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280|回复: 482

噶瑪净土观、基督教Sola fide观、日本本愿法门争论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噶瑪和一些别的人的净土观,关键思想是由于弥陀的特殊愿望,所以,不论个人如何低档、如何混蛋,唯独因为对弥陀的信仰而称名,不必菩提心、不必忏罪、不必功德、不必五力,也不必任何其他宗派路线所需要的修行,唯因弥陀的特殊愿望,即能到达净土。这也是他所称为的完全他力理论的中心思想。
大部分其他人对佛经的理解,是虽然承认弥陀的特殊愿望、对弥陀的信仰而称名等等,虽然不认为必须完全忏净所有罪障(民国年代曾经有此争论),但也必须进行菩提心、忏罪、累计功德、五力等等修行,方能到达净土。


实际上,这并不是佛教始创的争论。在基督教里,早有类似的争论:

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信仰的作用,但这不是救赎(上天堂;相当于佛教版的“净土”)的充分条件,必须靠着行为(善功;相当于佛教版的“积资净障”),必须两者俱备。在皈依后,必须改除惡習、修德行善,與天主關係更親密,成為更愛天主的人,才能成功。也就是说,信徒的善行與对神的信心的組合,構成得救或称义的要件(在基督教名相里,“称义”是指“得救”)。
新教却举出一个新观点Sola fide,意思是“唯独(因为)信仰(而得救)”(也翻译为“(唯独)因信称义”)。这个观点是说:你能不能上天堂或者你下地狱,和你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基本无关,纯粹看你是不是相信耶稣,如相信,单凭他的力量即可得救;如果你不相信耶稣,那么,不论你如何修行,也都下地狱。他们认为,如果需要人进行好行為才能被救,那樣的話,得救就不是神的恩典,而是人當得的,那基督就白白死了;正因为耶稣为我们死了,所以,不必我们进行好行為,只需要相信,而依靠他的特殊性,即能上天堂。而对于信徒善良行为的要求,他们是这样定义的:“信徒要有敬虔的行為,但不是為了得救,乃是得救之後出於感恩自然流露出的好行為”,这个相当于噶玛、dajixiang等所说的“能XXX当然最好但不是必须”、“往生必须“临终”一念或十念: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临终正念,好事。)”、“往生必须“一心不乱”: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往生必须“发菩提心”: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
的观点。
噶瑪不斷強調第十八、十九愿等的文字,不理其他弥陀经典内容(譬如菩提心等等)。这个有点类似新教对于圣经其他要求淡化,强调“因信称义”,甚至馬丁路德在將罗马书3:28翻译德文时,把“唯独”一词加在「信」一字之前,成为“唯独因信”理论。

这是不是很类似呢?
实际上,噶玛、dajixiang等的观点,并不接近汉地传统净土宗,而基本上和日本本愿法门理论差不多,而后者其实就是基督教的“唯独因信得救”理论而已嘛!


发表于 2011-6-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诱他在被逼急的时候有作新的谤法言论而已

基於慈悲,鎖帖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愿法门和基督教“唯独因信得救”观点

看看两者对于善行的必要性的看法:



转载本愿法观点:
问:请教「本愿法门」是否必须修五戒十善?
答:首先要厘清「本愿法门」是阿弥陀佛开显的,「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不属于任何国家民族的。
五戒十善不是修不修的问题,是做人的本分,就是印光大师说的「敦伦尽份,闲邪存诚」,五戒十善不能当作积功累德,那是本分。其实这种本分事,我们都做的稀稀落落,却强做功德相,有够惭愧的!
即使修六度,就学习的内涵,全都摄归「报谢佛恩」,布施、持戒乃至开智慧统统是佛恩这就是「他力」、「不回向」,「我相」、「我见」自然而然会淡些。



以上和“唯独因信”的sola fide观点基本上源出一X嘛:
“信徒要有敬虔的行为,但不是为了得救,乃是得救之後出於感恩自然流露出的好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昌臻 《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三不相应》








