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2|回复: 30

灵修,有时候是个人病态的面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了了 于 2013-1-28 17:30 编辑

    一九八五年,我在印度住了五年之后,回来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师训练。我接受的训练课程逐渐证实,西方人的心理病理的确极为复杂,若要治疗,就必须先做深入,细密的理解。另外,多年来在欧洲及印度的几个佛修中心修行,我愈来愈感觉到,有很多人都想修行佛法,可是却未曾处理自己情感上的重大问题;或许也曾经想要处理,但某些根本的情感创伤就是改变不了。
    后来我开始担任心理治疗师的工作,我发现,那些和我接触的人之所以想做心理治疗,往往是因为个人问题阻碍他们把修行整合到生活里面。他们大部分都觉得自己想检视的情感问题,往往根源于童年,很难解开:很多人又觉得他们的问题太复杂了,不是一般的打坐修行或理解教义就能够解决的。
    在治疗过程中浮现的这一切,使我几年来愈来愈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实在太容易用自己的心理病态,来扭曲及污染我们对灵修的理解。我们的情感创伤和信念,足以影响、塑造和扭曲我们修行的方式及看待灵修道途的眼光----这个,我称之为「灵修病态」(spiritual pathology )。尤其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往往对自己这一面很盲目,因为心理创伤变成「阴影」,总是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
    虽然「阴影」一词来自荣格而不是佛教,但是好好辨认我们的「阴影」,却是佛教修行至关紧要之事,否则不但会对自己的弱点很盲目,而且对觉察不到但又在影响生活的很多部分也一样盲目。不要去压抑「阴影」,因为「阴影」包含的很多东西,是我们生长的沃土。不愿意正视「阴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会透过「阴影」的病态扭曲灵修。由于「阴影」是我们的盲点,其中发生的事情,我们比较难以觉察。
    由于否认,由于想要保持现状,所以「阴影」大部分都存在黑暗中。然而,也许我们的情感模式根深柢固的形成了我们身分的核心,但由于常常没有意识到情感模式,所以实际上也很难说要为自己的情感模式负责。这些情感模式或许是为了求生存而形成的,所以要我们改变,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才有可能。就因为没有觉察,所以我们极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所做所为,就像如果我们到哪里都戴着太阳眼镜,最后一定会习惯世界的颜色就是那么暗,再也不知道其实这里面的所有颜色都已经被我们扭曲了:因为没有觉察到「阴影」的存在。所以我们就盲目的看不见自己怎样在构筑自己的灵修信仰,又怎样在扭曲这些东西。悲哀的是,我们做了这样的扭曲,又不自行检查,于是我们便活在虚妄之中,用灵修去肯定自己的病态。
    身为心理治疗师,我的工作使我觉察到这种「扭曲而又不自觉」的各种样貌。譬如有一位女性,修行的方式是严格清修,几近强迫性的担心任阿所谓「负面」的行为,一直注意自己的身、口、意等行为是否失当。原则上,这符合她接触的某些佛法,但是这种强迫心理,却对她的自我价值感造成了二度伤害。她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够好」,因此总是要把自己对自己真实的感受隐藏起来。另外一个实例也是一位女性,这一位女性总是牺牲自己照顾别人,表面上看这是真正的、慈悲的无私;然而她自己内在的感觉却是「绝望」,因为她认为自己唯有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需求,才会被接纳。修行本来应该带给她欢喜和宁静,然而却只是更加深她的绝望,更让她厌恶自己而已。她的自我牺牲其实是自我虐待。
    在个人层次上,我们都要为自己灵修上的扭曲及自我欺骗负责,也都要处理自己造成的后果。灵修病态变成「宗教」,是我亲身遭遇的痛苦经历。那是我接近三十岁的时候,那时候我有一个女朋友,后来结识了一个藏密修行很有经验的人.对方有老婆、两个孩子,很有人格魅力,还把自己的家弄成佛修中心。他热烈的信仰印度圣人莲花生大士----把佛法传入西藏,身旁有两个护法,一个是曼达拉瓦( Mandarava ),一个是耶喜措嘉(Yeshe Tsogyal)。这个人自愿当我女朋友的师父,我女朋友就去跟他学习,和他住在一起,学习修行。
