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61|回复: 14

《关于水供的开示》 衮却格西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水供的开示》 衮却格西作
2010-01-22 23:14
阿底峡尊者说:“我们以水做供养是很容易的,而且不容易染到世间八风。”做很多的水供不会让你生起我慢吧!这样不生起我慢而能行广大供养,很明显的就不染及动机的谄曲,而供品的谄曲也不会染到,因为水很容易拿到,我们不需经过邪命,以不正当的方式取得。较之于水,供花就很危险了,为什么呢?你会觉得要花钱去买,可能还有吝啬心,供花之后又会因为“这花是我供的”而起了我慢,那完全都染到世间八风了。所以较之于水,花的供养是比较危险的。如果你没有任何意乐上的缺失,那广大供养是很好的。



  因为水具有八功德,既然功德有八,所以供养水有八种福报,八种福报怎么积聚,在此就不详讲。供水的功德,比如说很清澄、很干净、很柔软、不伤喉等共有八种功德。如果你以具有这八种功德的想法去供水,每一种都有相对的功德福报,比如说,水不伤喉咙,所以以后你就不会得病;因为很柔软所以你的心也会很柔软、安祥、慈和等等,供养水有这些功德,福报也是相对应的。



  唯识派的说法,一碗湿性的东西,饿鬼看到是脓血,人看到是水,天人看到是甘露。供水的时候,千万不要想这只是供水,你要观想所供养的水是真正的甘露;再来,供养的心态,要像服侍一位具有很大权力的国王,要非常恭敬地去供养。在侍候国王用膳的时候,你都戴口罩之类的,把嘴巴遮起来,所以你也要掩鼻遮嘴。并不是说弄得不好就要受罚,像畏惧国王一样的畏惧佛,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象对待国王一样的去恭敬佛。对国王可能是基于畏惧而服侍,对佛是不用畏惧,而是以一种恭敬心去承事。



  如何摆供杯,杯与杯之间不能摆太远,供杯与供杯之间如果摆太远,以后会导致你与上师之间距离很远;杯子与杯子碰在一起,教示不恭敬;供杯的间距以一颗豆子或一粒青稞种子为准。



  至于如何供水?献供的时候,不要说像给乞丐一样,把水哗啦啦的倒下去,这是不行的,要很恭敬的以容器将水倒入供杯。倒水的时候,先小量,再渐增至中大,后小(水快满的时候,又少量慢慢地倒)。不要一下子倒下去,先慢慢地倒,中间倾倒时增多一点水量,再少少的加满,不要让水洒出来,很庄严地去做。倒水时不能倒满,如果溢出来,会变成恶慧的缘起,所以我们不能让它满出来,倒一半也不对,要倒得刚好。



  有人说不需要供水、不需要供养。怎么会有这种看法?我不认为如此。我认为每一项法行,微细处都要如法的去做,就会有相对的功德,从小处去积累功德。我们为众生也为自己积聚福报,所以样样都要注意,很慎重、如法地去做。佛陀不会像法官一样的判你刑,说不这样做会有什么罪。这是金洲大师的说法,不是我自己随性说的。如法的去做对自己只有好处,倒不是为了怕人家处罚而做。



  我好象很罗嗦地讲这些和修行不相干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只有供水,但是如果从意乐到整个作法上都能很如法,供得很完美的话,会福德无边。反之,若没有这种意乐,又不能如法去做的话,即使供养很多,福报却是很小。以前阿育王只以沙子供养佛,却因为这种功德,成就转轮圣王的果位。



  资粮田是可以植福的好地方,有很大的利益,可是不善巧的话,却会变成没有利益。到市场做交易,懂得如何买卖,会有很大的利润,反之,会吃亏的。如果你想得到很大的利益,就要如法善巧地去行供养。



  要注意,供养的意义在于让三宝欢喜,不在于供品,这点很重要。因为供养是要让诸佛欢喜,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小心,如法的去做,三宝才会欢喜。如果三宝不欢喜,不管你供多少东西,也只是摆一些东西在那边,而不是供养三宝。所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三宝欢喜。例如把一些花放在供桌上,那只是观赏物罢了,而不是供养。“供养”在藏文是令欢喜的意思,所以说如何让诸佛欢喜,才是最好的供养。既然提到了令诸佛欢喜才是最好的供养,我更要慎重地告诉大家,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供养,因为诸佛最欢喜的是依教奉行,如果你可以好好修习菩提心的话,那就是最好的供养,诸佛最欢喜的莫过于此。