近来,日本本愿法门已经传到我国各地。对于本愿法门怎么认识?抱什么态度?这不是一般的修行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到学佛修行的方向、道路问题,关系到今生今世能否了生死、成佛道的重大问题。即使未学本愿法门的,也应加以识别和认识。这对于加深净土法门纲领、理论依据的了解,促进我们进一步深信、切愿,坚持持名念佛也有很大的好处。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是不提倡本愿法门的。为什么?它与整个佛法的基本理论、与净土宗的十六字 纲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与《阿弥陀经》的纲宗(信、愿、持名)都不相应,主要有三个不相应:




第一,本愿法门专仗佛力,不靠自己,与净土二力法门不相应。净土法门叫二力法门,就是既要靠自己,又要靠佛力,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二力相应,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对于二力法门,益大师在讲“信”时,他讲了六条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第一条就是信自己,就是生佛不二,信是心是佛,这是关键! 我们念佛就是是心作佛。道源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时,他说:专靠自己,修行很难;但靠佛力,往生不易。这说明了我们要信、愿、念佛,往生极乐,绝对不能够单靠自己或者单靠佛力。我们毕竟还是生死凡夫,单靠自力不能了生死、脱轮回,一定要深信佛力不可思议,佛力决定能够把我们从生死苦海里拯救出来。但是,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做佛力加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首先是佛法的理论,佛的教导指引我们怎样去修行,怎样去了生死。这要自己努力呀,要自修、自悟、自证。决不能认为,我们已经交给佛了,就能够坐享其成了。从因果关系来说,学佛就是修因证果。我们种了念佛的因,必然得成佛的果,这是最可靠的。种念佛的因,要靠自力。佛力接引叫做增上缘,而亲因缘是自己。如果没有深信,没有切愿,没有认真的持名念佛,不可能得到往生西方净土的果报。当临命终时,要弥陀接引,而自己一点基本条件都没有,没有达到伏住烦恼,念佛功夫成片的境界;心里不清净,还有留恋心、恐惧心,甚至昏迷了,这时,即使弥陀要帮忙也帮不上。这些都说明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决不能单靠佛力。净宗大德净空法师说得很肯定,学修本愿法门,这一生决定不能够往生。事实是如此。感应要靠我们的自力,你有感才会有应,你自己没有具足基本条件,怎么能够感应道交呢?比如,台湾一位男居士已经预知时至,见到阿弥陀佛来了,但他的情感没有断,舍不得痛哭流涕的妻子,佛力也没法把他带走,结果没能往生,可悲,可叹!


第二,本愿法门只讲信,与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三资粮不相应。信、愿、行是修学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蕅益大师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所以,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信愿持名的功夫,只是口头上说信了,而一味地求阿弥陀佛,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把阿弥陀佛当成神来信了,这叫迷信,不是真信。正如李炳南老居士说,信,不是嘴里说信就叫信,信了就要做到,没有做到就没有信。可是本愿法门却说,我的一切都交给弥陀了,当下就往生了。举个比喻,好像已经上了轮船,就可以睡大觉了。问题关键在这里:什么叫上了轮船?你是不是已经上了轮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严肃地去思考。我们念佛至少要达到功夫成片的境界,才算得上了轮船,阿弥陀佛才会来接你。可是,你现在还烦恼重重,心还不清净,就自己认为是上了轮船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学本愿法门,的确走的是一条险路,去听这些热闹的话,相信这些极不可靠的东西,肯定会落空,把这一生错过了,悔之晚矣!


