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56|回复: 16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录 --

开示录如下:
简介: 1.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 ...
关键字:佛密宗成就者大德开示
1.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视自身如同大地对於任何的众生不分其好壤及顺逆,均同样加以维护,而仅作承担与容忍而已。修行者又应视困顿环境为修持的增上逆缘,如同强风不只不会熄灭火焰,而是会於一般火中帮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

当我们遭逢逆境之时(诸如诱感、恶语、指责、或入狱等),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认为:「我不断地祈请三宝,所以不应遭此灾难。」而是应该认为此乃过去世损害他人所造成的恶业。因此,今生受此灾难并思惟「籍此灾难,愿一切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恶业,皆由我身承受。」我们应该时时明了一切的考验,均是莲花生大士的善巧示现,藉此来消除我们的恶业。因此,我们应当衷心的接受任何伤害与责骂,而思惟此均为上师慈悲的赐予。

许多藏人在过去二十五年来於监狱生活的痛苦中,一点也未退失他们对上师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他们已将这些横逆遭遇的烦恼转化於佛法中,且更加强修持的实践。

当我们在遭逄顺境之时,则不应攀缘,而应当视之如幻梦。如果遇到富裕,以及发达成功能居住於高楼大厦之时,则不应自认为成就,也不应累积财富,而要求享受与追求名利、权势。反之,应当了知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上师慈悲教导的结果。纵使事业成功,也不应该忘记世间一切的成就都是无常的。

经典中说:「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长必有消,有升必有降。」置身於顺境之时,应常祈祷;「所有吉祥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供养莲师。而我则满足於粗衣淡食。」生活实应仅须要温饱以维持生活就好,且应如同过往的圣者,隐居於岩洞及尸陀林中。

所以,过去的圣者均居於岩洞,与野兽为伍。他们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存在,全部转向於佛法了。他们放下一切,而专注於如同流浪者的苦行修持。此种精进的苦行者的内心,已充满法喜。求法的意念,使他们关闭於岩洞,而且被死亡的来临所策励,而不断精进。我们应当尽量趣入这种心灵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由顺境而产生的修法障碍也可避免。

如果不是这样,一旦行者获得名利与恭敬,将视自身为上师、或喇嘛,并自认为应该得到丰衣美食、恭敬等等。当此念头兴起之时,贪心、傲慢随著增长,原来修法的清净心,也随之而完全消生了。若我们视顺境如同梦幻,上述退堕的行为就可以避免,而能增长自身的修持。

我们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来观察自身修行的变化。当我们修法遭遇阻逆之时,诸如昏沈掉举、观想不清等,应当转化为培养清净的洞识见地,也就是观想所在的外境,以及一切众生为住满勇父空行灿烂光辉的铜色山;也可观一切的示现,都是莲花生大士一切的音声,都是其咒音的共鸣。一切的思惟意念,均为他的智慧游戏。若修法时,幸运地有所了悟与相应之时,也不可自以为有广大的进步,而应该视之为上师的指示。亦应当当下清楚明白地了悟此种进步,并无任何目的或贪执。

简要言之,一切的财富、光荣、名誉、锦衣美食,以及修持经验,均可能引起我们的攀缘与执著。如果这种妄念兴起之时,我们应仍安坐於座上,出浊气三次,观想念随著浊气而排出,如同排除贪、嗔、疑。并自我提醒如蜉蝣似的成就,是短暂而无其实质。

在过去世时,佛陀出现於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大转法轮於各地,而成就数千阿罗汉,使他们得以证悟。这些证悟者,有的可飞行於天空,并展示各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而现在这类的奇迹已不复再现,仅余留奇迹出现的地名。后来佛法传入奠基,并宏扬於西藏,成就了无数的大圣者。他们亦复四出弘传佛陀的教诲,而今这些大成就者,均已前往其他的净土,无一遗留於世间。记取这个事实,我们应当了知,无论得到何种的成就,这其间均无本质可得。我们切不可贪求世间的事业,而生起执著应当避免攀缘。

我们於日常的修行、或睡梦之中,可能屡屡逢厉妖及魔障等恶业的强烈影响著。这些现象发生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意图歼灭此种有害的厉鬼,即使在睡梦中也是如此。而应当视他们为过去世的父母,他门曾养育我们,而现在竟欲妨害、伤害我们。他们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们过去世所造恶业的结果,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了知这种损害我们的恶业力量,他们本身也为他们本身、或他们过去世的恶业所支配。作此伤害,无非是为自己来世种恶因,作如是的观察,大悲心乃随之而升起。

当这些魔类决心为害我们,也应视之为清除无明的逆增上缘。任何的障碍、身体的痛苦、心灵的折磨,都可转换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将这些障碍视之为上师智慧的示现,当我们作如是修持时,恶业自然清净,而痛苦也随之消除。随时如此觉照,这些恶业力量就不能成为伤害。反之,若视之为敌对,而欲摧毁他们,则会增加更多烦恼。

近几年来,许多人因为杂念妄想,而引起各种不正常的障碍。这实在是自身潜在意识的作用。行者不应以此为外来的困境,而应当了知这是上师的赐予,作为修持过中的增上因缘。如此,更应专心於祈请上师,而对於所有魔类生起广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话魔障就不会兴起。

若遇外力的干扰,则应当探究其来源,追究这些障碍本身是否有其具体的实质,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击打。如果是如此,则追究他们安住於何处?源於何处?以及从何因缘生起?以此心意,我们应当诚心持诵莲华生大士心咒并发愿,愿诸魔类得依莲华生大士大慈悲心,而亲遇莲师的善法。愿他们不自损损他,愿菩提心深入他们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摄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莲师的清净心,三者合而为一,其功德尤其广大。如果能视一切外相为上师智慧的示现。那么障碍这个名词也将自然消失。

我们对任何顺逆均须保持清净的洞见,视一切的相为圆满清净,勿使自心入於染污之中。我们必须以自身所处的地方,即为莲师争土铜色山的宫殿,而周围的视戚朋友为勇父与空行,一切的音声都为无休止的莲师咒音。坐时观想莲师安坐於我的顶上,为我至诚的依怙。行走时,观想莲师以及他的净土就在我右肩上,对他环绕恭敬。

并应进一步观想,不仅铜色山为莲师的宫殿,即使莲师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均住有千千万万的莲师宫殿,以及其眷属。饮食之前,观想所有食物及饮料变为甘露与白菩提,并供养。第一份予安住於喉间的莲师,而将其剩余残食当作是莲师对我们的赐予,并藉以推持生命。如此,则可以消对美食的执著与贪欲。

夜晚就寝之前,应观想全日安坐於我顶上的莲师,现在慢慢进入我头中,逐渐下降至心轮,安坐於半透明发光之红莲花上。莲花上的四朵花办微开,於是莲师放出无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卧室。旋即又遍照整个法界,当整个法界转化成清净光明之后,我即安住在寂静纯然,而不失觉知的清净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刹那,则所有法界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净清光明之中,再融入莲师。这时莲师己缩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虚空,我随之安住於此无尽无量空性光明的寂静中。我们必须了知入睡与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种修持法有利於我们临终的修持。

假若醒时,发觉自己在睡时并未进入这种虹光境界,则要诚心向莲师祈祷,赐予我们这种大觉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频起,入睡则应了知此种杂念无生起、无留住、也无休止。假若没有干扰的妄念,则安住於自然的状态之中。假若睡梦之时,於梦中则尽力了知这本来就是如幻之梦。

清晨醒时,则观想空间呈现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净土,围绕著莲师的空行与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满莲师咒以及超於世间的天籁。起身时则观想我步入空行净土,该处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们自身也是金刚亥母,真实不虚,且从无始以来便是如此。

我们以至诚向莲师祈请:「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己安坐於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再度出现安住於我顶上。我们不停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於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变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於此。

仅仅听闻上师,以及短暂的开示,不可能有成就。莲师不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须与我觉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莲师称:「我不拾弃任何虔诚的弟子」,如果视莲师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则精进修持所必须的恭敬心很难兴起。我们应当视莲师为贯通三界、永恒不变、无所不知的智慧,即使千万有情同时向他祈祷他也能够分办。

须知信仰在修持过程之中至为重要,如果我们一心至诚信仰莲师,则一切事业均为其加持。随时虔信修行,其本身即是祈请。一切的思变均是莲花生大士,自然的信心随之而生起。这种信心自会关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为莲师,一切的音声都是祈请,一切变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造做。

此为极殊胜的上师相应法,且视上师为不可分别的法、报、化三身。此修法之完成,无须依赖修持次第、闭黑关、证空性、以及持气进入中脉,藉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专一修持中。就如渣华哝山巴等大圣者所为,日夜一心修持,经年累月不断,亦不知饥渴。

以此信仰心,弃绝此生的各种诱惑,而不迷惑於世间行;了知因果而不作恶业,一切寻求的执著,自然消失。行者就不会偏离无上佛道,视一切示现为本尊音声及大乐。行者就不会误入凡夫的念头,视一切事物为上师所示现。并真诚地相信,行者就不会误入邪见。在此情况下,出离及杜绝妄念自然升起。一切应摒弃者自动消失,上座下座无分别,绝对的自性及智慧观照,则自然明现。

我们应不断地修持清净心,使我们能直接地观照到一切法界与众生本来就是清净与圆满。而更进一步无论因外境而起的念头,或过去深植於内心的经验,我们必须了知其本质并无实有,而自然解脱。我们切莫追忆过往的心念,并沈迷於此种忆念之中。若是兴起妄念,即行觉察而断绝。如不予以断治,则一切成功、胜利、敌人、财富、经营或任何世间成就的沈迷,将产生无止尽的烦恼,一如微风吹过湖面,涟漪不绝。

若任由自己沈迷於贪嗔疑嫉的忆想当中,那无异是使自己沈浸妄想之中,正因对此一切情境的执著,恶业造作生起而痛苦随之而来。杂念来时,仅觉察它的兴起,并同时了知它无来处、无住处、无去处,也无蛛丝马迹可寻,一如燕过晴空、飞影自逝。依此思维,念头来时则於之於绝对无边的境界念头不来则随顺自然无念。

[ 本帖最后由 ckm0012001 于 2011-1-27 15: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而言之。第一,无论任何的行为都不可忽离对莲花生大士的观想,如此则可获益无边。再者,所有功德必须发心回向於一切众生,此利他的念头为发展宝贵菩提心的先决条件,及基本的前行。

第二点,於正行时,我们的一举一动均须启发为对真实体性的领悟,而心必须专注於此种修法。假若初学者修此证悟较为困难,或甚至不可能时,则应专心一志於观想莲花生大士,以免心识渗入任何的妄念。

第三点,也就是最后回向。将所有修持,以及其功德发心回向於一切众生。以上即大乘佛法的三大特点,前行依此修持可得果。正行,避免修持过患而偏离。以及结行,或回向,保任无限的增上利益。

我们如能发挥忆念上师的心意能力,则修持上师瑜伽就没有大的困难。如果未能适当修心,不能精进修持大乘的根本心要,而妄想能修大圆满,将毫无成果,大圆满见至为高超,而我们此时的境界则极低,如两三岁小孩的经验、才能与悟性,不能与二十岁的成年人相比。若终身谨记莲师的教诲,莲师不会放弃我们,且将不断加持。我们逐步发展成熟的修持,如欲保证莲师长忆念我们,则必须经常修持。如果幻想数月或一年的修持即可成就,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直至最后一息,努力精进。此种精进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於恐惧及面临死亡的刹那,所能依恃的就是信念及信心。并时时自念临终时,也应当忆知所有莲师的教义,并且使之牢牢记得。惧恐亡时实在是很难如法修持,除非是在生前经常修习。

修法者应能面对任何外缘,不因顺境而欢喜,也不以道境而悲伤。不执著期望与疑惑,而谨慎地依止莲师。欢乐与悲伤,高兴与忧愁,皆无自性,均可成为我们修行的助缘、或道缘。而所有经验均是对修行真诚的考验,此即上师瑜伽的真实本质,也是其主要的修持。若能循此途径努力精进,此即为唯一甚深的教法。

而关于生起次第的精密观想方法,应有四种:是四种配合清净「四生」之过程。四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上师瑜珈,具有此四种精要,却无此等的繁琐。其他方面,生起次第的修持,亦均包含於上师瑜珈之中,而不必分别研讨。此为「清楚相」,即是清楚观想本尊;「清净观」,即是了知本尊各种外相的表义。(例如,一头表绝对与统,一两臂表方便与智慧);坚固的佛慢表坚固不拔的信心,从本以来即是本尊等。

谚语说:「如能生动而清楚地观想根本上师,为时虽然只有一刹那,其获益远胜过十万倍於观想其他本尊。」这上师瑜伽也是圆满次第的基本。圆满次第具有六种成就法,拙火或灵热,为成就的根本;幻化身为成就的基础;梦修反应成就的进度;光明为成就的本质;中阴为修证的延续;抛斡或迁识,则允准行者中途衔接道果。所有这六种修持法,必须发轫於上师瑜珈。拙火与幻化身的修持,契合与上师金刚不坏身之相应;梦修与光明,则契合上师金刚语的相应;中阴与抛斡,则与上师金刚意相应。所以,上师瑜珈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基础,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心要。

发心证悟甚深的圆妙智慧的行者,应如谚语说:「应当了知证悟本具的智慧,实为上师加持的道果,任何其他方法均不足恃。」又说:「任何行者欲开拓超越世间聪明的智慧,而不祈求上师者,一如在岩洞之内,却要观察旭日太阳的灿耀一般。绝对不会明白外境与内心是本来如一的。」

上师瑜伽,即为实践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究竟法门,为一切本来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质,虽不外显,却存在於一切。纵然生起、圆满及大圆满次第的教法无数,它们均摄纳於上师瑜珈宛如连锁,所有教法均渊源於此。

此修法易於进行,无著魔的危险,且能趋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机器於一小时内,完成相等於数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纳所有其他教法於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在萨迦传承之中,我们可发现著名的「道果」,即道与果同时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的甚深精华,其中行者将接受上师身、语、意的灌顶,与加持。继而观想上师。口授传承,亦以热烈虔敬心来领受修法,若无专注虔敬心,就有如无头的行尸一般。

而任何支派,若不能视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而修持,久缺虔敬心的话,均不可能引发内心的经验与体悟。伟大的噶当派圣者嘉喜顾珠唐美不修习其他法门,而仅专注观想其师阿底峡尊者与佛陀无二,并终身以身、语、意来供养。於举世著名噶当巴传承的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师瑜珈。所有宁玛的教传、口传、岩传也是如此。并无一修法,可以不藉由上师瑜伽来建立的。

上师瑜伽不同於生起与圆满次第,是可以於住何时间来修持的。如修习生起及圆满次第,对於坐姿、语、意等诸要点,每一样均须注意。修习生起次第中的闭关,全日必须按时修习,四座必须安排坛城,以及水、水、花、香等外供养,及食子、红、白菩提等内供养。然而上师瑜珈,却可於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须。

