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55|回复: 29

问真正能听说藏语的大侠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问题就是:
当你发现市面上每种教材的发音都不一样的时候,你是咋选择的。


真的,每一套教材的发音都没有重样儿的,总有这个那个的区别——我当然在说所谓的“拉萨话”教材的情况。杯具啊
发表于 2010-11-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藏文藏语,可是对学习别的语言有点小经验,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能硬着头皮在拉萨结结巴巴地沟通。藏族,本来就是语言容纳性很广、很有耐心的一个民族。这里说的“容纳性”,是指譬如说有某个发音标准,你飘离这个标准比较远,他们还是能明白。譬如我的普通话,无可避免有点口音,内地的容纳性就比台北高很多,我在内地说话,很少会被要求重复,顶多被对方心里认为是农民,可是对方基本都能听明白;在台北,每天大概好几次对方彻底不知道我说什么,很受打击。我自己认为,这个的原因大概是内地大城市本来就是五湖四海的口音混杂,长期习惯了差异,所以,说话者的发音距离我们的比较远,也能明白;相对来说,台北长期习惯的是一种口音,所以,轻微飘离这个标准一点,他们比较难听懂。这个不难明白,譬如一个上海人,本来上海就很多外地人,也看北京电视、CCTV,也看香港明星说他们认为是普通话的普通话,也听周杰伦的歌(周杰伦都能听明白,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也看陶子、吴宗宪、SHE说话,乃至我们的国家领导不同口音都挺重的,所以,长期习惯很大的差异。台湾的国语,来来去去都是基本上同一语系的口音,所以,偏离轻微一点点,就可能听不懂了。我每次去台湾,都得模仿我妈妈(福建人)、周杰伦、陈水扁,然后对方就听懂了。西藏、拉萨本来就是很多不同人聚居、来往的地方。对一个努力说着嘉绒口音拉萨话的人,大昭寺和尚能听明白,然后心里想着“农民!”;对一个说着康区口音拉萨话的人,大昭寺和尚也能听明白,然后心里也是想着“农民!”;对一个贵族拉萨口音的人,大昭寺和尚能听明白,心里想着“煤老板!”所以,基本上不必那么较真,非要寻求最完美的拉萨口音藏语教材才学,反正到最后,我们还是会带口音,反正对方明白不就完了吗?
以前,我和一个很完美主义的同学一起学英语。我们一起起步。我的问题是一直很自卑,很担心口音问题被人看不起。他的问题是“美国没文化,他们口音不好”、“澳洲不是标准口音”,非要寻求传说中的牛津口音、贵族口音。我对着录音带学,没啥进步(教材教的,大部分是生活中用不上的奇怪对话,譬如“我是一个男人,你是一个女人,它是狗,这是一个苹果”)。这几年,他在研究教材优劣,也没进展。后来,我很幸运,有一个很好的白人老师,她和我说“告诉你,我父母都是英国贵族。你别怕什么口音不口音,我告诉你,澳洲人的标准口音,就是我们英国的农民、囚犯口音,没啥大不了的。在英国那样的口音,是被看不起的!”,这样说了以后,我有了X然开朗的感觉,如同见空,不再自卑了,然后开始去酒吧,一个月就能说能流利了,顶多偶然被校长说“你哪里学的英语啊?别说‘操!’,如果要表达不爽的情绪,你该说‘岂有此理!’就是了”几年下来,我能说流利度完美的带香港口音英语谈人生哲学、演讲,对方完全能听明白,顶多心里嘀咕“一个香港农民!”;我那个朋友,在搞这么多年后,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带点贵族口音也带点香港口音的简单英语问路买菜什么的,然后对方心里会想“一个装英国贵族而且不像的香港农民!”所以,教材的事,差不多就是了,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教材这回事。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旅游、饮食业),老和一些日本游客和黑社会接触,他们根本不懂英语,所以只能日语对话,反正对话不复杂:“请问要牛肉还是鱼?”“鱼,谢谢!”“没有鱼,您吃牛肉吧!”“野比兄今天好不?”“八嘎,今天又收不到保护费,白人听不懂我的英语,我老大对我很不满!”“噢,不如意事常八九,别想它了,来瓶啤酒不?”长久下来,我能说很流利的江湖日语“大哥”、“还钱!”、“那几个岛你们啥时候还?”等等,和比较标准口音的“牛肉”、“鱼”、“啤酒”、“咖啡”、“不要肉”(“素食”在日语里叫“精进料理”,很有点意思)。前面说过,我早就脱离了口音的自卑感,所以很流利地说着小混混口音、混入脏字的日语(当时我也分不出哪些属于不得体的脏话),反正能顺利沟通即可,不关心对方觉得我是农民还是怎样(当你认识很多黑社会的时候,你不必关心对方怎么想)。慢慢地,我在一个小圈子内,很多日本女孩都听说了,那个公司有一个人,说很奇怪的日语,很流利,可是敬语和脏话会混着说,我成为很受欢迎的一个人,当时我单身,剩下的就不必说了。这个不必觉得难明白,如果我们碰到一个讲播音员普通话的白人,固然觉得感动(其实没啥可感动的,这大概出于民族自卑感。我们不也很多人能说他们的话吗?);可是,如果我们遇到一个说浓厚东北口音普通话的白人,我们不会少了感动,反而会觉得很有趣,所以,他的社交生活,一点不会打折扣,甚至可能会比前者更好。所以,口音的事,不必太在意当回事。能说,也就足够了。反正,哪怕用了最完美口音的拉萨话教材,我们不见得能学成没有奇怪口音的拉萨话,对不对?说到最后,不还是讨甘露丸的目的吗?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讨得甘露丸就是足够的了,不必太在意标准口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地打滚中,容大善说精髓
发表于 2010-11-1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victory: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1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1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asd 于 2010-11-12 16:22 发表
拉萨话貌似都差不多吧。我觉得格西拉和师公的发音没什么区别。