第三,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个理论依据不相应。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是唯心所现的,这是我们的自性,人人本具的佛性所现的,心外无佛,佛外无心。阿弥陀佛是在自性之内,不在自性之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要信生佛不二,信自他不二,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求佛。上述两不相应,都反映出本愿法门从根本上讲是心外求法,是在自性之外去求佛,去依赖佛,这当然悖离了净土法门的理论依据。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这三个不相应,集中起来,是与《阿弥陀经》的纲领不相应,与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不相应。这十六字纲领是清代彻悟禅师(净宗第十二代祖师)提出来的,被印光大师尊奉为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这个纲宗告诉我们要信、愿、持名,也就是《阿弥陀经》,明确地讲信,讲愿,讲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蕅益大师特别强调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好掌握,这个才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有的同修说无相念佛最好,好是好,但是问题在于是不是都能掌握?还是老老实实地坚持持名念佛最为稳妥可靠。所以,大家应当以十六字纲领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准则。这个纲领是直接从佛的开示,从《阿弥陀经》来的,与历代净土宗大德,诸如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提倡的都是一致的。本愿法门表面上好像是净土宗,实际上违背净土宗的理论和纲领。本愿法门引用了佛的语言,一些大德的语言,具有很大的迷感性。但是实际上完全违反整个佛法的教理,违反如来真实义。正因为如此,历来的净宗大德从没有人提倡过本愿法门。清末民初杨仁山居士(创办南京金陵刻经处)是近代与日本接触最早的佛教大德,他从日本引进了很多中国失传的经典,对本愿法门就作过很多批判(见《续大藏经》阐教编一类杨居士遗书第十二种。民国以后,印光大师、弘一法师等净宗大德都是有择别力的,他们都没有宣传过本愿法门。李炳南老居士在台湾灵山寺佛七开示中批判本愿法门说:“日本佛教有一宗叫净土真宗(按:本愿法门是真宗的一支)专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以为只要信,佛就来接引往生。其实哪有这么方便的。求佛来接引,得具备信、愿、行,有感应才行啊!(引自《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第266-267页),近来,上海郑颂英老居士写出专题文章《摧邪显正除三害》揭批了本愿法门。当代净宗大德净空法师在讲《地藏经》中对本愿法门的错谬观点作了系统的批驳。1999年4月净空法师说: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经都不要读了,就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句十句就能往生。经上讲的没有错,如果你断章取义,不能怪佛啊,怪你自己愚痴、蒙昧,存的什么心?侥幸、投机取巧的心。这种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怎么能跟那些诸上善人相处?你们想一想,这个心能不能相应?你要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把极乐世界的社会搞得大乱。每一个人往生都是真诚心,你是侥幸、投机取巧的心,哪有这个道理?佛怎么会来接引呢?所以,断章取义很容易误事啊! 我们处在末法时期,各种各样的邪说很多,从各方面干扰、破坏正信佛教的外道也不少。1998年6月《台州佛教》刊出的《警钟》一文(作者:愿弘)严正指出:目前,中国佛教界存在一股潜流,有一部分人主张要向日本佛教学习,走日本佛教的道路。这股潜流从两个方面进行冲击:一是破坏我国汉传佛教管理僧人务须僧装、素食、独身的根本规定;二是传播日本的本愿法门,从精神上,学佛修行的方向上进行干扰。《警钟》中说,日本出家人有相当部分娶妻生子,饮酒食肉,不讲戒律,颇受我国不守戒的出家人欢喜,一些中青年僧人已经还俗。《警钟》还提出严重警告,对于这股潜流,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的话,它会断送佛教的慧命,毁掉整个佛教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问题确实相当严重!作为佛弟子的我们,不管在家、出家,都应放眼世界,要看得深,看得远,坚持正知正见,坚决维护正法,决不能放松警惕,受骗上当,被人利用啊!可叹的是,我们凡夫不容易辨别是非邪正,为什么?因为我执没有破,有一个很大的毛病,爱占便宜,得到了便宜,还想再便宜。本愿法门很能打动人心,有非常大的诱惑力,说是只要你信了,当下就往生。能有这么便宜吗?想占便宜,结果就会吃大亏,上大当。前二年,有一些修净土法门的,突然转成修法轮功,就是想占便宜;法轮安在肚脐眼上会自动转动,自己用不着修行了,结果误入岐途。还有一类人慢心很重,好高骛远,好奇务怪。这种人也很容易相信本愿法门,这会引起狂慧,更加危险。所以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就是要坚持老实念佛,不要改换已经学修的净土法门。我们误事就误在不老实,不老实的主要表现就是想占便宜。好奇务怪,一定要改掉这些毛病呀!。同时我们还要做到正助双修。修净土法门的,当然念佛是正行,但是助行也不可缺少。不要认为,我念了佛,其它一切都不管了。道源法师说:处在末法时期,我们善根浅,福报薄,如果不多种一些福德因缘,万一业障现前,就要影响你修行;到了临命终时,就要障碍你往生。这个开示很重要,我们在很好念佛的同时,不要忘记多结善缘,多作一些弘法利生的工作,这也是圆瑛法师所说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样,现在就能够得到大利益,将来一也才有可靠的保证。
 




