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44|回复: 25

都在说念珠,讲讲天珠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带了一颗新天珠有几天了。
怎么佩戴比较好,要注意些啥。
发表于 2013-4-1 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按照古法来制作的天珠?
发表于 2013-4-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3-4-1 10:08
早就谈过

http://www.gelu.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74

没有参考意义。
真天珠,如何使用,有何功效?
发表于 2013-4-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你的上师呗
发表于 2013-4-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入手了一个天珠  想知道真的天珠 老天珠有什么作用   
我请上师加持过,现在随身带着的
发表于 2013-4-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能把自己的天珠贴出来给大家鉴赏一下吗?
发表于 2013-4-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维 于 2013-4-2 10:44 编辑

小二眼. 约 2cm 長x 0.8cm直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4-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维2005年的旧文,  与老天珠爱好者分享,

驀然回首十年間   

1995年夏天, 和幾個朋友結伴到青海西寧塔爾寺拜佛, 亦是第一次接觸藏傳佛教, 拜佛後在寺前的文物流通處看到生平的第一顆天珠(用石粉壓鑄而成的假九眼天珠), 當時被她的特殊外貌所吸引而買下二顆回家, 亦不知道真假老新之分別. 其後臺灣的林東廣先生出版了一本 “西藏天珠” 提供了大量不同品種的老天珠照片. 後來再有鳥金,仁欽先生所著的 “天珠精典” 一書, 對於老天珠的來源, 種類和歷史文化描述較為詳盡.  而英文書藉只有 “Bead History 珠史” 一書, 將世界各地的珠子從西元前至現在的都娓娓道來, 但天珠的內容只有一少部份, 不如臺灣出版的那麼詳盡. 話須如此, 老天珠的傳奇故事及空白歷史仍未能在書本上找出解開老天珠之謎.

以後, 每當我出差至中國各地城市工作時, 必到當地的老文物店尋找老天珠, 但仿珠易找, 老珠難尋. 都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只能在紙上談兵. 一顆老天珠都未能親眼見到, 親手撫摸感受一番. 當時未有互聯網, 未能與各位老天珠愛好者聯繫上, 只能一人孤身默默地在老天珠的艱苦路上獨行………

到了2002年, 偶然在廣州荔灣廣場內的天珠店和康王中路的古董文物店內開始看到老天珠的蹤影, 及開始了我的老天珠收藏, 當時第一顆老天珠是一顆型一制法的小虎牙, 約2x0.8cm, 用了840元人民幣請養, 感覺也不便宜.

第二顆老天珠是曾經輕度火供過的型二小二眼, 一面灰黯無光, 一面經佩帶後慢慢重現出昔日光輝, 也長出數顆紅珠砂, 恍惚像是火風凰重生之珠, 但原火供時所產生的小裂紋則不能回復, 此珠是我的至愛.

第三顆老天珠也是一顆型二如意二眼的中度火供珠, 珠身有數處挖角入藥的痕跡, 極度滄桑, 能感覺出此珠從前曾為救人而挖角入藥及曾火供供養諸佛菩薩, 居功至偉, 其貌不揚, 但善心可嘉.

以後陸續請養數顆老天珠, 都是一般品相, 無特別之處, 期間亦見到老天珠是有各種不同的質地, 如瑪瑙也有好與不好之分別, 質地的硬度不一樣以至千年後的老珠有不同的皮殼, 風化紋的表現. 也曾見到同一顆老珠兩邊的珠體硬度不一樣, 以至兩邊的磨損程度及風化紋形成也不同. 亦有老珠是用類似地方玉的質材製成, 往往被世人視為古仿珠.  老天珠的外貌就像老人一樣, 不同的老珠就有不同的面相, 其老態是不能模仿出來的. 正如人類在不同的年齡便有不同的面相皮膚, 能看出大概的年齡一樣. 也有如不同的人種便有不同的膚色, 故老珠也有黑白分明, 象牙黃, 深淺棕色, 黃色, 黑色各種不同的珠體質地及透光和不透光的分別.

