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7|回复: 1

論師的業力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處 宏誓講壇
論師的業力觀(上)
釋悟殷
壹、前言
「業感輪迴」的思想,是佛教重要的教義之一。然而業感輪迴說,並非由佛教首創。印度早期,大約在《阿闥婆吠陀》時代,已稍微透露出賞善罰惡的訊息,再加上《梵書》時代「輪迴說」創立,兩者的結合,醞釀生息,到《奧義書》時代,就確立了業感輪迴說的信念,成為當時社會的新思想。不過,那時的業力說與真我論結合:真常妙樂本淨的梵我,生起迷妄苦破的世間,而我為輪迴的主體,不得解脫〔註1〕。當釋迦牟尼佛正覺緣起,創立佛教,對當時的一切思想,作了一番取捨與抉擇;其中,納入了業感輪迴說,但洗去梵我的色彩,而說明了世間唯是「惑、業、苦」緣起,自作自受,但又「有業報而無作者」(大正2.92下)的流轉門。
世間唯是惑、業、苦緣起的鉤鎖,由於內心煩惱的推動,引發身語行為的造作,當下即種下了潛在的能量(業),未來又由煩惱勢力攪動,而引生種種作用(果報)。這「業力不失」自作自受的業感說,相對於婆羅門教依種姓貴賤以區分「再生族」與「一生族」的種姓制度,可說是時代的創舉,給廣泛的大眾最公平合理的解說——未來由自己決定,不是神的賦與,不是命定而一成不變的。若能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藉由現緣的努力,進德修業,可以使得業報緣缺不生,或轉為重罪輕受的不定業。故佛教業感輪迴說,即是緣起學說的一種詮釋,從世尊創立佛教以來,一直是佛教宣揚的重要教義。尤其佛教特著重於「現緣」的改造,此為佛教之所以異於其他宗教的地方。
起初,佛陀開示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這說明了有情生命流轉乃至涅槃解脫的因果理則;這緣起理則,亦即是有情業果相續的說明。
然而倘若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大正2.92下)的教說認識不清,或是執著有一真實之自我,則往往產生疑慮:既然「無常」、「無我」,那麼,誰在造業?誰在感果?又如何建立自作自受的業感輪迴?若未證得究竟,一期生命結束,此生的修行,豈不白費?何必自苦而尋求解脫!諸如此類問題,都必須加以詮釋與分析。部派佛教時代,各部派的學者們,對於這個修行解脫的切身問題——業力說,都作了詳細而深入的探討,成為論典中份量頗重的篇章。關於各部派的業力說,印公導師在《唯識學探源》一書,有非常精采的論別,有興趣者,可詳讀該書。本文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是:論師們對「業力」的詮釋與其特殊觀點。
本文以《異部宗輪論》和《大毘婆沙論》所載的資料為主要依據。尤其是《大毘婆沙論》,論主不僅在〈業蘊納息〉(大正27.578上--661中)中,以很大的篇幅探討有關「業」的種種問題,其餘雜散於諸篇章中的,為數也不少。歸納了各學派的業力說,透過論師們對業力的新詮,發現了《婆沙論》時代,佛弟子面對「所作業不亡,果報還自受」——業力隨身的問題,努力尋找出路的痕跡,同時,也表顯了佛教不捨一切眾生的寬容與期盼!由此,深深感受到佛教給予眾生的寬廣空間,感受到佛法的業感緣起論,帶來了無限的光明與希望!這也是筆者特以〈論師的業力觀〉為題的主要意趣。
本文分五節來說明此一主題:
第一節,等流果與異熟果。佛教的業感因果,有等流因果和異熟因果說。這二種因果,隨各部派對於法性分類的不同,而有所偏重。大眾部只立善惡性,「無無記法」,所以承續的是「同類而熟」的「等流因果」說。說一切有部是「心通三性」家,「有無記法」(若把無記分為「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即為四性),所以漸續發展為「異類而熟」的「異熟因果」說。不過,在自作自受的業感輪迴裡,若只偏重於同類的善惡因果——等流因果說,總留給人不盡圓滿的嗟嘆!