对比: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1 11:38 发表
您找阿弥陀佛说去。。。。阿弥陀佛的大愿之一没说必须广学经论。。。至诚心持念佛号就可往生极乐世界。。。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1 07:25 发表
阿弥陀佛针对这个现象,才会发出第20愿。。。其实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能管用(佛经上有这个说法,我已发帖说明)...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9 01:51 发表
以下顺拣几则最常错解:
1,往生必须“临终”一念或十念: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临终正念,好事。)
2,往生必须“一心不乱”: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一心不乱,好事。)
3,往生必须“发菩提心”: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发菩提心,好事。)
种种错解,主要是因为不解佛经意趣,不能把佛经与佛经彼此间融会贯通,但此中究其根本,还是所谓“信不及【万德洪名】”故。
...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济群法师关于日本“净土真宗”的开示

净土法门以净土三经为修行的依据,在修行上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
日本净土真宗所倡导的本愿念佛,唯凭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以及观经中所说的,即使五逆十恶之人,在临命终时只要对弥陀净土有足够的信心愿望也能往生。净土真宗建立了一种纯他力的净土思想,认为我们只要对弥陀有十足的信心,一切善行都可以不必修,只要信就行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真宗认为传统的以自力为基础的净土法门不能反映出弥陀净土的殊胜,是不究竟的,唯有本愿念佛才是究竟的。因此特称为日本净土真宗,以别于以往流传的净土法门。所以,对于日本的和尚来说,在学佛修行的同时,吃、喝、嫖等一切行为都不受影响,这也正是日本佛教走向庸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宗在民国年间就已传入中国,当时,杨仁山老居士曾撰文极力批判。这些文章在杨仁山文集中能找到,大家不妨找来看看。
这几年,日本真宗卷土重来,中国大陆也开始有人弘扬真宗,依真宗修行。从某意义上说,真宗的确很适合一些人的口味,既可享受现代的一切五欲声色,死了还能往生净土,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谁不趋之若鹜呢?
问题的关键是,修行是不是那么回事?首先,从法门建立的依据上来说,我觉得真宗有断章取义之弊。在净土三经中只选择四十八愿为依据,而四十八愿中又以十八、十九、二十为重点,最后又以第十八愿为准则。什么净业三因,什么发菩提心,通通都不要了。如果这些都不重要,三经中为什么要讲呢?所以,我觉得真宗法门建立的基础就有问题。
何况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就在于自依止和法依止,以自力为基础,再依托他力,自力与他力结合才是如法的佛教。再退一步说:但凭临终一念又有多少把握?一个人若非平时修养有素,临终的正念能提得起来吗?估且不说临终,就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例。在生活中,面对五欲尘劳以及八风,你们都做得了自己的主吗?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尚且不能左右自己,更何况临终时要面对生离死别的惨状,面对种种业境的现前,可以想象,在那样的时刻要提起正念实在是不容易。假如我们平时不修行,恶事干尽,只将希望寄托于临终的一念,岂不是太冒险了?
我暂时就说这些吧!可以把它整理了放上网上,和大家结缘。 阿弥陀佛。

(出处:济群法师开示于某佛法聊天室。)


对比: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1 11:38 发表
您找阿弥陀佛说去。。。。阿弥陀佛的大愿之一没说必须广学经论。。。至诚心持念佛号就可往生极乐世界。。。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1 07:25 发表
阿弥陀佛针对这个现象,才会发出第20愿。。。其实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能管用(佛经上有这个说法,我已发帖说明)...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9 01:51 发表
以下顺拣几则最常错解:
1,往生必须“临终”一念或十念: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临终正念,好事。)
2,往生必须“一心不乱”: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一心不乱,好事。)
3,往生必须“发菩提心”:错!无量寿佛本愿,无此要求。(当然,发菩提心,好事。)
种种错解,主要是因为不解佛经意趣,不能把佛经与佛经彼此间融会贯通,但此中究其根本,还是所谓“信不及【万德洪名】”故。
...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顺导师《净土与禅》

以净土三经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长种种福德,以作生净土的资粮。『观无量寿经』说有三品,如孝敬父母,布施、持戒、读诵大乘等。大本『阿弥陀经』,也说到布施、持戒等。这些善根福德,修净土的人,应该随分随力去做,使善根增长,福德增胜。往生净土,念佛是正因,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缘。有些念佛人,好走偏锋,以为生死事大,念佛都来不及,那里还有功夫去修杂行。专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经文,他却巧辩的说: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就是宿植善根,广修福德因缘了。这是多大的误解!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非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闻佛名」。