圆满次第的修持,拙火、宝瓶气、以及闭气等气功修习,均有阻碍,以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心气紧张,都能导致心理的障碍。上师瑜珈修习,便无此种危险。而过程中,各种能量均会自动契入中脉,如吃饭充饥一般。上师瑜伽能阐发我们的俱生智慧。行、住、坐、卧中均应时时祈请上师:「上师了知一切,请慈悲眷顾。」时时持此虔敬的心,则易得上师加持。跟随上师,而一心专注修行,则能时时警策我们身、语、意的诸业,而明白取舍之道。

由上可以了知,我们应当坚定地去避免恶业,即使在梦中,也不可不如此。同时,即使修持徵小的善业,持此善业而专心修持,也可达到不可思议的修行进步。若不依此而行,我们将有顺从不良、坏习气、恶业的倾向,以至於背弃了善道。

我们必须建立觉照之心之习惯,於二六时中均可了知我们的所为、所行。如作恶业,便思维上师万般叮嘱,我仍不能避免恶业,在他面前,我将自觉惭愧。而所有勇父空行均将因此对我失望,立即心生忏悔。生起金刚意志后,只作善业。若能累积一日的善行,则可藉下列三点来加强前行或发菩提心,即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正行或体解空性,增长专一。瑜伽后行,由我修持而来的一切福德功德,均回向於众生,使他们迅速得到解脱。

由以上各点看来,觉照之心与自省,实为内在上师与真正的根本上师。如果永久维持此觉照之心及自省,则累积善业,且消除恶业将易如反掌。

上师瑜伽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主体,甚深广大无与伦比。所有有此幸运的弟子,应当衷心珍视此种修持。即使岁高至八十岁,仍应效仿巴祖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无间断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蒋扬钦哲旺波对修持传承八大车辙具有彻底之了解,他不仅依此修习,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虽然如此,蒋扬钦哲旺波的主要修法仍以龙钦心髓的上师瑜珈为要,而且时时向莲师祈祷。蒋扬钦哲旺波认为上师相应法容易实践,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传授予他的弟子。

大圆满中有「且却」(立断)及「妥噶」(顿超)等高深教法,但是因为极高深,所以妄加学习,则有如以固体食物喂食婴儿,有害无益。如果我们勉强修学此等高深教法,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藉由真实虔敬修习上师相应法的加持,大圆满的实现就如晨曦般,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升起,「且却」及「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端。

莫以为上师相应法简短,而视之为低层的教法,只是如同上师赐予一口食物罢了。实际上,这法门实为一切法之根本与不二法门。无垢光尊者在广义体认后曾说:「此上师相应法,开启智慧门之钥。」如果我们相信这位尊者的话,我们亦应相信上师相应法。如果无此,任何甚深教法皆属徒劳。如果能专心修持此法,而不将之视为低层教法,则极高的体悟将自然出现。

上师相应法被视为「外修持」,但此并非贬损之词。例如,语、意依身之「外相」而成立,无此外相的任何修持,途中得进展将受到障碍。所以上师相应法,实在包括全部的修持进阶。近年来,修法者均好追求较高深的教法,这些人应该牢牢记住,最伟大的传法者、教授者,督以此法为主要修持。

如修生起次第,我们必须观想清楚、必须熟记咒轮,而且必须对我即本尊有坚固的信心。再者,我们必须熟习不同方式的背诵,忆念前行、正行,以及结行。我们必须经年累月持续行持,并累积数万遍才能见到修持的成果。我们必须长期修持,如果修持不如法,则易遭危险。而,上师相应法则不同,如果专心虔敬的修持,莲师的慈悲与智慧,将极易导引我们达到绝对的证悟。

莲师本人传出此上师相应法时,如龙钦心髓中之所授记:「自中脉的越量宫内,上师贝玛陀钦遮江传出此胜法,以授记赋予众生,以之作为加持。」中脉的越量宫即是当体自心光明,贝玛陀钦遮意指骨鬘莲花大士,莲花乃莲师的名号,而他所戴之骨鬘代表所有妄念的死亡,以及彻底觉悟的胜利。(法本中此段亦指无垢光尊者的内在解脱,变为莲师的内在解脱。)

我们要了解龙钦心髓的授记清晰显示,任何有情众生如果能与此教法修持关联者(特别指上师相应法),均将进入铜色山的清净刹土。

我们应当坚定相信,并专心修持。如依此修持而无相应(比如一年之内),我们不必气馁、失望,亦无须受制於怀疑念头。密勒日巴尊者曾说:「不可期求即刻解脱,而应终其一生修持。」



我们如能下定决心,一心修持直至此身葬入坟墓。所有修持过程中的体验与悟证自然会现起。否则无耐心的短暂修持,不可能引出证悟的经验。西藏有句谚语说:「除非持续修持,殊胜的法意是不会升起的!」

注: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应弟子之祈请,依龙钦宁体(Longchen Nyingthig)传承,以十八世纪伟大的上师立津吉美林巴的教法为篮本,所做的上师相应法的指导、开示。开示的时间是一九八五年春於尼泊尔雪谦寺。


2.自我与他人我们希望自己快乐,所以我们应该也祝福别人获的快乐;我们希望自己远离痛苦,所以我们也应该祈愿众生都能免於痛苦。我们应该如是思惟:「愿一切有情众生具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众生不离无苦之妙乐,愿一切有情众生远离亲疏爱憎,常住大平等舍。」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感到心满意足;其他人不快乐,不是我们的问题,当我们不关心的时候,我们只想尽快除掉任何让我不快乐不顺眼的东西,根本不记得也不在乎其他人可能也很不快乐,相反的,我们应该希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快乐,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痛苦。

[ 本帖最后由 ckm0012001 于 2011-1-27 15: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充满慈悲的心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就是圆满成就诸佛菩萨大愿的最佳方式,即使我们无法给予任何人外在有形的援助,我们应应该时时修持慈悲,直到慈悲永住於心,不退失为止。

   当我们修行,并在修道之路上有所精进时,我们必须记住,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利益他人,保持谦卑,谨记你的所有努力与广大无边的菩萨行相较,都显而轻而易举、正如父母深爱子女一般。我们绝不能认为自己已经为别人做了很多,或已经足够。即使我们最后该所有众生证悟成佛,我们也只能这么想:我们的愿望己圆满成就,绝不能有一丝想要获得回报,利益自身的念头。

   超越我执,全心全意为他人奉献,即是菩萨行的精髓。行菩萨行取决於心,而非显露於外的行动。真正的慷慨是没有执著,真正的戒律是没有贪欲,真正的忍辱是没有嗔恨。菩萨之所以能够舍弃自身的一切,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超越了内在的贫乏,可以无条件地去实现满足他人的愿望与需要。

    3.菩萨心 智慧心不要忘记上师,时时向他祈求。不要随顺妄念,时时观照自心。不要忘记死亡,时时谨守戒律。不要忘记有情,时时回向功德。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了消极的妄念,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说了许多良善的话语,你还是远离正途。

    主宰心是要全然恒久不变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为,一次又一次反覆检查你的心。一旦消极的妄念升起,就用适当的矫正法来治疗。而当积极的正念升起,就将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来强化它,并祈愿他们能证悟到最后的觉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动中或心神烦乱时,都能从惯常的沉静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心的体认。所以,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戒律的实践,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这就是教导的重点。没有持守戒律,无论你记颂多少仪轨或咒语、或做几千次大礼拜、乃至几千次绕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乱的,就不能帮助你去除心中紊乱的思绪,不要忘记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基础。

    就像所有的事物,总是残酷地渐渐接近其最终的归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只燃烧的油灯,很快就会用完。你若以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后在来持守戒律,你有这种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认为你能活那么久吗?死亡不也同样降临在年轻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死亡,并让你的心专注在戒律上。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是,除非你对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坚固透澈的了解,否则你做的「禅修重点」是什么?不能认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堕入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念头影响,当下即唤醒纯然的醒觉,这无碍清明的空性就会逐渐被体认。

    贪欲、嗔恨、无知、疑忌、傲慢(即贪、嗔、痴、疑、慢),这五毒常控制了我们的心。例如,我们看到仇恨将人们推向自相残杀,而国家相互开战。一旦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它们就会支配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净下心来分析它,并探究它的本质,它们将会消失无踪,就像巨大的暴风中的云那般不能掌握,从暴风的外面来看是壮阔美丽,但仔细去透析它,却是无法感触及掌握的。而其实,这些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们重要性和力量时,它们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宽容代替狂野的念头,我们将能去除它们,而用此种方式来对治,解脱就随时在握了。

隆冬时,寒冷使湖水及河流结冻,水变的如此坚硬,可以承载人兽和车辆。当春天来临时,土壤和湖水都渐渐暖和,也渐渐地解冻。这时,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坚硬的冰块?水是柔软的流动,而冰是坚硬锐利的,没有人会说它们是相同的;可是也没有人能说它们是不同的。因为,冰是水凝固而成,而水是冰溶解而成的。

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也是相同的道理,去依附各种现象的实体,去忍受各式的折磨,好感或恶感、喜悦或痛苦、获得或失去、隆盛或衰落、赞美或责备,都会在心中凝滞成一块坚石,我们必须注入自由的活水来溶解这意念的坚冰。

4.心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中走过无数的念头,一个念头生出许许多多的念头,但所有的念头都只会增加内心的骚动与不平。

假如仔细反省日常行为所依据的基本价值观念,并试著找出它们从何而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源自我们未能对事物做正确的检验。我们的所作所为,通常是根据「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具有实体」的假设而来。但是,当我们看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现象世界就像一道彩虹,色彩鲜艳多姿,却没有任何实体存在。

当天空上挂著一道彩虹,映入眼廉的是许多美丽的色彩,但彩虹不能当衣服来穿,不能当饰物来戴。没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拥有的;所有的事物只不过是透过各种因缘的结合,呈现在我们面前。心中升起的念头也是如此。念头根本没有所谓实体的真实,或本质的存在。所以,念头银本没有理由拥有强过我们的力量,我们也没有理由沦为念头的奴隶。

轮回与涅盘皆由心造。即使如此,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只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一旦我们认清念头是虚空的,心也就失去了蒙骗我们的力量。但是,只要我们把虚假的念头当做是真的,念头就会向过去生生世世一般,继续折磨我们,该我们深受痛苦。为了达到控制「心」的目的,我们必须觉知该做什么,以及该避免什么;我们也必须保持警觉,时时检视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

为了破除心的执著,了解所有的现象皆如海市蜃楼中的绿洲一般空无虚有,美丽的外相无益於心,丑陋的外相也无害於心。斩断希望与恐惧、喜爱与憎恶的连结,安住於平等舍之中,了解所有的现象只不过是自心的投影。一旦你知道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你将认清眼前所有的相对现象只不过是一个幻影,一场梦,并且不再执著於它,认清实相即是空,就等於破除了思想的限制。

5.修行我们最需要的开示,就是能够增强、启发我们修行的教授。获得高深的教法固然很好,但却遥不可及。选择你能够真正了解吸收的修行方法做为开始,藉此建立出离心,培养慈悲心。当你从这个修行之中获得坚定的信心之后,你终将能够精通所有高深的教法 。

仰赖一位真正的上师,是从轮回中解脱,获得证悟的唯一途径;上师就像可以让船只飘洋过海的帆。

太阳和月亮的倒影可以立即反射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同样的,对佛法僧三宝具有坚定信心的人,一定能够获得三宝的加持,太阳平等地照射每一处,只有在使用放大镜聚光的时候,可能使干草燃烧。佛陀无所不在的慈悲之光,透过你这面具有信心与虔诚的放大镜聚光之后,加持之火必定环绕於你。

无论情境好坏,皆能升起烦恼障碍;但你绝不该被这些烦恼障碍威吓或击败,学著像滋养万物的上地一般,不要有好与壤的分别心,你所遭遇的困难将强化你的修行,正如强风中的营火,不但不会熄灭,火光反而更炽。

把伤害你的人视为一位值得尊敬、带领你了解何谓脱之道的仁慈上师,为他祈祷,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可以有报一箭之仇的想法。面对教育程度、能力技巧都不如你的人的伤害与奚落,犹能耐心地忍受,更是难可贵。

正确地来看,你将发现受伤害的人,伤害别人的人,以及伤害本身,完全不具有任何真实性。这么一来谁还会对虚假的幻象发脾气呢?面对这些空相,还有所谓的得失爱憎吗?认清这一点,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



一旦你能够控制内心的愤怒,所有外在的敌人都消失了。但是,只要执著於内心的嗔恨,企图战胜外在的对手,即使你成功了,敌人也必然越来越多。即使你战胜了全世界,你的愤怒只会越来越强;被愤怒牵著鼻子走,绝对无法平息愤怒。真正无法容忍的敌人是嗔恨本身。若想要击败嗔恨这个敌人,必须专心修持忍辱与慈悲,直到它们在心中生根为止,届时就没有所谓外在的敌人了。

问问自己在地球数亿人口中,有多少人想过人身难得?有多少人了解人身难得之后,进一步思考利用这难得修习佛法?有多少人思考利用难得的人身修习佛法之后,真正身体力行?有多少人开始修习佛法之后,从不间断?又有多少人持续修行,最后获得证悟?的确,证悟者与未开悟者之比,正如黎明时分的寥寥星子与清朗夜空的浩瀚繁星之比。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没有认清人身的价值。你将白白浪费人生,当人生稍纵即逝,抵达终点之际,你将一无所成。但是,一旦认清人身所带来的难得机会,你肯定会全心全力修行佛法,最后有所收获。

如果你善用人身於正行正道,你就能在今生今世获得证悟。过去所有的成就者都是平凡人身,但是经由学习佛法,跟随一位证悟的上师,并用一生的时间专心修行所接受的教法,行菩萨的伟大事业,最后获得证悟。

[ 本帖最后由 ckm0012001 于 2011-1-27 15: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简介   

    顶果钦哲仁波切(H.H. Dilgo Khyentse Rinpoche)是岩导主 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五位化身之一,智慧心的化身。1910年,仁波切出生於藏东德格的丹豁村,为顶果家族的四子;他的家族是第九世纪西藏国王赤松德贞的皇族后裔。此家族的家园,位於西藏寺各主要省分最东部之康区的丹豁(Denkhok)山谷,康省由许多小王国所组成,其中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王国是德格(Derge)。仁波切的祖父札西却翎与父亲都是德格王的首相。

  仁波切的兄长是桑杰年巴(Sangye Nyenpa)的转世。桑杰年巴是位伟大的教师,他的寺庙位於边钱(Benchen)。尽管非常虔诚,仁波切的父亲毕竟不是很快乐,因为他的长子已经是位僧侣,他无意再让其他子女拥抱出家生活。

  仁波切叙述说:「在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我的家族遇见了米庞仁波切(Mipham Rinpoche),他是一位伟大的喇嘛,隐居在离我们家族属地约一小时脚程外的地方。米庞仁波切立即问我母亲是否已怀孕?我的双亲证实无误,并请教他这胎是男或女。『是个儿子』,米庞仁波切说:『他出生的时候,你们要让我知道,这点很重要。』」