  有人问:“我很穷,没有供品可供,那就不供了吗?”不是这样的!因为供品无边际,供养也就无边际。如果我们有信心及胜解,供养就无边际。供品分两种,有主物与无主物。你们学过《入菩萨行论》吗?论中提到供养有:有主物的供养和无主物的供养。以无主物来说,如山河大地、日、月、沼、池、岛屿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主人,用心观想,基于信心和胜解来观想而行供养,这样是很好的。比如说我们去逛百货公司,因为东西很多,本来这些东西会让你起贪欲,但是如果善巧懂得观想,把它们供养三宝,反而是积福报。如果说把百货公司的东西供养三宝没有福报,那献曼达也没有福报了!以前我跟赤绛仁波切学《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他说,西藏妇女很喜欢装饰,整个头戴着金银玛瑙之类的装饰品,如果善巧,懂得加持供养,那会变成最好福报的来源,否则她们的装饰只不过是戴石头、把很重的包袱带在身上而已。当我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常有钢琴乐队的伴奏,如果我们将它以信心加持来供养三宝,这也是积福报;坐在草地上的时候,可以把草地供养三宝;看到清澄的水,也可以供养三宝。总之,不论外在的器世间,或内在的有情众生,只要是美好的,看到、听到了,都可以马上供养三宝。不要认为我没有钱,不能做供养,日、月、整个世界的灯光,都可以供养。你晚上点多少灯,加持一下,就可以供养三宝;游公园,奇花异草很多,只是去享受,只有损福报而已,当我们逛花园,看到好地方,即刻以信心加持后供养三宝,把享乐变成一个很好的供养物品。不懂得佛法的修行,是边走边造业;懂得佛法了,就边走边积福报。《普贤十大愿王》有讲这些,把最好的花,最殊胜的香,诸佛菩萨净土里面最胜的莲花,最胜的花蔓,都观想来供养诸佛。



——摘选自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师教授口诀:“净水八供等,尽力作供献,实设及意显,供养陀罗尼” 供水之修法,积福极大,又水方便易取,不论贵贱都能修习,不易招致邪命而求。在八供中,澡浴水表“大悲”。洗足水表“忏悔”。以八功德水献供更能快速净除罪障、累积相应殊胜功德,通过修习供水还可以调柔身心。八功德水如上师教授口诀:“清凉甘轻美 柔纯无臭味 饮不伤喉胃 具足八支水”,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供“清凉”水有戒律清净的功德;供“甘美”水有获得胜味的功德;供“轻”水有身心堪能的功德;供“柔”水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供“纯”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供“无臭味”水有净障的功德;供“不伤胃”水有身下生疾的功德;供“不伤喉”水有语音和雅的功德。

在佛台前放置七只供杯,以清水为所依物供养三宝。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乾净、像水一样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水代表空性的特质,能显现一切,但本质是空,具有无常易变的特质。因此供水较不易生起执著。供水是积聚资粮,消除贪嗔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藏巴拉功德经》云:
一、水供一次相当于念诵阿弥陀佛心咒100万遍,黄财神心咒100万遍功德。
二、水供一次所有饿鬼道众生可解除一年饥饿之苦。
三、往昔所杀害水族众生罪业得以清静。
四、水供一次能消除违缘,广结善缘,所作善业顺利,身心自在快乐,空行护法六时护佑,吉祥如意。
通常日修或供七杯或多,若修供水加行时则不限。

