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81|回复: 35

【唐卡中的藏传佛教哲学】公信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rl=]专注力的训练·调伏内心狂象图[/url]


【正如《四十二章经》中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能够把心猿意马控制在股掌之中,就象把阳光集中在一点,那么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意想不到的能量。这种心的专注力的训练,藏传佛教都把训练的方法、阶段以及成果绘制在一张图中……】
在西藏的寺院,我们通常会在殿堂门扉两侧的墙壁上看到很多壁画,譬如六道轮回图、须弥山图以及四大天王等等,而其中的调伏内心狂象图色调明亮、别具一格,即使人们或许并不了解它所代表的哲学含义,也深深地被吸引。
我们不要小看这幅调象图,因为所绘制的内容都是来自佛陀以及各大师的教诫,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以及《菩提道次第广略论》等经典中诠释专注力(奢摩他)训练的总括与浓缩,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禅修指引图。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图中的事物:僧人代表修行专注力的人,大象代表所要调伏的心,自下而上的九只象代表专注力的九个阶段,最上面从僧人心中所发彩虹上的两只象代表成就专注力后的衍生成就,猴子代表影响专注力的散动的心猿意马,大象的白色部分代表被专注力控制的部分,大象的黑色部分代表影响专注力的心的昏沉暗昧状态,大象背上的兔子代表细微暗昧心态的沉没,僧人左手所持的钩索代表正念,右手所持的棒子代表正知,路途上的镜子、乐器、装有香水的海螺、水果以及绸缎代表色声香味触五种诱惑,路途有六道弯代表想成就专注力需要依靠六种力量,路途不同阶段的四堆火焰代表想成就专注力所需要的四种意念力。好了,下面让我们跟着这幅图进入专注力训练之旅吧。

在最初训练专注力的时候,心被杂乱和昏沉暗昧所控制,就如图中一头象被黑暗笼罩和被猴子所牵难以控制,思绪就如万马奔腾,东窜西跳。这时修行人用正念稳住内心,当正念失落的时候,则用正知及时拉回心念住于正念之境,图中则以手持钩索棍棒的僧人所代表。当心可以短时间专注的时候,就是训练专注力九住心的第一个阶段:达到内住了。这一阶段需要六种力量中的听闻力,通过听闻学习将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心会有少许时间专注了,但时间并不长,就像图中第二头象和猴子只有头顶稍微发白一样,过不了多久仍然继续散乱,这是第二个阶段续住。续住是由六力中的思维力成就的。内住和续住两个阶段是训练专注力初始最需要努力的阶段,此刻的心不是在打妄想,就是在打瞌睡,极少有专注的时候,因此,需要极强的意念力(力励运转作意)方能达到,图中这一阶段用燃烧炽热的火焰来代表。
通过辛勤的努力,专注力的训练便有了初步的成效,虽然也会出现内心散乱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中,内心都是专注的,称为安住,所以图中的第三头象和猴子头部已经全白。但在内心略有专注少有杂乱的时候,昏沉和细微的暗昧沉没却来了,所以图中大象背上已经有了一只象征细微暗昧的兔子。
接下来是近住了,在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散乱的情况了,内心专注在正念上,所以图中的第四头象和猴子已经白了有三分之一。但如果遇到外界色声香味触的干扰,仍然会出现动荡,图中开始出现食品、乐器、香水等等诱惑之境。安住与近住是由六力中的忆念力成就的,因为通过忆念正念的力量才获得进一步的专注。
前面四个阶段中,内心杂乱是阻碍专注的主要因素,所以图中的猴子在前牵引大象,僧人在后追赶大象,到第五个阶段调伏的时候,大象和猴子已经半边变白,杂乱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猴子只能在象后,而人在象前,说明这时既不会生起各种粗大的妄想等念头,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昏沉和瞌睡,杂乱的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象背上的兔子还在,说明尚有微细暗昧沉没,但内心专注的功夫已算小有所成。
第六个阶段叫寂静,这个阶段专注的功夫更进一层,即使是细微的内心昏暗乏力也不存在,所以图中第六头大象的背上已经没有了兔子,象身和猴子也大部分都白了。但仍然会有微细的妄想,就象在平静的海面,偶尔有小鱼泛起的涟漪一般。这样的专注成就,有赖于六力中的正知力,是用正知的棍棒鞭笞所致。
到第七个最寂静的阶段时,哪怕是极微细的沉暗和妄想都已经不存在了,偶尔的波动——大象和猴子只剩尾巴和蹄子一点黑色了,也会被及时制止,念起即觉。
从第三到第七阶段,虽然看起来已经很有专注功夫了,但在这几个阶段中,仍然会有被沉暗及妄想中断专注力的时候,因此属于四种意念力中有间缺作意,象征物第二堆火焰虽然没有第一堆炽烈,但仍然很旺。
经过前面七个阶段的训练,已然达到初步的完全专注了,完全不受任何散乱和昏沉暗昧的干扰,所以图中象身与猴子已经全部由黑变白。但仍然需要刻意才能达到,所以是四种意念力中的无间缺作意,图中的火焰已经没有那么炽热了。之所以能有七八两个阶段的进展,完全依赖努力断除散乱与昏沉的意志,所以是六力中的精进力所成就的。
最后一个阶段是等住,在此阶段,即使不用刻意用功也可以完全专注,完全是专注的惯性使然,所以是六力中的惯性力(串习力)所成就。此时的意念力叫做无功用作意——不需要刻意而内心自然很专注,图中的火焰已经完全没有热力了,僧人与象都安然坐卧在地。
获得九住心是否就成功了呢?不然!必须在九住心的基础上,获得了身心的轻安(轻快舒适)才算得到真正的专注力——奢摩他(止)。通过专注力的训练,体内之气充分调整遍满全身,产生舒适愉悦的感受就是身轻安,内心沉静愉悦无比是心轻安。图中僧人腾空飞行代表身轻安,僧人坐在象背象征心轻安。