这大概因为他们都是农民音,师公是川北藏族,格西拉是理塘的。对以正宗自豪的拉萨人眼里,皆农民也。
发表于 2010-11-1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只要是“首都”或者“首府 ”, 就有资格让人家以他们的方言为标准音。
下辈子要努力投生到这两个地方,省却学标准音的磨人过程。
发表于 2010-11-1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怕你们理解不了


做的不好:lol
发表于 2010-11-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俺学的是哑巴藏语,  
不过,看着藏文,能慢慢看懂,还是挺高兴的:lol
发表于 2010-11-1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台湾话是标准的北京话。
发表于 2010-11-1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
准确地说——部分去台的北京人保留有民国时期的北京口音,而原生地的北京话在民国38年之后发生了若干变化——如过去北京话念“和”为HAN,今天台湾国语中还保留。但大部分台湾所谓的国语那种软绵绵的腔调,却并非过去和现在北京话所具有的。
发表于 2010-11-1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学习语言窍门的文章


这两个文章说的是一回事。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晋美耶喜的。我认为我这概念应该是正确的。

以下我写的一个旧文《傻瓜学外语》


从小就生活在不同语言、方言的圈子里。香港说的是粤语,可父母说的是夹杂马来西亚语、福建话、粤语的普通话,父母的朋友很多是说印尼语的,爷爷姥姥却只懂说海南话,我的粤语基本上是在幼儿园自学成就的。在中学英语名列前茅的我,到了澳洲机场的第一个五分钟里,就知道16年来学的英语是白学了。后来陆陆续续学了英语,也在大学学了两年日语。毕业后,常和西藏人混在一起,也能听懂少许拉萨语。
学习外语,首先要明确知道自己需要懂到什么程度、学来干吗?前年遇到个很目标为本的北京的哥在学习英语,他只需要学三句话:

1,‘我没零钱!’;
2,‘我不知道这个地方!’;
3,‘我不懂英语,您请说普通话!’。
确实,北京的哥往往也只需要这三句话。如果需要仅限于如此,确实没有什么必要参加华尔街课程什么的。
亚洲绝大部份的外语学习课程,有一个不可弥补的过错,它们全建基于过时了的错误外语学习理念,奇怪很少有人把这错误指出。传统外语学习课程,基本上就是文法规律、示范、练习这三部曲模式。在你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耗了无数的晚上听了无数盘磁带后,你也还是在只能以老年痴呆者的语速说句 I.......am......a....... man.......的程度,而我一声不吭把裤子脱了,一样可以沟通这同样的信息!这种过时学习方式,严重缺乏效率,而且不是人类学习语言的自然方式。在学习几年后,学员能分清动词、名词等一大堆几乎没有什么用的概念,也能背上几千个单字,但却仍然无法沟通。我觉得问题是:

1。错误地把重点放在文法及词汇上 ---
文法、词汇其实不是初学者最需要的。我们学习母语时,甚至到成年,可能词汇也不多,大多数人也不很了解文法(学习文法,其实比学外语的本身更难!),可是我们沟通也没有太大问题。

2。不真实的语速及语感 ---
其中的练习,都以拖慢的速度进行,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我们日后根本不会遇上以这种语速说话的外国人。

3。不真实而且没有用的内容 ---
其中的练习句子,几乎全是没有用的内容,譬如 I am a man,我很怀疑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上这句对白!
最常见的练习对话就是:

Is this an apple? (这是一个苹果吗?)
Yes, this is an apple.(是的。这是一个苹果。)

可是,现实中没有人会这样说话嘛!他们会说:

What's this, man?(这什么啊?)
An apple, you idiot!(这是苹果啦你这傻X!)
或者:

What i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John. What is your name?(我的名字是John。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Mary.(我的名字是Mary。)
可是在真实世界里,根本没有人会这样说话。正常人是这样说的:

What's your name?(你什么名字?)
I am John.  And what's yours?(我是John。你呢?)
I am Mary.(我是Mary。)

既然没有人会在真实生活中这样说话,为什么必须这样教呢?