後來, 看到坊間有斷珠出現, 好奇之下亦開始注意斷珠及其情況. 感覺斷珠大都有一段傳奇歷史, 亦能在斷珠身上看出不同的製造方法, 不同的瑪瑙材料, 鑲蝕的完美度, 亦有部份不解之謎, 至今仍未能找到答案.
每次請養斷珠都是有一點怪怪的, 都是無意中看到及一見鍾情, 對方亦願意出讓與我, 價格也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可能是真是有緣和雙方都懷有真誠研究, 欣賞老斷珠的心態. 反而在古玩文物店內看到的, 價格貴也不歡喜. 況且現時也看到仿老斷珠出現.


初次接觸老瑪瑙珠是數年前從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開始, 潘家園舊貨市場面積頗大, 有數個足球場大小, 內裏分成不同種類的貨區. 現在有很多商人穿了藏服或藏民擺攤售賣新天珠, 密臘及各種西藏飾物等, 都不可能找到老天珠.
反而在雜架攤中有一青海人的小攤, 放滿各式古老西藏舊東西, 各款老瑪瑙珠, 藥師珠, 老天鐵, 老珊瑚密臘等等, 待價而沽, 也不算平宜, 但貨真價實.  在老瑪瑙珠堆中可找到一些斷的或火供過的老舊西藏珠子, 其中不乏稀有品種, 但都已是殘損品相, 但我卻喜歡買回來研究及作為一個真實的樣品作教材用. 價格從100-500元左右, 品相完美或老天珠另議. 老天珠不多, 幾年來只看過數顆小虎牙, 二眼及一線天等珠子.

另還有由青海,甘肅等地來的馬氏家族商人售賣西藏文物. 亦有老瑪瑙珠, 間中也有平價, 品相差, 體積較小的老天珠. 最近還有一位西藏來的藏民, 脖子上掛了一串老天珠, 在北京古玩城或潘家園舊貨市場內, 看到有人尋找老天珠時便向他兜售, 其中不乏好珠, 價格也不便宜, 他亦與古玩城內部份古玩店掛鈎, 有客人找老珠時便致電他來洽談.

真老瑪瑙珠, 黑白珠, 線珠或紅玉髓等珠子的種類較多, 價格也有高低, 珠友可按自己的能力請養, 尤其是初入門者不太懂分辨老天珠, 如以老珠的價格購進新仿老天珠就損失大了. 不單金錢損失, 感情也浪費了. 故此, 建議初入門者先從老瑪瑙珠, 黑白珠, 線珠或紅玉髓等入門珠子開始, 價格不貴, 買錯了也不會很心痛. 因此類老珠的表面特徵, 如風化紋, 咬色, 皮殼, 油潤性, 甚至珠體的質地也有相似或相同的地方. 多看多接觸, 時間久了便能明白老新珠子的分別, 也從此類老珠的孔洞方面研究其不同的紮孔方法, 洞口的磨損情況來分辨老新之區別.

說起黑白珠, 我亦見過一此奇怪的珠子顏色變化, 有一黑白珠子的白色線條和珠身上有數點像是鈣化的白班點, 較為乾澀, 珠主在身體疲勞時或健康狀態不太好時便顯示出來, 但如心情好時及健康狀態好時此數點像是鈣化的白班點便會慢慢談化隱去, 回復較為油潤的表面.

我在廣州的新天珠廠商的店裏聊天, 聽到有藏民從西藏至廣州購買新天珠及各種飾物帶回西藏的旅遊景點擺賣. 曾有藏人將一顆老天珠與新天珠廠商交換數百甚至一千顆不同款式的新天珠 (正是以一抵千) , 因老天珠買賣雙方都不容易找到對方, 以至有價無市, 不好賣. 故以老珠換新珠較易售出, 利潤也較深, 也是一種怪現象.

