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1-12-14 11:29 编辑
《俱舍论》第一品云:“有漏名取蕴。” 梵文是:ye sāsravā upādānaskandhāste |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of Vasubandhu, Chapter I: Dhātunirdeśa,edited by Yasunori Ejima, Tokyo, The Sankibo Press, 1989, p.6) 藏文是:gang dag zagbcas nyer len pa’i | phung po … (D 4089, 2a) 意思是说,五蕴当中有漏的部分,叫做“五取蕴”。“取”是“有漏”的同义词,“五取蕴”即“有漏五蕴”。 佛经当中经常言及八苦,其中第八苦是叫做“五取蕴苦”,而不是“五蕴苦”。因为五蕴分成有漏五蕴和无漏五蕴。只能说有漏五蕴是苦,绝不能说无漏五蕴是苦。类似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注意。这可以说是《俱舍论》的第一课。并且“一身六足”、大毗婆沙论、西方有部的《心论》、《杂心论》等等,所有的有部阿毗达磨,都指明了这一点。 然而许多人(尤其是伪学者与少数南传佛教信徒)搞不清楚这个道理,时常笼统地说“五蕴就是行苦”、“五蕴就是生死轮回”、“五蕴都是贼”云云。跟他们说五蕴和五取蕴的区别与联系,他们会呈现出一副满腹狐疑的样子,甚至想当然地说“这是后代佛教的理论,佛陀本人没说得那么复杂。” 果真如此吗?今举出巴利文大藏经《相应部·蕴品·蕴相应》中的《蕴经》,并用《杂阿含经》卷二第五十五经与之对照。从中我们能看出,《俱舍论》等阿毗达磨中所说的一点不假。《相应部》和《杂阿含经》可是所有疑古派佛教学者公认的“最早的”、“最原始”的佛说。如果连它都不相信,那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相应部》中的《蕴经》原有台湾元亨寺转译本,不甚精确。因此笔者从巴利文重译。 注意:“蕴”(S. skandha, P. khandha,T. phung po)旧译“阴”;“取”(SP. upādāna,T. nyer len)旧译“受”,也就是说,“取蕴”(S.upādānaskandha, P. upādānakkhanda, T. nyer len pa’i phung po)旧译“受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