4。以阅读为主要学习媒介 ---
重点放了在阅读上,必须靠书本学习语言,而语言本来其实和阅读关系不大。

老美是其中一个学习外语最失败的国家,可是他们发明的FSI方法却是最有效率的。几十年前,美国政府为了令外交官、情报人员等能极快速地掌握外语听讲能力,花了很多资源,最后由一个专门钻研传授语言能力效率的博士发展出来这系统。在这以后,很多商业外语教育者以这套理念,发展出很多套学习课程,美国政府自己也继续使用它教育外交人员,同时也提供以它为教育方式的多种外语课程对外商业性销售。这种系统的特点是,它模仿小孩学习母语的模式,几乎完全不教文法,也不重视靠阅读文字来学习,词汇的累计也只限于比较基本的量,主要依靠重复听、大声讲(在这点上,李扬疯狂英语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这种教学方式,教材不以刻意拖慢的速度录音,也不单只采用比美中央电视广播员的发音,而反而可以让学员一开始就能和现实的语速、真实的语感及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之口音接轨。它也不解释一句话为何这样说才合乎文法,而只是告诉你,大家就是这样说话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训练学员能不经过大脑翻译就机械性地脱口而出对答,这很像小孩子学习母语的模式,而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方法变相是在训练:听----在脑袋中把听到的翻译为中文---脑袋提供中文回应---在脑袋里把回应翻译为外语---说出来。这样的流程。很明显,这是很没效率的,而且绝对不是必须的,我们说母语就不是这流程)。以这种方式学习,学员往往在三个月后就能很有效地和正常语速的外国人以正常语速沟通,效率远超传统学习模式。
可能有人怀疑,这样学怎么能学到文法呢?答案是,大部分中国人,包括曹雪芹、张爱玲,他们也不很懂现代的中文文法,可是他们显然混得比你的文法老师好!对绝大部分来说,这其实并不是必须的。


----------------------------------------------------------------------------------------------------------


以下是晋美耶喜写的《象婴儿般的学习》

习口语就要象我们的婴幼儿时代一样。
常常会有人问:“在某某地方有没有会汉语的人教藏语口语?”“有没有汉藏对照的口语教材?”
听到这样的话,实在是想问他:“你小时候学说话的时候,有没有人把汉语口语翻译成另外一种你听得懂的语言来教给你,然后你才学会的?”根本没有,除了正在学的汉语——你的母语以外,你还不会其他的语言呢,又何来翻译呢?那就是说,不用翻译成另一种(已知的或未知的)语言,你照样可以听懂,可以学会!只不过用学母语方式来学第二第三语言,是太花时间了。但是你发现,那些到陌生国家的人,很多却是只用了三个月,就可以对话了。他们也都并没有人手一本英汉或日汉的口语书!这说明母语式的直接学习方式岂不是最有效的?
所谓母语式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是直接去理解、去记忆,不要借助另一种语言,虽然你熟悉它。不然你的语感培养不起来,说话的时候还要先从母语转换成正在学习的语言,才能说出口,这样怎么可以呢?所以你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就是看汉藏对照的口语书、用汉语、英语的语法逻辑去分析藏文口语的书,是很破坏语感的,对学习的负面影响不小。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不要一开始去对口语做语法分析。这样做,大都可能是为了掌握规律以后尽快能批量生产(哈哈!工业时代的智慧啊!)——造句。可是,你有没发现,那些英语口语班不教语法的,比教语法的平均成绩更好!那是为什么呢?在小的时候,当你还没有学会语法和造句的时候,你早已学会了口语!而且哪怕是很多年以后,你说话的时候还是说不出来当年造句里的那种话!这就是说,你听来的话、以及你以前说过的话,都潜移默化地藏在你的第八识——总之会存起来就对了,在你下次说话的时候,就自然会体现他们的影响,而不是现经过思考的!所以过早去语法分析会损害你的语感!不要着急!
总之你有条件的话,就要长时间呆在具备语言环境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你要天天留心,去听、去讲、去感受,不要一开始就去比较、分析。你要学会说的话,就在他们的嘴里,不在你看的那个书上!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地去寻找那些没有生命的纸张呢?而且,去接触这个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的各个层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掌握这个语言的话。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藏语口语和书面语差别很大,很多都是写不出来的。因此要等口语熟习到一定程度,再学书面的东西,比如三十颂什么的。不然等你专门学书面的东西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时间来好好学口语,或者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想学了。这样就会给你的交流带来很大的麻烦。
大家都会说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可是你知道象婴儿那样的学习吗?那就是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现在就回到婴儿时代吧!

发表于 2010-11-13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摆脱藏文的神圣感和不安全感》-晋美耶喜


