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57|回复: 29

请教:应成派如何解释业感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一个关于《中论》的讲义提到说,应成派解释之所以感果之前业不会受到损害,是因为“业灭”是有为法,“幻灭”本身可以幻灭,“幻灭的幻灭”可以继续幻灭,这样不断的幻灭、幻灭、幻灭……因此业虽然没有了,但是“业灭”可以一直相续下去,这种续流具有感果的功能。请问各位大德,这个说法的经论依据在哪里?非常感谢!

以下是原文:
所有佛教的宗义师们都认为业因灭时,就产生果,这是一定的,业是决定的,是不会受损害的,没有造业是不会得到果报的;造了业,会增长,当业依缘现起时,果报就会得到。这是所有佛教的宗义师们都认为是有的。但业和果之间,有的可能千百亿劫也不会生果,但在此期间,业不会受到损害。业是如何会依外缘而生果,而不会因外缘而损害的呢?因此,以下讲到因果缘起的道理。
以业和果之间经过许多劫为例,有些论师认为,业本来现起了,然后在幻灭时,幻灭本身是常法,业本体的性质变成随眠,就种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识田上,因此业不会受损害的,这是唯识的讲法。
第二种讲法就是,业有不受损害的能力。以毗婆沙宗来讲,以“得”的能力,所以业是不会损害的。
中观应成是如何解释的呢?他们认为,因为业本身的因是由幻灭的因产生的,所以它的灭是存在的,因为它的生本身不是自性有,所以业不是自性有,业灭也并非自性有,它是一种世间共许的存在、唯名而立的幻灭而已,业在幻灭时,业灭是有为法,它会相续,由于这种续流会产生果。以前我们所造的各种业,业幻灭之后,留下幻灭后的续流是存在的,由这种续流是会感生果报的。中观应成派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有为法,在中论第二十七观邪见品解释得非常清楚。过去式就是幻灭的,未来式是未生、未已生。以小苗为例,苗本身是现在式,苗幻灭是过去式,苗未生是未来式,苗的幻灭是世法、是有为法,所以苗幻灭本身还会幻灭再幻灭,具有刹那刹那变化的性质,它的续流是不会断的,是永远存在的。有人问:现在式和过去式是否相违呢?中观师回答:是不相违的,以苗的幻灭而言,苗幻灭本身已经产生但还没有灭,是现在式,苗是以苗的幻灭而安立的,所以是过去式。
发表于 2011-4-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啥难懂啊!这次没有感冒出来,可感冒病毒还在潜伏啊,下次遇缘就会发出来了呗

发表于 2011-4-2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业灭不是断灭 是业续流的一种特殊状态吧  是有为法 当然还会遇缘感果

可参考下文

********************
宗喀巴大师  讲 述   
  嘉曹杰.达玛仁钦大师      录   
  法尊法师                译 汉


  
  此应成八义为宗喀巴大师讲解,嘉曹杰*达玛仁钦纪录的,关于“中观宗应成派八大疑难之题”。原文在藏文《宗喀巴全集》中收录
...................................................

一、
中观应成派关于“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坏”的问题:

    二重三世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每一个有情众生来说便是作什么业、感什么果,也就是“自作自受”。在佛教看来,只要你做了某一件事,终有一天会受到相应的果报,此即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就是说,在受果报之前,尽管经历万载千劫,所造之业也不会失坏。正如佛经中所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就是说,虽然早作了业后一定会招致果报,但这并非是立竿见影式的结果。当生、来生、甚至无量劫后受报都有可能。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所造之业在果报尚未成熟之前到哪里去了?它是怎样和后来的果报联系上的?”

    假如这个业自造成后到受报前,一直保存不曾改变的话,这个业就成了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无法受果报了。这就堕入了“常见边”,这在佛教任何宗派都是不承认的;佛教认为业是有为法,而有为法是刹那生灭的,如果说业造成后随即消失了,已经消失的业怎么能感得果报呢?这就堕入了“断见边”。针对这个问题,佛教各宗派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从而引起了很多分歧和争论:

    在嘉曹杰*达玛仁钦的《听闻宗喀巴大师讲八难题备忘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答难有云:彼业虽坏灭,业之功能尚次第流转,由阿赖耶识能够了知,亦有他许意识之相续;另有许业虽坏灭,但有业的‘得’存在;又有些许业似借债之不失券;以另有不失坏之‘有法’故。”