第二節,業因(力)的種類。業的性質,分二方面說明。一、善、惡、無記、無漏法中,那一類法有招感果報的功能呢?有部論師認為:唯有善、惡有漏法,才能招感果報;無記、無漏法,沒有招感果報的力量。而飲光部卻認為「諸有學法有異熟果」(大正49.17中)。據窺基法師的解釋,這是就無漏法感果而說。有部說無漏法無異熟果,飲光部卻說無漏法可以感異熟果,他們的歧異點在那裡?這是值得留意的問題。二、諸法的五類自性——色、心、心所、不相應行、無為法中,那一類法能招感果報呢?又,在「諸行無常」的教說下,有情所造的業,剎那即成為過去;已成過去的業力,如何和有情的身心相續建立關係呢?學派中,大眾部、分別說部系(化地部)、有部譬喻師等皆主張: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而有部則認為:法的五類自性中,除無為法以外,餘四(色、心、心所、不相應行)都有異熟因及異熟果。如此,大眾部等的業因業果,屬於心心所法;而有部是通於五蘊(色心)的。不過,有部又認為:有情是由意(思)的推動,引發身口的造作(表業),當下即產生潛在的功能——無表業。這無表業,即是業力,是不可對不可見的法處所攝色。
第三節,業力是色法和心所法的困境。這是承續上一節而來的問題:一、如果把業力建立在心心所法上,那麼,無心定的有情,業果如何相續,豈不就無業因業果了!二、如果把業力建立在色法上,無色界的有情,業果如何相續?又戒體是無表色,無色界有情豈不就無戒體了!如此,不管把業力建立在心心所法上或色法上,都會碰到棘手的問題。
第四節,業力可轉說。這也是承續上一節而來的論題。印公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中,論究譬喻師的學風時說:譬喻師的本義,是心色不離的,但慢慢傾向於唯心,故提出了「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說。那麼,譬喻師的業力可轉說,是譬喻師的特殊發明,還是當時教界的時代趨勢呢?筆者於《大毘婆沙論》中,發現了非常精采的記載。
第五節,心力與身行。譬喻師認為「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這是偏重於唯心說。《大毘婆沙論》主則說:一、寧作提婆達多墮無間獄,不作嗢達洛迦曷邏摩子生非想非非想天,因提婆達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當來必得解脫故。二、現法中續善根者,現身能引起順決擇分,亦復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三、在動手殺生的加行道中,由如實知見四諦的無漏聖道力,可使殺生業道無表不生。四、中有業不可轉,本有業可轉。倘以此四項來看有部論主的意趣,實際上也是業力可轉的另一種詮釋。只是譬喻者傾向於唯心(心力),而有部論師重視現緣的努力(實踐性——身行)。
第六節,業說的轉變。《大毘婆沙論》時代,業力是相當熱門的論題。從各部派論師們思辨抉擇而提出的特殊見解,尤其是業力可轉說,後來躍升為教界普遍的認知。這種時代趨勢,慢慢籠罩於整個北印。雖然有部論師們極力維護傳統,重視現實人間佛教的弘揚,以避免偏向於「唯心」,但在時代思潮下,整個教界仍不免墮於唯心的淵藪了!
貳、等流果與異熟果
佛教的業感輪迴,是說明有情以強力的行為造作,當下即產生潛在的動能,影響未來的報體。這由有情造作而感得的結果,有稱為「等流果」和「異熟果」的兩種。而較能圓滿說明有情自作自受,果報絲毫不爽的,應該是異熟因果說。然在業說的演進過程中,等流因果也佔有相當份量的地位。故本文在探討論師的業力觀前,先分辨何謂等流果,何謂異熟果?
所謂等流果,據《大毘婆沙論》的解釋,就是「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大正27.629下)的因果說。等流因果,在經律論三藏中,最具代表性且記述得最多的,應該是契經與律藏中的「本生」故事。以廣律來說,在說明世尊制戒的事緣中,大都先敘述:因為佛弟子的某種行為,有損出家行儀,世尊為令正法久住、僧眾和合等十種利益,集合大眾,告誡佛弟子們,從此不可再有如是行為〔註2〕。世尊為強化弟子們對問題的重視,在勸誡的過程中,往往以現緣事,追溯到世尊或佛弟子們過去生中的種種事緣,再結論說:過去的某某,即是現今的某某。例如:跋難陀釋子,是六群比丘中,貪婪的代表人物。廣律記載:有二位老比丘,得到居士供養的許多衣物,一時不知如何處理,於是請教跋難陀。跋難陀先把所有衣物分成三等分,然後告訴老比丘說:你們二人加上衣物,就成為三,我與二分衣物,也成三,這樣恰恰好。於是跋難陀獨得三分之二。這時,二位老比丘更加茫然,不知賸下的三分之一衣物,兩個人怎麼分?跋難陀又以「善知法的人應該先給與一上價好衣」為藉口,從這一分中先選取最貴重的衣服佔為己有,再把這一分衣服平均分為二等分給二老比丘。當跋難陀如此巧取豪奪的貪婪作風,被世尊知道以後,世尊集合比丘僧眾,訶責跋難陀,並告訴比丘們說:「是跋難陀,非但今世奪,前世亦奪」。於是說了二隻河獺得到鯉魚,卻被野干巧取豪奪的故事,結語說:「二獺者,二老比丘是;野干者,跋難陀是。是跋難陀,前世奪,今世復奪」(《十誦律》,大正23.199上--下)。