常常听到或者见到某位朋友为了学藏文,打算要求某一个法。当然类似的还可以有很多,比方请人念经、请僧众回向,自己修某个本尊等等,来达到增长智慧、很快学懂藏文的目的。
不过这里不是要反对你去做这些,只是要告诉你,一定要尽量消除你的神圣感和不安全感。
据说藏文是世界上除了梵文以外最有加持力的文字,当然是够神圣的了。不过,不要把学藏文这件事情看得太那么神圣,否则会连累了你。因为这个神圣感,和担心学不好的不安全感,很多人会一开始就做很多准备,首先就是准备修某个开智慧的本尊。当然这些本身没什么不好,可是,那个害怕学不好的不安全感,从你打算求那个本尊法开始,好像从此开始就跟牢了你,自此就挥之不去。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听听这样的对话:“你打算先修某某法是吧?”“是啊,不然怕学不好。”我想从中你一定听出了不安全感。因为那是他修该法的动机所在。
不安全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回想你小的时候,为了学语言文字,可是从没有做过什么特殊的事情,你也从来没有担心过。因为藏文所承载的那个佛学、抑或是藏族文化,这两个东西让很多人分不清,并为之狂热,因此学习藏文也就成为很让人产生神圣感的行为,只是这个神圣感很难让你自己察觉,只有在你炫耀说“我在学藏文”的时候,才显露出来。可是同时,让人舒服的那个神圣感,还有个孪生兄弟,就是让你不舒服的不安全感,也就一起陪伴着你了。
难怪,若干年前,碰到了索甲仁波切的一位德国弟子,他已经学会了拉萨话,正在学康巴话,他不无自豪地对我说:“为了学藏语文,我什么灌顶都没有求,什么法也没有修,只是在我的上师索甲仁波切那里,求他加持过,因为对他信心很大。”确实他是已经很值得自豪了。因为他没有不安全感!
所以,为了学得更好,你完全可以去修某个本尊,完全可以去念若干遍的祈祷文,但是神圣感和不安全感,还是撇开的好。这两兄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还包括过度的准备。
就像宗萨仁波切在北大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儒家文化的国度,人们的常识非常发达。”因此想到将来要学藏文,在发达的常识的帮助下,就免不了做各种的准备,除了修本尊法,还有准备汉藏对照的教材(在还不知道人家那里教什么的时候),准备养好身体,准备心态……常常有的人准备了好几年,岁数也大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受这个不安全感的干扰,不去做过量的准备,早点开始,方为上策。因为必须的条件并不是很多,具备这些就可以开始了。最主要的不是时间和行动自由吗?如果不能摆脱不安全感,即使已经开始了,在学习的中间也会受到困扰。
我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学拼读的时候就很担心地打电话问我说:“发音不准怎么办?”寻求帮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你小的时候,也是只会发“爸爸妈妈”,其他的音也发不对,可是你现在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会粤语和英语。多听多练多请人纠正就可以解决发音的问题。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不仅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安全感会给你很多的干扰,影响你的学习。比方说,因为担心发音不标准或者说错,就回避和别人的交谈;担心某些课程学不好(不是因为时间),干脆放弃不学……诸如此类,都没有必要。
不安全感还表现在,常常很担心地衡量自己的效率和水平。当然可以自我评价,不过那种忧心忡忡的评价只能让你更加忧郁。
“尽到自己的努力,每天有进步,不浪费时间,这就是最好的。”这是前宗萨佛学院堪布蒋阳罗珠(才旦)的话。当然他说的进步,是指的新的收获,不是你感觉上的那个进步。也就是说,在有次第的情况下,踏踏实实,不浪费时间,就可以了,此外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还记得那句老歌词吗:只有那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不是很有道理吗?
发表于 2010-11-13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唐人街...》-晋美耶喜
即使你远离故国,如果住在唐人街会有很多便利,哪怕一句当地话不会也没有关系,因为警察都可以讲中文。
在藏地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象汉族聚居的区域,佛学院的(以汉文来教佛学的)汉族班,教藏文然而学生为清一色汉人的学校或班级,这些都有类似唐人街的情况。
汉人聚居的区域不利你的学习;汉族班对藏语文的学习当然也不利,首先语感难以培养,其次是难以心挂两边,在汉族班里同时要想学藏文,时间、精力、资源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专门的藏文学校(不是指寺院的)也不错,不过汉人聚集在一起,又形成汉人社区,对口语的学习又是不利的,可能会有学得好的,可是整体上就会有些问题。
有的人是因为刚到藏地,人地生疏,虽然自己的愿望是要学习藏语文,但还是选择先进入汉族班。个人觉得这样是耽误时间,不如直接找人教藏语文。因为学藏语文是你的既定目标,是必须完成的,而且往往汉族班又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安排,对你学习藏语文和融入藏族的学修者团体没有帮助,所以这样做就没有意义了。
总之,在类似唐人街的地方会有依赖感和口语难以进步的问题。所以刚到藏区、准备好好学习口语的你,最好不要到汉人群居的地方,即使因为上师和法流的关系,没有更好的选择,你可以采取只和藏族人交流的方法。当然这只是技术问题,与其他问题无关,你不必顾虑。








《扼杀语感的三大利器》-晋美耶喜

管你承认与否,语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
语言考试的成绩、写在书上的语法和词组等等,并不代表我们对语言的掌握本身。
因此语感是相当重要的。培养语感不容易,
要从环境、练习、记忆(刚开始不要那么多分析吧)等等诸多方面多管齐下。
可是扼杀语感的武器也实在厉害。
我所知道的有三大武器:

