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4|回复: 0

《西游记》:当真就好 作者:马来狂人 (zt)--挺有意思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一<BR>  <BR>   《西游记》是一个轻得不能再轻的故事,让你摆脱一切人生的严肃、理性、算<BR>计或远见。一切都发生在当下,一切都显得透明,一切都如此简单。每一个角色的爱<BR>恨喜怒都十分清晰,没有丝毫暧昧的情绪。<BR>  <BR>  二<BR>  <BR>   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只是因为听经不用心才被贬,随后要历经八十一难,才能<BR>再成正果。因此,这好比是开明家长对富家子弟有意的教训,属于“少年的磨难”。<BR>尽管磨难,但不会真有事。且不说有孙悟空的保驾护航——其实,孙悟空真正的作用<BR>有限,顶多就是打死几只老虎,打死几个歹人,外加通风报讯——本来就有护法伽蓝<BR>等一干神仙在空中护卫,妖怪其实是伤不了他的。<BR>  《西游记》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妖怪逮到唐僧之后,立刻就开杀的情况。妖怪们<BR>总是磨磨叽叽,非要请人共享、或者等到什么好时辰、或者想要让徒弟三个死心之后<BR>放心享用,总之是不马上白刀进红刀出的,非要磨叽到救兵或者主人到来。或许,作<BR>者也没有法子解决这个冲突:一旦妖怪来真的,神仙是否要现身;双方冲突之后怎么<BR>办,是否就没有孙悟空什么事了?而且,这些妖怪一般都罪不当诛,因为其罪本来就<BR>是为了完成唐僧的功德而设。如果真的伤到唐僧一丝一毫,那就不符合如来佛的意旨<BR>了,“让你吓唬吓唬的,怎么就当真了呢?”<BR>  <BR>  三<BR>  <BR>   但唐僧一定要当真才好。尽管通过几次经验,唐僧照理早就应当习得这一点:<BR>什么妖怪都不可能伤害自己,被掳只应看做是探险,大可意定神闲,静等援兵到来:<BR>援兵必定会来。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西游记》就没看头了:一个看破妖情的唐僧<BR>,一个老奸巨猾的唐僧,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唐僧,还有什么好玩?唐僧就是要每次<BR>一看到高山峻岭就失色,一看到妖怪到来就失态,一遇到困难险阻就失望。因此,可<BR>以断定,唐僧一定患有健忘症,每次困难都是新鲜体验,才能演得如此活灵活现。<BR>  <BR>  四<BR>  <BR>   孙悟空也要当真才好。其实,好多次孙悟空都会发现,自己只是被戏弄了。唐<BR>僧既然不会被伤,自己的奔波也就注定只是在完成一件终究要完成的事,并不是非他<BR>不可的,打死几只老虎、打杀几个歹人,八戒、沙僧也绰绰有余了。悟空也比唐僧更<BR>知道护法神仙的事情,没有理由为他的安全担心。甚至,按照书中的描述,即便唐僧<BR>不慎被哪个不知好歹的老虎吃了,悟空也完全可以到地府,重新勾回性命来。也就是<BR>说,对于悟空来说,其实应了一句广告语,“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如果<BR>这样的话,《西游记》就没看头了,孙悟空也要有健忘症,并且有猴急,每次都心急<BR>火燎解救师傅,上穷碧落下黄泉。<BR>   反过来说,到了《西游记》的最后十多回,孙悟空的形象就逐渐有些模糊起来<BR>,前面那个敢爱敢恨的猴头,可能是随着接近灵山的关系,越来越有佛性,好多次都<BR>是唐僧还昧于俗情的时候,悟空来点化他;有时甚至唐僧碰到磨难,悟空也已经了然<BR>于胸,并不那么慌张。然而,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就不可爱了。<BR>  <BR>  五<BR>  <BR>   八戒、沙僧之类取经配角也要当真才好。比如,尽量两人事先也曾经是天上神<BR>仙,并且夸起自己的武器来也是一套又一套,照理也是有胆色的英雄好汉,可是,只<BR>要哪怕一听到妖怪多一些,就立刻腿脚发软。八戒是个真性情,马上就会想到散伙、<BR>开溜、拉稀、闪人;沙僧相对来说更加有责任感,但是一般也对八戒通报的妖情十分<BR>恐慌和当真。<BR>  <BR>  六<BR>  <BR>   不过,或许八戒其实是一个例外,或许八戒是其中最洞察事实的一个,因此,<BR>八戒用一种反向的当真来为《西游记》增色,也让其形象更加熠熠生辉:贪吃好色,<BR>他从来都不隐讳,都是自然流露,八戒口说八戒心,从来不会有太多思量。<BR>  最典型的是,哪怕身陷圄囹,被绑在妖怪洞中,看到孙悟空变化了进来,他也还<BR>是要揭发。一次还可以说是情不自禁,揭发了一次还要揭发第二次,只能说是早就看<BR>破谜底之后的一种姿态了:故意耍弄一下,因为结果不会改变。<BR>  因此,八戒最知道惜取眼前福,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从来不顾忌自己的面子,<BR>面子在美食、美色面前算什么呀?从这点上来说,八戒颇有些佛祖心头坐,酒肉穿肠<BR>过的味道,最得到佛家三味。<BR>  <BR>  七<BR>  <BR>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整个《西游记》故事都透露着这个观念。<BR>  那么问题来了:在一切已成定数的情况下,是否还要进行个人的努力?当真是否<BR>还有价值?或者说,是否当真了,命定的结果才会命定发生,否则命也会改变?《西<BR>游记》揭示的似乎是后者,就是说,只有当真了,劫数才会满,只有当真了,命运才<BR>会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3:33 , Processed in 0.0300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