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7|回复: 5

只有爱的生命 才真的美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其实,不论什么年代,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人,都需要爱.是爱支撑着每个人的生命,是爱支撑着每个人的人生信念,是爱凝聚着每一个家庭,是爱融合一个美好的社会,是爱让世界连成一片,没有爱,生命不可能持续下去.这使我想起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就是梵高.我认为不仅仅是艺术,才是梵高生命中最光彩的东西,在精神境界上梵高的生命更精彩.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在物质的极度贫乏中言说爱的思想家.他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一切,他用爱去爱生命中可爱的东西.爱使他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爱给了他一种无穷的力量,一种健康的力量. ­

­

在物质上梵高一贫如洗,穷愁潦倒.他曾经笃信那至高无上的上帝,祈求过上帝不要让他太贫穷,也不要让他太富有,而只要一块维持生命的面包.但是,上帝依依然让他一贫如洗.他用爱和同情注视人世间的一切悲凉和美好,他用爱去接纳世间的每一个人,他热烈地爱着他所爱的每一个人,他爱一个被人遗弃的妓女,包括那位妓女的孩子.梵高就是这样一个境界,尽管他所爱的一切都远离了他,在他活着的时候,除了他弟弟提奥对他的爱以外,他几乎没有爱.他常常带着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走在大街上,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饥饿和痛苦常常把他置身于濒临倒下的绝境.但他的目光依然追逐着可爱的人们,把每一个可怜的妇女都看作是他的姐妹.他发现,上帝并不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可怜的人.他反对牧师宣称的那个上帝,他认为牧师口中那念念不忘的上帝毫无疑问地从他的心中死去了.尽管上帝抛弃了他,他依然相信基督徒的信条"爱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一样."他说这种爱,不是夸大,而是一种真理.全知全能的上帝抛弃了梵高,他失去曾经信仰的上帝,但是,他一直就没有抛弃爱.在上帝无情地离他而去的时候,上帝爱的精神成了他自己的精神.正是他这种上帝般的爱,梵高成了上帝.梵高,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把物质的贫穷,把生存的遭难,升华成了一种博大的爱. ­

我们说没有面包,没有工作,没有物质,一个人便难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没有爱,即使生存,人性也会失去所有的光彩.爱是一种心灵和情感化的生命存在方式.谁在爱,谁就在活着,我认为,这是人世间一个最伟大的真理.正是这种伟大的人生信念,支撑着梵高走完那贫穷,孤独,寂寞的一生,正是他对生命和艺术的爱,才有他那在灿烂的阳光下灿烂地跳动着的向日葵.正是这种博大的爱,才成就了他充满活力的人生和艺术人生,成就了他的人性的辉煌和生命的境界.   ­

