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44|回复: 20

宝僧师在香港一次讲座的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講了那麼多,主要是想引入因明,我想說的,我們長期以來缺乏一種對我們人生的對身邊的事物,對這個世間認識的一種客觀的合理的思維方式。我們總是以感情出發,接受或拒絕。如果一切因緣恰恰好和我們很配合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快樂,中間稍有一些逆緣,跟我們的想法有出入的時候,我們又變得很悲傷,我們的快樂和悲傷完全不是由我們自己掌握的。我們的一生,從小到大,讀的書,所做的工作,家庭等所有的東西,很多東西好象我們選擇過,但細心想一想,我們好象一頭牛,鼻子裡有個圈,一條命運的繩子總是在牽著,好象自己在往前走,但那條繩子永遠牽在別人手上,這條繩子從來沒在我們自己手裡牽過。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己抉擇過什麼東西,甚至講得傷你們心一點,在我們選擇我們的宗教,選擇我們的心靈之道,那條解脫之道的時候,我們甚至都沒有好好想過。

我們經常說要依理抉擇依理修行,對不對?依理這個理是什麼我們都不曉得,我們就很依理了,為什麼?我們佛教徒一定是依理的,你們外教都是非理的,這樣子的。那只能是成立在一種宗教感情上面,我們家花就是比你們家香那樣子的,只能說這種話。到底依理是依什麼理呢?所謂依理所依的,正是這個因明正理。

至少在將來,假如你們再去學其它東西,你們去跟人家辯論也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好,當你們需要抉擇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們至少要要保持兩種心態。第一,對一種東西你沒辦法直接經驗的――(保持客觀的猶豫狀態)比如這個桌子上面有一個桔子,可以直接經驗的。但我們想現在那個外面綠色車子裡面有一個桔子,我們就無法證明了,我們沒辦法親自見到。那麼你要知道對任何你自己沒辦法直接經驗的,而又沒有能力用因,一個正確的原因,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推出一個正確的原因的時候,記住,你們永遠只在一個猶豫的階段。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們還有許多東西要學,還有很多東西要證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重新確認。這種確認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我們都是年輕人,在某種意義上面,我說過一句話,就是我們是懷疑論者。從西文教育體系裡面來的,本來我們就被培養成懷疑論者來的。那麼如果我們自己承認是一個懷疑者的話,對於追求真理,如果你還有懷疑的話,那只有一個辦法,消除這種懷疑,把它懷疑到徹底。我說懷疑到徹底不是那種什麼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媽生我啊?為什麼我媽是女人啊?不是這種,是在追求正確的那個解脫之道的時候,為自己找出一個正確的原因。至少有這種心態保留這種心態。

當我們去細心瞭解的這些的時候,我們就會找出一種智慧,能夠分辨是非的智慧,分辨自己宗見的智慧出來。那我們今天講的是一個基本論式。要記住,當對方出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看到,它如果有問題,你有懷疑的話,應該你就能夠找到一個反例出來才對,必須要舉出一些反證,要不然就沒辦法破了。那麼要舉出這種反證,所謂能不能是必然性,討論到必然性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對我們所認識的所知物件進行詳細的分類和準確的認識——(要相當深透明),要不然的話,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必然性是否存在很難討論。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佛教徒在沒有不瞭解現量,不瞭解比量,沒有因明推導之前,在網上那些基本上用的都是教量。教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於一個你相信的那個有情,某一個人你對他產生相信,按他講的話你進行推斷。問題就是你相信的人怎麼安排?當然佛教裡面,大部分這一票都投給釋迦牟尼佛,當然也包括佛的象徵文殊、觀世音菩薩等,我們把信心投給他們了。但是問題是如果什麼事情都以教量的話,就有一個問題。因為教量裡面經常有一個對機問題,對不同時間他講不同法,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法。單單從語言上面表述式上面,它是有一定有問題的。比如說《大乘經莊嚴論》裡面曾經說,佛會呵斥那些初地菩薩,如果某個菩薩在初地已經圓滿了他的佈施波羅蜜多時,他應該更往上走的時候,在那時對於他繼續修佈施會呵斥他的,停留于原地那種修行,會被佛呵斥的。但是我們在經典上面一看,啊!佈施無作用嗎?那是鼓勵不要再停留在原來的那個層次上面,要更往上走,是對那個菩薩說的。對我們現在的情況來說,當然是多多無害的,對不對?所以單單如果永遠是靠教量,就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很多人說佛是這樣說的,那個說佛是那樣說的。但是他無法進行對這個密意--所謂的真正的含義,真正的意思,沒有辦法對密意進行抉擇,只是一些口頭上面的、語言上面的爭論。