  「他给我母亲一个护身轮,和一些文殊师利智慧佛的甘露丸,要她在我出生时交给我。我出生当天,在未喝任何母奶之前,一位喇嘛用磨成粉的药丸掺著番红花,在我的舌头上写下文殊师利佛咒语的种子字『滴』字。」

  「在我出生三天候,我的双亲带我去见米庞仁波切,他说了一些话,大意是说我是一个特别的孩子。打从一出生我就有一头垂到眼睛上方的黑色长发,我的父亲问是否应该剪发,但米庞仁波切说不用,而且亲自将我的头发绑成五束,就像文殊师利的头发一样。在我的母亲的请求下,他为我命名为札西颇就(Tasi Paljor),藏文为吉祥光轮之意。并亲自将他写在一张纸条上,后来我的母亲一直将它保存在他的祈祷书中。过了一阵子,我的双亲又带我去见米庞仁波切。他授与我文殊师利的灌顶,并说:『我将照顾你未来的一切生活。』我认为他的这项祝福,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我一岁的时候,一位萨迦派的伟大喇嘛罗德旺波(Loter Wangpo)来到我家,他是蒋扬钦哲旺波第一位萨迦派弟子。他为我祝福、并诵经祈求诸佛赐福,并对我的母亲说:『这个小孩与众不同。』他给我一颗他戴在脖子上的蒋扬钦哲旺波的念珠,还给我一条哈达,说道:『这个男孩是我的上师蒋扬钦哲旺波的转世,一连三天我一直梦到及看到钦哲旺波,当我见到这个男孩,一切疑惑全不见了』」

  「在任何事情,我的父亲都会向米庞仁波切请益,而这次米庞仁波切说道:『公开认定这个男孩就是钦哲的转世还太早,这样可能会造成障碍。』因此,我的父亲暂时就没将我献给喇嘛罗德旺波,也未将我送到宗萨寺僧道院。」

  「当我两岁的时候,米庞仁波切辞世。此时,雪谦嘉察仁波切(Shechen Gyaltsap Rinpoche)前来参加他的葬礼。在此停留期间,我定期去拜访他。他告诉我父亲,稍后应将我带至雪谦寺,因为我将广树佛教胜幢,利乐一切有情。我父亲再次请示嘉察仁波切这指示?!很少说到此事的嘉察仁波切回答他说,他梦到长寿佛母札翎玛在本寺成道,并指示他要照顾这个小孩,因为这个小孩将成为众生的依止。我的父亲非常直接的说,如果这是真的,他将允许我到雪谦寺,但如果我只是占住僧院的宝座,他绝对不会允许让我去。嘉察仁波切向他保证我将会有利於教义及一切有情,所以我父亲接受了嘉察仁波切的指示。然而,当时我还太小,所以不能送至雪谦寺。」

  当这个家族进行朝圣之旅时,其他伟大的喇嘛如:达隆玛珠(Taklung Matrul)和昂藏竹巴(Adzom Drukpa)都说这个小孩必定是位转世喇嘛。但他的父亲并不想让他成为僧侣,因为他们有一个大家族、一大批产业和许多土地需要照料。然而,如同钦哲仁波切所述:
  「同一年,我遭到非常严重的烫伤。夏天是我们属地的农忙时节,在这段时间,我们会雇用许多工人,为了提供他们足够的膳食,我们会再一个非常大的锅子中煮大量的食物。有一天,我在和弟兄玩耍时不慎掉进正在沸腾的汤锅中。我的身体下半部受到非常严重的烫伤,以致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尽管我的家人为我念诵了非常多的长寿祈祷文,我还是病得很严重。」

  「我的父亲拼命地问我:『你认为什么仪式可以帮你好起来?如果有任何方法可以救你的命,我们都必须试试看!?』」

  「我最想做一个僧侣,所以我回答说:『如果能让我披上僧袍,可能会有用。』我的父亲於是答应了,并且很快就做了一些僧袍,当我躺在床上,将它们盖在身上时,我觉得欣喜若狂。我也将一对铃杵和手鼓放在枕头上。」

  「隔天,我要求米庞仁波切的终身随从喇嘛沃瑟(Lama Osel)前来为我剃度。我得知我们的几位老家臣在那天落泪痛哭。『现在顶果家族的最后一位儿子已经立誓为僧,那正式这个家系的结束。』但我很高兴,我的健康很快获得改善,早么的危险随之消逝。那年我十岁。」

  雪谦寺位於德格的东北边,他是宁玛巴六大主要寺院之一。钦哲旺波和米庞仁波切最亲近的弟子雪谦嘉察仁波切就在那里正式认证顶果钦哲仁波切为蒋扬钦哲旺波的五位化身之一。钦哲仁波切吐露说他和他的老师一起度过那些黄金岁月。

  「当我们抵达时,嘉察仁波切的侍从以两条哈达迎接我们,一条给我,一条给我的兄长桑杰年巴仁波切。他传达嘉察仁波切的指示,要我们两个一起等待一个吉祥日与他见面,因为它将是我们第一次在雪谦寺见到他。然而,以前曾去过那里的雪珠却可以随时去拜访他。」

  「在收到传话以后,我们等了三天;对我而言,等待和我的上师第一次见面的日子似乎很长。最后我们才被带到他静修的地方。嘉察仁波切穿著一件有毛皮衬里的黄色夹克,而非僧袍。他的头发尾部卷曲,长到足以围绕在他的肩上,因为他很少离开他静修的禅房。他请我们坐下来,并招待我们吃甜美的黄色米饭。嘉察仁波切想知道年巴仁波切曾遇到过的所有老师,以及他曾经学过的教义。年巴仁波切约花了三个小时回答他的问题。」

  「嘉察仁波切的关房位在山腹的山脊上,走到雪谦寺主寺约需45分钟的脚程。通往此美丽地点的小径相当陡峭,雨季期间又相当湿滑。从窗户可以看到僧院和山谷中的河流,其四周一整年大部分被覆雪的山脉所围绕。」

  「嘉察仁波切,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饱学、又有修行的喇嘛。他曾经开始三年的闭关静修,但令人讶异的是只有三个月,他就出关了,他说他已完成他预定的计画。隔天早上,他的侍从发现其关房的石头门栏上有一个脚印。那块石头后来被弟子搬走,而今日仍可在雪谦寺看到。」

  「雪谦寺的主寺可以容纳两百多位僧侣。宗主是我另一位主要老师,雪谦冉江仁波切(Shechen Rabjam Rinpoche)。他习惯因材适教地教导僧侣,并赋予他们权利。他也参观了所有授课的其他僧院,并四处云游,最远到西藏的中部。」

  「雪谦寺第三大喇嘛是雪谦康慈仁波切(Shechen Kontrul Rinpoche),他住在嘉察仁波切关房所在之山脊的另一边。就在山腹的另一座僧院的平顶上,那儿有一片赏心悦目的草地,夏天有时会被整片的草地及黄色的花朵覆盖。康慈仁波切是位伟大的禅修家,他和嘉察仁波切一样,并未在僧院的管理上扮演任何角色。该僧院是由雪谦冉江仁波切照料一切。」

  「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雪谦嘉察仁波切教导我们宁玛传统的、及最重要的教义。当他授与我们灌顶的时候,我常常在他介绍心性时被他的表情和双眼的光芒、与庄严,以及指向我们的姿势所震摄。我觉得除了我本身微弱的信心,让我像凡人一般看著老师之外,事实上,这正和伟大的莲花生大师授权给其二十五位心子一样。我的信心变得愈来愈大,当他再次注视和指著我们问道:『何为心性?』时,我都会全心全力去思考,『这真是一位伟大的瑜珈行者,他可以见到绝对真实的本性?』并开始了解自己是如何冥想。」在下一次拜访雪谦寺时,我受嘉察仁波切之命担任见习僧。

  在见到雪谦嘉察仁波切之前,钦哲仁波切曾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和当时最伟大的学者及隐士堪布兴噶(Khenpo Shenga)研究佛学。从他那里接受菩萨道和中论哲学的教义。

  就在雪谦寺,钦哲仁波切遇见了蒋扬钦哲却吉洛卓(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他们也前来受教於雪谦嘉察仁波切。结束教学时,嘉察仁波切以这个男孩为蒋扬钦哲旺波的智慧心之化身而认证他,并为他举行座床大典。钦哲旺波有五个化身,分别体现在他的身、口、意、功德、事业上。钦哲却吉洛卓就是其事业的化身。钦哲仁波切解释说:

  「座床的那一天早上,我向上攀登通往关房的小径。关房里已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宝座。当时仍相当年轻的康慈仁波切手持焚香,而嘉察仁波切则穿上他最好的僧袍。他们叫我坐在宝座上。然后念诵具足五种完美条件的经文,即时间、地点、教师、教学和弟子的完美。嘉察仁波切主持仪式,并给予我象徵佛陀身口、意、事业、功德的圣物。然后,他赠与我一份书面文件,上面说道:

  『今天,我带来顶果家族的儿子,并视他为蒋扬钦哲旺波的智慧心之化身。我将他命名为:吉美·铁丘·天贝·嘉参(Gyurme Thekchog Tenpai Gyaltsen),即至大乘的不变胜利旗帜,我将过去大师的教义交付给他,现在我死而无憾。』」

  「所以过去约五年期间所发生的这些事件和其他事件,都是我与嘉察仁波切在雪谦寺时所发生的事。在那里,我并未住在僧道院中,而是住在山上的关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回到家,在一个洞穴闭关静修约一年。在冬季期间,我并未出关,我要求学识渊博的堪布托嘎(Khenpo Thubga)前来教导我有关于『佛说瑜珈大教王经』的详细教义。他总共教了三次,而我则用心学习根本经文和龙钦巴的三百页注释」。

  「一些时日之后,我前往堪布托嘎所居住的石渠江马(Kyangma Ritro)。那里没有僧道院或其他建筑,只有帐棚。我十五岁时就在那里从我的父亲的一封信中得知嘉察仁波切已经过世,我的心空虚了好会,接著我心里突然强烈怀念起我的老师,以致我无法抑制地哭了起来。那天我的心就如被撕裂般,我回到丹豁,并在山上开始为期十三年的禅修。」

   仁波切追忆那段日子时说:有一只报时鸟在附近栖住,它是我的闹钟。一听到它清晨约三点的报时,我就起身开始一早的打坐。在五点左右我会帮自己泡杯茶,也就是说一直到午餐以前我都不需要见到别人。有五、六年间我吃素,有三年间我不说一语。午饭后我通常休息一下并读些书。我从不浪费任何时间无所事事。

  仁波切二十八岁结束静修的日子。他跟宗萨钦哲仁波切(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一研修佛法。几年之后开始宣扬佛法。

  「钦哲仁波切视钦哲却吉洛卓为他的第二位主要上师,并且无比的尊重他。在接受却吉洛卓为期六个月的岩传宝藏集灌顶后,钦哲仁波切告诉钦哲却吉洛卓说他希望用其余生来闭关禅修。钦哲却吉洛卓心意坚定的说:『你的心和我的心合而为一,无有分别。您将所学之无数珍贵教义及教导,传授给他人的时机已经到了。』

  同时,钦哲却吉洛卓也告诉钦哲仁波切:『你必须找到有利众生的伏藏;我昨天做一个梦,有八朵象徵祥瑞和许多吉祥的云朵,在这些云朵之上有许多诸佛宫殿和菩萨。从这些云中落下许多有利众生的丰沛甘露雨。你必需传播你宝贵的教义。』

他要求我将所寻获之伏藏传授与他,包括『自生莲花心要』,而我便将它们献给他。」所以就从其时开始,钦哲仁波切不断地为全体众生而努力。

  由於众生的共业,仁波切和家人、学生逃到不丹定居。在几年间他就成为一位受尊敬的精神导师,更受到皇室的礼遇与尊崇。嘉华仁波切多次且多年要求钦哲仁波切到DLSL的居所,钦哲仁波切则将重要的宁玛派密法传授给嘉华仁波切。他的学生包含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法王、宗主及仁波切们。仁波切并不自限於在不丹说法。他足迹遍布欧美。

   1985年后他三次回到西藏与地方居民和喇嘛们共享他对佛法的领悟。人们总是不辞辛劳从远方而来,接受他的祈福和指导。仁波切晚年旅行时多由他妻子和孙子雪谦冉江仁波切陪同。不管他身在何处,他总是在日出前几个小时就起身打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直到深夜才休息。他有教无类。

  仁波切宝相庄严,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如山一般,拥有无穷的精力,一心只为利益众生,及延续西藏珍贵的文化。他在尼泊尔建立宏伟壮丽的雪谦寺,寺内大批的僧众延续西藏雪谦祖寺的传统。他本身也精通各种法会仪轨、舞蹈等宗教仪式,并监督指导僧众的学业及灵修训练;也为广大的弟子及信众提供各种关于心灵或俗务的忠告与建议,直到1991年仁波切圆寂前,他几乎走遍东西方各个国家,不辞辛劳地为护持佛法、宏扬佛法而努力。

  仁波切总是精确地给予每一位闻法信众适切洽当的教授,他用自然优美、轻松的方式,开启了浩瀚无边的智慧之洋,其中汇入了佛法与绵延不绝的加持之流。仁波切讲法时,似乎从未停下来理清思路或斟酌用字,但句句都完美无暇,甚至连阐示最深微奥妙的哲学论点也是如此。这样的开示,不需编辑校订,即可集结成书,作为未来世代最可靠、准确的参考书籍。

  仁波切是西藏之宝,也是代表西藏文化最精致完美的化身。亲近仁波切,就等於亲炙了西藏文化的精髓,就等於置身神圣境地的核心;在此圣境之中,哲理、艺术、仪轨,乃至日常生活最平常的活动,都展开最初、最根本的觉醒,直指诸佛纯然证悟的心性。怙尊顶果钦哲仁波切对每天因各种不同事务来访的信众一视同仁,付出同等的关爱,就同母亲对待唯一的子女一般。甚至在一连串活动之间的空档,仁波切也安住沉浸在莲花生大士广大无边的智慧心性之中,他的德性,素朴、高贵、庄严与幽默风趣,启发鼓舞了所有见过他的人。

   仁波切在1991年示寂,并现虹光身成就、身蜕如婴儿般。他圆寂的时候,除了事先告知弟子,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外;圆寂后,仁波切双脚一盘,整个身体竟然开始逐渐缩小,从一九五公分一直缩小到三十公分左右。当时原本想缩小到成为一道光逝去,经过弟子们的苦苦恳求,顶果钦哲仁波切才只缩到三十公分的大小。如今一位在1993年莲华生大士诞辰(藏历五月初十)出生的小孩已被认出是他的转世。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敬偈
摘自《 唵嘛呢呗美吽 :证悟者的心要宝藏》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64、
一尊诸佛总集观世音,
一咒心要总集嘛呢咒;
一法生圆总集菩提心,
一悟解脱一切诵嘛呢。

释迦牟尼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之一;佛法,指引我们何者当避免、何者该培养,全都完美地包含在六字大明咒中;僧伽,是在道上帮助我们的菩萨,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观世音菩萨是三宝的合一。正如一座蓄水池收集了无数雨滴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也涵盖了文殊菩萨的所有智慧和金刚手菩萨的所有力量。就是此一本尊、一咒语、一修法,你就能成就一切。