跋難陀釋子和二位老比丘的「本生」故事,所表顯的業說,稱之為「等流因果」。而這種「等流因果」的業報說——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同類而熟」(大正27.98中)的因果,其實是不太圓滿的。如跋難陀,過去世生為野干時,用計奪取二河獺擁有的鯉魚,今世為比丘,復奪取二位老比丘的衣物。這樣,從過去世,今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因果說,如何能讓人釋懷?怎不令人為二老比丘叫屈呢!跋難陀的「本生」故事——等流因果說,雖然說明了善生善,惡生惡的因果事實,但只是凸顯了跋難陀有貪婪奪取的習氣吧!這就是「同類因」。
何以說是同類因呢?《大毘婆沙論》主以「迷祇迦的貪瞋害習氣」,「摩登伽女貪戀阿難習氣」,「尸拔羅布施習氣」等三個事緣〔註3〕,說明這都是源於「過去因力增上」(大正27.90中),今世才顯現出這樣的習性。這即是善生善、惡生惡的等流因果說。
所謂異熟因果,《大毘婆沙論》主說是:「諸不善、有漏善法所招異熟;因是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大正27.629下)由前世所造的善惡業因,招感今世的苦樂報果;今世所作的善惡業因,招感未來的苦樂報果,稱之為「異熟果報」。業因有善有惡,但果報本身卻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如前世慳貪,今世得貧窮報。貧窮本身不可說是善,也不可說是惡,它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不過,如果因為貧窮,而去偷竊搶劫,才是惡的行為。簡單的說,異熟因果是:「善、不善生無記果」——因是善惡,果唯無記性,「異類而熟」(大正27.98中)的因果說。
這異熟因果說,後來發展成為佛教的一般共識。不過,必須說明的是:何故唯有善、惡業有異熟果,而無漏、無記法不感異熟果呢?這個問題,留待下節再作討論。以下引印公導師對等流果及異熟果的研究,作為這一節的結束。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說:
經師與律師所傳的「本生」,是同類的善惡因果;這是佛法中,善惡因果具體化的早期形態。我們知道,渾括而簡要的佛法根本思想,是但說善惡因果,沒有作進一步的分類。但立善惡二性的大眾部,就是這一思想的繼承者。上座部的特色,是三性論,於善、惡外,別立無記性。分別說部,及從先上座部分出的,說一切有部中的「持經者」,都立三性說。說一切有部論師,及犢子部,成立四性說:善性、不善性、有覆無記性、無覆無記性。「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的異熟因果,在上座部系,尤其是說一切有部論師中,發揚廣大起來。如認清佛法思想的開展歷程,那末律部本生所表現的,具體的因果事實,正是初期的善因善果,不善因不善果的說明;與大眾部的思想,最為契合。同類的善惡因果說,在上座部中,漸為異熟因果所取而代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p.247--248)。
導師從思想史的層面切入問題核心,說明了佛教業感因果說的流變。原來渾括而簡要的佛法根本思想,但說善惡因果,沒有作進一步的分類,這思想為大眾部所承繼,因為大眾部主張只有善、惡二性,「無無記法」(大正49.15下)。而有部論師主張「有無記法」(1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的四性說,所以漸而發展為「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的異熟因果。
然而佛教惑業苦緣起的業感輪迴說,等流因果和異熟因果,實是互相影響增盛的。如由過去瞋習、貪習等的增盛,將影響到意識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乃至影響到身心行為的造作。這如《大毘婆沙論》所載:有一大象,由搭載佛塔到迦濕彌羅的善業,命終後,轉世為人,出家修道成阿羅漢。然餘習力故,日應食一斛五斗,乃得充飽(大正27.216中--下)。故業感輪迴說,若只偏重於等流因果說,固然含有不盡圓滿的感覺;但異熟因果之所以形成,也依然有等流因果的推力使然。
參、業因(力)的種類
有情行為的強力造作,當下引生潛在的能量(業力),因緣成熟時,一定會感招果報,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怎樣的業力才會招感果報呢?學派中有不同意見。如上節所說:大眾部著重於「等流因果」,有部論師則發揮「異熟因果」的理論。這二種因果,還是就果報的種類而分。本節所要探討的是業力與有情身心相續的問題。這可分兩方面來說:一、善、惡、無記,以及無漏業中,何者有招感果報的能力?二、在諸法的五類自性——色、心、心所、不相應行、無為法中,那一類性的業能招感異熟果報?