現今稀有及完整度好的老天珠已不容易見到,而虔誠佛教信眾以及收藏家的喜好,需求量又大。故此,西藏老天珠的價格居高不下,為了應人們對天珠的渴求,以瑪瑙加工製作而成的“新天珠”也就在市場上流通了起來,且仿製的技術,幾可亂真,常常魚目混珠,混淆了人們對西藏至純千年老天珠的認知,讓收藏供養者花了大筆的金錢而大呼冤枉,著實令人惋惜。借此,建議新收藏供養天珠者,收藏供養天珠若只求獲得“又老、又大、又完整、又瑰麗、又便宜”的天珠,是絕對不可能 的,不要存有“貪便宜”的僥倖心理,否則容易吃虧、受騙、上當。如因貪便宜受騙後而產生嗔心,或對收藏老天珠有特別迷癡者,正中了佛家所說的貪嗔癡三毒,令收藏老天珠之樂趣,陶冶性情及文化修養等變為負面,則始料不及也, 請各位慎之。

對於有心收藏老天珠的入門者, 建議可先由黑白珠,線珠,藥師珠, 紅玉髓或邦提克木珠開始, 價格較相宜及風險較少。 若是基於催告避凶或宗教信仰,可選金剛部護法的虎牙天珠,當有經驗及財力時,可考慮收藏二眼或以上的天珠。對於尚未有足夠的經驗及未熟悉至純老天珠的歷史背景者,不適宜請購特殊紋路的天珠, 因該類天珠價格很昂貴及不常見, 容易出錯。

收藏老天珠貴精不貴多,應量力而為。願各位能找到有緣的老天珠。

看過真老及新的天珠才能分別老新天珠.
看過完美和拙劣的老珠才能明白品相,
多看多觸摸才能有分辨老珠的經驗,
真正的老天珠收藏家是會真誠的愛護老珠和研究藏族文化及其歷史背景.
寫於2005年7月




发表于 2013-4-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觉 于 2013-4-2 15:13 编辑