许多本尊有无数的形相:寂静或愤怒相,一头、三头或多头,有二、四、六或更多手臂,每一种都象征不同的功德。然而,你可以相信他们全都涵摄于观世音菩萨一身。同样地,既然其他无量咒语的一切利益都涵摄于六字大明咒中,你可以全心全意地只持诵此咒语。你的身、语、意与观世音菩萨证悟的身、语、意本质相同,这是你应该了知的修行精髓。

同时,在成佛之道上一切通往究竟目标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便是持续保持并增长广大的菩提心。根据殊胜噶当派上师的口诀教授,先将心的本性——究竟菩提心——介绍给你,然后你再培养对一切众生的悲心——『相对菩提心』。

流转的念头在实相上是无生的,既不住也不灭。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要控制狂野的心是很困难的。以这种了知,当念头产生时,不去追逐它,安住在心的本然相续状态中,即所谓的『究竟菩提心』。

一旦你以此方式瞥见了心的本性,你对究竟菩提心的了悟会因两种相对菩提心的修持而加深:即为了一切众生之故而成就佛果的愿菩提。如前所述,只许愿帮助他人是不够的,你必须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真正力行利益一切众生。为了达成此目标,你观想观世音,持诵其咒语,禅修其智慧本性。当你以此方式持续修行,妄念会愈来愈少。当智慧在你身上盛开时,就能使你圆满自、他此刻与究竟的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1)
(龙钦心髓前行导引)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共前行与皈依)
       为了听闻教法,我们首先要生起如同一切显密经续上所说的正确发心。它最主要是强调我们要具足为众生而成佛的大愿。在佛陀为不同根器众生所传的一切法中,以下所教授的是所谓的加行法或基础教法,它分为外与内,亦即共与不共两部分。

共加行法

  刚刚开始时,要知道信心是我们在道上的主要原动力;在每一座开始时,我们应观想对面的虚空中,或者在我们的头顶上,有自己的根本上师现以莲花生大士的身形,智慧绚烂、慈悲微笑,安住在一团巨大的虹光中。然后我们以强烈的虔信心连说三次“喇嘛千诺!”意思是:“莲师您了知一切!我在您的护佑中!”并请求他加持我们在此难得的一生中,能够成就圆满通路的完全证悟。随后,光从莲师散放出,遣除一切无明恶业,使我们充满加持力。然后我们深思于外或共的加行法上,此外加行法共有六个主题。
共加行法

  1)人身难得——思之能令我们转心向法。
  2)死与无常——思之能令我们了解修持佛法的迫切性,并激发我们努力精进。
  3)业力因果——思之能令我们清楚的了解业力法则的运作方式。
  4)轮回是苦——此教授帮助我们了知轮回的染缘必定是苦。
  5)殊胜解脱——以使我们了知藉由教法的领受和修持, 我们能够使自己解脱轮回,并究竟地达于无上的全知圆觉境界。
  6)追随上师——以了知为达上述境界,我们必须依止一位精神老师的加持与教授。

    在深思这六个主题后。随之应修大家通说的“拿卓”NGONDRO)或“加行法”,但当我们说“加行”时,并非强调这些修法是较不重要的。基础是建造一栋坚固房屋的首要条件,在佛法的修持上亦同。修加行法不仅是在累积数字,否则即使你已叩了十万拜大礼拜,以及五前行法每一种都持满了十万遍,也无济於事。

  加行的真正重点,是利用这个人身,使其成为行者达到解脱的稀有机缘,并了解如此做的急迫性,对娑婆世间的环境所制造的只有痛苦这个事实,生起强烈的信心,且了解痛苦源自业力——恶行之效应。如果这四种思惟真正地植入行者的生命中,那么加行的主要重点便已被了解。你不应仅是思考它们,而是要能在你的生命中去体验。真正的基础修法必须是在它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时才算。

  不要以为“加行”只是一种低阶、初学者的修行法,或以为它不如“大手印”、“大圆满”深奥。事实上,因为它是一切修法的地基,有决定性的重要,把它安排在刚起修时正是一点也不错。假如我们直接去修所谓的“主修法”。而没有加行的准备,那么它将对我们一点帮助也没有,因为我们的心尚未被驯服而难以控制,且尚未准备好。它就像在一个冰湖上建造一所美丽的屋宇般——无法持久。

  生起对轮回的强烈出离感,是为了导引行者逐渐步向佛的境界。佛法的修习在刚开始时是会有点困难,但只要行者坚定的走下去便会变得愈来愈容易。而世俗的活动在开始时,是相当容易且喜悦的,但长久下去便会带来愈来愈多的痛苦。

    在一切修法的步骤中,我们必须在心中清楚的保持着――我们是为一切众生而修法。“一切”并不是特定数目的众生,因为众生之数如虚空般的无限,如果我们回向我们每一个善行以利益一切生命,如此,这些善行的利益将会长久且增长,直到我们成佛为止。为一切众生的缘故而修行之愿,事实上是成佛的极重要根本。
     这个加行法包括了一些文句的持诵。以下便是第一部分:

  “喇嘛千诺!
  如今我已拥有了难能获得且如此重要的这些自由与天赋,
  愿我籍着忆念宇宙与生命的无常而唤醒自心。
  令我真正地自三界的苦海中解脱。
  没有何者当为何者当舍的迷惑,
  愿我于道上坚忍不屈。”

  在例如“龙钦宁提加行”等其他加行修法中,法本上念诵的都比这要更为详细。但不管是哪一个法本,光是嘴巴念念都不会有太大帮助。在念诵时我们必须不断地醒觉于法本的意义与目的。必须要改变的是我们感知外在世界的方式。我们要真正的相信,一般娑婆的境界除了痛苦外一无是处。我们必须不断地将时间冷酷无情的变迁推移,与死亡的迫切――无常,置于心中。我们必须去留意我们的行为,决不忘掉因果业力,而认为那不重要。我们必须承认解脱的必要,与为达解脱而依止精神导师的必要。然后此教法的真实意义,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共加行

  加行的内部分,是以皈依――入道之门开始。

  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三种稀有且殊胜者”,即佛、法、僧三宝。承认这三宝的价值是很重要的。

    佛宝的特质以“三身”展露。其中“法身”或“绝对身”以法界体性智(绝对广阔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absolute expanse)、大圆镜智(如镜之智,the mirror-like wisdom)、平等性智(平等之智,the wisdom of equality)、妙观察智(一切分别智,the all-distingushing wisdom)、成所作智(一切成就行动之智,the wisdom of all-accomplishing action)等五种智慧展露它自身。五种智慧现以报身佛的五部族――即五方佛,五方佛在其佛土持续地为其菩萨眷属们转*轮;他们为凡夫而示现成如释迦牟尼佛等可见的化身佛。

  法宝是佛陀为一切众生所作之智慧表达。

  僧宝是由一切修持佛陀所示现之道路者所组成。

  内在的三宝是指三根本:上师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空行是圆觉事业的根本。虽然名相迥异,但三根本与三宝毫无分别。上师即佛、本尊即法、空行与护法即僧、就极内层而言,法身是佛、报身是法、化身是僧。

  作皈依时,我们观想在自己前方是皈依的对象。我们不应认为外在环境仍是普通或不净的世界,而是要把它当成一处清净的佛土。那儿一切圆满,有着满愿树、甘露湖、黄金大地与珠宝山;所有的声音,即使鸟鸣、树叶的沙沙声都是诸佛的心咒与赞颂。单单尝到如甘露之水、便能引生起甚深禅定的境界。

     在此净土的中央,观想一棵不可思议的满愿树,充满盛开的花朵,金树由珍贵的物质所组成:珠宝的主杆和支杆、黄金之叶、果实和花朵由种种不同稀有珠宝所成。在支杆上吊着成串的珊瑚、珍珠、琥珀、土耳其石等等。还有些微小的铃,它们清晰的音调发出佛法之声。

  满愿树有一主杆和四支杆。在中央主杆之上是一个由多种珠宝所组成的宝座,由八只无畏狮子所支持着。在宝座上是一朵多彩莲花,其上为日轮与月轮。月轮上有一圈光明广阔的虹光,而我们那对他有强烈自然虔信心的根本上师,以稀有珍贵的莲花生上师身形,笑容灿烂、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安住其中。
     在虚空上方,是从原始佛普贤王如来直到莲师他自己的三种传承一切上师,一个排在一个下面;旁边则是一切行者感到有信心的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传承的一切伟大上师。

  关于四个主要支杆方面,前面支杆上是释迦牟尼佛,被此贤劫(the fortunate aeon)的一千零二佛所围绕,诸佛均身着三法衣,具足圆满佛陀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如顶上肉髻相、手掌幅轮相、足底千幅轮相等。

  在右边的支杆上是佛的八位心子――文殊师利、观世音、金刚手等八大菩萨,与其他大乘的所有菩萨。他们以五头冠上的调挂饰带(the ribbons hanging from the diadem)、舞用彩带(the scarves of dance)、肩部背心(the shoulder shirt)、法裙(the shirt)和腰带(the belt)等五种丝绸服饰与头冠(diadem)、耳环(earing)、三排项链(three rows of nechlaces)、臂环(armbrocelets)、手环(wrist bracelets)和踝饰(anklets)等八种报身的珠宝庄严美丽地装饰着。八大菩萨是立姿、面向前方,准备去利益众生。

     在左边支杆上是最高贵的小乘僧团,有舍利弗(shariputra)与目健连(maudgalyayana)――尊贵佛陀的两位主要弟子所领导,伴随着十六阿罗汉,八大sthaviras和所有小乘的僧众,以不同的禅定坐姿坐着,手持钵与行脚杖。

  后面的支杆上是三乘的一切经典,完全面向我们,美丽地安放在一个珠宝的龛中。它们自然地发出梵文母音和子音的声音,如般若波罗密多与一切大乘经典教法之声。这些经典象征着佛法的承传――写下的教法自身,以及佛法的证悟――圆觉的特质。

  环绕在虚空中和支杆间的一切,是像云般的六种等级密续之忿怒尊,以及勇父、空行与护法。男性的护法,如恭波宁玛(gonpomaninig)、累等(lekden)、四臂大黑天、六臂大黑王、桑耶寺守护神多杰累巴(dorje lekpa)、罗侯罗(rahula)等,都面向外地挡开我们修法的障碍;而女性的护法如一发母(tseringma)等,都面向内以防止加持与成就漏失到外面。

  所有这些本尊与精神导师们充满了整个虚空,如同倾巢而出之蜂群般。他们应被观想的十分清晰、透明、生动,好像由彩虹光所做成的,散发出智慧、慈悲和力量。

  我们想着自己站在皈依对象之前,面对着它。在我们的右边是此生的父亲,左边是母亲。后面是一切六道众生,前面是所有我们感知的敌人。我们引导着他们一起向皈依的对象,以身顶礼以示敬意;以语持诵皈依文,以心产生对皈依处的全部信心。

  我们必须以大乘的广大态度而皈依,不仅为此生皈依,而且要直到我们臻达圆觉;不仅为了我们自己,而且是为安立一切有情众生于圆觉中而皈依。

实际上持诵的句子是:
“礼敬!
直到我与一切众生成佛,
我皈依三根本。”

  在修法中,如同在根本仪轨的教授中所诠释般,我们在此持诵之四句文中,亦已包括两行是菩提心。在大礼拜时,必须同时持诵此皈依祈祷文,二者各十万遍为圆满。

  在每一座修法最后,我们观想智慧光从整个皈依处放出,触及我们自身与一切有情众生,净化我们所有的痛苦与障碍,并且在我们的心中引生智慧。然后我们自己和一切众生,就像一块投向鸟群中的石头般地飞向皈依处,而使我们全部融入莲花生大士之中。接着,上师、本尊、空行与护法们化光融入莲师,莲师即为一切诸佛之合集变得更加光辉灿烂,耀眼地安坐在空中。最后,如同彩虹在空中消失般,莲花生大士他自己融入空性、光明的空中。在此境界上安住一段时间。

  此广大的空性、光明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自心本性。安住在那彻底的纯一中,将使行者了悟心的本然空即法身;而其展现――光明或智慧,即是报身;其化现――遍布之大悲,那是化身。如此,行者将了悟到皈依的对象――三宝,即是行者自己,此外无他,那不过是行者心中的自然呈现罢了。这就是究竟的皈依。

    有三种殊胜的方法必须被应用在皈依以及行者其他的修法和行动上:首先,行者必须有为一切有情众生而修的准备;第二,行者必须完全专注于修法上;最后,行者必须为一切众生回向。

  此处之前行准备,是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皈依。主要的部分是要具足对佛、法、僧、上师、本尊和空行的完全信心,而专一的皈依。所谓信心意指,即使行者遭受冷、热之苦,即使行者为疾病痛苦或不悦所缠,也要一直依止三宝和三根本。就算在生命的危险时刻,也不可能舍离他们。如此行者的皈依才是衷心无伪的。

  已皈依完全圆觉的佛后,行者不得再向天界的众生、财神或大力之神、自然的力量、精灵、星宿、山神等皈依,因为他们全都未超越脱离轮回。由于佛像和画像是佛陀形象的再现,故行者必须敬重这些佛像――哪怕只是佛像的一个碎片,并且要把他们放在一处明显、干净的地方。

  已皈依佛法后,由于佛法的根本是想要去利益众生,因此行者要放弃任何对其他有情之暴力。经典承继了佛法并能引导行者成佛,故不论世出世间之书均不得跨越,行者甚至要避免踏上任何文字――即使仅仅是一个字母,因为它可能成为佛陀名号的一部分。行者不可随便对待书写工具或把它放在肮脏处,而要把它放在高处;或在必须丢弃时,将它焚于净处。

  皈依僧后,行者应避免和那些见地与生活方式完全违背佛法的人合作。行者应对小乘的男女出家僧尼,于大乘的菩萨僧具足信心和敬意。

  简而言之,皈依的精要所在是对皈依处有完全的信心,无论自己生命中所遭受的环境是好是坏均能无悔。如果行者遇到善乐或适宜的环境,应认为它完全源于三宝的慈悲和加持。行者应心存感激并将此善乐回向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悉能同享此乐。如果行者遭遇困境、生病、穷困、被批评、嘲弄,行者要想想自己在过去无量生中所犯之错误行为,足令自己投生下三道!但籍着上师、三宝的慈悲与行者对他们的强烈信心,因此,今天籍由疾病与困境的体验,便清净了这足以投生下三道之业力。行者应同时祈请“籍我此痛苦,愿我代一切此刻正忍受着同样困境的众生受苦。愿此困境助我於成佛道上进步。”

    行者必须维持自己的一切日常活动,均依止於皈依处。例如,在晚上,观想一切皈依对象正排列在你的头上,光耀且透明,在你的心中充满着信心而入睡。当你走路时,想着皈依处在你的右肩上,而你正诚敬的右绕着它。进食时,想着你正供养食物中的第一口的部分给三宝,然后吃下剩下的部分,当作它已被加持过。当你穿新衣服时,第一念便供养给三宝。

