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6|回复: 2

星云法师开示:福报哪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云法师开示: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不公平!他们怨叹世间怎么有的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大楼有大楼、要官位有官位;我怎么什么都要不到?别人的福报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
当然,福报其来有自,别人的福报必定是有福报的来源!有的人,从小就勤劳节俭,所以福报便跟著而来;有的人,他欢喜跟人结缘,所以因缘要回馈他,他就顺利了。
福报有福报的来处!福报不是偷来的,福报不是抢来的,福报不是妄想就有,福报更不是怨恨就可以获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福报从那里来?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你有播撒福报的种子吗?田地里如果没有播种,如何能开花结果呢?你对有利大众的公益善事,都积极参与了吗?如果你没有参与,怎么会有你的一份福报呢?
「人间福报」你有看吗?当中有多少致富的方法,你不了解,你怎么会有福报呢?「广结善缘」你实践了吗?有了善缘,好运就会随之而来,你没有结缘,怎么会有福报呢?
有一位沙弥,跟随一位有神通的禅师学道。有一天,禅师发现这个沙弥徒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心有不忍,就借故让沙弥回家探望父母。七天后,沙弥安然回到寺里,师父一见,极为讶异,就试探的问道:「你在回家的七天当中,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沙弥天真的回想一下,告诉师父:「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个水塘,发现一堆蚂蚁被困在水中,我灵机一动,就放了一片树叶,帮助蚂蚁从水塘里逃生。」
师父一听,知道本来夭寿的沙弥,就因为这一念慈悲救了蚂蚁,所以因此延长了自己的寿命。
一个人的福报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业;一念的慈悲,能够增加很多的功德。有的人因为「拾金不昧」而获得福报,有的人因为「不贪不义之财」有了善缘,有的人因为「救苦救难」而消灾免难,有的人因为布施明灯因此全家团圆。甚至「贫女一灯」,藉此因缘遇到大富长者,所以福报就来了。
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哪里来?但看自己怎么做,福报就会从那里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言之---福自积德来

  有德就有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获得幸福的秘密

        经常听到有人说愿意帮助他人,也就是布施,也有许多人想求佛菩萨保佑平安或发财。其实,什么是布施,什么是真正的布施呢?布施是不图回报的施舍,也就是说无所求的真心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我们在祈求佛菩萨保佑的时候,我们又付出了什么呢?是否一心向善了呢?一个人布施后,而荫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但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任何义务承担。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从而获得心的进长。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就必须无我地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著。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加被和护持。
  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也显现出人性的伟大。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布施)。法布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盘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三种布施】  

经说,凡夫在没有明心见性,自性无尽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时,一定要靠修德,若不知道修行,生活就会过得很苦。

因果的定律,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这是六道三途的原理。

世间人与佛菩萨最大的差别,就是觉迷、智愚。佛菩萨觉悟、有智慧;凡夫迷惑、愚痴。没有智慧,思想见解脱离不了感情,感情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果报的差别就大了,绝对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想到、见到的。  

世间人重视财利,特别在现前,经济挂帅的时代,每个人都拼命争取财富。财富是能够争到的吗?

命里若没有财富,真的争到了,诸佛菩萨都要拜你为老师。其实能争到的,还是命里有的,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没有的,怎么争都争不到。这个道理,《了凡四训》就讲得很清楚,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一饮一啄都是命中注定的。命是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  

世间人所希求的三种殊胜果报,就是财富、聪明和健康长寿。

佛家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的求什么得什么。

只要懂得求的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去求,没有求不到的。

财富是从财布施来的,财布施是因。这一生拥有巨大的财富,是过去生中修大布施、大财施,这一生才得大果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果必有因,不肯修因,哪来的果报?

强取豪夺,损人利己,造作罪业,那不是得福,是得祸害。纵然夺到了,依旧是命中所有的,但是手段、起心动念不善,造的是恶业,这一生福享尽之后,就堕落到三恶道。三恶道进去容易,出来难!  


所以,有财富是福报,但是福、是祸很难说。中国古圣先贤造的文字,都是启发智能的符号,看了、读了要觉悟。「祸」跟「福」,形状非常相同,意思就是「是祸、是福就在一念之间」。

一念觉,祸变成福;一念迷,福变成祸。譬如你拥有财富,不知道做好事,紧守着财富,这是祸害。这个财富可以利益很多众生,救活很多众生的生命,你守住不拿去救人,让那些人死于灾难、死于饥饿,就造了大罪业。虽然没有害人,但是守住财富,这一点就叫你堕阿鼻地狱。所以财自古以来称为「通货」,通货就是要流通,不能止住。止在面前就是罪,能够流通出去就是福,祸福在一念之间。  

但往往有财富的人会说,「我愿意布施,但怕布施未必能到达灾民手上。」这就是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错失修福的机会。有智慧的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知道该做的就去做,不该做的就不做。贪官污吏苛扣赈灾物资的,自古以来就有,无法避免,这是少数人。我们不能因为这样,救济赈灾的工作就不做了,那是我们的过失。要以真诚心去做,真诚心能感动人。自己做得不好,是真诚不够,把这些责任推怪在别人身上,这是没有智慧。

【自度与度他】  

大乘经说,人必须自度而后才能度他。佛讲的话含义很深,可是有些人断章取义,把佛的话误会了,于是急着先自度,然后再度他,把自度、度他分成两桩事情,这就错了。在没有觉悟,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度他是自度,在度他里去学习。我教导同学们,我们在没有自度之前,每天讲经说法,看下面的听众都是老师、善知识,都是我的监学。我在讲台上,把我所学习的向他们报告,请他们批评指教,是这种心态,这就是自度。到自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看底下的听众就是学生,那就是度他。度他与自度是在一个讲堂,离开讲堂,离开群众,去求自度,不可能。佛讲经说法才是度他,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讲经说法都是自度。  

不能度他,决定度不了自己,自他不二。所以在讲台上,你就是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礼敬诸佛」,坐在下面的听众是诸佛。

「称赞如来」,讲解世尊的经论,就是称赞与会大众的性德。

「广修供养」,认真努力做准备,将这一堂经教讲好,是对于一切与会大众的法供养。

「忏除业障」,大众提出的指正,我们认真努力改进,就是忏除业障。

「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请别人难,人家不答应,要请自己;请自己上台转法-轮,请自己住世。一切要依靠别人,佛法会灭。自己觉悟,自己要荷担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要认真努力做好。十大愿王就是坐在讲台上修。所以自度就是化他,化他就在自度之中,自度与度他是一不是二。台上如是,台下亦如是;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如是。在没觉悟之前,这些都是属于修德,福慧双修,定慧等学。

[ 本帖最后由 ckm0012001 于 2011-5-20 09: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9:40 , Processed in 0.0461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