呵呵,红色部分,完全是大师对噶玛等的针对性开示啊!!!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1 07:25 发表
阿弥陀佛针对这个现象,才会发出第20愿。。。其实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能管用(佛经上有这个说法,我已发帖说明)...
发表于 2011-5-25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华大地的历史上有很多尊崇念佛的组织,他们不都是佛教,有些只不过是民间信仰,甚至邪教,有兴趣的可以翻翻。
发表于 2011-5-2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就是未依師之過!如果會讀書還好些,不會讀書的人一本書裏就只挑自己看得懂的、想接受的、較有體會的,前後文(甚至前後句)有與所理解的意思相違者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本帖最后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5-25 10:00 编辑 ]
发表于 2011-5-2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法師第一輪開示
現在我們其他的不談,說現在為了要求念佛,然後我就單單念佛,這個好。可是我們往往產生一個問題,因為剛才說的,眼前事實上面大家沒有圓滿的教授,往往除了自己走自己的這個一門以外,往往彼此間不能互相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這事情是有非常嚴重的障礙的。
  佛說的清清楚楚,他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求各式各樣的法門,所有的法門無非是解決一切眾生的種種方便。法無大小,本身最主要的應機。而每一個法都經過佛無量劫捨頭目腦髓,這樣積聚起來的,所以它有它的無比的價值在。我們現在隨便輕輕易易的否定它,毀謗它了,不知不覺當中造成功這個謗法的障礙。我們修學佛法的人都應該了解,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你造五逆十惡,諸佛菩薩有辦法幫忙你懺悔解除,你謗了法,對不起,沒有辦法。結果我們現在修行的人自己謗了法了,請問這個是什麼?增加無比的障礙。你說辛辛苦苦的念佛,念佛的功德不一定得到,你隨隨便便排斥別人,產生了絕大的障礙,你這樣的一點點你就能去了嗎?不但不能去,而且是積累了很多罪過,所以在這一點我只隨舉一例。
  那就是說,假定我們了解這個大概的,也不要說最徹底圓滿的,有一個稍微深一層的認識,那時候我們曉得是沒錯,修學佛法須要這樣的圓滿的。眼前只是限於目前的狀態,沒辦法真正的深學廣學,將來我決定要深學廣學的。所以先因地上面種下一個要深學廣學的因。所以懷著這個非常慚愧的心情,現在一心一意只有祈求這個大善知識,念阿彌陀佛,你就只管念你的,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呢?旁邊的人如果在那地方,他弘他的教也好,他學他的禪也好,如果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我想我們就會這樣想:對啊!這佛法在這世間真不容易!佛陀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捨頭目腦髓,積累的這個圓滿的教法,流傳在世間,我們諸位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應該努力去把它弘揚傳持,而我現在力量不夠,只能念佛已經感到慚愧,現在看見他卻是能夠弘揚教,他能夠弘揚禪,我讚歎歡喜的不得了,在這種狀態當中必然結果。是的,將來我也要弘,可是眼前力量不夠,所以我現在念佛。眼前單單如果是每個人像我念佛,那個佛法不是慢慢的慢慢的只有這個,別的沒有了。幸好他在這樣努力,我就非常讚歎,非常歡喜,我可念我自己的佛。結果一方面你讚歎別人增長自己的功德,一方面我也讚歎你,你也讚歎我,佛教彼此互相讚歎,於是這個教法也旺,我們也增長功德,不影響你的念佛,你在這種狀態當中,有什麼樣不同呢?
  前者儘管你念佛可是因為你謗法造下了絕大的惡業,念得的一點功德被這個惡業抵消,還透三分,反而欠了很多,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明明是萬修萬人去的最好法門,念了半天念不去,你現在懂得了道理,不要你改變,卻是產生這麼大的功效,第一個。第二個因為你因地當中已經這樣想:我將來一定要求圓滿的佛法,我現在先走這個路,等到你一旦到了極樂世界以後,那個時候你心裡想一想,現在到了,現在我要廣學深學,你很快的這個因又啟發,所以這條直道又走上去了。要不然的話你儘管到了那個地方去,你種下去的因,到那時候發出來的芽,你還是會走你的老路子。至少到那時候,你重新要去懺悔等等,豈不浪費很多時間嗎?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認識的。不管你是準備走圓滿的路子,不管你目前走那一門,這個道理我們應該認識,所以這個圓滿的教法,對我們實在太好太好了