最后一头大象背上坐着僧人手持利剑,旁边有火焰,而僧人心中有两条彩虹(其实正确的画法应该是黑色)射出,僧人用力挥剑斩断。这幅景象才真正代表了佛教哲学,前面十头大象所代表的哲学是与其他宗教共同的部分。佛教哲学认为,只有专注力的奢摩他是无法根除轮回锁链,必须在有专注力的基础上,以无漏智慧观方能成就。利剑和火焰象征专注力与智慧的结合(止观双运),两条黑色彩虹代表障碍解脱成佛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用利剑挥斩象征以无漏智慧才能根除二障。
就到这吧,没想到已经用很简洁的叙述了,但还是这么多字,给您的眼睛造成疲劳先在这道歉了哈。不过这幅图的确内涵众多、深刻,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想详细了解请参阅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最后一头象的内涵则需要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章》了。
【唐卡——这古老的西藏卷轴画,除了天然矿物染料和收藏价值我们还了解多少?上千年来她到底在诉说着什么?想了解神秘的西藏唐卡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博大精深藏文化吗?请加公共微信号:tangkaqushiyu 名称:唐卡中的藏文化。欢迎关注、转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6-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期待结集成书!
发表于 2013-6-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期待后续
发表于 2013-6-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讚歎!
发表于 2013-6-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学习了!
发表于 2013-6-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随喜赞叹楼主, 请大家行动支持,快去微信加一下公共微信, 每天一篇直送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城·西藏密续中神秘的曼陀罗


绘画曼陀罗

【曼陀罗(即坛城)是西藏密续的重要组成部分。看起来色彩艳丽、结构复杂让人惊叹不已的曼陀罗艺术,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因为所有西藏密续教法的传授,都必须在曼陀罗的见证下进行。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足以涵盖一切显密佛教哲学……】