  若你具有全然的信心,便不难得到三宝的加持。若你不具信心,你便将自己隔绝於加持之外。太阳光普照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然而只有籍着放大镜将它们聚集,你才能令干草生火。同理,若你已有信心的放大镜,那么上师的加持力将在你心中燃起。

  信心有不同的层次。首先,当你一听到三宝的特质和佛陀、大成就者的生平时,行者的心中便充满的清楚的喜乐,并且改变行者的认知,这是所谓的“明显的信心”(clrar faith)。当想到他们时,便使行者充满了要去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特质和自己去获得这些特质的强烈渴望时,这就称为“渴望的信心”(longing faith)。当籍由修行,行者获得了对教法真理和佛陀圆觉的全然信心时,这是所谓的“信赖的信心”(confident faith)。最后,当信心已成为自己极大的一部分,即使在生命危险时也不可能放弃它时,它便已转化成“坚定不移的信心”(irreversible faith)

  信心是佛法修持中超越一切的基础。任何修法――即使是大手印、大圆满皆需要皈依中的信心去支持它。皈依是开始的基础,但如果你了解其深层意义的话,它就是去了解佛陀的究竟目标。因此,从今直到成佛为止,皈依应成为行者修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菩提心――成佛想

  菩提心就是为一切众生而成佛的想法。佛教中有小乘、大乘两种层次的菩提心。我们现在所修是依大乘。它之所以被称为“大”,乃因其态度和动机之广大――其愿涵括一切众生均可成佛。

  菩提心亦可分为绝对和相对菩提心两种。相对菩提心也有两个面向或层次,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绝对菩提心是对一切现象之究竟本自空的了悟。但那对初学者并非容易理解的。因此,为了去了悟绝对菩提心,行者必须首先长养相对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去受菩萨戒以生起菩提心,行者需要一位证人,像自己的上师或一尊佛像皆可。在此修法中,行者是於莲花生大士之前受菩萨戒,莲师身边所围绕的眷属则如前所述。
    在皈依对象之前,行者这次只需观想自己即可,只观自己是因为要发誓,保证为一切众生而做事。行者应如下诵念:
  “为利众生愿成佛,
  故我发此愿,行菩提心於其究竟意义中。”

  菩提心之精要所在及其所需为何?有情众生因执着贪爱、违愿嗔恨与无明三种障碍,而无止境地轮回於娑婆三界中。佛性(tathagatagarbha)是自然的呈现在每一位众生中,但众生无法认识它而坠入污染中。这就是无明、轮回的根本。

  这无明愚痴的主要展现就是自我――“我”的想法。一旦这样的念头占据后,人便怀有“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名字”的想法。但事实上,“我”的念头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假设。

    我们现在拥有这个多种元素所组成的所谓“身体”。只要身和心保持在一起,不同的感官意识便可感知外在现象:我们可以看见形象,能够听到声音,能够闻到味道,品尝口味,感觉到客体。有了自我的想法,我们便攀着在个人自我存在的概念上。感知了外在世界,我们便攀着在自我存在现象的概念上。当我们还活着时,身和心一起操作,且我们还都有个名字。但无论如何,当我们开始审查这身、心、名三者时,我们能够很容易的了解,这些都仅仅时符号标签罢了,本质的实相上空无一物。

  让我们首先看看身体。它是由皮肤、血液、骨头、肉和器官等不同的成分所构成。我们若把这些拆开,把皮肤放一边、骨头放一边、血肉……个个放在分开的地方时,便无法说单单皮肤就是身体,单单血液就是身体。依此类推,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可被归为身体它自己。甚至也没有一种特定物可被说是(含有一切)“身体”精华的东西。

  因此,身体只不过是一种异类元素的暂时组合的执着符号罢了,它自己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根本就没有身体的存在。然而,由于我们相信它是“我的身体”,所以对能够令它爽快之事感到极大的执着,并且希望能避免一切对它不快的损害。

  人同时也执着在“我的心”的观念上。但如果我们试着去寻找此心的话,你不可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它。心不在脑、不在心脏、不在皮肤或身上的任何地方。心没有实际的形态,既非圆、方、亦非矩形。心没有任何特别的颜色,既非固体也不是四散的。所以,“心”仅仅是对无止尽念头执着的一个名字罢了,而念头一个尾随一个;就像是“念珠”只是一个给予一百颗串在一起的珠子的名称般。

  而“名字”这个观念的实情也是一样。例如,我们说“人”以立意指其为一个人类。但“人”一字,不过是由两撇所组成,如果我们把左边分开,那么“人”的概念便完全消失了。

    一旦这错谬归罪的系统已生根后,就有些众生和事物会被我们认为是“我们的”,例如那些我们感到有强烈执着的是我们的亲戚,而对我们作些益事的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无法忍受和家属亲友的短暂分开。我们准备作出任何对或不对的行为,以愉悦或防护他们。这就是所谓的执着或贪欲。

    其他被我们认知为引起我们的伤害的众生,我们就决定他们是敌人。我们准备去伤害他们,尽可能地反击。这就是所谓的嫌恶或嗔恨。

  当这样的无明占据了整个心时,在轮回中无尽飘荡的因缘便已具足。事实上,执着和嫌恶都只是错误的认知,“敌人”和“朋友”不过是种快速变换其位置,且极不可靠的概念罢了。我们已在轮回中投生无数次。在每次的投生中,我们都有父母、朋友和敌人。我们的过去及未来生中,绝对没有谁一定是我们的父母、朋友或敌人。我们最大的死敌对头可能在我们下一生中,做我们的孩子。我们此生的父母也可能是来生的敌人。我们所经历的并非几生而已,已是无数生了。在这生生世世中,我们拥有过那么多不同的父母。所以,对他们任何人有强烈的嫌恶或执着,认为他们是敌是友都毫无意义。这只是我们缺乏对无量过去生中一切有情众生所发生的事物的洞见能力。我们是极被污染的。

  当我们看见某人并且认为“他是我的仇敌”,那个想法不过是我们的投影。假如有人叫我们是贼,或甚至用根棍子攻击我们,嗔恨将在我们心中生起,我们可能会红着脸,并且想着“我一定要打回去,而且要比他敲我还要痛的狠狠敲他”。所以,我们拾起一根大木棍,然后冲向他去。嗔恨是如此的强烈,足令我们如此的极端;但假若你审视嗔恨自身,它不过是个念头罢了。我们再审视念头则会发现那里实无一物:它无形、无色、无位置、亦无任何其他特质。它是空性的。而认识心的本然空性即是绝对菩提心。

  假如我们仔细的深思,我们会洞见当别人打我时,其实连一点点生气的原因也没有。对棍子生气将会是可笑的;而对打我们的人嗔恨,那就更可笑了。因为那个人是他自心之毒牺牲品,值得我们以全部的慈悲心,来报偿他如此行径所建立於他自己的额外痛苦。我们怎么能对一个心识如此纷乱的人生气呢?

  我们必须完全除去我们心中的这些执着和嫌恶。如果我们迄今曾把谁当作我们的仇敌,我们现在就应该发愿极力去利益他。假如我们曾强烈的执着於某人,我们当能继续去利益他,但却没有必要为我们自己的执着所困。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慈悲心平等于一切生命。没有敌人可争斗;也没有朋友可攀缘。一切众生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般,平等地值得我们的爱心与善心。我们应想想对自己的双亲该多感激。首先,他们给我们生命。然后从小时候便喂养我们,为我们穿衣,教育我们并深爱我们。我们应扩展这种感恩之心到一切无量的众生身上。父母和子女间交融的爱是极自然的。即使是老虎等最凶猛的动物,也对幼虎有着大爱,随时准备以其生命去拯救幼虎。但这是仅对少数众生有限之爱的一小面罢了。我们必须感到那种为一切众生之爱。

  轮回没有一处是无苦的。所有的众生——连最微小的蚊子,也无一例外的仅求快乐。但他们所作的一切却令他们自己永远的痛苦。原因是众生没有了知到负面的恶行将是痛苦之因;而正面的善行是乐因。动物们出于求安适与快乐,而把其他动物宰来做食物。而这样一做,便产生了其他动物和自己将来更多的痛苦。一个疯子在自己身上捅了一刀,或裸体地呆在冰天雪地,基本上仍是想要求乐,但却无意识地做了一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同样地,由于未能了知得到快乐的唯一方法便是止恶扬善,因此众生导致了自己的痛苦。如果我们想想这点,一股强烈的悲心必将在我们的心中,为一切污染的众生而生起。

  然而光有慈悲一切众生之心仍然不够。只有慈悲心无法助人。行者必须把它真正实修,并且真正帮助众生。如果有人生活良好,且照顾其年老双亲,他必然为众所尊敬;而他若不顾其双亲,众人亦必将轻视他。同样的,不去帮助一切曾为你过去无数生中慈爱双亲的无量众生,亦必是无限的可悲。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去做将可利益一切众生的任何事情。

  假如你想利益他人,那么施与食物、衣服与一般的情感,将会有某些程度的助益,但其利益将是有限而短暂的。你必须去找个绝对且不多的助人方法。这是一种善通对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仁慈行为所做不到的。那只有佛法可能做到。佛法能帮助众生脱离轮回的下三道境地,并且究竟上可以令他们成佛。当然,在刚开始时,以我们目前的境界而言,并没有如文殊师利、观世音等佛菩萨度众的能力;而修持佛法即是达成那能力的前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追随一位精神导师,领受他的教法并付诸实行的原因。

  以精进勤勉、强烈的信心和虔诚心,即使是只虫个个都能够成佛。在刚刚开始时,我们应对我们能够成佛有不动摇的信心。我们也应拥有一个广大、鼓舞振奋之心,认为我们将也能够带领一切众生成佛。如果我们只想着“愿我能解脱我的困境,被护佑离於恐惧而享安乐”。仅仅注意着我们自己,这是种极狭隘的态度。我们应愿无数众生得究竟安乐。满此愿的唯一方法便是修持佛法与成佛。如果从刚刚开始的时候,你便回向自己的努力以饶益一切众生,那么你的修行将会免于嗔恨和傲慢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而且其利益将会从今起,持续且不朽至成佛时。

  行者能以身体、语言和心智修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心。事实上,透过身的修持,如礼佛、经行绕佛,与籍由祈请、持咒语等的修持是有大利益的;但除非心能彻底转向佛法,否则这些利益将是有限的。

    把皈依的对象当成你的见证人,并坚定的发此信愿:“从今起,我不再有任何自私的想法,即使当我念诵一句六字大明咒时,我也应为一切有情众生而念。”这种愿为一切有情众生而做的誓言,就是“愿菩提心”。而“行菩提心”是行者为满此愿而作的一切善行。

  菩提心有无量的利益而危险极少。为什么呢?因为行者若全然地为一切众生而修,由于行者发心如此纯净,障碍和偏差必定无法伤害。菩提心是圆满的,同时也是简易的修法。精要而言,菩提心即是愿为协助他人成佛而成佛的目标。

  当我们开始真正修习菩提心时,我们要再次持诵那结合了皈依与菩提心的四句偈,但这回不必做大礼拜,而主要专注于菩萨愿的意义上。在每一座结束时,我们向自己面前的皈依处祈情:“愿菩提心如同呈现在莲师智慧心中般地,生起于我的生命中。”接着,一切传承上师和本尊,由外向内地化入光中并触到莲花生大士之中。莲师自己也化光融入我们自身。在那刹那,想着莲花生大士完全展现的菩提心,已和你自己的心结合而无法分开。最后以“若珍贵的菩提心尚未於我生命中生起,愿能速生。若已生起,愿永无退失且不断增长。”之愿文做一结束。

  我们应牢记,过去令我们菩提心退失之障碍,是我们在敌友间所做的分别心。当我们了解到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时,视他们为仇敌就没有意思了。同样地,执着于朋友也是无意义的。不仅於过去,未来世中,此生也有曾和我们相当亲近的人,但后来却成了我们的敌人。固执於敌友之概念亦毫无意义。一旦我们完全放弃了执着与嫌恶,那对天称上等重的砝码,我们将具足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完全的平等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无量心

  为了生起、开展菩提心,我们必须长养慈、悲、喜和舍四种无量心。这四者中,舍无量心是最重要的,那表示我们应勿在敌友间分别。这是我们应常修之入手处。舍无量心会导引我们到圆觉佛陀的本智之一――平等性智。

  为了举证菩萨如何把他人的福祗置于己前,我们回想以下尊贵佛陀曾为一只大海龟的本生故事。过去有艘船沉没,而五位水手落入海中。那只海龟便浮到海面,以人类的话跟他们说:“到我背上来,我会载你们上岸。”然后海龟便极困难地带着五位水手,游向海岛之岸去。水手因之平安生还。但海龟已完全精疲力竭而需要在岸上休息。她睡着后,有八千只小虫来吃她的身体。因此她被痛醒,海龟心想:“如果我立刻走入海中,所有的虫子将会死光。”所以她决定舍她自己的血、肉给它们。而八千只虫子完全地吃掉了那只海龟。

  在她快死时,由于她是位大菩萨,因此发了个愿:“於我最后完全成佛时,愿这五位水手和八千虫子,成为我第一次传法的对象,安置他们於成佛之道上。”依此祈愿之力,当佛陀已得圆觉时,他到靠近瓦拉那西附近萨那斯(sarnath)的鹿野苑去,给予五位优秀的弟子――五比丘初转*轮,这五人即过去之五位水手;而八千位参加此次教授的天神,则是那八千虫子。这便是能置其他众生於自己前的究竟悲心典范。悲心是愿一切众生尽无余获得离苦及苦因。是一种源自熟视他人之痛苦,而愿为他们做些事情的感觉。

  慈心即是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乐及乐因无有遗漏。慈心具有不可思议之特质。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已深具慈心,我们便会自然的去利益他人;同时也没有任何邪恶的影响力能够伤害我们,因为慈心是抵抗负面力量最具权威的武器。

  喜,即是当我们看见众生有伟大的德行、学识、或享受着快乐、盛名或权利时,我们要想:“愿众生持续地具乐,并得享更多的安乐!”来代替对他们的好运感到嫉妒、不舒服。更进一步的,我们应祈祷他们能以其财富和权力去协助其他众生,做供养、建寺、广传教法、服务佛法、僧伽和做一切值得的善行。我们应随喜并发愿:“愿他们能不离其安乐与利益。愿他们的安乐一再增长,并为众生与利益佛法而善用其安乐。”

  祈祷你的生命能被加持,而赋生如菩萨心中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假如你如此的祈情,纯净的菩提心必将在你心中增长。

  四无量心之对象总数无量,故其利益――一切众生的福祗亦无量,而其成果――圆觉之特质亦无量。四无量心广大如虚空,四无量心即成佛之真正根本所在。

  如此,在任何修法中我们都要应用这三种殊胜的方法:愿所作一切均能利益所有众生;在做的当下专心致志,体悟一切现象的一切本然空性;并以回向一切功德给所有众生作为结束。这是令诸佛菩萨喜悦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开展禅修体验与了悟的最佳途径,丝毫不会堕为贪、嗔、痴等障碍生起之牺牲品。