我在台湾的师兄,赠送了一颗老药师天珠与我,串在凤眼菩提珠了(1.0-1.05,前几年时六百多元一串).给大家鉴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天珠对修行的意义呗,具体有啥好处,还是就是装饰品?
发表于 2013-4-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新天珠就是工艺品。
发表于 2013-4-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解天珠千年之谜,还天珠真实面目(总结篇)
关于天珠,每一个藏族人都可能讲出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传说都比天珠本身更绚丽,现在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天珠传说,涵盖了宗教、历史、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方面,人们在这些领域都能寻获天珠的影子,但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诠释天珠,谜一样的身世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藏人心中天珠是:
1 、天珠为远古时期的浮游生物。
2 、在西藏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天珠是由「虫」所固化而成。
3 、天珠是由天珠泉所固化而成。
在藏区民间关于天珠的神秘传说:
1、        神话色彩传说
2、        格萨尔王与天珠传说
3、        金刚亥母传说
这些藏民心目中的天珠与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天珠因历史各种原因传承中断了近千年,留下了种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这些传说通过数代人不懈努力研究及史籍零星记载佐证,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逐一揭开,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天珠的真实面目和传承脉络。
史籍最早有关天珠形状的描述的是古老的史诗《格萨尔》,在史诗《格萨尔》中《宝物颂》一篇称为九眼石,又叫作眼睛石,宝石纹理有“无睛”与“有睛”两种,球形状,有穿绳小孔。品种繁多,颜色有黑、淡红、白、棕色等。“无睛”球状形的图案有莲花、彩虹、笼子、虎牙等不一而足说明,“有睛”球形状的图案有一至九眼,在古代达官贵人之间可充当货币使用,“有睛”珠根据眼多少决定价值,眼多着价值高,其中九眼价值最高,一眼价值相对最低;“无睛”珠形态较多,价值相等,大而纹饰精美者价值更高,是公子王孙富商大贾屯积居奇的物品。
从现有实物来看,黑白系列天珠上白色圆形纹饰最多的有九条圆线,较为稀少,人们将每个圆形纹饰称为“睛”或“眼”,故将此宝珠称为“九眼石”。《藏汉大辞典》中释“斯”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宝石纹理有“无睛”与“有睛”入药能治脑溢血。“有睛”指黑白色系天珠,黑色珠体上有线数不等的白色环线,称为“眼”有1—9眼之分;“无睛”珠为牙黄咖啡、橘红色系天珠,此类天珠较黑白色系天珠体积小,颜色、图案丰富,无法一一命名。现有实物天珠佐证了史籍上有关天珠的记载,证明天珠是一种球形状的有穿孔的珠体,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和纹饰,分有睛与无睛俩种,是稀有宝石。
关于天珠的来源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根据史籍相关记载也可得到验证。在“格萨尔王传”清楚的记载了格萨尔王开启并埋藏天珠伏藏时所发的誓愿:“愿天珠聚集于本尊和上师的手中,愿护法神守护天珠,直到有福德的弟子来临时再交付到此人手中。”由此可见,在藏区自古就有将天珠埋在地下的传统风俗,藏区古人认为将天珠埋在地下可以扩充疆土、保一方平安,这些地埋天珠被后人偶然发现,称为“天珠穴”。因天珠有各式各样的纹饰与颜色,后人在“天珠穴”偶然挖出时发现黑白色系的天珠像虫子、牙黄咖啡、橘红色系天珠像海底生物化石,天珠在挖出时随着山坡滚动,有的飞落到山下,由此才有了天珠是活的会飞、会走路等等各种传说。
天珠因其独有的功效,才有了诸多神秘色彩的传说,这些神秘功效的传说通过现代科技研究已证实,日本学者及美国太空总署研究证实天珠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陨石坠落于喜马拉雅山区,使玉髓玛瑙原矿在强烈撞击下产生十四种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镱”元素磁场能特别强烈,形成天珠石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议的感应。火星陨石通过太空时发生摩擦产生巨大温度在与喜马拉雅山上玛瑙矿石撞击后与玛瑙矿石结合产生一种独立、独特的硬度8,比重是3.49-3.57克/立方厘米的矿石史称“九眼石”,这种矿石有着各种各样的纹饰,藏区称为“天降石”。