    有一次她回来,我才知道她和他住在一起要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做他的爱人。他说服他太太,说他和我女朋友这一层关系很重要,因为这一层关系很特别,是很深的灵修体验。他太太很痛苦,但是还是同意他有时和我女朋友睡,有时和她睡。我问我女朋友这是怎么一回事,她只说这是修行的一部分,就像莲花生大士身边也有两大护法一样,我必须接受。他们两人都说我绝对无法了解他们在性关系中达到的灵性巅峰,因为太纯粹了,所以这种高峰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认为,我的问题在于我太执着,我应该舍掉她,让她享有那高层次的爱。她说她把他视为上师,所以必须和他在一起,无法顾及他太太和我的痛苦;不论如何,我就是因为执着才会痛苦。
    这个人愈弄愈极端,后来还穿上僧袍,戴上瑜伽行者徽章,来找我们。有一天他走过来告诉我说,他和我女朋友睡,我应该容许,因为这可以好好修练我的宽容心;如果我反对,那就表示我修菩提心是没希望的。这使我受到惊吓,也受到了伤害。那时候我年轻无知,又很软弱,无法接受这一切,却又无法质疑他;他说服我这一切对我的修行是最有益的,他对我的女朋友的爱是这么纯洁,所以他们的所做所为是对的。
    我之所以要说这个故事,是因为这就是「自我」扭曲之后的典型妄觉。多年后,这个「师父」却一副憔悴模样来找我,引起我无限的深思。他说我的前女友为了另一个男人离开了他,他需要找人谈一谈,并且为以前那样对待我表示抱歉。我好不容易才忍住而不斥责他。
    前有弗罗伊德,后有弗洛姆,两人都说精神官能症是个人的宗教;又说宗教运动和信仰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宗教给个人的精神官能症一种集体认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一点是,很多人所处的或周遭的宗教、灵修文化,都反映了个人的病态。这一点在极端异教里面特别明显;凭借信仰之名,带领教徒进行极端的,自我毁灭的行为,例如盖亚纳这个位在南美北部的共和国发生过的教徒集体自杀事件,或是日本东京奥姆真理教徒在地下铁散布毒气等事件都是。
    现代人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受到程度不一的疏离,而宗教或异教若是提供了的某种庇护,自然相当诱人。活着而感觉疏离,没有安全感、价值感,又有无力感,这时有个上师或宗教能提供安全或「救赎」,自然能够让人安心。不幸的是,总是有一些人假藉灵修名义,利用他人的弱点和缺点;某些基本教义派表现的狂信、盲信,便是宗教伪装之下的集体歇斯底里症,而这是信徒个人的恐惧及不安全感造成的。
    所以我们同样可以说,我们建立的灵修体制和信仰系统,常常也是个人精神官能症合理化的表现而已。这并不是说灵修本身便是病态的表现,而是说,我们内在精神能症的力量,常常是比较强的,而且不幸的是,也常常较不为我们所知。的确,内在精神官能症的力量之强,有时候连最可靠,最权威的灵修教派都会被它主宰。例如,我们可以扭曲佛教基本教义,做为自己「混乱」的借口;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扭曲找理由,让自己和别人都相信那是对的。
    我举一个例子,那是在英国夏汉佛学院( Sharpham Buddhist College)讨论到佛教的转世观时,有个人强烈主张,不必相信转世一样可以修练佛教的各种原理。原则上当然没错,只是你会注意到他伸张自己信仰时那种强烈的情绪。他的论辩很有说服力,但是那后面背负的情感似乎更耐人寻味;他的信仰那么坚定,似乎是在防卫某种危害他的东西。问他如果转世是真的,他有什么感觉,他回答说,那就可怕了。原来他的「合理化」行为只是逃避的手段,让自己不必处理「死亡」以及「死后」造成的恐惧。
    所以灵修病态是个人现象,也是集体现象。在个人方面,我们会不知不觉被「勾结」个人病态的集体环境拉过去;在集体方面,我们创造的体制也可能有根深柢固的病态,而这种病态又已经正常化,所以我们看不出其中的郁结。这一方面,我忍不住要举父权制的宗教传承为例。父权人物及体制----佛教也不例外----的权力及权威向来没有人质疑,但那的确就是病态的表现,只是为了维持传统及灵修权力。
    观察那些由灵性导师创立的体制,我们会发现背后韵情感文化,往往呼应的是失常家庭产生的病态。把导师理想化,加上学生之间的竞争、妒忌和争宠等,在在都强烈反映了「亲子互动」这种心理根源。这通常都要等到发生事情,学生开始质疑师父在团体中的角色时,才会成为重大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师父滥用自己的权威,这时候潜在的病态便会打破集体的迷思。
    所以,在集体层面上,潜在的病态造成郁结的环境要持续很久,才会有某种历程开始动摇其基础。这时候,健康的表象上面开始出现裂缝,但往往无法填补,只能进行「集体整肃」(collective purge )。但这种整肃是否足以恢复集体的健全,抑或只是寻找代罪羔羊,那就要看是否全体都愿意面对其「阴影」而定。有时候,解散整个体制还不足以让它继续生存,但是我们可以说解散可能是此种状况下最健康的做法,因为灵修体制要是建立在根本虚妄的东西上面,一点好处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了了 于 2013-1-28 17:14 编辑