发表于 2011-5-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廣論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是另外一類,上面那一類說看見了害怕,另外有一類啊他不怕。怎麼個不怕法呀,若謂諸佛無量功德修行的時候,他真正修的時候,僅有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便能成就,說你只要啊專心至誠懇切的學這麼一樣東西,你就能夠成就的,這種狀態,他怕倒是不怕,他的心裡怎麼樣呢?說,你只要這樣做,那好,於是他一點都不怕,譬如說我們現在學禪的,說,啊你只要這個,然後呢?他的確,這個你不要小看這個禪,是好難好難哦,我們現在說,但是呢,他的確有這個,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平常我們說見道,有的人說把它看得很難,有的人說,這個見道很容易,實際上的的確確不容易哦,你真正看那修行的人,古德們啊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一點,在任何情況是暫時不再有所此能,專懇,但是對不起,這個是一分,他以為修了這個,就能夠成就的話,這種狀態,對於這個圓滿佛道他沒正確了解,在這種狀態,他現在的確是毫無怯弱,所以說禪是如此,還有呢乃至於念佛,只有一句佛號,這個說那個話的人我們不談,認真修行的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的。然後學密的人他只要一個咒就是這個樣,不管是那一個,持戒的人,也是只要把那個做好了就好。總之,他這一類是指什麼,還是指認真修行的人,但是他往往是知一非餘,「知一非餘」,說到這裡要順便提一下,難道照你這樣說的話,你不要嘛,不是的,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我們了解了這個整體以後,正式進去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專一的,可是這個專一跟現在這裏所說的有一個不一樣哦,現在我們這裡所說的圓滿的道體的專一是你了解整個的這個內涵以後,然後走你應該走的這條路,一路一路上去,當這個圓滿了,緊跟著再圓滿這個,再圓滿這個再圓滿那個,步步圓滿。
我剛才說那種情況是什麼呢?說總以為只要學這個就夠了,這因地當中他認得這個所以做的時候排斥所有其他的,記得不記得?一開始還沒有講修的時候,講本論四種殊勝的時候,就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對於能修的是修,對於不能修的,不要因為不能修就棄捨它,應該廣發正願。這樣的話步步上去,然後呢?這一步修完了,下一步繼續的昇進到最後是究竟圓滿。這個概念我為什麼這個地方要說一下,因為你不說的話,往往也覺得好了,那麼怎麼樣的話呢,叫你是那麼專門又不行了,不是的,這個道理大家要弄清楚。所以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地方講專懇是什麼?他並沒有對這個道體圓滿了解的這種修法,所以啊,他自己一點都不害怕,說在這個上面一門深入就夠。這種狀態,實際上的一門深入,是絕對正確須要,而是說我們正確的了解了以後,那麼了解了這個以後,然後你去下手的時候,的確是一定有他的下手的地方,這樣去走的,這個二個要分辨的很清楚哦。現在我們看,說對這種不了解的人,以為這樣,這樣去做的話,他也認真這樣去做,那麼這樣啊,他沒有什麼怯弱,他也不怕,但是這個不怕呀,不是正確的,所以說這個不是賢善之相。他為什麼不怕,他之所以不怕,並不是由於像上面所說的正確了解,發了擐甲意樂的不怕,而是對於這個真正道,要修的道的內涵啊,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並沒有根據這個正確的認識,發生那個殊勝的勝解,只是說稍微有一點點了解,而這個了解啊,是根本啊,是支離破碎的。所以說少分渙散的了解,是一種狀態,還有一種呢,雖然了解是了解了,也沒有認真的親切,親切認真的修持,那個時候他總覺得容易,啊,覺得這個很容易。為了這種錯誤的認識,以及錯誤的覺受,覆障,才會產生這種心裡不怕,實際上這個是個錯誤。他一但有了正確的認識,乃至於真正行持,說,所以說若真正的實行,到那個時候,他稍稍了解這個圓滿道體的這個內容的話,哎呀那時候就害怕了,那時候害怕,又說原來真的修的要這樣啊,哎呀,那不行啊,那這樣做的話誰能做呀,那時候就放棄掉了,那是沒有用,那是沒有用。前面你雖然不怕,但是你走錯了,正式一旦你走到正確的路上去,你又害怕起來了,既然要圓滿達到這個果報,一定要正確的路子,結果你前面雖然不怕,是你走錯了,一旦正式走對了,你又害怕了,還有什麼用呢?所以啊,這個地方特別的告訴我們,說我們在這地方要破除的內涵啊,不是說單單不怕就夠了,你要對正確的圓滿的內涵了解了,然後呢?根據這個如理圓滿的教法,策發這個勇悍無比毫不退怯的心,這個才對。這個地方順便也說明一下,那個時候正式修的時候,並不是叫你什麼廣修一切,修的時候的確也有它的什麼必然的次第。所以我們看善財童子,他不是一口氣把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的一個法一口氣就修盡了,不是耶,他還是一個一個的參,一個一個的學,這很清楚很明白,他所以的確在修學過程當中的是專一的一門深入,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哦,
发表于 2011-5-2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噶瑪身份考