梵语“曼陀罗”,藏语“金科儿”,汉译为“中围”,即中心生命与外围环境之意。在汉传佛教中,一般用“依正”来表述,所谓“依”,是指外围环境,所谓“正”,即主体生命。当然,在密续中,也直接用到“坛城”这个词。其实,曼陀罗就是佛土、净土的象征。

佛陀有无量,净土也有无量。虽然佛佛道同,破悟境界并无差别,但在愿力、肤色、事业等方面,却各自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密续中的曼陀罗也是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但无论哪种曼陀罗,都是一个净土和佛国的象征,都代表着完整的世界和复杂的哲学。

从表现形式而言,曼陀罗分为四种,即彩砂曼陀罗、绘画曼陀罗、禅定曼陀罗及身体曼陀罗。在这些曼陀罗中,彩砂曼陀罗是极为重要的,准备的工序也最为复杂,包括加持地基、洒净以及跳金刚舞等。在格鲁派中,一些重要本尊的大型灌顶,必须在彩砂曼陀罗中才可以举行,比如著名的无上密续本尊时轮金刚,在普通的绘画唐卡曼陀罗中,是不予传授的。


时轮金刚


从曼陀罗的结构来说,有平面和立体两种。最常见的曼陀罗是平面的形式,以一个平面图的方式呈现,像一个设计蓝图一样来展现本尊佛的立体宫殿,包括建筑设计和许多的装饰细节。每一个成分都是一个象征,彩砂及绘画曼陀罗都属于平面式。立体坛城,则是由木头、金属或其他的固体物质制作而成。


上图为彩砂曼陀罗


而禅定曼陀罗和身体曼陀罗则是到达一定修证境界后才能感知的曼陀罗,非普通人所能企及,当然也不会作为给普通人传授灌顶的凭依。

前面提到的这些曼陀罗,虽然具有深刻的哲学象征,是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人格化,但仍然属于外在的佛国模型。在具体修持中,必须按照这些外在的展现,在心中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曼陀罗,这才是曼陀罗在具体心灵净化中的主要作用。通过这种在内心观想曼陀罗的修持,密续哲学认为,可以大大缩短成佛的历程,这也是密续教法优胜于波罗蜜多显教的主要原因之一。密续中这种观想曼陀罗的修持方式,并非完全脱离显教思想的独创,即使在显教,特别是净土宗的典籍中,我们也是可以发现端倪的。如《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说十六观,其中第一日想观至第七莲花台座观,属于密续中佛国曼陀罗观。第八佛像观至第十一大势至观,属于密续中的佛身观。十二普观和十三杂想观属于密法中的果位资具观等。然后佛陀又说这种观修的利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上图为立体曼陀罗


在大乘佛教理论中,一位初发菩提心的资粮道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中修持六度四摄,方能成就佛身、净土、眷属及事业资财四项成佛果德。但在密续修持中,直接观修这四种果德,所以金刚乘也被称为“果教”。而这四种果德的观修,密续都融合在曼陀罗中进行修持。曼陀罗的中心本尊佛就是佛身的修法,曼陀罗所代表的世界国土就是净土的修法,曼陀罗中的其他本尊眷属及空行属于成熟众生修法,放光度众则属于事业修法。密续之所以可以用短短数十年的修为即可代替显教三大阿僧祇劫的努力,曼陀罗的观修是主要原因。

密续曼陀罗的修持,要求将自己直接观修为本尊佛,将所处的世界观修为净土,视一切众生都是净土圣众。这也是佛教中最上层的净化心灵之法。

【唐卡——这古老的西藏卷轴画,除了天然矿物染料和收藏价值我们还了解多少?上千年来她到底在诉说着什么?想了解神秘的西藏唐卡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博大精深藏文化吗?请加公共微信号:tangkaqushiyu   名称:唐卡中的藏文化。欢迎关注、转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6-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讚歎
发表于 2013-6-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随喜赞叹!
希望能够在论坛长期连载、介绍
发表于 2013-6-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6-7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啊,赞叹!
发表于 2013-6-7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3:37 , Processed in 0.0390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