一是看藏汉对照的书:
刚学的时候,查字典是难免的。但是词汇量大了以后,要看生字的藏文解释。不过这里说的是,不要去看藏汉对照的书,比方说,入中论你有不懂的地方,你干脆找了汉藏对照的版本来看。这个千万要不得。不懂的词句可以问,如果是隐含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听课、听复讲、问同学、问老师。这些过程都是藏语表达的,你不懂的地方是用藏语在诠释,你的语感在加强。反过来,你看了汉藏对照版以后,疑问的地方就是用汉文在注释,你的语感又在削弱。长期下去,就很难学好了。如果你没有什么疑问而喜欢这样做的话,那就是自毁长城了。

第二就是教汉语:
通常在教汉语汉文的过程中,对方是用藏话来问的,那么你要用对应的汉语来教他。这样一遍一遍地反复,你所知道的藏语或藏文都和汉语或汉文对应起来了,你很快就会习惯这种思维。那么你的纯藏语的思维习惯(语感的一个方面)还在吗?可能还没培养起来就被杀死了!尽量不要教吧,如果不想破坏语感的话。

第三就是藏汉或者汉藏翻译:
这似乎是个光荣的事情。也有人骄傲地说,他刚学第二年就可以翻译了。且慢!和以上两者一样,是在培养你汉藏的词汇和语法的对应思维,养成藏语的思维习惯是很难的。那么这些是否完全不能做呢?聪明的你应该想到,这是对刚学几年的人说的。形成稳定的语感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聋哑藏语是怎样炼成的?》-晋美耶喜

常听别人说,某人藏文很好,就是藏语很差。这话不敢苟同。藏语很差,藏文也不会好的。
一般评价者是不懂藏文的。那么如果他自己认为藏文好,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和别人交流都成问题,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难道要打手势或者写纸条来传递,才可以证实自己的理解吗?荒唐啊。不能证实自己理解的正确与否,他又是靠什么说自己藏文好呢?他连上课听懂都成问题啊。表达藏文内容的授课听不懂,又怎能说藏文好呢?
所以语言和文字从来就没有割裂开来,是需要同等重视的。逃避或者欺骗自己是没有用的。一定要认真面对它们。
暂且用一个陈旧的词汇,叫它聋哑藏文吧,虽然藏文本身不聋也不哑。那么造成聋哑藏文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重视口语的学习,后来也无从下手,就只好放任自流了。所以我觉得,刚开始就给予重视并且有所偏重(重视口语),会有一个好的开始。话都不能讲,作为双向交流的学习又从何谈起?你用什么来表达呢?所以从一开始,你就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口语。从学习名词开始,动词,会话。这样,你才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工具。并且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要脱离口语。当然住在类似唐人街的地方会对你的口语成长有阻碍作用。
不要着急去学文字,虽然你着急想很快念会看懂那些密法仪轨。在你着急学书面的东西、并且开始脱离口语的时候,你就离你(早日学好书面的东西)越来越远了。因此,很早就要造句的行为我也是强烈反对的。
道理在上面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千万不要着急啊。
发表于 2010-11-13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写的杂七杂八东西:






必须看到底需要学语言还是文字,看实际需要。
如果主要是为了沟通,那么,语言环境很重要,文法、单词并不很重要。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靠外语文能力吃饭,所以,很难有动力贯彻始终学到底。所以,如果开始的时候学习能产生点兴趣和一点看得到的成绩,一开始就能基本沟通,那么,后来会自然很喜欢学下去,一点不觉得累。
我不懂藏语文,可是对学习外语算有点经验,而且有很多痛苦经验。我们亚洲人都喜欢学习文法、单词,其实这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并不有效。如果为了升职、考试,还能有动力。如果为了好玩或者私人兴趣,这样下去,最后能坚持学成的人不多、效果也极差。
我的经验是,必须像小孩子学母语那样,不必理会文法,先学懂说话,然后一切就顺了。不必很明白为何要这样说,只需要知道大家是这样说的,即可。要说文法,美国很多英语都不合文法。英国大部分人都没学过文法,包括大部分作家。要学习如何沟通,其实根本不必学全套文法,或者起码开始的时候不是必须的。我们小时候,哪里有学过文法,可是我们都能说中文,对不对?而且说的很好。我学了16年英文文法,一句话都不懂说,然后母语式学习3个月(认识了一些不懂文法,也不会迁就异国人说话、很市井的一些小混混),就什么都能说了。后来大学学日本语很久,名列榜首,也不会说,根本就没用,进度很差。后来和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说话,1个月就说得很流利了。只是那时候和黑社会混,后来学到的日本语很江湖(譬如说自称的时候应该说“私”、“瓦塔西”,可是我习惯性说“波阔”,很低俗),让人有点惊讶而已,这些如果需要,很容易就能纠正。你学5年能说很优雅的奇怪口音日本语,我混1个月能说同样流利没有口音的日本语,只是有些小地方不很合文法(但对方完全明白)。。。我觉得,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除非你必须任职外语老师,或者当人民大会堂的翻译)。
所以,我研究很多年后,我的结论是,这么多年来的传统学习文法、单词的教育外语方法彻底失败,根本没有很大效果,应该以母语教育方式编课程会见效的多。后来,发现其实李阳英语、美国的FSI,也是这个观点的。
就如我自己来说。我没学过西藏语文,而且也没很大需要,所以根本没有动力。可是,这么多年来,听得多,后来也能说一、二句。不明白道理,不明白文法,不知道为何这样说,也不懂得写,可是我知道这样说对方就会明白。
然后,就好办了。为什么呢?我们学外语,如果不是为了糊口或考试,大部分人是没有足够恒心和动力的,枯燥的学习很快会打击我们放弃,对不对?可是,如果能说几句,然后发现“哇!对方竟然能听懂我的话?”,加上不要脸胡乱说,很快就能学到很多,而且不是刻意学习,是自然就能学到,不必看书,不必刻意记忆。
1997年,我和活佛去拉萨。活佛突然求坚赞萨迦大师传法,我就落下了,很无聊地留连各地,每天得打发10小时。
一次,我迷路了,要去昌谷尼院,到处问路,找不到能说一句普通话的人,一点都听不明白。后来,想起活佛问某康村在哪里的时候,他说“XX康村卡巴哟列”,很明显卡巴哟列就是“在哪里?”的意思。尼姑我知道是阿尼,寺院我知道叫共巴,那么,就硬着头皮问“阿尼共巴卡巴哟列?”然后对方说了很多我不明白的话,再领我到了昌谷尼院,我就知道沟通有效了。
正如qmango说的,有了第一次美味,就多半会回味。到了寺院,就开始胡乱说了。那里的阿尼也不能说普通话,所以被逼胡说八道。西藏人也很有耐性。我们就整个下午在这样沟通:

我:这是宗喀巴。
她:对,这是宗喀巴的“库”(噢,这就学到了‘身像’是怎么说的!)
我:宗喀巴很好。
她:嗯,宗喀巴很好!
我:那是释迦牟尼。
她:对,那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也很好。(噢,这就学到了‘也’怎么说的!)
我:这个玛哈卡纳,很好!
她:对,这个“库”是玛哈卡纳,他很“忿怒”!(噢,又学到了“愤怒”怎么说)
我:这个水杯,不好!(因为生锈)
她:对,那个水杯不好。可是,那个宝瓶好!(噢,原来这东西叫“奔巴”!还学到了“可是”怎么说!)
我:这个叫什么?
她:这个叫“多吉”(哦,原来金刚杵叫“多吉”!)
我:多吉好,可是,多吉是新的?多吉是“宁玛”?(“新”是本来懂的。“宁玛”是“旧”的意思嘛!“多吉”、“可是”是现学现卖的)
她:地宁帕列(噢,这就明白了,如果说东西是旧的、古董的,必须说“宁帕”,不说“宁玛”,原来如此!)
我:这个“奔巴”也是旧的吗?(“宝瓶”和“也”都是刚刚听来的)
。。。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本来无聊的下午。也没有刻意记什么。一个下午下来,我就学到了整年未必能学到的那么多。

那次以前,我只能说:
这个
那个

不是

没有
西藏
汉地
印度



我们
你们
他们
新的
白的(灌顶里活佛常重复说“Om Karpo”,然后翻译会说头顶有白色的Om字。很明显,“喀颇”就是“白”)
黄的(也是灌顶听来的)
红的(也是灌顶听来的)
蓝的(也是灌顶听来的)
宗喀巴
释迦牟尼
水杯
在哪里
为什么
有没有
对不对
都一样,没有分别(因为活佛常说这话)
内道(佛教徒)
格鲁
萨迦
噶举
宁玛(宁玛是“旧”的意思)

第二天,我去了大昭寺。大昭寺有写金字纸条服务。我就去写了。和尚觉得汉人来写,很罕有,就逗我聊天。

他:什么什么卡涅什么什么?
我:。。。。(根本不知道他说什么)
他:什么什么卡涅什么什么?
我:。。。。(还是不知道他说什么)
他:什么香港卡涅什么?什么台湾卡涅什么?(噢,“卡涅”大概就是“来自哪里”的意思吧?!)
我:(尝试的语气战战兢兢地回答)我,香港卡涅。
他:哦,什么什么香港卡涅英!(他显然明白了我的意思。所以,可以肯定“卡涅”就是“来自哪里”的意思,而后面必须加“英”!)