献供:1 供杯应擦拭洁净,不应垢污不净而供,通常是于收水后,即应以净布将供杯一一擦拭为净。2 首先将杯重叠一起,左手端持,右手持壶倒水入第一杯中近满。此中不应将空杯放供台上后斟水,以空杯缘起不佳,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会减少福德故。3 次置壶,右手将第一杯水倒入,左手持之第二杯中,于第一杯留少许,倒时应向内,而后放于供台,次第从左至后放,并诵嗡阿吽加持,如此则魔不能入,杯中有少许者,表福不空.4 次将第二杯如同上法,留少许水,放第一杯之右,如次渐次放完,此时每杯皆有水,若供七杯时,每杯水相当于1/7量,若修加行时,则为不限,连续放之。5 应一字直线平行排开,应注意距离,杯间距应一青稞远,即米粒间距,应避免以下之过:两杯相触,易成钝根;太近,心量狭,易观上师过失;太远,易离善知识;相撞成响,易致颠狂,故于供时,应谨慎小心翼翼;歪者,感内心谄曲不直,故应一线平行。6 斟水时,应双手捧水壶而献,以示恭敬(如对上宾),以资粮田最为至敬殊胜故7 注水时不应太猛太缓,应专注使水流不断而入杯中,水量在杯口约一青稞处,应慎:太满则溢,易致犯戒因缘;太少则减,受用福报不及。8 水应徐徐注入,两边细,中间粗,勿洒出杯外。9 斟毕复观察,调整务使之平齐庠序。10 于注水时,可念嗡阿吽加持,或以孔雀羚洒宝瓶水,而加持之(此通一切所供)11 若修加行时,或百或千,应供设整齐庄严,如是而供,一切斟竞,次应观想此一切供水变化普贤供海云,种种庄严物,幢幡宝盖,尽其观力供之,无量无边,充满虚空,诸佛资粮田圣尊面前,而其体性为自他三世善根以为供养,以此善根福德,为利一切有情,悉皆成就佛道,或持铃杵,诵云:人天供养殊妙物 实设意显变化生 普贤无上供海云 愿悉周遍尽虚空。摇铃:供养云陀罗尼 持《供养陀罗尼》: 唵 阿谟伽 布惹么抳钵纳么乏日勒怛他嘎哆尾路积帝 三满多 钵啰萨啰 吽 (三次加持)

收供:一般而言在晚课后,或夜间功课,修法完毕后,收供水。1 收供水时,应从右到左,向内倒入器皿中。2 若忏罪,则观诸佛资粮田放白色甘露冲洗全身,业障消除,并诵金刚萨埵心咒。3 若欲积福,则观黄色甘露注入自身,念嗡阿吽,得蒙加持。4 倒完水之杯,应内外擦拭干净,倒覆,不可空仰,或有无知者,以铜杯不拭则日久垢锈,如此易致身心垢染。5 摆法三种:重叠:即将供杯一一重叠倒置而放。依次:供杯一一倒置排列而放。摩尼宝:上中下三层,而于第一置前。6 所收供水,或以饮用,或置净地(如浇花可布施土中虫类等),勿倒入不净(如厕所水沟)及践踏处。
观想:“人天供养殊妙物 实设意显变化生 普贤无上供海云 愿悉周遍尽虚空”修献供时应观想供品如普贤供海云,遍满十方佛国而作供养.观想诸佛菩萨欢喜领纳,生起无漏大乐而作加持。若修忏悔则观想上师三宝放白色甘露,净除自身无始以来所积罪业;若修积福则观想上师三宝放黄色甘露注入自身,令道次第之一切证德能渐次生起。
三殊胜:加行:我为利益慈母一切有情,须速疾速疾证得正等觉位,是故修此供水加行而为菩提道次第趣入所作也。或每曰供水时应发愿:普為眾生而修善法,忍受眾毒不能变坏。(三遍) 正行:如理献供,诵云:人天供养殊妙物 实设意显变化生 普贤无上供海云 愿悉周遍尽虚空 摇铃诵供养云陀罗尼(三遍)为易方便,供时为使水杯、灯座井然有序,不致歪曲斜置,可于台上先标以水杯、灯座供放位置,修时一日可数座,如供完一百后,应诵上述供养云等加持,或加诵七支供养更佳,次收水,擦拭水杯令覆,再行反复而供,然须知修十万加行者中间不应为断,日日应供。 结行:收供,发心为一切有情义利而修此法,非为自身劣望所需也,故每次供竞,应将善根福德回向众生,如此方合此法也。)最后迴向:「愿将这供水的功德以及一切眾生和自己所累积的一切功德,迴向给一切有情眾生。

