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次中篇 莲花戒论师 造 梵语曰:跋瓦纳乍玛。 藏语曰:谷贝忍巴(修习次第)。 敬礼孺童妙吉祥! 兹当略微解说,诸位随行大乘经藏轨理者的修行次第。在此,欲最极速疾证得一切智的聪睿之士,应当精进于能令证得彼智的诸种因缘。 此一切智不可无因而生,否则,一切时中,一切皆应成为一切智故。如果不观待而生,则任何法不可从中作碍,那么,何故不令一切成为一切智呢? 以彼之故,只是某时某处某些偶尔出生而已,一切事物,唯待于因。一切智亦是某时某处由某些偶尔转成,既非于一切时,亦非于一切处,复非从一切出生。是故,彼智定当观待因缘。彼等因缘之中,亦当依赖无谬、全圆的因缘。若殷重修习错乱之因,纵经久远,亦终得不到所欲之果。譬如牛角挤奶。若不行持一切因,亦不生果,以若缺少任何一样的种子等,就不会出生苗芽等果故。是故,欲得彼果,当依赖一切无谬因缘。 若问:一切智果的那些因缘为何? 答曰:似我这般生盲,虽不能开示彼等因缘,然如世尊现证圆满大觉后向诸化机开演的那样,我当凭世尊之语而解说。 世尊告彼曰:“秘密主!一切智智,从悲根生,从菩提心因生,以方便而至究竟!”是故,欲证一切智,当学悲心、菩提心、方便此等三法。 若由悲心激励,诸位菩萨为救拔一切有情,定当立誓。其后,除我见已,恭敬趣入最极难行且须无间、旷劫修持的福德与智慧资粮。既趣入已,必当圆满成就福慧二资。 若圆满诸种资粮,则一切智,如掌中物。是故,一切智的根本,唯是悲心。故而最初唯应修彼。《佛说法集经》亦云:“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 由大悲普遍摄持故,诸佛世尊虽证得一切圆满自利,然仍于有情界未尽之期,常住世间。亦未如声闻般,趣入最极寂静涅槃城,由于垂视有情,远离彼寂静涅槃城,犹似炽燃铁屋。故诸世尊无住涅槃之因,即彼大悲心。 其中,当诠说最初趣入的修习悲心次第:首先,暂且修习等舍,对于一切有情,祛除贪嗔,以修成平等之心。 审细思惟:“一切有情皆欣乐厌苦,无始轮回之中,无任何一位有情,未曾成百次地成为我的亲人!”“此中有何差别,令我对某些生贪,而对另一些生嗔呢?是故,我当于一切有情,生平等心。”如是作意。先从中庸者开始,次于亲友、仇怨,亦修平等心。然后,于一切有情,修成平等心已,再修慈心。慈水滋润心续,整治犹如有金沃野,再播下悲种,就会顺利地茁壮生长。其后,以慈心薰染心续后,当修悲心。 悲心是欲一切苦恼有情远离痛苦的行相。三界之中,一切有情,随其所应,三苦恒侵,苦恼不堪,是故,应于一切有情,修习悲心。 如是且思:世尊曾告曰:“有情地狱,凡诸有情,无间长时,唯溺于炎热等众苦瀑流。”如是复告曰:“诸饿鬼众,亦多遭受极惨饥渴苦火,身躯枯槁,众苦煎熬。”诸旁生类,亦唯受相互吞噬、忿怒、残杀、伤害等众多苦恼。虽诸人类,亦感受着遍求不得,不能遂欲,从而导致相互仇恨、伤害;爱别离、怨憎会、贫贱困顿等无量痛苦。或由贪欲等烦恼,种种缠结,缠缚其心;或由种种恶见,扰乱不堪,彼一切皆是苦因,故而,如处悬崖,纯是极苦。诸天亦皆受坏苦所恼,享欲天众,其心恒常受死殁、下堕等怖畏忧恼所害,如何得乐? 行苦以惑业相为因,体性随他自在,刹那刹那坏灭之相,遍及一切众生。 是故,观见一切众生趣入炽燃苦焰之中,当思:“如我厌苦般,其他一切众生,悉皆相同!”叹曰:“呜呼哀哉!此等爱我之有情,苦恼不堪,如何才能脱苦呢?”如己受苦般,欲离彼苦,当以如是行相之悲心,或住三摩地,或一切威仪,一切时中,于诸有情修习。最初唯应于诸亲友,由见感受种种所说之苦,而修习之。 然后,等观有情,无有差别,审思:“一切有情,唯我亲友!”缘诸中庸,而修习之。若某时,于彼中庸,悲心平等普运,如亲友般,彼时,当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悲。 。。。。。。
阿杂雅莲花戒撰写《修行次第·中篇》圆满。天竺堪布般若瓦玛与僧智军译师共同翻译、校正、定文。
癸巳年三月缘宗译于黄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