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院佛學:從「四句」的詮釋看宗喀巴中觀的特質 (本文完成於 2003 年 7 月,作者時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宗哲組博士課程研究生) 本文簡體版初刊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哲學門》第三卷第二册, 2003 年 6 月, 頁 68-102。 正體修訂版已刊於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編《天台學會第六届天台宗國際學 術研討會專輯》2006 年 1 月, 頁 335-387。
本文將依格魯派的著名中觀師,即明代藏族佛學家宗喀巴· 羅桑札巴(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 1357-1419)“父子三尊"(rje yab sras gsum) 的多部相關論著,乃至格魯 派諸大學問寺各法相聞思院的不同教程及宗義書,輔以維吉尼亞學派(Virginia School) 的研究,分別循智性認知、存有論及宗教踐行三條線索入手,透過「四句」的例子,扼 述格魯派中觀師宗喀巴對「空」義的獨特理解。全文由六節組成,第一節說明“經院佛 學"的總方向,包括基本態度、主要針對的觀點及“藥方"的組合。第二節追溯與「四 句」相連的多項觀念如遮遣、應成論式等的印度淵源。第三節說明經院佛學對第二節所 述「四句」相關觀念的改造或重鑄,作爲其「四句」解讀時的前設。第四節帶著經院佛 學的特殊規定,以《中論》內最常被提及的其中兩頌爲例,展示經院佛學實際上是如何 解釋「四句」。第五節在兩個「四句」實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經院佛學用什麽方式 把「四句」定爲世俗諦的骨幹。最後在第六節將討論「四句」與佛教宗教踐行之間的關
神秘主義式的「四句」解讀與三種斷見 「經院佛學」的藥方:寓中觀於量論 第二節 「四句」相關概念的印度淵源 應成論式及破而不立 第三節 「經院佛學」對「四句」元件的重鑄 第四節 「經院佛學」解「四句」:《中論》二例 「四句」例一:《中論》第一品第一頌「四門不生」 「四句」例二:《中論》第十八品第八頌 第五節 「四句」與經院佛學的中觀世俗諦 第六節 「經院佛學」對「四句」相關勝義諦議題的澄清
經院佛學:從「四句」的詮釋看宗喀巴中觀的特質
空性(śūnyatā)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Mādhyamika)核心觀念「性空」(śūnya)的 名詞化。在佛教諸多宗見當中,唯中觀學派特別偏重以「空性」概念表述全體佛教共許 的存在論立場,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中觀學派在探討空性時, 四句」 catuskoti) 是最主要手段,「空性」作爲存在的真實(tattva),是透過四句方式被揭示,因而對中觀 空義的各種詮釋爭論,落在專技層次的哲學分析時,常體現爲對四句的不同詮釋。故凡 治中觀者必治四句。隨著學術背景與視野的差異,中觀亦在當代國際佛學界上産生多個 彼此立論完全矛盾的詮釋模式(model)或範式(paradigm)1。尤其當不少研究,在無 知於中觀仍然是一個擁有龐大體系的活傳統的情況下,未經審慎考慮即依與中觀(及佛 教)相違的其他學說,截肢地詮釋中觀,既造成不必要的混淆,亦産生只要緊扣理論脈 絡即可避免的支離與誤解。儘管從釋義學(Hermeneutik)的角度來說,當然沒有絕對確 定的“原義",可依之分判何說更“符應"於歷史實在論或本質主義意義下的“原 義",但不同的詮釋模式之間 ,仍可藉著相互對揚而在詮釋效力上見精粗差別。 本文的目的是:闡述以應成見(prāsangika)立宗的其中一個中觀活傳統,即藏傳 佛教格魯派(dge lugs2)3
是如何從圈內(within tradition)或局內者(insider)角度, 運用中觀系統自己的系列概念對四句進行精密分疏與詮釋,從而說明被當代國際佛學界
本文不擬重復多位學者在其論文與專書內已做過的工作,即羅列及回顧現代學界曾用於治中觀 的觀念工具及曾用於定性中觀的系列標簽。見 A.P.Tuck,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holarship: On Western Interpretation of Nagarju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R.Hayes, “Nagarjuna’s Appael”,JIP 22, 1994, pp.299-378; J.Grafield, The Fundamental Wisdon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s Mulamadhyamikaka rik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87-99。在這些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標簽中,作者只想藉以下一書的看法指出一點,這些 分歧嚴重到如此地步,使不同的結論之間已構成“不能同真的邏輯矛盾關係",見 E.Napper, Dependent Arising and Emptiness: A Tibetan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Mādhyamika Philosophy Emphasiz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Emptiness and Conventional Phenomena , Boston: Wisdom Publ., 1989, p.67。又此書已有中譯 ,見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出版 2003 本文在關鍵字後附上藏文的拉丁轉寫,以便還原爲藏文核實。所附藏文,不論佛學術語、人名、 書名或寺名,一律只用特裏爾懷利(Turrell Wylie)的書面藏文拉丁轉寫(transliteration)系統, 不採用任何音譯(phoneticize)方式,避免三區方言在發音上的差別。藏文轉寫準則見 T. Wylie, “A Standard System of Tibetan Transcription”,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2, 1959, 見 M. Broido,“Veridical and Delusive Cognition: Tsong khapa on Two Satyas", JIP 16, 1988, p.29,指全體藏傳佛教的每一派都自稱以應成中觀爲了義見。但事實上對中觀的理解與詮釋, 各派之間差異甚烈,尤其表現在格魯派與餘派(包括寧瑪、薩迦、諸系迦舉、覺囊等派)之間, 故本文只涉格魯派,不及全體藏傳佛教。