供水等供品之体性为自他一切有情三世之善根。以此善根福德供养上师三宝,并将之回向一切有情悉成佛道,则功德辗转增长与一切有情共,能起到集资净障之妙用。修习清净供养能治悭贪,自私,我执等过失。
基本上,每天早课前都要供灯、供水、供香,但有时还是会出现水溅出供杯等过失,极应忏悔警醒,避免过失。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供的意义与功德
一、七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堂里摆设上百组的七供。每一组七供包括:水、水、花、香、灯、涂、食。亦有八供,则是增加乐器。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来代替。
  二、供水的利益

  1.供七杯水的意义,是代表成就金刚总持和合七支的因。但这并不表示不能供养更多,也不表示供养更多会造成障碍。

  2.这七支是:

  (1)受用圆满;(2)和合;(3)大乐;(4)无自性;

  (5)大悲遍满;(6)利生无间;(7)永住无灭。

  三、供水的利益——佛前供水十万杯

  1.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

  2.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所以供水因缘十分吉祥:

  (1)清凉表义:持戒清净,(2)味甘表义:胜味,得享百味食;

  (3)性轻表义:身心堪忍壮健,(4)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5)清澈表义:意念清明,(6)无臭表义:净除罪障;

  (7)益喉表义:音声和雅,成就妙语;

  (8)养胃表义:身不生疾,健康无病。

  3.由于水取得容易而且经济,所以供水是积聚功德、消除贪瞋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4.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质,能显现一切,但本质是空,具有无常易变的特质。因此供水较不易生起执着。

  四、如何供水:

  (1)每天擦供杯时,要彻底擦干净。擦拭时,可以思惟在净除自己和众生的两种障碍。

  (2)如果有香,可先点香,然后将供杯放在香的上方熏一下,以净化供杯,再把供杯迭在一起。

  水供的意义与功德—二 海涛 辑

  (3)为了避免呼出的浊气污染供品,供水时应该戴口罩。

  (4)先缘杯:每组第一个供杯装满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里面留些水。再把第二杯里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后一杯。倒水同时念「嗡啊吽」加持。

  (5)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养,虽然会有功德,不过这样的供养容易造成障碍,使心变得不清净、不稳定。

  (6)供水应该倒至离杯边缘约一粒米距离处,而不应该全满。这样可以避免收供杯时溅湿供桌。

  (7)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出供杯外,将来你虽有才智却会不稳定,会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诸事混淆不清,无法记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会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严谨。

  (8)摆设供杯时,杯与杯的距离应该是一粒米的宽度,不要相隔太远,但也不能相碰。若是供杯间的距离太大,将会使你远离善识。若相碰或距离太近,会造成将来你的心识迟钝,不会有敏锐的聪慧。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甚么要在佛坛上供水呢?
祈竹仁波  狮吼棒喝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时的心清净。'供养之清净'是说不要在供养时生悭吝心或在供上贵重供品后又后悔。'供养来源清净'是指不可以是经由杀生、邪淫、妄语等不善业而换取的供品供养,僧众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来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须辛苦得取的东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没有甚么贵重的价值,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供水时供者必定不会生悭吝后悔的心,也不须以各种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种。

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所以缘起亦十分吉祥:(一)清凉 - 表义戒德清净;(二)味甘 - 表义得享百味食;(三)性轻 - 表义身心壮健;(四)质软 - 表义意念柔顺;(五)清澈 - 表义意念清明;(六)无臭 - 表义障碍消除;(七)益喉 - 表义成就妙语;及(八)养胃 - 表义健康无病。

供水之时,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许水才放坛上排列,然后才倒添至近满,这样做是因为供空杯之缘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坛上。添水时不要满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缘一颗米之粗度为宜。杯与杯之间之距离勿过窄或过阔,亦以一颗米粗度之距为宜。在放下杯时,要恭敬轻轻放下,勿粗鲁地掷投。在添水时,要以双手持壸,似是对皇帝供茶那般恭敬。我们一般会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干另放。以上细节是为自己积聚功德而做的,不是为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为这些小节是多余的执着,对凡夫来说,小节正是很重要的成就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供水的功德利益



