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7|回复: 15

南方用什么动物代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藏,白虎代表的dongfang,什么动物代表南方。谢谢高手指教
发表于 2011-3-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古代是东边青龙,西边白虎,南边朱雀,北边玄武,所知甚微,请方家指教
发表于 2011-3-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灵、四象、四维、四兽等。 四神原本是远古人类崇拜的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上古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湖北随州发现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稍后)中,有画着二十八宿和青龙、白虎的漆箱盖。这说明四神二十八宿体系起源甚早。二十八宿体系形成后,人们根据其方位,每七宿组成一种动物形象,即四象或“四宫”。其对应关系如下:东宫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宫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南宫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宫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四神”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为划分天区,制定历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参照。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神性。二十八宿也成了崇祀的对象。秦汉时期四神与春、夏、秋、冬四季,青、白、赤、黑四色相配,已被当时文献如《淮南子》、《史记》等书所系统记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的“四神”还具有广泛的用途:天文家利用以正四时;舆地家利用以辨九州;军事家利用以定方向。《吴子·治兵》在论及三军进止时说:“行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因为当时人们已非常熟悉“四神”的方位,故取之以为旗上标志,指挥军阵进退。当然,“四神”的广泛应用与人们的宗教观念直接有关。古代宫廷常以四神名其门阙殿楼,西汉有四神纹瓦当。北面的门阙常以玄武名之,元代王士点《禁匾》一书所举两汉六朝例证甚多,不胜枚举。汉魏六朝墓葬中,棺上常刻画或书写龙虎、龟蛇、朱雀,使之护卫墓主灵魂升天入地。1941年,四川省芦山县发现后汉末年王晖墓石棺(205年造),左壁刻一有翅之龙,右壁刻一有翅之虎,棺脚为玄武图,呈蛇缠龟身之状,构图精巧,造型优美。南北朝时期高昌墓葬的随葬衣物疏中也常有“时见:左清(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类的句子。另外,汉代还流行八卦四灵纹铜镜,上面铸有“四神”和“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等铭文,这也有宗教含义:即镜中反映的是人的形象,灵魂附之,故以四神保护,避免邪魔侵害。
发表于 2011-3-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雀。  南方属火。  神煞之一,一般代表着文明等诸如此类的含义。 在奇门遁甲中隐藏在玄武之下。

PS:至少在奇门中,别把朱雀当成真正的动物或者神兽,一般来说朱雀这代表了某些具有“文明意义”的神秘力量。就好像“白虎”代表刑杀一样。

举个例子,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树木。而是指当阴阳变化发生到 阴多阳少 的时候,会产生‘伸展’,“萌动”的现象,那么我们就把这种伸展萌动的现象用“木”来代替。


日本的古首都京都就是按照中国的四神相应来建造的。 或者说日本京都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局。

[ 本帖最后由 xueleishe 于 2011-3-3 17:11 编辑 ]
发表于 2011-3-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道家的,一般影响不大,没特别的事,主要看自身命局和周围环境,条件。风水一般人还是避免吧,欠的总归要还的
发表于 2011-3-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徐磊 于 2011-3-3 17:59 发表
这个是道家的,一般影响不大,没特别的事,主要看自身命局和周围环境,条件。风水一般人还是避免吧,欠的总归要还的


:lol 其实这个和道家的关系并没多少拉。 中华的文化,道德根源都是来自河图洛书,道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如果说的准确点,可以说是 “阴阳学术”。

其实阴阳的变化作用于刑法, 就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变化在人伦体系,就是儒家思想。变化在自身修行就是道家思想。变化在军事体系就是兵法战阵,例如孙子兵法拉等等。

万变不离其宗嘛~

中国一切的文化 思想  道德 都是来源于阴阳学说,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河图洛书。

[ 本帖最后由 xueleishe 于 2011-3-3 18:14 编辑 ]
发表于 2011-3-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椐我的了解和一些阴阳师或风水师的谈论我觉得有点道理,世间的事谁知道呢,竟量不触碰就免吧,虽然短期效果可能会好些,不过我也说了欠的总归要还地:lol
发表于 2011-3-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ueleishe 于 2011-3-3 18:07 发表


:lol 其实这个和道家的关系并没多少拉。 中华的文化,道德根源都是来自河图洛书,道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如果说的准确点,可以说是 “阴阳学术”。

其实阴阳的变化作用于刑法, 就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

河图洛书?不一定吧!学术界也有争议滴:lol 。
发表于 2011-3-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1-3-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jian 于 2011-3-4 09:55 发表

河图洛书?不一定吧!学术界也有争议滴:lol 。


哈哈,如果是GCD的学术界那就免谈了,。~:):lol  关键不是在于什么考证,不是在于什么文献和证物。不是什么古人观察星象,或者某某崇拜。而是在于如果没有河图洛书,阴阳学说就等于是完全是不着调的一纸空文,就等于是放屁,等于是空话。 由于有了河图洛书的解释,才让阴阳学说有了具体的意义,而且变得合理。


就好像我当年学奇门遁甲,打的路子大致就是从   河图----阴阳五行四时衰旺-------十天干十二地支生克冲合-------九宫八卦------奇门遁甲,如果不从河图洛书学起,后面的内容会非常难以理解,而且根本就会晕头转向,即使是学会,效果也大打折扣。 更谈不上真正的理解。

这是一个学习次第的问题。必须要由河图洛书这个基础打起。  

实际上阴阳变化规律就是来自于河图洛书。 没有河图洛书,阴阳变化就像是无稽之谈,没有地基的房屋。  先有了河图洛书,才能有阴阳的变化学说。这个是一定要记住的。

洛书显示出了事物变化规律,属于不动的一面:如 坎1----震3------离9------兑,代表事物变化的四种规律,类似于四季运行。 乾6---巽4相对  代表天体运行性质,坤2----艮8代表大地运行性质

河图,显示出了事物运行的细则,属于动的一面。例如十天干的化合等等。

[ 本帖最后由 xueleishe 于 2011-3-4 10:33 编辑 ]
发表于 2011-3-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学奇门遁甲,自学还是跟师傅还是读的学习班
发表于 2011-3-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3-1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存的河图洛书是宋朝时期出现的吧。
发表于 2011-3-11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ueleishe 于 2011-3-4 10:28 发表


哈哈,如果是GCD的学术界那就免谈了,。~:):lol  关键不是在于什么考证,不是在于什么文献和证物。不是什么古人观察星象,或者某某崇拜。而是在于如果没有河图洛书,阴阳学说就等于是完全是不着调的一纸空文,就 ...

看來尊駕是“GCD的学术界”滴吧,不識廬山真面目。:lol
发表于 2011-3-1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之争:宋以来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的论争。《周易·系辞下》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图书派)与否定派(疑古派)的论争。
  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朱元升、李简、薛季宣、张理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为后世通行说法。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疑古派则视河、洛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
  元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之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
  元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
  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
  另明刘濂《易象解》、清毛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其中或认为河洛为道家炼丹养生之图,或认为只是画卦中一事,并非则之而画卦。众难纷然。
  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洛,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图书派坚持自己立场,并为此宏扬。另王安石、苏轼亦不赞成欧阳修观点。元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
  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黄元炳阐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发。近代疑古派则顾颉刚为代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否定河洛。
  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图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2:05 , Processed in 0.0355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