為什麼要進行這種分類並進行準確的定義?就是為了在以後探討一種東西時,我們對外境、生命的決定過程中,我們有一種比較粗的定義,但要做到那種很清楚的、自信的、不動搖的,如果要做到這點,並將自己的世界觀或者修行、信仰放在一種很堅強很穩定的基礎上時,就需要進行詳細地討論和確認。這種詳細的討論和確認必須要基於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一個穩定的認識才行。

在理解上面,因明需要詳細、細膩、準確,那麼在傳統表達上有很多模糊地帶的都要把他明確出來。

真正能夠依理抉擇的,真正自己自覺地對自己的宗教理論能夠依理抉擇的人並不多。依理抉擇不是說:我們會因三相了,會辯論了什麼等等。依理抉擇是說一種自我判斷的主動性能力。當一個人去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思考它準確與否,正確與否,真假與否,有一種自己的主動性在裡面。而不是說一講是不是無常啊?翻一翻書先。是不是一切眾生都能成佛?是吧,書裡面是這樣講的。缺乏一種追求真理的自覺性。我們在學因明,別人一看,他們思維很有邏輯性,但事實上有沒有這種自覺性就不見得了,可能我們只是恰好在學因明而已。在因明辯論的訓練當中,要求、目的就是培養我們產生這種主動性。
发表于 2011-5-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最重要需要普及的
发表于 2011-5-9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论——百度

《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等。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儿坐标系。对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有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
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一致性

  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则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则从某种精神的东西出发。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行动中遵从某种客观的精神原则或宗教教义、神灵的启示等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则认为人们可以按着自我的感觉经验、愿望、主观意志等等行事。辩证法的世界观要求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中把握事物,分析事物自身的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形而上学世界观则促使人们孤立地、静止地、呆板地考察事物。哲学方法论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根据,世界观以自身对人们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意义而取得存在的价值。哲学方法论离不开世界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也必须以自然观和科学观为前提。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归根结柢也受一定世界观的制约。这种制约以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为中介。各层次的方法论不直接同一,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但运用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均需要作专门研究。
编辑本段
古代哲学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上对求知的方法有过许多论述,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有关认识方法的各种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方法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孔子对求知的方法有所阐发。他强调学思并重,明确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注重知的后天来源。他主张“博学”、“多闻”、“多见”。但反对满足于获得众多杂乱无章的知识,要求用“一以贯之”的原则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一以贯之”是通过思的功夫达到的,也是思的方法论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孔子还提出了“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叩其两端而竭”等方法。他还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反对臆测、武断、固执、主观的思想方法。在孔子以后,墨子注重实际验证或实际应用的经验方法。老子、庄子不重经验而主张直觉的方法,要求冥思以直接领会宇宙的根本。孟子讲尽心,主张反省内求,也是一种直觉的方法。荀子将观物与体道结合起来,要求在对事物的观察中认识规律即“道”、并根据道进行类推,以求得宇宙万物的普遍知识。荀子还主张“虚壹而静”、“解蔽”,这是他提出的端正思想以求得真知的方法。在中国古代的名辩思潮中,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论辩反映了一般与个别、相对与绝对的矛盾,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割裂了个别和一般、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后期墨家和荀子则注意把它们结合起来,这一讨论对推动中国古代思想方法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宋到明清,哲学家们也比较重视方法论的讨论,程朱学派主张“道问学”,注重“格物致知”的综合方法,认为知为人所固有,但必须格物以致之,“即物而穷其理也”。陆王学派则主张“尊德性”,即重内心,认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内心,只要在内心上下功夫就行了。清代的王夫之、颜元、戴震都比较重视认识的方法。其中王夫之把前人所讲的格物致知分解为二:格物是从事物、经验中求得道理,即归纳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绎法。而且,他认为两者是相互补充,不可割裂的,“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中国哲学传统还特别注重为人们校正行为、提高道德而提供准则和方法。在中国哲学中,伦理学和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的方法论有着特别丰富的内容,认识的方法论包含在伦理实践的方法论之中。
  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和《形而上学》是有关方法论的重要文献。亚里士多德发现的逻辑思维形式和规律,他所创立的逻辑体系,到文艺复兴以前的许多世纪内,都是西方思维方法的规范。
编辑本段
近代哲学方法论