  供养在佛前的供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供水。佛前供一杯水,那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等。看到这杯水,要常常想到:我的心要清净,我的心要平等,水表这个意思,并不是给佛喝的,泥塑木雕的佛怎么会喝水呢?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这是真实的。

  供水是最容易的供养,它随处可得,并不费钱,我们不必透过种种不良手段得到它,这确保了供品来源之清净性;又因为它并不值钱,我们在供奉时不易生出吝啬、不舍的心,这确保了供养心的清净性。另外, 优质水还具备八种特性及其吉祥表义:

  (1)水的凉性表义持戒清净

  (2)养胃的特性表义无病

  (3)甘味表义享百味食

  (4)益喉之特性表语妙

  (5)性软表意念柔顺

  (6)质轻表身心壮健

  (7)清澈代表心明

  (8)无臭表义无障




财神供水杯





供水时应注意:

  (1)在供水时,按西藏传统供上七杯,表七支供。

  (2)在上供时,不应把空杯放佛坛上才倒水入杯中,而应先在杯内放一点水,在供桌上放好位置,再以壶添满,这样可避免空杯作供的不吉祥缘起。

  (3)用壶把水添满时,不可胡乱地倒水,而应用双手像为皇帝供茶般恭敬添上。添满水的杯,水位不应离杯缘多于一颗米粒的粗度,但亦不可过满而溢出。

  (4)这些水杯应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杯与杯之间距离一颗米之粗度,即不过疏,亦不紧贴。

  (5)我们在早上供上新水,在下午近黄昏时把水供撤下,次日再上新供。

  (6)倒出水的空杯擦得越干净越好,然后倒扣在供桌上。

  (7)最好使用铜制的水碗,或者透明的水晶杯。

  (8)这些供杯,我们只用作供佛用途,自己不可使用,供完佛的水可以自己饮用,也可以用作施食使用,或者倒在外面利益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梭巴仁波切和祈竹仁波切开示供水的教授(仅供参考,供水时的观修方法还须向具德上师求得清净传承,方能得到不可思意之加持力)

《藏巴拉功德经》中说水供功德如下:

一:水供一次相当于念诵阿弥陀佛100万遍和黄财神心咒100万遍功德。
二:水供一次所有饿鬼道众生可解除一年饥饿之苦。
三:往昔所杀害水族众生罪业得以清静。
四: 水供一次能消除违缘,广结善缘,所作善业顺利,身心自在快乐,空行护法六时护佑,吉祥如意。

如何供水 - 能輕易地累積福德資糧

供七杯水的意義,是代表成就金剛總持和合七支的因。但這並不表示不能供養更多,也不表示供養更多會造成障礙。這七支是:

1.受用圓滿;2.和合;3.大樂;4.無自性;5.大悲遍滿;6.利生無間;7.永住無滅。

水的特色為無垢,而且對大多數人而言取得很容易。如果我們得不到別的供品,單供淨水也能累積很大的福德。

供水是格魯派九種前行修法之一,能幫助行者快速累積修行的福德資糧。

供水的利益

在《俱舍論記》中提到「八功德水」,說明淨土的水有八種功德:

1. 澄淨。
2. 清淨。
3. 甘美。
4. 輕軟。
5. 潤澤。
6. 安和。
7. 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
8. 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

阿底峽尊者曾說:「藏地所有的水都具足八支,因此在藏地單供淨水即可。」

在《掌中解脫》中說明八支的每一支都能產生一種功德:

1. 供「清涼」水,有戒律清淨的功德。
2. 供「甘美」水,有獲得勝味的功德,來生能受用殊勝美味。
3. 供「輕」水,有身心堪能的功德,能夠受持善法。
4. 供「柔」水,有心相續調柔的功德。
5. 供「純」水(純淨無雜質的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
6. 供「無臭」水,有淨障的功德,能清淨自己的業障。
7. 供「不傷胃」水,有身體不生疾病的功德。
8. 供「不傷喉」水,有語音和雅的功德。