   灵修病态有多种面貌,其中一些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显现。没有一种宗教可以避免阴暗面的产生,我们似乎有无限的能力,能够假藉宗教之名,制造集体偏见、伪善,以及党同伐异的仇恨。掀开宗教运动的表面,我们便看到下面隐藏了种种病态;这是个悲哀的事实。

    很不幸,佛教体制也不能幸免,而我们其实都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我们会扭曲灵修来掩饰自己的病态;我们必须体认到这点,否则我们便会在灵修的伪装之下,坐视虚妄的存在。说佛教没有这种倾向是不对的,因为佛教确实也有这种倾向。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有赖于信徒个人愿意诚实的检视自己,正视「阴影」,并承担起其中的责任。

    要找出自己的盲点,挑战众人信以为真的信仰及行为,就要活得诚实。有的体制因为教条或狭隘而开始腐败,有的因为病态的扭曲成为一时的避风港,但只要我们愿意继续追寻,我们还是可以信任这样的体制;有的师父因为权力而自我膨胀或对自己的弱点盲目,但只要我们愿意挑战他,也准备要从自我欺骗中觉醒过来,我们便可以信任这师父。不努力这样做,是违背佛陀追寻真理的心。

     要处理「阴影」及个人病态,就要先处理感受和情绪;感受和情绪决定了我们碰到事情会如何回应,还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要是无法处理好感受和情绪,生活就会变成难堪忍受的挣扎。佛教观点一再强调「苦」这种根本经验,但这种经验,大部分决定于我们处理情感的能力。人生的问题和挑战会造成我们的痛苦,但关键不在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的心。只要心是明净,广大的,人生的痛苦与压力就不会等于个人的磨难。

    可以健康的响应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小到大,我感觉最失望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人帮助我处理这一部分。这种经验一定很多人都有,身为心理治疗师,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帮助个案找出处理情绪的方法。佛教心理学和坐禅之所以吸引我,毋庸置疑多半便是因为佛教心理学及打坐可以观照我们的感受;佛教各派的处理方式稍有微妙的差别,但是都以情绪管理与转化为主。

    探索如何「管理」情绪的时候,我发现把我的两个背景放在一起看很有用,一个是担任心理治疗师的经验,另一个是打坐的经验。我刚开始做心理治疗师时,就知道这两者处理情绪的方法不一样,基本上:心理治疗关注的是情绪模式的根源和探索,佛教关注的则是控制并驯服情绪,以达到心灵的祥和状态。我后来渐渐对这两种途径有更深入而细微的了解时,我发现不论在我的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上,心理治疗的觉察和佛教的内观,两者都可以相辅相成。

   不过,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用修练打坐来逃避情感,而不是转化它。维尔伍德说这种逃避叫做「灵修绕道」。

    灵修真正整合到生活里面,就会时时刻刻反映在我们对感受和情绪的处理上面。有的人虽然宣称在打坐上很有经验,但是在情绪的处理上还是显露了很大的问题,要不就是很不健康的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打坐参禅而有很深醒悟的人,是否就不会再有情绪?

    有些人很有趣,每当我说我对什么事有什么情绪反应的时候,他们总是说:「怎么会?你是佛教徒,不应该有情绪问题才对。」显然他们认为打坐就是要去除感受和情绪。而我的回答是,佛教徒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变成情感淡薄,而是在于以健康的方式处理情感;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有感受、有情绪反应不是问题,怎么处理情绪反应才是问题。

    感受和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的反应方式有几种。我们可能完全陷在其中或是----用心理学的话说----经历一种「情绪认同」,这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情感力量是压倒性的。如果我们受到的是伤害,我们就会完全陷在伤害之中,好以我用本身就等于那个伤害一样;感觉到不堪和心力交瘁,好像伤害就是我们全部的世界。甚至,我们还会本能的对伤害做出反应,我们会崩溃,会攻击,或是变得很有防卫性。人在「情绪认同」的状态中不太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历程,无法「目睹」那个经验,因为已经迷失在其中。

   迷失在感受之中,没有觉察力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就彷佛了无知觉一般,更不要说去观照引发情绪的历程。这时,如果有办法让这个历程「慢下来」,我们就会看到,情绪刚开始时只是小小的,但随着我们的反应,便开始变大,到最后就崩溃了。

   我想到以前在喜玛拉雅山静修的时候,一到雨季,我就住到更高的山上,在那种高度可以看到天空呈现的各种景象,我常常坐在石屋外面眺望山下的草原。往往,原本湛蓝的天空突然变成深黑色,出现的白云顺着气流排成一条一条的,然后愈变愈粗。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的眼前就有庞大的积云,逐渐往上堆,一直到达同温层。这时我便会看到中间有一个高压的暗色核心,接着这个核心开始打出闪电;核心压力愈来愈强,好像有个东西不得不从其中挣脱出来,于是就开始打雷了。最后,那团云下方突然开始下起倾盆大雨。在印度那么多年,我太清楚身在那暴风雨中是什么感觉,那些积云聚集的雨量下下来却一下子就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