(三)金刚萨垛
  在我们这个修法开始的时候,我们深思了这个人身存在的稀有与珍贵。为了激励我们努力,我们思维无常。为了使我们更加小心谨慎,我们深思了行为的方式及其所导致的结果。最后,我们看到了一般轮回的因缘,是如何地永远无法超脱痛苦;并了解了解脱的不变利益与寻找、依止一位上师的必要。然后我们进入了加行法的主要部分,首先籍着皈依佛、法、僧而跨进了佛法之门。接着我们生起菩提心――为众生而成佛之愿,也就是菩萨乘的根本。现在,进入了金刚乘,我们做金刚萨垛的禅修与念诵,其目的乃是为除去我们成佛道上的障碍。这些阻碍乃是过去我们所作恶行的累积。

  金刚萨垛是至高无上的,是金刚乘一切坛城之尊。禅修金刚萨垛即等于禅修一切诸佛。同样的,他的百字明是一切真言的精髓。

  我们在成佛道上的主要障碍,乃是来自于我们过去的恶行。有许多种不同的恶行,如杀生、偷盗、妄语等是明显的、真正的不善行。其他则是违背了佛陀、或自己的上师,为自己的精神开展而教予之誓愿和概念。

  修持金刚萨垛法的主要目的,是要去净化这些障碍。据说:“罪业的唯一功德就是能够被净化。”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净化的,即是似乎是无限严重的恶行亦然。


四力忏悔

  为了要完全地净化恶行,行者需要四种力量:依止力、忏悔力、对治力(the strength of the antidote)、誓愿力。

  为了清净我们自己,行者需要一个报答发露自己错谬、供养自己的忏悔之力、予弥补过去自己恶行之果。在这个修法中,依止处是金刚萨垛。我们观想他在我们头顶上,无比祥和的微笑着,像一座被十万太阳之光所眩照的光耀雪山般的雪白灿烂。他以金刚双盘坐姿,坐在一朵千瓣白莲花与月轮之上。他的右手持以黄金金刚杵在心的中央,左手持一银金刚铃在其膝上。他被五种丝绸衣饰和八种珠宝庄严等十三种报身庄严装饰着。金刚萨垛与其明妃金刚托巴(多杰森玛 vajratopa rdo-rje snyems-ma)双运中,其明妃右手持一弯刀,左手拿一头骨杯(噶巴拉),充满着不死甘露(amrita)。我们应观想金刚萨垛并非血肉所成,而是像虚空中的彩虹般透明、空。然而,他不仅仅是像彩虹般的一个身体的显现;他是被一切诸佛的智慧和慈悲所充满着。把他当作你慈爱的根本上师,而他正以金刚萨垛的身相显现。

  第二种力是对我们过去的行为,深切、广大的忏悔。如果你已无知的吞下了一颗强力毒药,当你接近死亡时,你一定会感到绝望。同样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未能觉醒到,过去多生以来因犯下恶行而累积的毁灭力。今天,终于了解到我们漂泊于轮回中的原因,及我们一切的痛苦都是源自这些恶行,因此我们对过去这么轻率拙劣的行为,感到强烈的忏悔。如果我们不如此忏悔,我们将会继续积聚恶行并使我们的痛苦永存;但现在我们了解到我们必须净化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转向金刚萨垛来祈求忏罪、净化的方法。

  为何我们在这净化法中选择修持金刚萨垛法呢?因为他过去发愿为一切众生而成佛时,他发愿:“当我圆满成佛时,愿一切众生之障碍、无明、恶行,只要籍着听闻我的名字,看见我的身相、意念我或念诵包含我名号在内的真言,都被清净。”

  仅仅忏悔是不够的,行者还必须把各种净化自己的方法付诸行动。这些是透过强烈的对治力而达成的。将你全部的心转向金刚萨垛,相信由于他是一切坛城至高无上的慈悲者,一切诸佛的合集,具足清净你的障碍之能力。在你的头顶上如先前所述地观想金刚萨垛,在他的心中有个月轮,上有白色种子字“吽”为百字明所围绕。

并如下念诵:

“啊! 在我头顶上有一朵莲花与月轮,
安坐上师金刚萨垛与明妃。
从他的心中咒鬘流出甘露,
净化了甘露、邪煞、恶行和污染。”
然后尽力持诵百字明越多越好。

  持诵时,要对金刚萨垛生起强烈的虔信心,想着:“由于我此生与一切过去生中之行为,故我陷於此轮回的悲惨境遇中。请立刻赐予您的加持力以清净我,否则我将永远继续在轮回中。”

    我们的热切请求,以双手交抱、热泪盈眶的虔敬之心,召请金刚萨垛的智慧意来净化我们的恶行。由于我们的祈请力,从他心中的“吽”字,开始流出具有金刚萨垛一切智慧、慈悲和大力的甘露。此甘露完全充满了金刚萨垛及其明妃,并且从他们的双运处、各脚趾与身上所有的毛孔流出。流经金刚萨垛安坐其上的千瓣莲花,在我们的头顶上进入最高处的梵穴开口。

  甘露经此梵穴流注全身,完全地洗净我们一切的障碍与不清净,令障碍与不清净从我们身上的毛孔和开口处流出。我们的疾病以浓、血的形象流出;邪煞以虫、蝎和蛇的形象流出;而心理障碍则如黑色、烟黑的液体流出。这甘露的清净之流极具力量,象是洪水冲走村庄里的所有树木、岩石般地冲走我们的一切障碍。

  在这些障碍流出我们的身体时,我们下面的地面裂开,下裂至地下七层。在那儿有个张大嘴巴的红色公牛般的死主――阎魔王。这些肮脏的液体进入他的嘴里,当他吞下时又转化成甘露。现在我们的一切业障、我们过去所作,皆已转化成智慧,完全地被净化了。同样地,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被净化,甚至连一般的组织和元素――我们的血、肉、骨与皮,都不再是粗劣的物质体;它们也变的象由光所组成般。我们的内外是完全清净和光明的。接着,我们想这只红牛与过去所有冤亲债主,都完全地被满足了。地面再度紧合,而我们业已完全地被清净,我们的身纯净而且透明得如同水晶般。

  从金刚萨垛所流出之不死甘露仍不断地流下,逐渐地充满我们的全身。当它注入到我们头顶时,我们便领受到金刚萨垛的身加持,如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由我们身体所造之恶行皆被净化,并且得到了宝瓶灌顶,植下了证悟诸佛化身的种子。当甘露流到我们的喉咙时,我们领受到金刚萨垛的语加持,如妄语、无明、无用闲杂语、诋毁中伤语、粗俗刺耳语等,由我们口业所造之恶行悉被清净,我们得到了秘密灌顶,并被种下了证悟圆满乐身――报身的种子。然后,当甘露流下到我们的心时,我们领受到金刚萨垛心意的加持,我们一切不好的念头――如憎恨嫌恶、嫉妒和邪见等都被清净,我们领受到第三(智慧)灌顶,并被种下证悟法身――绝对身的种子。最后,当甘露抵达我们的部中央时,所有身、语、意识细的污染都被清净,我们得到乐金刚萨垛坚固的智慧加持,被种下了证悟一切诸佛不变的坚固身――金刚身(vajrakaya)的种子。然后我们念诵下面对金刚萨垛的祈请而结束:

  “救护者,我曾因无明和愚痴,破戒、减损三昧耶。上师与救护者,请为我之皈依处。卓越超群的金刚持有者,大慈悲的示现,众生之尊,我皈依您。我忏悔、懊憾一切关于根本和支分三昧耶戒的身、语、意堕落、违犯与错谬。请清净和净化所有的恶行、障碍和习气。”

     我们一说完这段后,我们要想:不仅是我们的污染和障碍,就连一切众生的污染和障碍,也都完全地被净化。在我们祈请后,金刚萨垛十分高兴的笑着说:“佛子,你的一切障碍现在皆已被清净。”然后念诵:“金刚萨垛化光并融入我身。”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金刚萨垛融入我们的刹那起,我们便不再具有凡夫身而变成了金刚萨垛――与智慧明妃双运中。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白色的月轮,其上有一个“嗡班杂 萨 垛 吽”(藏音:om benzar satohung)六字心咒所环绕的蓝色“吽”字。前面――我们当作是东方,为白色“嗡”字;右边――南方,是黄色的“班杂”;后面――西方,是红色的“萨”字;而我们的左边――北方,是绿色的“垛”字。

  无量的彩光从“吽”字与心咒诸字放射出,放至十方佛土对诸佛菩萨做广大的供养。接着,我们想,诸佛已接受了我的供养回以他们的加持力,他们的一切慈悲、智慧和大力,以光线的形式融入我们。如同阳光落在花苞上,而莲花开始盛开般,金刚萨垛亦变得更加光辉灿烂而圆满。

  然后我们观想从我们自己的身体与咒鬘诸字,放无量光充满了我们周围的宇宙。宇宙便不再是一个一般的不净之地,而成为金刚萨垛的完美净土――极乐的佛土。有情众生们也都不再是凡夫,所有的男性都具有了金刚萨垛的形象与本质,所有的女性都具有的智慧明妃――金刚托巴的形象与本质。

  东方的所有众生变成了坚固部,金刚部的白金刚萨垛及其明妃;南方的一切众生都变成了宝部的黄色金刚萨垛及其明妃;西方一切众生都变成了莲花部的红色金刚萨垛及其明妃;北方的一切众生都变成事业部的绿色金刚萨垛及其明妃;中央的一切众生都变成佛部的蓝色金刚萨垛及其明妃。所有的这些众生都不断地持诵着百字明咒,咒音充满了整个虚空。

  如此,一切外相、声音和念头都不再平凡,而是智慧的真实展现。外器世界即是净土,而其中的众生都是金刚萨垛与其智慧明妃的化现;一切的声音都是心咒的回响,而念头即是乐空的自然展现。

     接着我们尽力多持诵此六字真言。在该座修法的最后,整个外宇宙与其中的众生,开始由外而内的融入我们自身的金刚萨垛与明妃。然后明妃融入金刚萨垛中,金刚萨垛化光并融入我们心中的咒里。真言诸咒字皆一一化光,终而融入中央“吽”字。仅留下广大、光明的空性。如此坐一会儿,单纯地止于那个极纯简而离於一切概念和执着的境界中。

  一会儿后,当我们开始出此定且念头再度从心中生起时,我们应认为一切外在显相都是净土、一切众生都是本尊、一切言声都是咒音,而一切念头都是智慧。我们如境之心已籍由金刚萨垛修法而拭净,一切现象的本性均清楚地显现于其中。

  为了使我们的清净持久,我们必须应用第四力――誓愿力。这意指着要有即使在牺牲我们生命的时候,也不再重蹈堕落恶行之覆辙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因我们如今已知恶行即是引起我们的痛苦并令我们沉搁于轮回中。

    结束时,我们深切地将此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并说:“依此功德,愿一切有情众生速达金刚萨垛之境地。”将由此修法所得之一切利益,完全地供养给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不应以为功德被他们分掉了,而应认为每一个众生都领受了这全部的功德。

  回向功德时,我们应保持心念在无回向者、无被回向的对象、无回向之行为的究竟实相中,如此的保持在离於执着和概念之中。

  百字明必须持诵十万遍,以及六十万遍的六字短咒。直到你已圆满了百字明的持诵次数后,只要在每一座修法前段持诵几遍长咒,接着便应专注于短咒的持诵上。

  我们应牢记禅修金刚萨垛,即如同禅修一切诸佛;达成金刚萨垛的证悟,即等同成就一切诸佛特质。更甚者,金刚萨垛心咒――百字明咒,即是百尊寂静与忿怒本尊于此音声形式中,金刚萨垛他自己就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具体化现。如果我们每天全心专注观想甘露流注下来与净化,如此地持诵二十一遍百字明咒,就不会有任何誓愿或三昧耶的违犯损害,同时也没有任何不能被净化的障碍。

  如果我们毫无散乱的持诵百字明咒一百遍,那么即使是所谓的五逆重罪(sin with immediate effect)也能轻易地被清净。如果我们修持此法,一切诸佛都将会视我们如同己出,而我们精神体验和究竟证悟的障碍都将被遣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2)
(龙钦心髓前行导引)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
顶果钦哲法王  加入时间:2007-11-20 16:26:48  点击:1404
(四)三身曼达供

一切的修法中,供曼达是积聚功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没有了它我们便无法快速地依道而行。假如你已对轮回生起了强烈的出离心,假如你不断地警觉于无常,并且积聚了功德与智慧,那么想要获得大手印和大圆满的真正、直接的了悟将会相当容易。否则如果你说:“功德只是对劣乘的追随者而言;我只对大圆满有兴趣”,然后坐在半空中,毫不思维无常或轮回的确实过患,你就不会真正的努力,而殊胜的证悟也不会生起。

你也许希望籍由金刚乘道路,而使你的精神体验进步,并且达到究竟的证悟;然而若不积聚功德与智慧,你便无法达成目标。假如你已备有一个壮丽的喜筵,就连国王也可能去参加;同样地,假如你准备了积聚功德和智慧的两重喜筵,那么体验与证悟的国王就会进入你的生命。

有许多方法可以圆满此积聚,但最快速,同时也最简易、最圆满的,就是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

依据不同的加行传统,我们可做三十七支供,或像本法中的七支宇宙曼达供养。所谓“七支供”即是须弥山、四大部洲、日、月的供养。在旧派――宁玛巴的传统中,我们也可做法、报、化三身曼达。

当我们真正做供养时,我们使用一个象征宇宙黄金大地的曼达盘。如果你是富有的,可以使用黄金、白银或铜的盘子。如果你是一位住山闭关的素朴行者,你可以使用如一块平坦的石头、或木板等任何找的到的东西。为了象征宇宙的供养,我们在盘上撒上燕麦、玉米、豌豆或米等谷物,以创造一个国家皆得享繁荣与丰收的殊胜缘起。

我们供养像阿努拉(arula,拉丁文:terminalia chebula)和帕努拉(pharura,拉丁文:terminalia belerica)等宇宙的药用谷物和植物,以产生遣除世界上的传染病与疾病之殊胜缘起。我们供养如琥珀(amber)、珍珠、黄金、白银、珊瑚和土耳其石等宝物,以创出我们禅修体验和证悟增长的殊胜缘起。
我们通常用两个曼达盘,一个放在佛堂上,象征皈依的对象,我们对之做供。另一个则拿在手中,象征我们所供养的宇宙。当我们用米或其他任何一种谷物时,谷粒都必须被十分小心的清洗,并清除所有的石头、木片与尘土污染。然后放在番红花(saffron)水中清洗,并在净处弄干;如此,谷物便可准备被供了。
将曼达盘拿在左手。用右手放一滴番红花水在盘上,然后以拇指和无名指捏一团谷粒,用手腕顺时针绕动地清净曼达盘,一边念诵百字明咒,并发愿:“愿我与一切众生障碍悉得清净。”