供水時的注意事項及觀修法

1. 擦拭供杯:每天擦供杯時,要以乾淨的毛巾徹底擦乾淨,不可留下濕氣。如果供杯有污點,應該用沙或者其他清潔劑洗乾淨。

擦拭供杯時的思惟法與清理房間相同。應思惟毛巾代表方便與智慧,代表整個菩提道,擦拭時,可以思惟在淨除自己和眾生的兩種障礙。

2. 淨化供杯:如果你有香,可先點香,然後將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以淨化供杯,再把供杯疊在一起。要注意:空杯的杯口不可以朝上。

3. 以無垢淨水供養:可以在供水中加入藏紅花水,顏色應該是淡淡的金黃色,不可太濃。藏紅花具足香氣,能使水變得清香,可以代表香水,消除臭味,而且使水色美麗,令人心情愉悅。也可思惟是供養香水。

4. 為了避免呼出的濁氣污染供品,應該將嘴巴覆蓋起來,或戴上口罩。
在佛龕前供養供品時,不應認為自己只是在雕像或唐卡前供水,而應該如同在國王或高證量上師面前服侍他們一般。由於我們的業障,使我們無法將這些佛像視為真佛,但諸佛菩薩都在那裡,整個資糧田也在那裡,而我們目前的業力,使我們只能看到本尊的圖像或雕像。這在菩提道次第中提及過。

5. 先緣杯:在把供杯放在供桌上之前,先在杯中裝一點水,這樣才是吉祥的供養。方法是在每組第一個供杯裝滿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裡面留少許水。再把第二杯裡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後一杯。亦即,杯口朝上時,避免為空杯。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

如此做是有原因的。在密勒日巴傳記載:密勒日巴尊者供養上師瑪爾巴一個赤銅的缽,但卻是空缽,以致後來修行時,在食物及生活必需品方面非常匱乏。瑪爾巴上師知道這樣的供養不太吉祥,所以要密勒日巴在缽中裝滿酥油和蠟用以供燈。這樣吉祥的供養,成為密勒日巴後來能證悟空性及成就光明與幻身之因。

同樣的,供養善知識時,也要在容器內裝一些供品。

6. 加持供品:倒水同時要唸「嗡啊吽」加持。如果未先加持而直接供養,雖然會有功德,不過這樣的供養容易造成障礙,使心變得不清淨、不穩定。

每一種供品在供養時,都要唸「嗡阿吽」來加持,否則會有不同的障礙產生。

7. 倒水方法: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壼,以示恭敬(如对上宾),每杯水的開始先慢慢倒,然後加快,最後再放慢,供水應該倒至離杯邊緣約一粒米距離處,而不要全滿。這樣可以避免供水飛濺的聲音,也可避免收供杯時濺濕供桌。

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出供杯外,將來你雖有才智卻會不穩定,會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諸事混淆不清,無法記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會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嚴謹。

8. 擺設供杯的距離:杯與杯之間的距離應該是一粒米的寬度,不要相隔太遠,但也不能太近或碰觸。若是供杯間的距離太大,造成不吉祥的緣起,將會使你遠離善知識。若杯與杯間的距離太近或是相碰觸,會造成將來你的心識遲鈍,不會有敏銳的聰慧。

供杯要排列成直線,顯得很莊嚴整齊,不要擺得彎彎曲曲的。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來供養,亦即應以不受世俗名利污染的清淨心來供養。

供水完畢時的觀修及迴向

供水完畢時,可以再唸「嗡啊吽」,或持《供養陀羅尼》使供品增長廣大,口中唸誦加持真言,心中觀想將水供養十方聖物及諸佛菩薩。持此真言不僅能加持供品,也能使資糧田中的每位聖者皆受到供養,使他們的聖意生起大樂。

不論是供養任何本尊,應思惟:對我們而言是水,但是對佛菩薩及本尊而言,這些是甘露。即使是天界眾生,所見到的也是甘露,更何況是圓滿成就出世間空樂不二的佛陀。

最後應迴向:「願將這供水的功德以及一切眾生和自己所累積的一切功德,僅僅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而不是迴向給自己。」這是祈求此功德而來的樂果,讓一切有情受用,而不是由自己來享有它。

如此思惟可成為修心五力,累積功德以生起菩提心。為了善業種子力,應該盡力迴向,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迅速成佛。