稱爲「經院佛學」(Buddhist Scholasticism)的這一中觀活傳統是:(1)把中觀空義理解 成什麽;(2)如何構成此一理解;及(3)這樣理解的空義有何特殊的宗教意涵(religious 故以下將依建立格魯派的著名中觀師,即明代藏族佛學家宗喀巴·羅桑札巴(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 1357-1419)及其“父子"的多部相關論著,乃至格魯派諸大學 問寺(gdan sa chen po)各法相聞思院(mtshan nyid grwa tshangs)4
的不同教程(yig cha)
及宗義書(grub mtha’)6,輔以維吉尼亞學派(Virginia School)的研究,分別循智性認知、
存有論及宗教踐行三條線索入手,透過「四句」的例子,扼述格魯派中觀師宗喀巴
全文由六節組成,第一節說明「經院佛學」的總方向,包括基本態度、主要針對的 觀點及“藥方”的組合。第二節追溯與「四句」相連的多項觀念如遮遣、應成論式等的印 度淵源。第三節說明經院佛學對第二節所述「四句」相關觀念的改造或重鑄,作爲其「四 句」解讀時的前設。第四節帶著經院佛學的特殊規定,以《中論》內最常被提及的其中 兩頌爲例,展示經院佛學實際上是如何解釋「四句」。第五節在兩個「四句」實例的基
法相聞思院(簡稱聞思院、經院 , 或音譯爲“札倉", grwa tshangs),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大學 問寺屬下的顯教學院,格魯派內部不同學統(即獨特的釋義傳承)即以經院爲基本單位形成學 統彼此間的義理差別。本文稍後也會使用不同經院的註釋解說中觀空義及四句。見 J. Hopkins,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Boston: Wisdom Publ. 1987) , p.576;又見劉宇光:<宗教普世性的範圍 與邊緣:以傳統藏傳佛教學問寺知識階層的身份認同爲例>,載《對話二:儒釋道與基督教》, 何光滬、許志偉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9 頁。 教程(yig cha)是構成經院學統的文類之一,供辯經之用,見 G. Newland, “Debate Manuals (yig cha) in dGe lugs Monastic Colleges”, in J.I.Cabezon and R.R. Jackson (ed.), Tibet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Genre (New York: Snow Lion Publ. 1996), pp.202-216。除<宗教普世性的範圍與邊緣> 一文外,亦可見劉宇光另外一篇<藏傳佛教學問寺辯經教學制度的因明實踐及其背後所依據的 佛學理念>,《哲學與文化月刊》第 313 期,臺北 2000 年,尤其第 567-568 頁。 宗義(grub mtha’)是構成經院學統的另一文類,見 J. Hopkins, “The Tibetan Genre of Doxography”, in Tibetan Literature, pp.170-186。另見御牧克己:<西藏宗義文獻的問題>,許洋主譯,載《西 藏的佛教》,臺北:法爾出版社 1991 年版,第十三章,尤其第 264-270 頁。“宗義"是指以應 成中觀爲了義見,並擔當綱則,判攝內外道、大小乘、空有宗、顯密教等一切宗見的龐大義理 體系,是一寓義理評估於教理史的理論建構工程,見 M. Broido, “Veridical and Delusive Cognition: Tsongkhapa on Two Satyas”, pp.29-30,其規模、涵蓋面的完整度及詮釋上的細緻度在全體佛教 內屬首屈一指,見 D. Seyfort Ruegg, “On the Recep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dbu-ma (Mādhyamika) in Tibet”, in M. Aris and Aung Suu Kyi (ed.), Tibetan Studies in Honour of H. Richardson (New Dehli: Vikas), 1980, pp.278-279. 筆者在此注意到格魯派迄今歷時近六百年,期間教義的變遷及內部的分歧是一不宜低估的課 題,除前註已提到學問寺各法相聞思院的學統分歧外,即使宗喀巴傳其徒,兩代已生相當變化 (見松本史朗:<宗喀巴哲學之根本立場>,載於氏著《チベット仏教哲学》,東京:大藏出版 社 1997 年版,第 290-291 頁,指宗喀巴對中觀及《寶性論》的態度已與其兩位首徒,即克主 傑及賈曹傑有異),惶論更後期的嘉木様一世、章嘉三世等學者的詮釋(見 D.S. Lopez, Jr., “On Relationships of Emptiness and Dependent Arising: Some dGe-lugs-pa Views”, TJ 14 (1), 1989, pp.65-66 談及章嘉三世對空性與緣起之間關係的闡述豐富了宗喀巴的觀點),故本文雖會按情 況援引後來的格魯派學者觀點,但焦點放在宗喀巴本人。
礎上,進一步分析經院佛學用什麽方式把「四句」定爲世俗諦的骨幹。最後在第六節將 討論「四句」與佛教宗教踐行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