他就是传说中的般若心经转世!?
发表于 2011-5-2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某些人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无视佛陀因地时发的某条大愿,这个也随他了。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里面提到必须广学经论了吗?
2、昨接来信, 知汝全家念佛, 须知十方佛土, 必须到此念佛地位, 方可往生。博地凡夫障深慧浅, 善根微薄, 寿命短促, 欲仗自力竖出三界, 譬如沙子一粒, 入水即沉。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 石虽重大, 因有船载, 可以不沉。可见自力佛力之难易。念佛法门, 全仗佛力。欲了生死, 即须念佛。横超三界, 接引往生。圆通章云,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入三摩地, 斯为第一。居士宿根深厚, 谅明此理。(印光大师文钞 三编·复周志诚居士书二)
自己看:念佛法门,全仗佛力。想反对的话,请自己找印光大师理论,谢谢。
3、老年人固宜一心念佛。看大乘经论, 不过明理性, 种善根而已。若必欲现生了脱, 请如到临命终, 如堕大水火以求救而念佛。则必可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否则难保定矣。祈熟读文钞自知。(印光大师文钞 三编·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在这可没说“必须广学经论”。别给我提“这是特指老年人”。现在灾难频繁,说敢说能活的很久?基本是朝不保夕的样子。
4、别给我提净空。他就是个很有争议的所谓出家僧人。他还说“天主教与佛教是一不是二”呢,你也去听。
5、大安法师开示:持名念佛是福中之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特别法门,他这种理解是不到位的。净土一法是以佛的果地觉作我们众生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的互动、交摄。所以这样的多善根是什么?多善根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蕅益大师说,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是阿弥陀佛的大行,就是他发愿以后,无量劫积功累德,菩萨六度万行的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所以这样的因和缘,是来自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赐予。我们有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福德。是这样理解的。
所以省庵大师也说,什么叫多福德,多福德就是执持名号。不是我们赶紧去做慈善事业,赶紧去积累福德,你念佛号就是多福,而且是福中之福啊!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号当中具足着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无量的福德宝藏。你只要念佛开显出来,把阿弥陀佛的福德转为我们自己的福德,你就是多福德。所以你只要暂时地念一下阿弥陀佛圣号,就胜过你布施百年。你自己去布施,所得到的一点福德,比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还来得少。这是圆顿的佛法,很难相信的。所以一个人能在家里老实念佛,胜过他天天去做其它的事情。念佛是第一善。那么这个多善根,你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
那一般讲,菩提正道就是善根,菩提心是善根,善中之王,怎么跟净土法门来圆融?蕅益大师有个很好的判言: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能对净土有深切的信心,有恳切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这就是无上菩提啊!这个厌离娑婆就是含摄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欣求极乐就包含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欣求极乐,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什么?成佛是为了度众生。所以一发起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心,他这一念心就超过修行多少劫的功德。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执持名号愿见弥陀就是多善根,就是大善根,就是最胜善根,就是不可思议善根。是这么赞叹的。
那么持名也是福中之福。为什么是福中之福呢?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你只要一念这个名号,那弥陀名号的万德就促起来了,这万德里面包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样的福德的全体。所以你不要去求福,这个福已经来了,已经具足了。再就是我们用念佛的心力,自然就能摄住自己的心,那就可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那以这样持念佛号的心力来修福,这个福就容易聚集,这就是福中之福,就叫多福德。所以善根为因,福德为缘,这种因缘都是来自阿弥陀佛。我们净土宗祖师对这个见地都是一致的。
6、其他的见法藏法师开释的《净土深义》一书,我已转载了一些内容,上面对阿弥陀佛因地时发的18、19、20愿讲解的很清楚。某些人看不懂没办法了。
发表于 2011-5-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个“本愿法门”在江、浙、安徽等地非常流行,而且还在各地建立了寺院等弘扬场所,他们只盯着“十念往生”来做文章,让很多“喜欢捷径”的人,都愿意接受!
    其实这个事情也实在很麻烦的(1)首先就是一些善良老人们希望往生的心愿是没有错,但是却由于年纪大,没有自信等,所以突然遇见不用怎么用功的法门,当然都很喜欢,于是一传百,百传千的,一堆人就聚合成了一个大团体,口号就是不用很努力,就可以往生极乐!(2)接着,很多居士根深蒂固的毛病就是“爱追星”“爱热闹”,假如这个师父的弟子很多,居士们就愿意追随,觉得这个师傅肯定很了不起,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弟子跟随呢,所以也助长了这个团体的发展。(3)假如这个法门的师傅有一个很庄严的佛教活动道场,那就更有了一个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了,那也就有了合法的外衣。
    所以这样的事情,百年来都有很多教内公认的大德进行否定过,可是说了百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接受这样的法门,更也有人去弘扬这个法门!!甚至要是你不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法师要是去说这样的法门是不合适的,那你肯定要收到攻击,呵呵(大家可以当修忍辱吧)。
    说到这边小和尚自嘲一下------感觉我们都是爱看戏!哈哈方不知落幕时候,当如何?