综上所述,在3000年前,火星陨石撞击喜马拉雅山玉髓、玛瑙矿脉,改变了玉髓、玛瑙矿脉古结构,形成一种独立晶体矿石,当时居住在此地的部落居民目睹这一奇观,纷纷前去观看,发现这一独特美丽的矿石,认为是天降奇石,便将其捡回部落,作为宝物收藏,于是有了“天降石”的传说;不久,喜马拉雅山区发生瘟疫,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幸免于难,人们认为是神在保佑,于是便有了“天华”的传说;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在瘟疫过后,便将神洒下的“天华”磨成珠饰随身携带,同时还认为神赐予的宝物,埋在地下可以保部落平安,便将“天华”埋在部落领地,这些天珠被后人偶然发现,于是便有了“天珠穴”的传说;由于天珠矿石有不同的颜色与纹饰,人们在不同“天珠穴”发现的天珠颜色、纹饰、大小不同,于是便在民间有了天珠像虫子、海底生物化石、天珠是活的会走路、会飞等等传说。
关于天珠的传承,因古象雄王国的神秘消失传承中断了千年,有文字记载始于公元8世纪藏医典籍《四部医典》,这时的天珠被大量用药有70余种药方记载使用天珠,天珠在这一时期成为珍贵的药材;公元10—11世纪,《唐书》、《新唐书》记载藏族官员与贵族妇女佩戴天珠,天珠在这一时期成为珍贵的饰品;公元11世纪格萨尔王统一西藏,征服西藏地区150余个部落,这时的天珠已成为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各部落将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天珠敬献各格萨尔王,格萨尔王天珠埋在藏区各地祭诸神以保疆土平安,作为财富留给后人,并希望这些天珠将来集中在上师手中传承、供养。由于天珠极其珍贵稀少,只有少数贵族及上师人拥有,作为藏药的主要材料已枯竭,公元12—15世纪藏药“宿喀娘尼多吉”大师研制了人造天珠以取代天珠用药,并著有“天珠制造”一书,从此人造天珠取代天珠的用药功能在藏药中开始使用并延续至今,在公元18世纪成书的藏药图谱中所绘天珠图是根据人造天珠图形所绘。早期的人造天珠主要是用药功能,以后人们根据“天珠制造“一书所述方法开始制造工艺天珠,工艺天珠的出现满足了藏民渴望得到一颗天珠的心理需求,从此工艺天珠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藏民百姓的珍贵饰品。由于传世天珠只掌握少数上师手中,普通人无缘一见,只知道天珠传说而不知天珠什么样,于是人们根据史诗《格萨尔》的有关天珠传颂描述,结合原始传统佛教创造宇宙的成份是由水、火、地三大元素所构成,依次配合圆形、三角、方形之图案绘制工艺天珠,并延续古老的天珠价值计算方式销售工艺天珠,九眼价值最高,现在人们将这些工艺天珠称为“至纯天珠”。这些工艺天珠制作年代跨度较长、制作量较大,又无相关文献记载,很难判断每颗珠子的制作年代,有据可查的是公元15世纪初镶嵌在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的工艺天珠。
在由此可见,天珠公元12世纪后就已难觅其宗,工艺天珠在西藏地区广泛流传并得到藏民的崇拜与喜爱应始于公元12世纪后,盛传于公元15世纪,衰落于公元17世纪。20世纪中期,近现代人开始关注天珠,由于文化差异和史料无相关天珠的详细记载,又无考古实物考证,天珠真实面目无准确的界定,加之不同时期大量工艺天珠的出现,使天珠在后人眼中面目各式各样,又无专业天珠研究机构,人们对天珠的认识与了解如“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人云亦云”所著述之书无一诠释天珠。
目前在国际上将西藏天珠与阿拉伯地区的猫眼、南非地区的钻石称为世界3大宝石体系,宝石是取材于天然单晶体矿物,也就是说一粒宝石通常是取自一个单独晶体,它应具有瑰丽、稀罕和耐久三个特性。西藏天珠取材于火星陨石撞击地球玉髓、玛瑙矿脉融合后产生的独立晶体矿物,极其稀有不可再生,因此国际上将其列入宝石体系。作为宝石为什么元、明、清宫廷档案没有相关记载?在公元13世纪西藏纳入元朝版图归顺元朝,藏传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历经元、明、清三代,建无数寺院,作为西藏地区神圣的宝石——天珠,在宫廷档案无记载,在宗教寺庙无踪影。究其原因有二:
1、         天珠资源已枯竭:天珠源自3000年前火星陨石与地球玉髓玛瑙矿脉撞击后融合的矿石不可再生,当时数量就有限,古时多数被地埋,历经无数变迁除未发现的地埋天珠,传世天珠都已用药无处可寻,世间所见皆为工艺天珠,工艺天珠只是当时藏民的饰品不能当做宝石进贡朝廷,故宫廷档案无相记载。
2、         天珠非佛教信物:在西藏宗教史无天珠相关记载,故在中原地区宗教寺庙无天珠踪影。所以与宗教寓意有关的各种天珠功效的解读与宗教无关联属臆造。
关于天珠功效:1、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天珠具有强烈的宇宙磁场,其中镱元素磁场特别强大,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宝石都望尘莫及,佩戴身上对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中风具有奇特功效,对增加人体免疫力有促进作用;2、历代上师对天珠作用的开释是:佩戴天珠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报,对一些疑难杂症,慢性病痛,邪门歪道的干扰均可防止和消除;3、早期的人们认为天珠具有驱邪避灾的功效,可避外来病种的侵袭。
天珠上的各种纹饰、颜色天然形成与其神秘功效无关联,在古代与价值有关联,工艺天珠因不具有火星陨石成分与天珠神秘功效更无关联,因其带有宗教文化寓意的纹饰包含着宗教的人情味和神秘情结,加之人们对天珠的崇拜心理才成为人们珍爱的饰品。只有正确认识并了解天珠,才能使这一古老的民族瑰宝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