第三天,我去甘丹寺。和尚要我给钱买票,但西藏人却是免费的。

和尚:(不断用普通话说)门票门票!三十元三十元!
我:三十元,没有!我,香港卡涅英。我,游客不是。我,内道是!(我不懂说“游客”,只好用普通话说这个词)
他: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他说了很多话,我一句听不懂,旁边来了很多人围绕着我评道理)
我:我,香港卡涅英。我,游客不是,内道是!香港卡涅英的内道,也是内道。西藏的内道,也是内道。没有分别!对不对?我,很愤怒。三十元,没有!(“卡涅”、“也”、“愤怒”都是这几天学到的)
和尚和围观的人笑疯了,然后围观的人和他说了很多话,我听不懂,然后和尚就让我免费进去了。后来,我发现这个和尚快格西毕业了。所以。。。今天。。。我用拉萨话和一个格西辩论,而且还赢了!!!我不为了省了30元高兴(本来只是因为无聊而和他半开玩笑地“吵架”而已),可是,却因为能顺利沟通成功,竟然吵架胜利,这让我很有胆以后继续胡乱说。别小看这个信心,这对以后的学习是很关键性的!
以上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孩母语学习的过程嘛!不必对方用你懂的语言翻译一遍的,而是你自己慢慢就自然会搞懂的。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学成母语的吗?
在那次以后,我胆就开始大了。几天下来,能说很多话了。相信,如果看书,学一年都不能学到这么多,而只会知道很多单词、很多文法而已(如果不能沟通,学文法干吗?我们又不是要当诗人!)。后来,在没有别的能说拉萨话的师父、朋友在场的时候,我基本上能硬着头皮做简单的沟通。根本没有刻意记忆或者学过什么,而很多学了很多年的朋友都无法做这样的沟通。
这里要说的是,其实只需要懂几个单字和“好”、“不好”,就足够你开始沟通了。然后,别的自然会学懂,而且很快自然会学懂,而且是不痛苦地很快自然会学懂,而且是很有趣味性地不痛苦地很快自然会学懂(因为只需要闲聊,不是枯燥的学习,而且因为学到很多,很有成就感,而成就感就等于动力!)。
我们学母语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嘛!小孩子只懂几个单词,就没有文法地胡乱说,慢慢,胡乱说着说着,就自然懂说所有话了。他们从来没背过单词,也没学文法(我到现在都没学过中文文法,可是我还是在这里对着键盘飞快地写,而大家显然能读明白我的意思,对不对?)。所以,除非为了职业需要,一般人学一点为了沟通的话,我很怀疑传统学习文法、背单词的有效性,我认为这是很差的教育方法,效果极低,根本没必要。
母语学习方法,只需要最最基本几句,和不要脸的精神,和自己寻找语言环境(看盘,连续剧,哪怕不明白,也继续看,这也可以),才更有效,然后其他的自然会学到,都不必用心刻意学。很多人可能以为我在开玩笑。我真的不是开玩笑。这是认真说的。母语学习法,不论听不听得懂,最后都是最快让你上道的。上道以后,能基本沟通了,后来的根本不必兴趣,不必用心背,自然最后就能学懂。小孩就是这样学懂的。后来我有了女儿,我很刻意用她做实验,确实很管用。
另外,我们不必废话辩论,你去买10套比较长的韩剧回来,譬如《大长今》,有正确字幕的,回去把它看完,每天持续,同时看字幕,同时重复模仿着大声说(哪怕不明白),可是必须注意,关键是看明白剧情,而不是看字幕,字幕只需要你大概看看以求剧情发展你能大概明白就足够了,千万别把所有心思放字幕上。然后,再看10套,这出戏不很看字幕,只有在完全不明白时候才看字幕。我敢说,短期内连续看完的,又是正常天分的,这以后就已经多少能说能听了,根本不必刻意学,很有效。那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你看20套韩剧,大概需要500元和两个月(连续看才有效),就能基本沟通(而且我敢说口音、语速、语感都比学校学的好很多!),比对去给钱学外语的人,我敢说他们要到达这样的程度,肯定两个月和500元不行!而且,去上学,比对看电视故事,何者更有动力和兴趣,这个不必我多说。很明显,我的方法比较优胜。是不是没有缺点呢?也不是完全没有。学校学的,会懂文法,我的方法无法学懂文法。这是缺点。然而这不是无法承受的损失。这个就看个人需要了。大部分人,其实不需要文法,对不对?第二个缺点,你说话可能很像李英爱(如同我只能说小混混日语而且分不清哪句是不应该说的脏话的情况),然而这也不是很痛苦的大损失,实在很有需要改也是很容易的事。
这里不是说这样就足够了,而是说这样就足够你上道了,有了足够的基础可以主动沟通,也会有足够勇气尝试。。。有了这两点,以后的就可以无修而成就了!
这里介绍一个东西,是一个CDROM,叫Eurotalk。这个的设计,很类似母语教育法。
它是一光盘,教导西藏语(还有别的语言百多种)。
可是,用来教导你的语言,有120种可以挑,譬如说,你中国人,你就挑中文,它就用中文和普通话来教你西藏语。你也可以挑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语文等等,它就会用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语对你教授西藏语。
这个东西,实际上也不用中文、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语文等说很多东西。
它是这样的:
你登记后,挑选语言,譬如你挑中文,那么譬如你写数目的时候,它出现的文字就会是中文“一”,然后教导西藏语的“chik”等等。如果你挑英文,它就会出现“One”的字,然后教导西藏语的“chik”等等。
然后,你开始挑要学什么,大概有数字、单词、颜色等等和日常用语等等范围。


然后,它开始教你“一”如何发音等等。几乎不说普通话,主要就是用中文字(或日本文等等视乎你的选择)或图片,譬如说,图片是鸡蛋,电脑不断发音“涅戈”,白痴都知道它是在教导你鸡蛋的西藏语叫做“涅戈”。而且男女各读一次,让你习惯不同的口音。



然后,你可以选择打印出来。
然后,你也可以选择重复练习。它说“涅戈”,然后到你模仿发音。可以选择多次单词一组,譬如一次练习4个词,或者8个、12等等。然后,它会回播,先是电脑的发音,然后你自己刚被录下的你的发音,让你自己比较。