­

中国的孔老夫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他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爱是由自己创造的,是由每一生命个体开始的,通过自己的爱可以为别人创造爱,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学会了爱,一个爱的世界就会被创造出来。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提倡的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爱,爱不应该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爱的创造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爱需要每一个人去创造。一个不尊敬自己老人的人,又怎么会尊敬别人的老人?一个不爱护自己孩子的人,又怎么会爱护别人的孩子?人们知道基督教文化中的博爱精神,人们也知道孔子的"仁者爱人"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人精神。其实,在中国远古的文化中,还有一种与他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博爱精神。那就是墨子的"兼爱"精神。中国古代的"兼爱"思想也同样强调一种创造性的爱,这种思想认为,人类群体和人类社会通过"兼爱"可以创造一个大同和谐的社会。墨子认为,群体中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墨子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相爱,就必然会发生战争。"其实一个国家如果爱另一个国家,就不会发生战争。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行程中,发生的无数的或大或小的战争,不就是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相互尊重和相互爱护吗?世界和平的维护确实需要一种国家与国家相爱的精神。墨子说,如果一个国家只知道爱他自己的国家,而不知爱别人的国家,那就不会有国与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同样"一家之主与另一家之主不相爱,就必然会相互抢夺"。家庭一直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的安定平和有赖于家与家之间的和睦相处。如果每家每户都相争斗,又哪有家庭和社会的安宁呢?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必然会产生怨恨"。每一个人都必需学会自尊与自爱。但每一个人都不能只爱他自己,自私自利的爱不会产生爱,自私自利的爱只能产生怨恨。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能相爱引起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国家,在一个国家中,"君主与臣子之间不相爱,君主就不能爱护臣子,臣子也不能效忠于君主"。事情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君主不能爱护自己的臣子,又怎么能得到臣子的效忠呢?一个单位的领导不能爱护自己的下属,那怎么能要求下属尽心尽责呢?下属不能尽职,又怎么能得到领导的器重呢?父子不能相爱,父亲不会对儿子仁慈,儿子也不会孝敬父亲。做父母的应该爱护自己的儿女,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会有儿女对父母的孝.倘若做父母的不把自己的儿女当儿女看,而是把儿女当做使唤的工具,又怎么能得到儿女的孝敬呢?做儿女的如果不尊敬自己的父母,父母又怎么能爱护自己的儿女呢?同样,"兄弟不能相爱,关系就不会团结和谐。"墨子推而广之的说道:"天下的人不相爱,强者就会压制弱者,富者就会侮辱贫者,贵者就会瞧不起贱者,狡诈的就会欺骗老实的。"天下之所以有祸患怨恨产生,就是因为不能相爱。由此可见,这种"兼爱"精神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爱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最原初的动力,在墨子那里,是一种类似宗教性的神秘的"天志"和"鬼神","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贱也。"这种兼爱思想与基督教中的博爱思想有某种相同的地方。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博爱和惩罚都是由上帝施予的,在墨子这里,兼爱和惩罚都来自天的意志。我们置身于发展了几千年的今天,人的思想和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我们的世界,战争依然存在,相互之间的敌视仍然没有从人类的地平线上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可见,虽然上帝隐没了,墨子也早已消失在遥远的时空之中,但人类依然需要爱,而且更需要人类整体和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的爱.爱做为一种创造力的观点,是与宗教所倡导的对人类和所有创造物的爱的思想有许多一致之处.夏而丹说,爱是创造了持续不断的高层体系中的一种广袤无边的聚合力量,在爱的力量推动下,世界的碎片才得以追寻,从而形成现在的世界. ­

­

我始终相信,世界上只有爱才能创造爱,恨永远不可能创造爱.爱是创造性的,创造性的爱才能创造爱的世界,恨是破坏性的,破坏性的恨只能产生出一个怨恨的世界.   ­

在广袤的宇宙之间,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之中,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的生命是脆弱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爱的亲和力,正是人与人之间爱的奉献,才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才使人类的生命充满着无穷的活力.  



                                                         --转载
发表于 2011-6-1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总能嗅到你的气息..尤其你动情之时.纯感性的激情总让老盆友找到重重伪装的你...

也许.我只能自嘲地吹上一声口哨.故作潇洒滴走开....

[ 本帖最后由 炫飞侠 于 2011-6-11 23: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炫飞侠 于 2011-6-11 23:37 发表
唉..我总能嗅到你的气息..尤其你动情之时.纯感性的激情总让老盆友找到重重伪装的你...

也许.我只能自嘲地吹上一声口哨.故作潇洒滴走开....

看一个人虚伪或真实,从其眼神中可以一目了然,因为精神高低的层次,心理细微的变化,都会表现在眼睛里。但从文字来看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仅仅看到其转载的一些言论,尽管这些言论非常高明,但还是无法看到转载者本人虚伪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交流才有可能,尽管如此,如果对方是一个厉害的作家,他还是可以进入各种角色和你交流,他可以披上十件圣人的伪装,也可以披上十件魔鬼的伪装。还可以是圣人与魔鬼穿插的重重伪装。但是,你道我究竟有几重伪装么?你以为看到了我伪装下的真面目,其实离真面目还差的很远,虽然我不是作家。令外,你的文字很美,很有诗意,真像是个作家。

[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1-6-12 01:17 编辑 ]
发表于 2011-6-12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永真 于 2011-6-12 00:49 发表
看一个人虚伪或真实,从其眼神中可以一目了然,因为精神高低的层次,心理细微的变化,都会表现在眼睛里。但从文字来看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仅仅看到其转载的一些言论,尽管这些言论非常高明,但还是无法看到转载者本 ...

作賊喊捉賊啊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6-1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哨我在这里,我喜欢本真的贴!你们呢,也不用如此无聊对着真人说风凉话,

我等真人不稀罕与你们过多胡缠,更不屑于用马甲!各自珍重!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6-12 12:27 编辑 ]
发表于 2011-6-1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還是喜歡福癡3th  :lol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9:54 , Processed in 0.0318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