同时也可持诵:“嗡 阿莫噶希拉 桑巴拉 桑巴拉 巴拉巴拉玛哈苏打 萨垛 贝玛 比布希他 布扎 达哈 达哈 萨曼它 阿瓦路基 吽 呸 娑哈”的圆满戒律咒,以于做供养前净化自己。

供养时我们持诵“三身曼达供文”,每次供养七堆谷物。供文如下:
“嗡 阿 吽
我以如云之外、内、秘密的丰厚供品,
供养三身佛土之三宝、三根本。
请接受供品,赐予共与不共成就。
嗡 啊 吽 古如 德瓦 达吉你 撒巴黎哇啦 拉那 曼达拉布加 美嘎 阿 吽。”
化身曼达

行者开始时要先供化身曼达。这是以须弥山在中央、东方东胜神州以纯净水晶做成;南方,我们所在的南瞻部洲以蓝宝石所做成;西方西牛贺洲以红宝石所做成;北方北具鲁洲则以黄金所做成。须弥山的四面是由与上述四方向相同之宝石所做成。

每一个部洲的天空也都被赋以其主体所属之特别颜色。也就是东方天空是白色、南方蓝色、西方红色、北方黄色。每一个大部洲的两边各有一个小部洲,东胜神州旁是神州和胜神州;南瞻部洲旁为猫牛洲和胜猫牛洲;西牛贺洲旁有谄洲和上仪洲;北具鲁洲旁则是胜边洲和有胜边洲。东胜神州有金山、南瞻部洲有如意树、西牛贺洲有满欲金牛、北具鲁洲有自长粮谷、还有转轮圣王的七宝,宝瓶,八供养天女。在东方有日、西方有月。

在须弥山中间、上方及上空,分别是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层天和无色界四层天。在各天界中都有纯净的甘露湖、满愿树、金山和宝山,以及美丽的花园与森林。围绕着须弥山的是被七海洋所分隔的七重金山。其外围是一圈燃烧着的铁山。我们将整个宇宙好像我们就是其拥有者――宇宙之主般的做供、这广大的供养涵括了地下、地面、大地上空的宇宙中,所能被找到的一切完美、美丽与珍宝之物,如龙王的如意宝珠――那从大海深处的龙宫透溢出的光芒之物等等。

我们修习曼达供养是为了能够无执着的布施。现在,我们仍有对我们拥有物的强烈执着。我们无法忍受把自己的拥有物给掉,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用用都舍不得,深怕它们会被用光或用破了。所以,为了要断除对物质的执着,我们将自己的所有财富、好的德性、知识、智慧与过去生中所积聚的一切功德等,全部供养给诸佛菩萨。我们不仅供养我们此生所有的那一点点,而是供养超出我们自己的宇宙乃至整个宇宙的供养。

我们将这一切为利益所有众生而供养给皈依处,并特别供养那些我们当作仇敌者、那些给我们困境、障碍的人。我们祈愿籍此修法功德,这些众生都将被引至解脱道上,并究竟地成佛。除非我们具有这种态度,否则我们的修法就算不上真正的大乘法。
报身曼达

在化身曼达的上方,我们观想并供养圆满乐身的报身曼达,也就是供养五方佛的净土。我们观想这五方佛土在我们上方的高空中。中央是毗卢遮那佛的密严净土、东方是阿閦比佛的喜乐净土、南方是宝生佛的完美净土、西方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北方是不空成就佛的事业全满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身曼达

第三,我们供养遍布之法身曼达――也就是我们究竟自性的体悟,毫无供者、受供者与供养行为。为了将此象征和其他曼达的结构相关联,我们认为宇宙的空的本性即是曼达的地面,而佛果的特质――如四无畏、十力、十八种差别,都照应到宇宙的种种元素,而于一般的曼达中被供养。

法本中,行者是以持诵象征着佛身、语、意与三身的“嗡、阿、吽”三字起修。“身”即对应于化身,“语”即对应于报身,而“意”对应于法身。法身是诸佛的绝对本质;报身是从此本质所化现的五种智慧;化身则是诸佛一切慈悲所形成,为利益有情众生以任何方式而示现。

外供养就是灌水、花、灯、涂香(香水)、食物和音乐等等,以及五欲物供养――那是籍由视、听、闻、尝、触五种感官,而被感知和享用之供品。内供养即不死(白)甘露、红甘露(rakta)与食子,以及多种用以修补、圆满三昧耶誓愿与带来加持的圣物。密供养则是由十六个供养天女来做。

接受我们供养的是三宝和三根本。接受了这些供养后,他们回赐其加持给我们。他们出于大悲心与喜乐地接受我们的供养;我们了解着籍着受供,他们赐予我们圆满福慧资粮的途径,并如此地令我们自轮回中解脱。

供养偈文中所含之咒是以代表诸佛身、语、意,三根本和三身的“嗡阿 吽”三字开头。“古如”或“喇嘛”在藏文中,指传承所有的精神导师;“德瓦”或“拉”是指本尊;“达吉你”(空行)或“堪卓”是指诸佛的女性本质。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是事业的根本。“撒巴黎哇啦”意为“与其眷属”;“拉那”为“珠宝”;“曼达拉”是宇宙的坛城;“布加”意为“供养”,“美噶”意为“云”。“阿”字令供养变无数倍,“吽”字祈求三宝与三根本接受我们的供养,并回赐他们的加持给我们。

我们做这个供养时,要一起念诵此偈文十万遍。如果愿意的话,亦可持诵一般在祈求教法、与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时所用的四句偈。这些偈文同时可以在上师莲花生大士的“密咒道次第”,与阿底峡尊者的“道次第”中找到:
“大地已用香水洒净并撒满鲜花,
庄严着须弥山、四大部洲、日与月。
我把它当作被加持的佛土般而供养,
愿一切众生因之得享圆满纯净佛土之安乐。”

我们也可以更详尽的念诵由伟大的萨迦导师、众生的尊贵护者――八思巴所作的“三十七支曼达”。仪规的选择乃视我们希望做多详细的供养而定。

在每座供养的最后,想着十方诸佛菩萨已接受了你的供养,并赐予至究竟证悟之道上的进步方法。

三种殊胜方法

于此修法及其他我们所采用的修法中,我们应按照“三种殊胜方法”来作:前行时,生起愿为一切众生而作而修法的菩提心;正行时,离於一切分心杂扰、执着和概念;结行时,为一切众生回向功德。这三种方法必须被应用在任何一座修法上,无论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手印、大中道或大圆满都一样。没有了这三种殊胜的方法,修任何法都全然无效。

前行的准备阶段要生起菩提心,它对我们的修持如同“技巧”般。为何我们说“技巧”?在现代科技中,极有力的机器被用来代替以一千个人的手花一个小时方能完成的工作。那就是“技巧”的意义。同样,如果我们以利益他人的纯净动机来做一件事,那么这个技巧就会使这个行为有无限地利益和效益。身、语、意之中,决定行为的优劣中,最重要的是心意。因此,当起修时,我们首先要转心向内在并审查我们的发心。

正确的思维是这样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曾是我过去生中的父母,现在他们全部沉陷于苦海中,他们都希求安乐,却不知如何带来安乐。我希望帮助他们,却没有能力做到。因此我必须向圆觉渐进,以获得解脱一切有情众生离於他们的痛苦于无明的能力。”

行者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此方法而做,即使是像持诵一句“玛尼”,或绕一次寺院、塔等看起来微不足道之事亦应如此。以“愿为一切众生”而作的想法,去做每一件事,就算只持诵一句六字大明咒,便可带来关闭下三恶道之门,并引领至净土的无量功德,其利益更将于多生多世中持续的增长。原因是,假如我们为一切众生而回向某一件事,由于众生之数无限,故其利益亦将无限。反之,持了一百万的“玛尼”而不回向其利益给一切众生,其功德将比为一切众生而仅仅持了一百遍“玛尼”还少。

主要的正行修法部分,必须要离於概念和执着。事实上,这意味着具有对现象的空无本质――空性的完全了悟。但这对初修者而言,并不容易了解;因此,对我们来说,主要的重点乃是身、语、意,完全专心一至的运作。例如,我们的身体做大礼拜时,如果夹杂着一般闲语,而心中充满执着与憎恨的念头;这种只有身体的机械式礼拜,还不如别动较好。

我们应一直结合身、语、意在我们的修行中;以身礼拜,以语持诵皈依祈情文,把意念保持专注于我们做这些礼拜的意义上才是。要记得当我们合掌于额前,我们礼敬诸佛之身;当我们合掌于喉间,我们礼敬诸佛之语;而当我们合掌于心时,我们礼敬诸佛之意。接着,当我们以前额、双手、双膝触地时,我们礼敬诸佛之身、语、意、功德和事业,同时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五方一切众生,在我们的心中都转化成五种智慧。

这种心念我们应明确谨慎留心的维持着。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好的工作者就是一直留心于其事业中的人。他以身体专注于工作上,以其语来讨论什么该做、什么该避免,以其心极小心地思考着他正在做的事。否则你最后可能会像个裁缝时总是望着窗外、和所有在店中的人聊天的裁缝师;发现竟把正在做的衣服缝到自己的衣服上。

当我们说真正的修行必须是:“离於概念与执着“时,是指离於依恋、离於醉心迷惑、离於散乱之心等等。如果我们做了一个一万块银币的广大供养时,我们不该以为:“噢!我做了如此的一个大供养!那对我的余生已经够了。我将要获取我的善行之果,享受其业果。事实上,我可能做了比任何人所曾做过都还大的供养。”一个以如此小心眼的态度所作的供养,事实上是极有限和相当无用的。我们应愿我们的供养能被无限制的成倍增加。假如我们供养了一百万,我们应希望有能力供养二百万,同时离於慢心。

有四种徒费布施善行之事:希求回报、炫于他人、懊悔布施与遗漏回向其功德给一切众生。简而言之,一件善行必须完全地离於任何第二个念头与希冀、想像;应离於做者、受者与一个动作的概念。

修法时,我们的心必须离於有害的想法,否则将会像在美味的食物中下毒般地坏了整件事。同样地,如果我们想以身、语、意来做正确的修行,但我们却掺杂了执着、嗔恨与傲慢,我们的修持将不会有太多利益。

第三个殊胜的方法,是结行时的回向功德,他将令此功德之果不断地增长,而代以一旦受用其果后,功德的享尽。不论我们做了一个或一千个礼拜,供了一盏或一千盏油灯,我们都应祈愿:“我为遍及虚空之一切有情众生,特别是我曾认为是怨敌者,回向过去、现在、未来所作的一切功德。”当我们做此回向时,我们应非常清楚我们现在所作的是什么,就好像我们正和每一个众生携手协力般。我们不应以为功德被一切有情众生所分掉了,而要认为每一个众生都得到了全部的功德。

如果我们将任何行为,都辅以这三种殊胜的方法,即使不是像持诵了几十亿遍心咒,或供养了大笔的钱财那般明显的广大行为,也将会有无量的、真实的利益。

由于纯正、广大的发心――菩提心,因此大乘方堪称为“大”。失去了菩提心,即使我们称自己是大圆满、大手印或大中道的修行者,我们也仍是在自私的狭隘道上。

假如我们有了这三种殊胜的方法,我们便拥有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如果我们没有了他们,就没有了进步的方法。真正的修行是个必须被开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去转化我们自己,如果从初修时,我们便完全地离於执着与嗔恨,并持续敌将无量有情众生放在心中,我们便已准备好了被启发了悟,并且不需要在最初的地方修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也就是为何我们需要去留心教法的意义,警惕于观照我们的身、语、意的所为。如果我们如此的修持,我们将会在道上有进步,而没有太多的困难。就像个有教养的小孩,我们能够从他如何吃东西等日常行为中看出来(是不是有教养),因为他的心曾被这种训练所改变。

我们必须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我们禅修中所出现的境界保持住。我们有可能会以为自己已达到一种高的层次,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却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障碍,并且我们也将无法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不同环境。座上禅修与下座后的时段,应该彼此补充、加强,否则将会很难达成解脱。

在初修时这并不容易;在中途这种定解也非异常坚固;但在最后,他会变的极自然。因此,在刚开始时我们就必须以最大的努力来精进修持。请好好的思维这番话。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上师相应法

在所谓的加行或基础修法中,最特别的部分就是上师瑜珈,或“与上师的自性结合双运”,籍此方法能令本初智慧立刻在行者的生命中生起。

上师瑜珈是向一位真正够格的老师祈祷,是表达行者深切不变之虔信心的方法。通过修持,行者之心与上师之心合一。为何此修法是必要的呢?因为在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中,没有一位已经成佛或将要成佛者,是不依止一位精神导师的。无论行者修持九乘佛法中的任何一个,都必须要依止一位精神导师,接受他教授,并依据其指导而修。此外别无他途。

但,即使行者已遇一位老师,并已接受他的指导;除非行者对他和他的教法具有强烈的虔敬心和完全的信心,否则绝对无法领受他的加持,而没有这加持力行者必将无法在道上进步。所以,一切之首,就是行者需要去产生虔信心。

开始的时候,虔信心并非自然涌露,因此我们需要去产生并长养虔信心于我们的心中。为了要产生虔信心,首先,当我们听闻关于老师的生平时,我们要思维他惊人的证悟德性。接着,当我们遇到他时,我们看到那些德性是真实、纯正非伪的,并会逐渐地令我们的信心愈来愈强。于是我们愈来愈深切地向他祈祷,而他的加持力也开始愈来愈深刻地感动我们。

一切成就是源自于上师的加持。在此诸成就并非意指得到健康、长寿或财富等事物。这些不过是次要的成就。我们所意指的乃是对上师正觉本性,也就是我们本具佛性的殊胜证悟。

观想部分

在真正的仪规中,以下念诵的会帮助我们产生虔信心:
“在我们面前的虚空中,一片广阔的虹光中,
是我的根本上师――莲花生大士,
为如海之三种传承的持有者所围绕,
他是一切皈依处的合集。”

此处我们观想我们的根本上师显现以莲师的身形,我们亦可观想他是金刚持,或我们平时看到他的样子。无论怎么观,观想的重点都是在启发我们最强烈和自然的虔信心。观想你所在的地方不再是一处普通的地方,而是神圣的铜色山――仙多巴利(sangdopalri),莲师的佛土。在此佛土之中,一切都由珠宝和稀有之物所做成,它是由透明的净光所成,并充满如彩虹般的莲花宫殿。

我们此时也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而是金刚瑜珈女。她站在宫殿中央的一朵莲花,日轮和死尸之上。她是红色的,灿烂地像一颗红宝石般,光辉夺目。她现寂静相,身形如舞姿一般,在她的左腿上是她上跷的右腿。她身着报身本尊的丝绸、珠宝和骨饰庄严。在她的右手中,她拿着一把弯刀,象征着切断我执;在她的左手中,是一个充满着甘露的头盖骨杯。在她左臂的弯曲处之中是一枝代表莲师的卡章杖,卡章杖的一端置于她的肩上。她的舞蹈美丽而宁静。她有着极慈悲的表情,同时也带着轻微的忿怒微笑,展露她的尖锐犬齿,象征着她战胜迷惑。她的身形是金刚瑜珈女;她的本质是殊胜明妃――依喜措嘉(智海王母)。

