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话,然后自己诠释...
有本《射艺中的禅》,是一个德国学者写的,很禅很小资,在国外一度销量冠军,推广了日本文化,很NB,带起了学日本弓道的热潮。此书翻译多国文字,包括中文,也是中国小资读者的热捧书籍。
可是...
- 日本弓道在二战前,从来和禅没太大关系(顶多有些流派书里提到一点点而已),只是一种爱好、竞技运动。根本不是德国人自己想当然的那样。
- 德国人的日本弓道老师,根本没学过禅,虽然偶然也用一些类似禅的语言,但他自己也没认同过禅。
- 德国人根本不懂日语,老师不懂外语,翻译在著作出版后,看到德国人写了这么多“师父的开示”、“心得”,也觉得很奇怪,因为大部分时候他自己也承认他当时的翻译根本不行。
这本影响一代人的大销著作里,有两个关键性情节。
情节1:
《射禅》版: “如果我不放箭,箭怎么会射出去呢?” “是‘它’射的”(It shoots) “这个‘它’是谁?” “一旦你明白了这个就不需要我了”… 然后有一天,射出了一箭后,师父深深地鞠躬,中断了练习。 “刚才‘它’射了”他说,我惊讶地瞪着他… 很禅,很玄,很小资,对不对? 根据一弓道大家的解读版: 作者的老师阿波当时说的应为“それでした”,这是日本老师常说的“嗯,像刚才那样就对了”,仅此而已,不是什么“刚才‘它’射了”,没有任何神秘意义。把“それでした”里面的“それ”理解为有一个超越自己的“它”,是误会或者是作者的二度创作。阿波老师从来没说过什么类似It shoots的论点。
情节2:
《射禅》版: 老师在黑暗中,第一箭中靶心,第二箭射穿了第一箭…老师说“即使在黑暗中我也知道目标何在…是‘它’射了,也是‘它’射中的。让我们向箭靶鞠躬,就像对佛陀鞠躬一样” (这段他说是“老师的开示”的文字,在中文版里超过一百字,很禅很玄的那种,但这里懒得录入了) 德国人当时的朋友兼翻译小盯谷版: 德国人不懂日语,我是翻译,当晚我没去,他著作里写的那些老师对他当晚的开示,大概是“以心传心”?太神奇了!…《射禅》出版后,我去问阿波老师有关这黑夜射靶的事,他大笑说“那只是个意外!” 阿波的大弟子回忆录版: 一次老师告诉我:有一天我在示范礼射。射了两次后,那德国人去检查,却久久未回,我就去看看他什么回事啦,原来是我第二箭射穿了第一箭。那德国人坐地上,傻了眼,若有所思,我告诉他“不是啦!这是意外啦!这不是我本来想示范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