---------------随喜下“上善”的功德!!--------------:loveliness:
发表于 2011-5-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门, 全仗佛力。欲了生死, 即须念佛。横超三界, 接引往生。圆通章云,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入三摩地, 斯为第一。居士宿根深厚, 谅明此理。(印光大师文钞 三编·复周志诚居士书二)



不知道全仗佛力后面的“欲了生死, 即须念佛”,是何意。我记得上面谁说我,念一辈子佛,也不如对阿弥陀佛的信心重要。我觉得那是废话,我没信心,念一辈子佛干嘛。我还觉得如果按照噶玛理解的印光大师的话,那印光大师够啰嗦的,一句全仗佛力就可以ok了,干嘛还引用念佛圆通章的话,要“净念相继”呢?净念想继的这个行为,不是“行”吗?
发表于 2011-5-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传净土法门,古德从来都是信愿行三者相应,才能往生。印光大师的文钞中关于这点的话也不少,如你需要也可以粘贴过来,这件事谁都能做。不能只拿出一两句话,或者对一个人的话,来做决定性的解释,这样只能会失于偏颇。印光大师的话也要看熟了整部文钞,做圆融理解才行。这个道理都不懂吗?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是不是把佛阿含经的话,拿出来,用华严经的观点批判一番,然后证明阿含经非佛说呢?
发表于 2011-5-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知了生脱死, 入圣超凡, 捨净土别无长策。念佛一门, 须信愿行具足。信之既深, 则发愿必切。发愿既切, 则行持必力。但念弥陀, 莫加他法。当以真信切愿, 执持名号。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心念耳听, 字字句句, 念得分明, 听得分明, 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 必须又以此法化他, 则化功归己, 实为往生最胜资粮。(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辩论到此咋样?
佛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觉得哪个法门适合自己的根器条件就老老实实的修,别好高骛远的以为自己啥都能干啥都能修。那叫自不量力说大话。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辩论哪些法能全面的学习佛教知识,而是哪个法能使自己更快的获利————解脱轮回、往生净土(喜欢哪个净土就往生哪个)

[ 本帖最后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25 12:4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8:46 , Processed in 0.04018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