    小乘毗婆沙师对此做出解释说:业虽然坏灭了,但有个业的“得”存在,业谢灭后,这个“得”是不会消失的,由此“得”的作用使业感果。另外一些小乘师们说,有一个不失坏的“有法”,它能保证业的效用,即使历经百劫也使业不消失,直至使业感果为止。好比人们借债时所立的“债券”一样。

    这二种主张都是离开“业”本身之外去设置一种东西,即“得”和“不失法”,以此来保持业的功能,使它到时候感得果报。这一论点破绽百出,令人无法信服。因为“得”和“不失法”本身也都是有为法,也同样有生灭,它如何能保持自身不灭呢?

    小乘经部师比前二者又进了一步,他们提出了业的“种子说”。他们说:当造业的时候,把业的种子(即功能)薰在身心中了,业造成后虽已消失,但业力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他的功能储存在身心之中,一直到因缘成熟、受到果报为止。对于经部师这一解释,很多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都能接受,但对种子的寄存处问题,人们又提出了疑问:这业的种子薰习在色身上,色身不坏,业则相续不断;但如果人死了,色身坏灭了,业的种子不是也就随之消失了吗?生到无色界的有情,根本就没有色身可言,业的种子又该如何薰习和保存呢?这样,种子说又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困境。如果说把业种子薰在心中,由心来保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多有间断,不周遍三界,不能保持种子;第六识(意识)有时也间断,如入无想定、灭尽定、极重睡眠、无心闷绝、初生时、正死时,也要暂时间断,这一间断,岂不把业的种子给丢失掉?再说意识本身,时善时恶,本性无定,无法保持相续不变的业种子。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说。

    大乘唯识宗,为了安立业果的问题,便根据《解深密经》等几部大乘经典的旨趣,提出在第六识之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具备受熏持种的条件。首先,它是实有而不是假法,这就区别了不相应行的命根等;其次,它是无记性,这就区别了时善时恶的转识和纯无漏的功德法等;再次,它是无始恒有的,这就区别了有间断的意识等;又次,它与能熏法俱生俱灭,这又区别了时间前后的东西。由于这几个条件,阿赖耶识是能够保存业的种子的,造业之后虽经多劫,业的种子也不会失坏,终能感果。

    佛护和月称论师创立的中观应成派则不承认阿赖耶识,他们认为龙树的《中观论》是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缘起故自性空,自性空故缘起。因此他们不同意用阿赖耶识等实有自性的东西来保持业种子。中观应成派虽然不承认有阿赖耶识等受熏持种,但认为所作之业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他们承认业灭了还能感果。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业灭是不是有为法”的问题。在佛教其他宗派来看,当说某一法坏灭时,便说某法无实有、无自性了。也就等于说某法没有了。他们并不说某法虽然灭了,但仍然是一种有为法。所以他们认为业灭时,业已没有了,如果业灭后仍然要感果的话,就需有业以外的某种法,如“得”、“不失法”、“实有种子”、“阿赖耶识”等实有自性的东西来保持业的存在,使它不失坏。

    在中观应成派看来,业灭本身也是一种有为法,是业的继续,可以相续不断,可以感果,无需另熏种子,亦无须用别的东西来寄存它,所以业灭并不等于说业没有了,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但物质是不灭的”。总之,业灭也好、业不灭也好,此二种业都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缘起法,也都是无自性的、空的,它必须到感果之后方能消失掉,这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中观应成派认为业灭是有为法,例如“生老病死”的“死”,是一生最后的灭,而这个灭死并非是没有了,而只是说以生为缘所生的一法,并且是有作用的有为法。如《十地经》中说:死有坏灭此生诸蕴的作用,故是有为法摄。又大小乘经论都将“灭”作为有为法,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属行蕴摄。所以行蕴里的“灭”不能说没有,既然“灭”是有为法,是四有为相之一,那么“业灭”就理所当然的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是因缘所生法就应该感果。

    龙树对于安立业果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业之生起,无自性而缘起;业之坏灭,亦无自性而缘起。这样,业本身就成了无自性而缘生缘灭的东西了。这个无自性的业从造成之后直到未感果报之前,不必在阿赖耶识等处所里储藏,也会照样自类相续而不断灭,这样既不陷入常见边,也不堕入断见边,这就是“因缘所生法,不常亦不断”的道理。

