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6-1 22:13 发表 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 ...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6-1 21:38 发表 是故,如《宝积经》卷九十二(弥勒问品)说: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叹阿弥多如来十种发心。于中各随念发。若念当欲生彼当即得生彼。世尊。何者是十种发心于彼处生。佛告弥勒言。彼等发心非少智者。有彼发心是大事者。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 当为一切众生发慈悲心不生嗔恨。当生阿弥陀如来佛刹。 为一切众生生慈悲心故当生彼处。 离于杀害,受持正法。发此心故当生彼处。 舍于身命发心。不着一切诸法故当生于彼处。 发甚深忍行清净信。发此心故当生彼处。 不染名闻利养一切智宝。发此心故当生彼处。 为一切众生生贵敬。发心不忘失故当生彼处。 不惊不怖不爱凡言语。发此心故当生彼处。 入菩提分种种善根。发此心故当生彼处。 然不离念佛。发此心故当生彼处。远离诸相故。 弥勒。此十种发心。若菩萨各发念一具足者。当往生彼阿弥陀佛刹中。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另一译本翻译为: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 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 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 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 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 据此,似乎十念理解为信佛,愿往,而称名念十声佛,生西,是可以的。
原帖由 福癡三世 于 2011-6-3 08:08 发表 念! 絕對不是口唸十聲! 若說是口唸十聲, 那啞巴怎辨? 啞巴不在三根普被的範圍? 啞巴不能下品下生? 那..佛是不是應該說唯除五逆謗法及啞巴不得往生極樂,..呵呵 :lol :victory: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6-3 09:07 发表 《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二者业累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语;四者狂乱失心;五者或遭水火;六者遭遇豺狼;七者恶友坏其信根;八者饱食过度,昏迷猝死;九者阵亡,十者高 ...
原帖由 福癡三世 于 2011-6-3 10:01 发表 怎麼現在改引論典了呢?這算幾手資料? 一律駁回不予接受 ! 再去找,要佛經 ! :lol :victory: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7-16 06:13 , Processed in 0.0398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