……供水是最容易不過的供養了。……在西藏的傳統是,我們在早上供上新水,在下午近黃昏時把水供撤下,翌晨再上新供。在現今的城市生活中,大家或許會很晚才回家,故此只好在晚上撤供了。注意倒出水的空杯不應放在供桌上。所收供水,或以饮用,或置净地以布施余诸有情(如浇花可布施土中虫类等),切勿倒入不净(如厕所水沟)及人畜践踏处。同时可口诵观音菩萨心咒加以布施甘露供水於一切有情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灯、供水供养功德
管理员  2009-9-25 20:54:00
点灯偈 供水偈 供养偈
  

(一)点灯偈     

    (藏语)马可降错容所起予(上赣下心)

            濆错伏冬齐予准梅地

            梦佩嘎巴马卢舍给内

            格让桑吉窝所及瓦(上许下勿)

    (汉语)遍聚融酥如海神灯盏

            圆满千光庄严之供灯

            一切无明暗劫令净明

            愿能现前晋竭贤劫佛


   《供灯功德》

        无量阿僧祗劫中     得净肉眼不失坏

        彼亦常无眼诸病     此是奉施灯明果

        善印善根善诸论     于诸工巧悉究了

        彼有智人善观察     妙慧能见第一义

                                ——《佛说施灯功德经》



    舍利弗。若有众生于佛塔庙施灯明者。得于四种可乐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色身。二者资财。三者大善。四者智慧。  ——《佛说施灯功德经》



    若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复余人不受戒者。为乐善故。护已身故。信佛法僧。如是少灯奉施福田。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                  ——《佛说施灯功德经》




(二)供水偈  

      犹如恒河水长流     供水长流亦不断

      供养诸佛及佛子     为利有情祈纳受



   《供水功德》

     1.如钦·绛贝央的《俱舍论释》中所说:「清凉甘美轻,柔纯无臭味,饮不伤喉胃,具足八支水。」供「清凉」水有戒律清净的功德;供「甘美」水有获得胜味的功德;供「轻」水有身心堪能的功德;供「柔」水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供「纯」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供「无臭味」水有净障的功德;供「不伤胃」水有身不生疾的功德;供「不伤喉」水有语音和雅的功德。



     2.依于《罗汉仪轨》,佛前供水可净身、语、意之业障。




(三)供养偈

      无上导师佛陀宝     无上救护正法宝

      无上引导僧伽宝     归处三宝献供养   嗡阿吽



《供养功德》

    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正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智资粮。致成佛道。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若供养佛论其福聚无量无边。何以故。如来成就无量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故。……若復有一人於佛灭后。若以一华供养如来。若扫洒佛塔若涂治塔地。烧香然灯幡盖伎乐以供养佛。作如是言。南无佛陀。於无量阿僧祗劫备修苦行。集诸功德成等正觉。利益成就无量众生。若能如是起真实心供养佛者。是人於后若一劫若百劫若千万劫。不堕恶道。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中知识的帖子
发表于 2010-4-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打包提供下载
发表于 2010-4-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复制,多谢!!!
发表于 2010-4-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的确很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要多进行水供。

简单说就是供水献给佛菩萨三宝,在藏传佛教修行当中格外重要。

我们经常看见上师的佛台上供水,而且是7杯,7支水供。

我们修行,必须要积资净障,供水10万杯无疑是积资的方法之一。

很多师兄都说现在经济危机了,或者还没有工作,那么我就建议他们多进行水供。

不一定要实体的佛菩萨本尊像,就是一张纸上打印的佛像都可以,前面摆上盛好水的水杯,那就进行了供水殊圣行了。
   
  大家看,这样的佛行,我们是不是要多进行呢?

  所以,要多进行供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祷云南早日干旱结束

后天3月14日就是农历三月初一了,我们可以供灯,供水,放生等等回向上师三宝,回向给法界有情。

愿一切吉祥如意
发表于 2010-4-1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供水偈  

      犹如恒河水长流     供水长流亦不断

      供养诸佛及佛子     为利有情祈纳受


供水是日常修行的一部分啊,望大家多供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20 06:49 , Processed in 0.0366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