发表于 2013-4-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多年前台湾藏传佛教文物同好社版主李伯皇兄所述:
2005/12/14

近来帮老婆大哥办丧事.葬仪社的阿达师兄看到我身上戴老天珠.
就说了一段他们民国79~80年间进西藏朝圣的奇事

10几年前阿达师兄曾去过一次西藏朝圣买老天珠
当时一伙人到藏地时
就有一个仁波切跟着他们后面一整天
就算晚上回到旅馆
这个仁波切也在门外站岗
第2天仍是一样
连续2天晚上阿达师兄跟友人看到这个仁波切还在门外受冻站岗
就猜想说是否寺庙极缺钱
这个仁波切想请他们捐款赞助又不好意思开口
所以连跟了2天......
阿达师兄等人就将这个仁波切请进来
问仁波切连跟他们2天有何贵事.
是否寺庙需要帮忙......
结果这个仁波切-语不惊人.死不休.
直接开口说他们这行人
其中某某人身上有戴一颗天珠
是他们寺庙前一位圆寂的勘布(寺院住持)仁波切传承物
希望这位大德能将天珠归还给寺院
仁波切愿意以身上仅有的2000元人民币将老珠赎回来.......
只见这个被仁波切明指戴天珠的大德师兄脸色不太好看...
阿达师兄跟大家都认为这个仁波切该不会是来骗人的吧.
他们都没看过这个大德师兄有这颗天珠.
隔天这个仁波切还是契而不舍的跟在他们后面
这时这位大德师兄受不了
主动问这个仁波切有何证据说他身上的这颗天珠是寺院的
这位仁波切就将这颗老天珠的特症再形容一遍
原来这颗老珠上面有一个皇冠的稀有图腾
仁波切并说明这颗老珠出让的源由是当年佛寺遭破坏缺钱整修.....
寺里的堪布仁波切逼不得已只好把传承的天珠拿出来换钱
堪布仁波切要往生圆寂前还特别交代
某年某月某日会有一个穿着某某样式衣裤.台湾来的朝圣观光客将带回这颗传承天珠....
所以这个仁波切特别于这天跟着这个台湾朝圣观光团.......

仁波切还说佛寺里还有一个当年置放老天珠的木座.
上头的2个插架.正好在天珠2端的白在线.

这位大德师兄很无奈的答应这个仁波切
明天会去佛寺验证这颗天珠
当晚阿达师兄跟大家就围着这位大德师兄
要他把天珠拿出来给大家看
果然真的如那位仁波切所说是颗肥美的特殊皇冠图腾老珠...
这位大德师兄也说其实李x辉的掌柜刘x英也曾开价50万要跟他买
当时他没卖.想不到现在物主佛寺要以超贱价2000元人民币买回......

隔天一群人到这个仁波切的佛寺
外面早聚集了一群欢迎圣物回寺的喇嘛
又是吹号打鼓热闹极了
仁波切引领这位大德师兄到勘布仁波切生前的法座前
上面有一个木制台座
这位大德师兄拿出身上戴的天珠
一放上刚刚好天珠的2端白线就落在2根木支架上丝毫不差!
大德师兄叹了口气.那颗天珠就放在木架上还给佛寺了.
而且2000元人民币不仅没拿
还回捐了佛寺500元人民币.
阿达师兄等一群人也跟着随喜赞助每人捐了500元人民币.....
佛寺除修法庆祝圣物回寺
也祝福大德师兄功不唐捐必有回报....
当天晚上大德师兄回到旅馆
跟着阿达师兄于楼下咖啡厅喝闷咖啡
突然有一个藏人挨近他们身边
说他有一些天珠想卖.不知他们有无兴趣??
接着拿出一串黑白分明肥美的老天珠...
价格很低廉.大德师兄连价格都没杀全部买下.
后来回台才卖掉几颗就净赚80几万.....