在我们的顶上是一团虹光的莲花生上师。我们要非常清楚的观想他,不要把他当作像尊塑像般的粗大物质,或扁平地像幅唐卡画像,而是透明、生动且清晰的。我们应连其极微细的部分都要观想清楚,像他瞳仁的黑白颜色,他锦缎法袍上的黄金式样。他透明如彩虹,却又不仅是一尊观想的像,因为他充满着三世十方诸佛的智慧,慈悲和力量。

他坐在一个由八只无畏狮子所支撑的宝座上。宝座上置有一朵莲花、日轮、月轮。关于详细的观想,我们可参考莲花生大士的画或塑像。

莲花生大士自己保证:“任何修我莲师法的人,即等同修持一切善逝法。”透过莲师,我们领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特别是对于与我们自己根本上师毫无分别的莲师祈祷,是领受无量加持力的最稳当方法。单单籍由向我们的根本上师祈祷,我们就会如同排水沟可以汇集所有雨水般地,得到一切诸佛、文殊师利、观世音、金刚手等等的加持力。上师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坛城,佛、法、僧三宝的外在示现,其内在即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秘密即法、报、化三身。
虔信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足虔信心。莲花生大士曾说:“凡对我具足信心者,我都会在他面前出现。”因此,单单透过我们的强烈信心,莲花生大士,我们的上师及一切诸佛的加持力都将与我们同在。当我们祈请莲花生大士时,观想他在我们的头顶上,但我们不应认为透过我们的祈祷,莲花生大士便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现身,并加持我们。我们应该想着,由于我们的虔信心,他已在当下以其全部的慈悲和智慧真实的现身了。莲花生大士自己曾说:“给我你的心,我将永远在你左右。”

有许多可以用来支持我们虔信心的祈请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支祈请文。这个祈请文是当空行母们请求莲花生大士时,自然地从法界中生起,为一切众生之缘故而化现出并为世界所用。它是莲师为未来时代的众生所埋藏的岩藏中,许多被发掘的仪规中均有此祈请文。据说它就像是一个孩子呼喊母亲时,他的母亲无法拒绝回应般。凡任何持诵此七支祈请文者,莲师亦必将自光耀的铜色山来到此人的面前。

“吽!
乌金净土西北隅,
莲花花粉之床上,
你已证得不可思议得殊胜成就。
以莲花生而著称者,
为众空行母所围绕。
我将追随您而修行,
我恳求您降临并赐予您得加持。
咕噜贝玛悉地吽!”

我们的虔信心必须要升华到上师永远在我们的心中的地步。不论我们快乐或痛苦,不论我们的遭遇好坏,我们除了依止他外,毫无其他对象可以信赖。假如我们处在富饶、舒适和其他合意的环境中,我们应了解舒适和财富并无本质的真实性,但它们必随我们上师的加持力而来。我们应以曼达将它们供养上师,并利用它们去利益其他众生和教法。

当我们痛苦、生病、被诋毁中伤处在恒久的艰难时,我们应感谢籍由上师的加持力,我们能在拥有它时,体验这些痛苦并将之转为道用。“这正是我们过去世中曾伤害他人,曾犯下各种恶行的果报。如果我不趁现在清净这些行为,我的命运必然是在未来的多生中,投生于下三道。籍着我的上师的慈悲心,我现在可以清净我的业力。我祈愿透过我的这些痛苦体验,一切为痛苦所折磨的众生,其痛苦皆能悉数由我代受。”如此,在快乐时我们不应感到骄傲;困苦中,我们不应感到沮丧。我们应于一切时中保持我们的心无动摇地转向上师。

当我们说除了上师外,什么也不该想时,这意味着当我们行走时,我们观想上师坐在我们的右肩上,我们移动就好像是极恭敬地绕行着他;当我们坐下时,观想上师在我们的头顶上;当我们吃东西时,观想上师在我们的喉中,并供养食物的最初与最好的部分给他;当我们夜晚休息时,观想上师在我们的心中,坐在一朵四瓣莲花上,放光充满宇宙。当我们已将上师恒念在心,毫无杂念时,即使我们经验了心的极大沮丧或不适意,意念上师的单纯事实将完全地清除这一切困难,而令我们心中充满喜悦与信心。
金刚上师心咒

在七支祈请文后,要持诵莲师的十二字真言。这心咒是十二支佛陀完整教法的精髓。十二个字净化十二因缘――那是十二种永存的无明与痛苦。这心咒亦相应于莲花生大士在此宇宙化现期间的十二种行为展现。这并不仅是一个对应于莲师的真言,而包括了三宝、三根本与无数的寂静与忿怒诸佛。

“嗡、阿、吽”,前三个咒字,表示莲花生大士相应于三身――法身阿弥陀佛、报身观世音菩萨与化身莲花生大士的三个面向。“班杂”这咒指出莲师不变、坚固的智慧。“咕噜”在梵文中意为沉重,指上师德行的诸多重则。它也是指从追随他的教导而得到的重大利益,与自他未能追随此诸教导而导致的重大损失。“贝玛”或莲花是咕噜仁波且的名字,也是说到他在一朵莲花上之不可思议的降生。“悉地”指共与不共成就,而“吽”字是对咕噜仁波且的呼唤,请求他赐予这些成就在我们身上。

七支祈请文必须持诵十万遍,而心咒必须持诵一百三十万遍(十二个咒字每字须持诵十万遍,再加上十万次以弥补念诵时出现的任何缺失)。或者,行者如果想以比较简略的方式来持诵,那么亦应持诵心咒四十万遍。

总上所言,上师瑜珈是最圆满的修持法,并且不会出现任何危险。它并没有像生起次第中坛城般复杂的观想。同时,如果行者正确地修习上师瑜珈,一切生起和圆满次第的特质都将自己地生起。相反的,没有对上师的虔信心,即使修持了多年的生起和圆满次第,行者的修持将永远不坚固,并且永远无法尝到它的成果。就如同吉美林巴所说:“对上师具足信心即是究竟皈依。”
接受四种灌顶

在持诵七支祈请文和莲师心咒之后,从莲师的三门及其全身放光,令我们接受他的身、语、意和智慧的加持。在他前额中的“嗡”字放白光,融入我们前额中相对应的“嗡”字,净化了我们身的恶行。同样的,在他喉咙中央的“阿”字放红光,以净化语的恶业;而其心中的“吽”字放蓝光,以净化心的恶行。最后,他的全身放白、红、蓝、黄、绿五色光,融入我们的身体之中,净化我们身、语、意的一切障碍。自然的,我们领受了四种灌顶――瓶灌、秘密灌,智慧灌和象征的灌顶,而在我们的本体中种下了证悟四身的种子。仪规说道:
“籍由来自三门处三种子字之光,
我获得加持、灌顶与诸成就。
莲师化光融入我身中。
与他无二无别而安置於纯一中。”

最后,我们顶上的莲师化入一团光中,然后光团融入我们身中。我们要想我们的心和莲师的心合一而毫无分别。然后我们也融入光中,安住于绝对的自心本性――究竟纯一的境界中。当念头再生起时,我们应知觉诸形象、声音和追忆等现象,都是莲师的身、语、意展现。一切现象都是莲师身的化现;一切话语和声音都是莲师的语,和十二字真言的自然共鸣;一切念头都是莲师之心的游戏――其心乃不再被污染之思想,是觉知的自然创造力,非概念的智慧,都是莲师成佛之心的本质。

事实上,当我们考察心的时候,不可能以各种颜色、形状或位置形容心的空性的一面。但它能够觉知与知晓轮回和涅槃。
结行

我们必须结合我们的强烈虔信心,和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之菩提心在一起。当我们祈祷上师时,应想一切有情众生都和我们一起祈祷,像是我们领导着祈祷般。当我们领受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时,我们要想一切有情众生都和我们一起领受到。我们祈请上师的一切时,都要知道它对我们趣近成佛是相当有利且珍贵的;我们即使供养了一滴香油给我们上师的身体,亦胜过以充满虚空之供品供养十方诸佛。

最后,我们应回向这个修法的功德给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皆因此得亲见莲师,听闻其声,了悟其智慧,并在他们死后得以尽快投生荣耀的铜色吉祥山。而凡是亲见莲师者,愿他们皆圆满成佛。

从此我们已进入了佛法之门的开始,直到达成大圆满阿低瑜珈的究竟证悟,上师瑜珈都必须是我们修持的中心。简言之,上师瑜珈是道上进步及遣除一切我们道前障碍的最有效方法。这就是为何我们应令它成为我们修持的中心,并时时保持在我们心中的原因。


  发心证悟甚深的圆妙智慧的行者,应如谚语说:「应当了知证悟本具的智慧,实为上师加持的道果,任何其他方法均不足恃。」又说:「任何行者欲开拓超越世间聪明的智慧,而不祈求上师者,一如在岩洞之内,却要观察旭日太阳的灿耀一般。绝对不会明白外境与内心是本来如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师瑜伽,即为实践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究竟法门,为一切本来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质,虽不外显,却存在於一切。纵然生起、圆满及大圆满次第的教法无数,它们均摄纳於上师瑜珈宛如连锁,所有教法均渊源於此。

  此修法易於进行,无著魔的危险,且能趋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机器於一小时内,完成相等於数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纳所有其他教法於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在萨迦传承之中,我们可发现著名的「道果」,即道与果同时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的甚深精华,其中行者将接受上师身、语、意的灌顶,与加持。继而观想上师。口授传承,亦以热烈虔敬心来领受修法,若无专注虔敬心,就有如无头的行尸一般。

  而任何支派,若不能视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而修持,久缺虔敬心的话,均不可能引发内心的经验与体悟。伟大的噶当派圣者嘉喜顾珠唐美不修习其他法门,而仅专注观想其师阿底峡尊者与佛陀无二,并终身以身、语、意来供养。於举世著名噶当巴传承的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师瑜珈。所有宁玛的教传、口传、岩传也是如此。并无一修法,可以不藉由上师瑜伽来建立的。

  上师瑜伽不同於生起与圆满次第,是可以於住何时间来修持的。如修习生起及圆满次第,对於坐姿、语、意等诸要点,每一样均须注意。修习生起次第中的闭关,全日必须按时修习,四座必须安排坛城,以及水、水、花、香等外供养,及食子、红、白菩提等内供养。然而上师瑜珈,却可於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须。
  圆满次第的修持,拙火、宝瓶气、以及闭气等气功修习,均有阻碍,以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心气紧张,都能导致心理的障碍。上师瑜珈修习,便无此种危险。而过程中,各种能量均会自动契入中脉,如吃饭充饥一般。上师瑜伽能阐发我们的俱生智慧。行、住、坐、卧中均应时时祈请上师:「上师了知一切,请慈悲眷顾。」时时持此虔敬的心,则易得上师加持。跟随上师,而一心专注修行,则能时时警策我们身、语、意的诸业,而明白取舍之道。

  由上可以了知,我们应当坚定地去避免恶业,即使在梦中,也不可不如此。同时,即使修持徵小的善业,持此善业而专心修持,也可达到不可思议的修行进步。若不依此而行,我们将有顺从不良、坏习气、恶业的倾向,以至於背弃了善道。

  我们必须建立觉照之心之习惯,於二六时中均可了知我们的所为、所行。如作恶业,便思维上师万般叮嘱,我仍不能避免恶业,在他面前,我将自觉惭愧。而所有勇父空行均将因此对我失望,立即心生忏悔。生起金刚意志后,只作善业。若能累积一日的善行,则可藉下列三点来加强前行或发菩提心,即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正行或体解空性,增长专一。瑜伽后行,由我修持而来的一切福德功德,均回向於众生,使他们迅速得到解脱。

  由以上各点看来,觉照之心与自省,实为内在上师与真正的根本上师。如果永久维持此觉照之心及自省,则累积善业,且消除恶业将易如反掌。

  上师瑜伽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主体,甚深广大无与伦比。所有有此幸运的弟子,应当衷心珍视此种修持。即使岁高至八十岁,仍应效仿巴祖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无间断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蒋扬钦哲旺波对修持传承八大车辙具有彻底之了解,他不仅依此修习,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虽然如此,蒋扬钦哲旺波的主要修法仍以龙钦心髓的上师瑜珈为要,而且时时向莲师祈祷。蒋扬钦哲旺波认为上师相应法容易实践,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传授予他的弟子。

  大圆满中有「且却」(立断)及「妥噶」(顿超)等高深教法,但是因为极高深,所以妄加学习,则有如以固体食物喂食婴儿,有害无益。如果我们勉强修学此等高深教法,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藉由真实虔敬修习上师相应法的加持,大圆满的实现就医如晨曦般,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升起,「且却」及「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端。
  莫以为上师相应法简短,而视之为低层的教法,只是如同上师赐予一口食物罢了。实际上,这法门实为一切法之根本与不二法门。无垢光尊者在广义体认后曾说:「此上师相应法,开启智慧门之钥。」如果我们相信这位尊者的话,我们亦应相信上师相应法。如果无此,任何甚深教法皆属徒劳。如果能专心修持此法,而不将之视为低层教法,则极高的体悟将自然出现。

  上师相应法被视为「外修持」,但此并非贬损之词。例如,语、意依身之「外相」而成立,无此外相的任何修持,途中得进展将受到障碍。所以上师相应法,实在包括全部的修持进阶。近年来,修法者均好追求较高深的教法,这些人应该牢牢记住,最伟大的传法者、教授者,督以此法为主要修持。
  如修生起次第,我们必须观想清楚、必须熟记咒轮,而且必须对我即本尊有坚固的信心。再者,我们必须熟习不同方式的背诵,忆念前行、正行,以及结行。我们必须经年累月持续行持,并累积数万遍才能见到修持的成果。我们必须长期修持,如果修持不如法,则易遭危险。而,上师相应法则不同,如果专心虔敬的修持,莲师的慈悲与智慧,将极易导引我们达到绝对的证悟。

  莲师本人传出此上师相应法时,如龙钦心髓中之所授记:「自中脉的越量宫内,上师贝玛陀钦遮江传出此胜法,以授记赋予众生,以之作为加持。」中脉的越量宫即是当体自心光明,贝玛陀钦遮意指骨鬘莲花大士,莲花乃莲师的名号,而他所戴之骨鬘代表所有妄念的死亡,以及彻底觉悟的胜利。(法本中此段亦指无垢光尊者的内在解脱,变为莲师的内在解脱。)

  我们要了解龙钦心髓的授记清晰显示,任何有情众生如果能与此教法修持关联者(特别指上师相应法),均将进入铜色山的清净刹土。
  我们应当坚定相信,并专心修持。如依此修持而无相应(比如一年之内),我们不必气馁、失望,亦无须受制於怀疑念头。密勒日巴尊者曾说:「不可期求即刻解脱,而应终其一生修持。」

  我们如能下定决心,一心修持直至此身葬入坟墓。所有修持过程中的体验与悟证自然会现起。否则无耐心的短暂修持,不可能引出证悟的经验。西藏有句谚语说:「除非持续修持,殊胜的法意是不会升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0:04 , Processed in 0.03863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