  在古代中国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还没有专门的自觉的方法论学科分支。方法论的发展与近代大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不可分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探索正确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论的迫切需要。这时,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意义才被突出出来。近代方法论的奠基人是英国哲学家F.培根。 他推崇科学,反对遏制科学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培根在《新工具论》中,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经验,提出了新的认识方法即经验归纳法。培根用他的方法体系武装了科学,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提出了理性演绎方法论。他同培根一样,反对经院哲学,主张发展科学。笛卡尔不满意经院哲学从圣经教义出发的演绎法,认为从中得不出任何可靠的知识。他重视理性,在《论方法》一书中提出 4条方法:①普遍怀疑,把一切可疑的知识都剔出去,剩下决不能怀疑的东西;②把复杂的东西化为最简单的东西,例如把精神实体简化为思维,把物质实体简化为广延;③用综合法从简单的东西得出复杂的东西,他说过:“给我广延和运动,就能造出一个世界来”;④累计越全面、复查越周到越好,以便确信什么都没有遗漏。他曾用这种理性演绎法从分析上帝的完满性的概念推论上帝的存在性。他主张清楚明白性,并称之为“自然的光明”,即理性。笛卡尔特别强调数学,主张一切知识都应该象几何学那样,从几条“不证自明的”“天赋的”公理中推演出来,认为只有这种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
  英国的J.洛克和D.休谟进一步发展了经验主义方法论。洛克提出了感觉论的认识论。休谟提出了批判理性知识的怀疑论。欧洲大陆的B.斯宾诺莎和G.W.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唯理论的方法论。特别是斯宾诺莎用理性演绎法,效法几何学的方式即公理方法,建立了自已的哲学体系。这时方法论已经作为认识过程的哲学根据。由于19世纪以前,整个自然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只有数学和力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故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占着统治的地位。
  I.康德第一个打破了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缺口。他从物质微粒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统一运动来说明太阳系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了机械唯物主义方法的破产。与此同时,他建立了庞大的先验唯心主义体系,力图把整个哲学变成方法论。康德批判地考察理性思维的方法以及它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形成了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的方法论。康德批判莱布尼茨的唯理论,说他盲目地相信理性的可靠性,全盘否认感觉经验的必要性;也批判了休谟的经验论,说他排斥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否定普遍性和必然性,否定了科学知识。康德把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和休谟的经验论结合起来,认为没有感性直观材料,理性思维是空洞的;没有逻辑范畴、概念,感性直观就是盲目的。但是,在康德看来,逻辑概念范畴不是来自感性经验,而是人类认识能力自身固有的,从而实际上否认了逻辑的客观性。
  G.W.F.黑格尔摧毁了康德的批判的方法论。他指明逻辑的客观性,但把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看作是绝对理念的辩证的逻辑的发展。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强调了理念辩证法作为普遍的认识方法和一般精神活动方法的作用,因而他的逻辑学也就是其辩证唯心主义的方法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以前有关方法论研究的最高成果。

。。。
发表于 2011-5-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宝僧师在藏网的视频,很赞叹。
真期待论坛的朋友们可以多上传宝僧师的讲课笔记。:)
发表于 2011-5-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孕育”出来的,即便仅仅是从语言上来说,真的很对大陆人的机啊。

嘿嘿。忍不住再赞叹。:)
发表于 2011-5-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宝僧师。谢谢容大。
现量,比量和教量。的确很关切,很多人从缘分入门,从教量开始皈依,难道现阶段是要进入因明学阶段的信仰学修了吗?

有点好奇,容大怎么想起来因明了?: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才让杰波 于 2011-5-9 11:57 发表
有点好奇,容大怎么想起来因明了?:lol


只是香港道场恰巧有这个文稿(最近宝僧师在香港道场为道场讲了几节因明课),顺便贴出而已。
发表于 2011-5-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最重要需要普及的!

发表于 2011-5-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的帖子

哦,随喜!
请问文稿能发到修学社区上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才让杰波 于 2011-5-9 17:40 发表
哦,随喜!
请问文稿能发到修学社区上吗?


一楼不就是吗?但似乎并不完整。改天我问问完整版在哪儿。
发表于 2011-5-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这些看起来很熟悉,似乎就是宝拉以前讲过的因明基础课的内容?以前都贴过的吧
发表于 2011-5-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晰明白,令人喜悦
发表于 2011-5-10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僧法师讲《藏传因明基础》

宝僧法师讲——藏传因明基础
发表于 2011-5-1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jian 于 2011-5-10 00:04 发表
宝僧法师讲——藏传因明基础


你是不是这个没法子上传?

这个文件社区早已有了,参见:

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23148

建议社区已经有的文件,不必重复上传,除非您上传的版本或内容与社区原有的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喜饶唯色 于 2011-5-9 18:54 发表
一楼这些看起来很熟悉,似乎就是宝拉以前讲过的因明基础课的内容?以前都贴过的吧


噢,有可能我搞错了,因为宝拉最近在香港道场讲因明基础,香港道场又贴了1楼的文,我以为是这次讲稿,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5:47 , Processed in 0.0350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