按时间计算约在1990年前后几年,  信不信由您.........
发表于 2013-4-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维 2005 年的旧文,  与老天珠爱好者分享.

天珠痴毒

2003年沙士一疫, 全国震惊, 托诸佛菩萨保佑, 大家都悻免於难。 吾亦以为大难己过,必有后福, 岂知另一毒害己渐渐滋生。

事因多年前,知道有西藏天珠此宝物后,心生欢喜, 爱好收藏, 当时所收藏只是各类新珠, 因未知老珠才是宝贝, 未有深入研究。

后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天珠网站, 首先是台湾地区的藏传佛教文物同好社, 爱德华天珠博物馆, dao168等网站, 亦开始有了台湾的奇摩拍卖场, 国内的淘宝网, 2004年间国内亦有了天珠网, 当然,外文天珠网站亦有增加, 因此老天珠的热潮,话题便开始火红起来.

当时吾感觉心中有一物, 不能放下, 心内戚戚然。 每天上网查阅各天珠网站, 至各天珠店逛逛, 甚至出差外地城市, 亦务必寻找老珠。奈何新珠易找, 老珠难求,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期间惊闻老珠价位, 如雨后春笋, 节节高升。 老天珠热潮,已蔓延至全国各地城市, 各地老珠爱好者, 连带富商高官, 亦搜购老天珠收藏。为此,顿发高烧, 不惜腰间银两, 请养老珠, 期间所邀学费, 至今仍嘻嘘不矣。

至2004年底, 蓦然回首,惊觉吾已身中奇毒, 此奇毒就是老天珠痴毒也。 高烧至此, 已病入膏肓, 此乃心病, 求诸医师无效, 只好求诸佛菩萨, 如何是好 ?

某天, 在图书馆内,无意中看到外文“珠史”一书, 此书在多年前看过, 内容甚丰, 故再借回家重看。重看时, 心中忽然生起一念头, 欲解天珠痴毒, 必先致於死地而后生, 唯一解毒方法, 须尽览啃下天下老天珠群书,满腹经论, 便心无疑惑, 此乃以毒攻毒之良方也。 至此,跑遍香港, 国内各大书店, 甚至请台湾友人帮忙, 购买天下所有天珠书藉详读细看。

博览老天珠群书, 其感觉就像品尝潮州功夫茶一样, 多次品尝, 但每次味道都不一样。
第一次看, 图片太多, 眼花僚乱,读来有如囫囵吞枣, 仿如第一泡茶, 气香味浓, 一饮而尽。

第二次重看, 文章内容丰富, 知识增长,仿如第二泡茶,茶味真实如是, 齿颊留香。

第三次重看,再次细读文章, 观看图片, 揣摩老天珠之工艺特征,沧桑老态,仿如第三泡茶, 温纯典雅, 回味无穷。   

往后每看一遍, 必有所获。从此高烧渐退, 病毒已离, 现今消遥自在, 心无挂恚。
看今天珠痴毒, 仍遗害人间, 不少后学之士为此烦恼不堪, 故将此良方妙药,公诸於世, 以拯救各病者於水深火热中,此乃吾所愿也。



生死輪回圖裏,最中心是一隻雞,叮著一條蛇,蛇咬著一隻豬,雞代表貪,蛇代表嗔,豬代表癡,這三個是連在一起的,有了貪,嗔馬上來了,然後是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2:36 , Processed in 0.03735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