    综上所述,按照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只要领悟了“业灭也是有为法”的道理,也就自然能理解业灭亦可感果的意思,也就不会执著阿赖耶识等实有法了。这就是中观宗不承认阿赖耶识等的原因所在。


附上班班多杰翻译的中观应成八大难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1-4-2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唯識宗的問題啦
可是追根究底原來是解深密經佛說建立阿賴耶識。
佛還說開演建立阿賴耶識是給不凡愚的人聽的。
因為佛說:[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啊!

這樣不許佛說建立阿賴耶識的人,不就成了佛口中的凡愚的人嗎?

解深密经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发表于 2011-4-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正常
难道我们在格鲁论坛否定自己的的祖师和宗见才是客观和正确?

不二兄学唯识 我个人很随喜
但如果要讨论唯识如何破中观 请去专弘唯识的论坛
除非你改变宗见 否则这样让你觉得没道理的说法在这里你会常常看到
因为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 这就是格鲁论坛所宗奉的见地
请去读读至尊宗喀巴的《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你的那些看法和疑问 大师自有解说。
如果不愿意去了解大师的见解和说法  一直重复唯识的观点
那么你最好移驾唯识的论坛
这算是一个提醒和告诫吧。
   

原帖由 不二 于 2011-4-26 19:32 发表
又是唯識宗的問題啦
可是追根究底原來是解深密經佛說建立阿賴耶識。
佛還說開演建立阿賴耶識是給不凡愚的人聽的。
因為佛說:[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啊!

這樣不許佛說建立阿賴耶識的人,不就成了佛 ...
发表于 2011-4-2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滅是有為法而作為業延續之理由,還可以參考《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明於二諦破自性生之功德」,其中有「易離斷常二見功德」及「善成業果之功德」二章,後一章即詳細論述了不須計阿賴耶識及其他如"得"等法,仍可成立業果的理由。

業本身不能為常,否則不觀待於因,且常亦不能生果。既是因果法,不出四邊生,即可以破四邊生之理,成立業無自性。而業無自性而可善成業果的道理,可在前舉「善成業果之功德」章看到宗喀巴大師的解釋。而由無自性生而遠離常斷之道理亦可見於該章之前「明破他生之功德」所言:「由上說諸法無自性,顯示緣起離常斷門,不墮常斷二邊之功德。」

舉種芽為例:
「芽非離種子有自性之他,而是因果,全不相違。故有芽時,種子亦無壞滅間斷,遠離斷邊。」
「由芽種二法非一性故,非即種子轉變成芽,破有芽時種子不滅,故不可說芽時有種,亦破常邊。」

在此可將「種」的位置換為「業」,「芽」的位置換為「滅」去理解。同理,接下來將「種」換為「業滅」,「芽」換為「業滅之滅」,以此類推。
发表于 2011-4-27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北方兄的指点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27 00:47 发表
以滅是有為法而作為業延續之理由,還可以參考《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明於二諦破自性生之功德」,其中有「易離斷常二見功德」及「善成業果之功德」二章,後一章即詳細論述了不須計阿賴耶識及其他如"得"等法,仍可成 ...
发表于 2011-4-2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6楼的解说,难得看到这样如理的解释。
发表于 2011-4-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27 00:47 发表
以滅是有為法而作為業延續之理由,還可以參考《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明於二諦破自性生之功德」,其中有「易離斷常二見功德」及「善成業果之功德」二章,後一章即詳細論述了不須計阿賴耶識及其他如"得"等法,仍可成 ...

問題是這些業種都必須有生滅相續位置啊
宗大師說是內心相續
唯識說阿賴耶識相續
請問這樣唯識說有何不可呢?
发表于 2011-4-2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書啊!看書啊!

重點提示:若阿賴耶識即須承許無外境而心識實有。(不過這重點提示是給其他有興趣的人看的)
发表于 2011-4-2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4-26 20:46 发表
这很正常
难道我们在格鲁论坛否定自己的的祖师和宗见才是客观和正确?

不二兄学唯识 我个人很随喜
但如果要讨论唯识如何破中观 请去专弘唯识的论坛
除非你改变宗见 否则这样让你觉得没道理的说法在这里你会常 ...

