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中觀”的說法最早由鐸布巴提出,也就是“他空見”的代名詞。后來噶瑪噶舉、寧瑪都不同程度吸收了“他空見”的思想,尤其在噶舉派中,發展出一種可稱作“噶舉他空”的見地,目前似乎已成主流之勢。寧瑪派也類似,【定解宝灯论】受“他空見”的影響顯而易見,可以說是“他空見”與“非有非無”見的調和物。一般人可能不瞭解,其實【辨了不了義論】即是針對鐸布巴諸見地的一篇辯論文。
二、“應成中觀”,現代學者認為印度沒有這一稱謂,但宗喀巴認為:“雪山聚中後宏教時,有諸智者於中觀師安立二名,曰應成師及自續師。此順【明顯句論】,非出杜撰。”
三、“離邊中觀見”一般又稱作“非有非無”之見,是當時在薩迦派學者中比較流行的中觀見,這些學者認為“非有非無”之見即是“應成見”,宗喀巴在【廣論】“明所破義遮破太過”一節中作有介紹與批判。其學說大致可分11個要點,現據【四家合注】分列如下(譯文沿用尊法師本):
“現自許為釋中觀義者,多作是言:
(1)
就真實義,觀察生等有無之理,從色乃至一切種智一切諸法,皆能破除。隨許何法,若以正理而正觀察,皆無塵許能忍觀察。由破一切有無等四邊,非有一法此不攝故。
(2)
又見真實之聖智,全不見有生滅繫縛解脫等法,如彼所量應是真實,故無生等。
(3)
設許生等為能忍否觀察實性正理觀察,若能忍者,則有堪忍正理所觀之事,應成實事,若不堪忍,則理所破義而云是有,如何應理。
(4)
如是若許有生等為量成不成,若有量成不應正理,見實性智見無生故。若許由名言眼識等成者,彼是能成之量不應道理,彼等是量已被破故。如【三摩地王經】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諸根是量,聖道復益誰。」【入中論】云:「世間皆非量。」
(5)
若雖無量成而許是有,既非自許亦非正理,故亦不成。又若許生,非勝義許須世俗許,此亦非理。【入中論】云︰「于實性時由何理,破自他生不應理,即由彼理於名言,非理汝生由何成。」此說由於勝義破生正理,於名言中亦能破故。
(6)
又若不許從自他等四句而生,則於勝義觀察四句破除生時應不能破,以除彼等有餘生故。
(7)
若從四句隨一而生,不許餘三應從他生,此不應理。【入中論】云:「世間亦無從他生。」
(8)
故破生時不應更加勝義簡別,【明顯句論】破加勝義簡別語故。
(9)
此有一類雖於名言亦不許生等,餘者則於名言許有,
(10)
然彼一切皆作如是暢亮宣說。由諸正理於諸法上破除自性,是此論師所宗無可疑賴,以雙於二諦破自性故。
(11)
如是無性復有何法,故於所破冠加勝義簡別語者,唯是中觀自續師軌。”
從薩迦派大學者果然巴開始,又自稱此見為“離邊中觀”,以示鐸布巴的他空見為常見,宗喀巴的應成中觀見為斷見。近代學者根敦群培的見解就是“非有非無見”的另類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