乱。所以,先总略地学习,将来才能掌控较深细的内容。

显教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

  接着,我们要开始走更扎实的路,就要学显教道次第的代表著作---《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

五部大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要学得扎实,就必须加入五部大论内涵的学习。为什么?

  第一、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的,是他个人的体会和结论,理由讲的并不多,也不细。我们学习任何东西,一定要知道结论背后的道理或理由。如果没学习背后的道理,结论,永远是宗大师的结论,是宗大师自己的东西,它们不会成为我们的结论,也永远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学习结论后面的理由。

  第二、《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的都是极精要的理论,很多概念没有完整详述,所以,必须透过五部大论加以补充。

  例如,讲到下士道的皈依,一定要补充《宝性论》和《经庄严论》中皈依的部份;讲到业果,《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业果概念,主要来自于《俱舍论》。如果单看《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业果部分,不会有扎实的理解,因为我们不知道背景。《俱舍论》讲的业果,有其宗义的背景,如果不了解宗义背景,我们对《俱舍论 》里业果的解释,也就不会清楚了。

  再者,讲到中士道的四谛。佛经中,经常提到四谛十六行相,这些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都没有解释,甚至连灭谛、道谛也没解释。因此,这些一定要补充。

  还有,讲到上士道的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中提到二十一种菩提心以及生起的方式,这些,《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没有讲。讲到上士道的奢摩他,应补充《声闻地》、《菩萨地》的「摄抉择分」。讲到四谛的集谛烦恼,就要参考《俱舍论》、《声闻地》和《集论》在这方面的观点 。

  上士道「毗婆舍那」的论点,主要源自《中观根本慧论》和《入中论》。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讲的都是结论,并无详细的推理论辨及其他相关背景。所以,我们必须从《中观根本慧论》和《入中论》来理解「毗婆舍那」的整体思想与背景。

  要了解中观思想,就必须清楚理解四部宗义之中每一宗义的背景、思想与差异。换言之,要学《中观根本慧论》、《入中论》,必须先学习四部宗义!为了学习《四部宗义》,得要先学「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才行,否则不会懂《四部宗义》里的名词和意义。

  欲扎实理解「毗婆舍那」的意义,必须先学「摄类学」、「心类学」和「因类学 」,之后再学习「四部宗义」,才比较有意义。「四部宗义」学好之后,再学《入中论》和《中观根本慧论》。最后学习「毗婆舍那」之时,就能明确清楚了。因此,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补充的课程。

  还有,《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现观庄严论》的一个教授,而《般若七十义》就是《现观庄严论》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也要学习《般若七十义》。至于,为什么要学《地道》?因为,学习了《地道》,我们才会明白不是光修持《菩提道次第广论》就可以成佛的!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

  总之,佛陀教法的精华是三部般若经,然而般若经深广难懂,其直接开显的深见空性义理,须透过学习《四部宗义》、《入中论》、《中观根本慧论》、《广论毗婆舍那》等才能了知;而般若经间接开显的隐义广大行道次则须透过《地道》、《般若七十义》、《现观庄严论》等的修学方能彻底明了。

我们这里排了这么多课程,理由就是这样。

  课程可分为:前期简略的,以及后期扎实的。没有时间的人,起码先选前面这些简略的课程来学,并做这些功课。若有时间,则应慢慢深入,扎实地学习深广的内容。这里的课程,有时间的人,可以参加,没什么时间的人,也可以参加。大家可依自己实际的状况来选择。

密续道次第:《密续地道》、生起及圆满次第、各主要本尊…等

  接着,我会带领大家学习《密续地道》、生起和圆满二次第,以及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胜乐金刚的生起和圆满次第等。

  希望将来我们可以在一个地方闭关学习,一年中可以有几个月精进修习。可能一次闭关三或四个月,如果时间允许,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胜乐金刚,一年就可以完成最主要的本尊闭关。或者更广的话,每一个本尊的修法,闭关三年一个半月,三位本尊,总共要九年多。这样的学习与修行,是未来的理想,也是我自己准备将来要走的一条路!当然除了我会一直指导大家之外,每年也会邀请三大寺具德的师长来教导大家。这些都是将来我想达成的构想!

五、今生达成的目标 ---上至密续资粮道,下至暇满人身。

  今生,也许我们不会成佛,但透过这样的学习,祈望我们能进入密续的资粮道。

  要进入密续资粮道,门槛呢?首先依前述显教课程进行闻思修,依次第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并加上空性的理解,就可以接触密续的修学;接触密续之后,还是在修学菩提心和空性,所修的对境空性虽然与显教一样,然而此时是以俱生的原始心来修,因为俱生原始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所证的佛果位是幻身光明双运的佛果位。如果能以密续方法生起无造作菩提心,就进入密续的资粮道了。

  若能达到这样的成就,自己的来生,就有把握了!大概再三生,就可以成佛了。这是最高的目标,也是最好的状况!不过,即使是最差的状况,至少也要净除堕入三恶道的罪业,下一生再次获得暇满难得的人身!

2008/9/30
发表于 2013-7-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不错,楼主指出了依靠网络学习容易产生的片面性和碎片化,其实我们也该为自己将来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这时,如果参考一下格鲁派传统的闻思制度,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作为在家人来说,根据自己的学力和时间、精力,可以不必那么全,但是基础性的闻思,特别是有关菩提道次第方面的内容,应该是修学的重点。
发表于 2013-7-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版主移贴。

法师应当是用手机打字、发帖的,很不容易,都是“针砭时弊”而作呀。

顶贴!以及,努力正统的、系统的学习。:-D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柯南 发表于 2013-7-2 23:10  啥? 溫習六年就可以是格西拉然巴...不是要經過考試嗎? 呵呵

“才可获得",我的了解是要获得拉然巴 这是必须经过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就可"是仅此就可以获得。所以略微的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nowcn 发表于 2013-7-3 19:47  肯定是要考试。  法师在此是简要介绍啦。  

确实是如此,三大寺的闻思制度大同小异,我主以色拉杰的闻思方式而写,如哲蚌洛桑林的话会先闻思俱舍后学戒律与色拉刚好相反,还有如四大寺之一扎西楞布主闻思“因明七论"而色拉 哲蚌是主修“般若"所以还是略有不同。
发表于 2013-7-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elupa.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923&highlight=%C0%AD%C8%BB%B0%CD

这个是色拉昧扎仓的闻思课程介绍,由一位格西拉然巴写的。
发表于 2013-7-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3-7-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
頂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9:34 , Processed in 0.0363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