     我从居高临下的位置,看到一片一片的云往地面飘散,释放了乌云层核心的压力,使这个核心解散、消失。能量既已释放,那里面的大自然力便减弱了,形成乌云的条件也消失了。那些云慢慢又变成一排一排,顺着气流飘浮。最后,残存的云朵消失,天空又恢复原来的一片湛蓝。

     我常常想到,心的本质和天空云层的形成实在很像。我们唯有让自己的内在历程慢下来,才能够看到许多细微之处。情感源自于对环境的细微反应----维尔伍德等人称为「体感」( felt sense),这种细微的反应是由视觉或声音,乃至于短暂的思绪触动的。藏语tsorwa,字面义为「感觉」,既指身体的感觉,也指情绪;那是身体感觉里面一种与环境的微妙关系,并且一直存在着。我们活着,随时都在接收信息,并且很快的产生种种感觉,以及对这种种感觉的概念,但这个过程实在太微细了,所以我们不会意识到。这种不明确,微细的感觉,会逐渐更加清楚,就像一排一排的云从天空中出来一样。等到感觉愈来愈强,达到某个程度之后,就变成了注意的焦点,同时也可能刺激我们思考,让整个历程更加强化。但是等到这种感觉强到让我们觉得有张力时,整个人就会开始「收缩」;这是我们对不舒服的一种本能反应。这一收缩,感觉又更加强烈,最后逼得我们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挣脱那种不适。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便会经验到「倾盆大雨」,情绪四处「泼洒」到环境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失控。

     这种「挣脱」会有某种效果,所以我们会慢慢平静下来。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挣脱到底是健康的,抑或只是情绪压力的表现而已?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有些人认为这种「宣泄」是有益的;但是在心理治疗界,多数人都认为那只是治标而已。以佛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宣泄」,因为是不自觉,失控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只是在延长业力而已。

    这样说的话,治本的方法在哪里?要用什么方法因应?治本的方法不在于不要有情感,因为这无异于掐死我们自然的情感;但也不在于老是要表现情绪,释放压力。

  以传统的心理治疗观点来看,处理情绪的历程,从所谓「反认同」  (disidentification )开始。「反认同」指的是跨出情绪「积云」的中心,然后观照整个历程。这有几种方法,有的人用的是给情感命名的方式,例如「我对这件事感到很『愤怒』。」以这样的「命名」方式,取代到处乱发泄怒气;有的人用另一种类似的方法,也就是给自己的情感状态取一种内在「次人格」(sub-personality)的名称,譬如向自己承认自己是「残暴,愤怒,伤害子女,霸道专横的父亲」,给自己的情感状态一种次人格面貌,可以在某种情感状态产生的时候,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整体样态。…….

-        荣格与密宗的29个觉 , 作者Rob Preece ,耶喜喇嘛的学生,算是西方第一代学藏传佛教的老外吧



发表于 2013-1-2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13-1-2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叹息,不知道说什么。
发表于 2013-1-2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以为是楼主自己写的。
坦率讲,这篇文章讲的一个根本的内容:不要欺骗自己!
要面对自己真正的需要,灵修也许真的不是避风港,人,只有面对自己以后去灵修才是真的修行。可惜,不是每个修行人都知道这个道理的。
发表于 2013-1-2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准备或已经有过长期静修的人来说,很应该用这个文章来警醒一下自己,照照镜子。
发表于 2013-1-2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看问题的角度很有趣,这就是文化差异而表现的形式
发表于 2013-1-2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没看懂
但他说的佛教存在的问题,的确存在。集体的盲目,个人崇拜,党同伐异,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呗,任何一个社会圈子都一样啊。
发表于 2013-1-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不止佛教,可能所有的宗教里面都有这样的人和事。。。
发表于 2013-1-2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很简单  只是文字组织比较严密
外国人的文句都是这样的特色
发表于 2013-1-29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講到親子關係的那段很有意思。看到很多黏著上師,跟師兄弟搶上師的人,好像頗有些人都有原生家庭的問題。有歷練跟修為的上師當然看出來這些糾結,但是仍然要針對每個人的問題善巧對應,可見得當貨真價實的具德上師並不容易。
发表于 2013-1-29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3-1-2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了和了了了是同一个人吗。
发表于 2013-1-2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3-1-29 11:01 编辑

特别的视角....心理病无处不住...

佛教徒称为业力的东东,包含心理学上对人类心理的剖析.或着.具体化了恶业的形象...看着很爽
发表于 2013-1-3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看问题是从心里角度来谈,是否成功克服也是这样来说。

我们这里有问题了,就谈到鬼啊,非人的原因。

嘿嘿,都有点神经过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22:26 , Processed in 0.0366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