然后,有游戏,电脑发音“涅戈”,你就必须在很多图片里挑鸡蛋等等。如果你挑错了,它不会用普通话骂你,它会用西藏语说一些东西,然后出现X,很明显,你就知道它说的话就是在骂你“错了!不对!不是!”,如果挑对,它就用西藏话说对。


然后,就可以升级到复杂游戏了,就很多这个栏目的一起考验你,是一个游戏。譬如说,数目的栏目就考全部数目、物件的栏目,就可能考任何物件。它读(而且男女各读一次,让你习惯不同的口音),你必须知道这是什么,挑出正确的图片。这全是游戏形式,譬如考身体部位名称的游戏,就是一个堆砌人体的游戏,你答对了“手”,就出现手。。。最后,就凑齐了一个人的全身。



然后,你学别的栏目。但所谓的“学”,其实全类似游戏,我女儿常玩。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是靠重复而已。
最后,你完成所有栏目了,就到终极考试,这个游戏会考任何盘里出现过的东西,譬如第一问题考数字,下个问题考对话等等,混合考。也是游戏形式,这个游戏是赌钱,赢了就有金币。
由于可以一盘多人用,还有积分排名,就形成竞争性游戏了(请读作竞争性-游戏,不是竞争-性游戏),趣味性高。
最后,还可以打印毕业证书给自己。

整个东西,很少说普通话,大部分都在说西藏话,不理你明白不明白(这正是母语教育的方式)。
这个游戏,大概每天5小时的话,2星期可以学完,然后就懂很多单词和一些简单对话了。可能有3、4岁的小孩的说话能力了。毕竟只是游戏,不能一步登天,可是,如果几星期能有3、4岁的小孩的说话能力,这已经是勉强足够让你上道、开始作简单沟通的程度了嘛!
同一公司,也生产学百多种其他语言的盘,而且大多有不同程度,譬如日语就分3、4级别,学完高级别的可能大概等于6、7岁小孩沟通能力了吧?!可惜,西藏话教材只有入门级,大概市场不够大的原因吧?!
我一个朋友的小孩很沉迷这个游戏,一直玩法语的,先后3级别的盘,先后玩了三个月(注意,这是玩,不痛苦,小孩很沉迷,因为游戏是有挑战性的)。他本来就没学法语,也没兴趣,也没在别的地方学,就玩这个3光盘,后来我们看他在法国能结结巴巴地点菜、问路、进行简单对话(反正听说他和别的法国小孩说了半小时,有问有答,显然确实能沟通)。我另外一个朋友当时在,他正式上课学了一年多,连点个啤酒都不懂。


上面的几楼贴出后,很多论坛朋友询问:这样学,会不会担心口音不纯?

回应:
我认为,这是多余的担心。
1。大部分人,你自己听拉萨贵族口音的录音带,我们能看到结果。。。谁学成了?
2。论坛近万成员,很大部分曾经幻想能说流利藏语、学比江波,然后没有多少人成功,可能99%都放弃了。
3。所以,如果能说得流利,哪怕农民口音,也已经算巨大胜利了,对不对?
4。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学英语要学牛津口音、藏语要拉萨贵族口音。。。这没意义。能说、够用,就很好了。
5。口音不是很严重的事情。我英语是英国囚犯口音(澳洲本来就是英国囚犯后代,我还住在农村,而且英语从酒吧学来)、普通话是福建口音、广东话是南洋口音、日语是市井口音(日本朋友都是黑社会),我也混得还可以,朋友很多,没有被歧视。而且因为日语是市井口音,年轻时很被日本女孩欢迎,觉得很“男人”。
6。你可以自己幻想,如果一个美国人能说普通话,可是带浓厚四川口音,你会因此看不起他吗?大概不会。你可能觉得他比一个标准普通话口音的美国人更有趣、很奇怪。对不对?所以,他会有更多朋友,然后,更多朋友代表着更快学到更流利。所以,作为一个异族,口音没有广播员标准,恐怕不会构成任何障碍。
7。如果别人要看不起你,你说标准中央台口音,他还是看不起你的。对这类人,如果你不是佛教徒,我的日本朋友就知道很多很有效的处理办法;如果你是佛教徒,那可以练习安忍。
8。一个汉人,如果能说点拉萨话,西藏朋友不知道多欢迎呢!觉得被尊重了,欢喜还来不及,甚至很愿意陪你整个下午在说“这个好!”、“那个,不好!”、“奔巴。。。多吉。。。”,还会领你看寺院各种各样的不让游客看的宝贝。
9。西藏本来就很多语种,所以,对带比较浓厚奇怪口音的拉萨话,一般来说接受能力很高。也就是说,他们一般对口音差异的容忍度很好。你可以说得口音差挺远的,他们仍然听得懂。
所以,结论是:对大部分人的实际需要来说,能说就好了,还管它什么口音呢?!你明明黑眼睛黑头发黄屁股,哪怕真练成一口英国皇室口音的英语,显然也不会有人相信你是英国贵族出身的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2:39 , Processed in 0.04126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