很感謝阿俗兄師兄啦
我是學佛學佛行因此有關一切論都要依佛說
當然有人把佛經分成大小乗說或三時法輪說乃至了不了義說、佛非佛說等等這些都不是我想學的
譬如說有人說原始阿含佛不說成佛之道,但在我看來原始阿含乃至大乘接是佛說成佛之道。

若說否定祖師那是我慢心,非學佛行人。
而是如祖師說要真了解才是真信受尊敬。
願共勉之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发表于 2011-4-2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27 10:09 发表
看書啊!看書啊!

重點提示:若阿賴耶識即須承許無外境而心識實有。(不過這重點提示是給其他有興趣的人看的)


您說的是蕭平實說的吧
我看玄奘大師說的,是沒有您說的啊

[ 本帖最后由 不二 于 2011-4-27 10:17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兩段:

「說有賴耶數取趣,及說唯有此諸蘊,此是為彼不能了,如上甚深義者說。」
經中說有阿賴耶識,或說有實補特伽羅,及說唯此諸蘊實有者。此等是為不能了達如上所說甚深義之眾生,密意而說。若諸眾生,由其長夜習外道見,不能悟入甚深法性。如《寶鬘論》云:「謂我無當無,我所無當無,凡愚如是怖。」最初即為宣說法性,深生恐怖,於佛聖教起險處想,便於聖教憎背不入,於是當失最大義利。故對此輩最初不說究竟深處,而為宣說阿賴耶識,及實蘊等。先令依此除外道見,引導令得最大義利。後由善解經典真義,自能棄捨阿賴耶等。以是當知如是言教,唯生功德都無過失。依如是次第意趣,《四百論》云:「若樂何何事,先觀彼彼法,倘令已退失,便非正法器。」離六轉識須說異體阿賴耶者唯對堪說能所取空為真實義之法器,亦必須破外境。若不許有如上所述阿賴耶識,則不能安立業果關系。故彼是對不能瞭解甚深義者而說。

以上針對有自相之阿賴耶識說。此類有情雖能知「能所取空」,破除外境(不破內識實有),然而若不立阿賴耶識,無法安立業果關係。

「若謂,雖不許有自相之阿賴耶識,可許離六識身,別有如幻為一切染淨法之種子識。曰:若許有如是阿賴耶識,則亦應許唯由阿賴耶識習氣成熟,現似色聲等境,別無外境。然彼論云:「由知知所知,離所知無知,如是何不許,無能知所知。」此說外境內心,有無相等,若無一此,餘一亦無。當知與本論所說:心境二法,勝義俱無,名言俱有,無二諦中,俱不可分有無之別。義理相同。故無外境唯有內識,非是龍猛菩薩所許。既離意識不許異體阿賴耶識,則所言阿賴耶者,是總於內心明瞭分,特於意識立為阿賴耶。以是破心有自性,答他難時,說心雖非實,能作所作皆應理故。許能取後有之心是意識故。復許意識,是一切染淨法之所緣故。」

以上針對離六識身別有如幻為一切染淨法之種子識說,亦說此無外境唯有內識之說為無必要。心、境皆如幻,俱可安立無自相、非實有之內識、外境。
发表于 2011-4-2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1#

不二兄這段話我聽來有些刺耳,尤其在這個論壇:

「我是學佛學佛行,因此有關一切論都要依佛說」

評:宗喀巴大師的論有無依佛說?

「當然有人把佛經分成大小乗說或三時法輪說,乃至了不了義說、佛非佛說等等這些都不是我想學的。」

評:也就是你並不想學宗喀巴大師之對經教的解釋?
发表于 2011-4-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经没错
但不二兄如何证明自己对佛经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
而龙树菩萨 佛护 月称 阿底峡 乃至宗喀巴等等大师们对佛经的理解是错误?

原帖由 不二 于 2011-4-27 10:14 发表

很感謝阿俗兄師兄啦
我是學佛學佛行因此有關一切論都要依佛說
當然有人把佛經分成大小乗說或三時法輪說乃至了不了義說、佛非佛說等等這些都不是我想學的
譬如說有人說原始阿含佛不說成佛之道,但在我看來原始阿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9:00 , Processed in 0.03675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