一、異熟因的類性
據《大毘婆沙論》、《異部宗輪論》記載,有部論師認為:在善、惡、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等四性中,唯有「不善、善有漏法,有異熟果,無記、無漏法,無異熟果」(大正27.98中),「異熟因果雖已熟,其體猶有」(大正27.96中);飲光部則主張:「若業果已熟則無,業果未熟則有」;「諸有學法有異熟果」(大正49.17上--中,大正27.96中)。如此,有部與飲光部的意見不同。因而,這裡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一、何以無漏、無記業非異熟因果?二、有部說無漏法非異熟因果,何以飲光部說「諸有學法有異熟果」?若說「諸有學法有異熟果」,有情豈不是永不得解脫了呢?
(一)唯善、惡有漏法是異熟因
根據有部論師的說法:只有善、惡有漏法,有招感異熟果報的能力;無記和無漏法,沒有招感異熟果報的能力。這是因為「自性、眾緣,有具、有闕,三種不同」(大正27.98中)的緣故。
他們以種子譬喻諸法:不善、善有漏法,自性非常堅實,放置在三有田中,灌以愛水,覆以餘結(煩惱),因緣力具足,種子便發芽。如健康堅實的種子,含有發芽的潛在能力,又遇水、土、陽光等種種因緣和合,所以能發芽。無漏善有為法,自體雖然堅實,但缺乏愛水,雖有餘結潤覆,還是不會發芽。如堅實種,若缺水糞的滋潤,也不會發芽。而無記有為法,自體羸劣,雖用愛水、餘結灌潤,也還是不會發芽。如贏弱的種子,本身就不具發芽的能量(大正27.98中下)。由此世間的「種子發芽喻」來類比業力,可以得知:只有善、惡有漏法,自性、眾緣具足,有招感未來果報的能力,無記法缺少生因之自性,無漏法缺乏助起之眾緣,所以都沒有招感未來果報的能力。
又,何故無漏法沒有異熟果?有部論主說:
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法能令諸有趣生老病死恆相續者,有異熟果;無漏能令諸有趣生老病死究竟斷,故無異熟果。復次,若法能令諸有趣漸增長相續者,有異熟果;無漏能令諸有趣漸損減,故無異熟果。復次,若法是苦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趣集行者,有異熟果;無漏是苦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趣滅行故,無異熟果。復次,若法是身見事、是顛倒事、是貪愛事、是隨眠事,有垢、有毒、有穢、有濁,墮苦集諦、墮三世有者,有異熟果;諸無漏法不同彼故,無異熟果。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勝因得下劣果,因是無漏善有為法,果是有漏無記法故。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聖道令有相續;聖道續有,與理相違。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何處當受?若在欲界,則不應理,無漏法非欲界繫故,如色、無色界業。若在色界,亦不應理,無漏法非色界繫故,如欲、無色界業。若在無色界,亦不應理,無漏法非無色界繫故,如欲、色界業。若在三界外,亦不應理,以三界外無別處故。復次,無漏聖道對治異熟及異熟因,若復能感異熟果者,復須對治,對治此者是無漏故,復感異熟;為對治彼,復修聖道,即彼聖道,復感異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是則應無解脫出離。勿有此過,故無漏法無異熟果。復次,若無漏法感異熟者,則應畢竟不得涅槃,聖者不應精勤修習,是招生死輪轉法故。由此,無漏無異熟果。(大正27.98下--99上)
無漏法,是出世的清淨法,必須是聖者才能證得。若無漏法具有招感異熟果的能量,則有情的修行解脫,將成無用,有情也不可能有出離解脫的機會了。所以,無漏法必無異熟果。又,為什麼無記法無異熟果呢?有部論主說:
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無記法有異熟果,此異熟果,為是無記?為善、不善?若是無記,何故名異熟?非異類熟故。若善、不善,亦非異熟,以異熟果是無記故。復次,若無記法有異熟者,此異熟果是無記故,應有異熟,即彼異熟,復應能感餘異熟果;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是則應無解脫出離。勿有此過,故無記法無異熟果。(大正27.99上)
無記法,是非善非惡的中容性。如無意識的搖搖頭,擺擺手,即是無記法的一種。若無記法有招感異熟果的能力,不僅違反「異熟」的定義(異類而熟),而且有情將不可能有出離解脫的機會了。所以,「不善、善有漏法,有異熟果,無記、無漏法,無異熟果」。亦即唯有善、惡有漏業(異熟因),有招感未來苦、樂果報(異熟果)的能力;無記、無漏法沒有感果的能力,既非異熟因,也非異熟果。
有部論主以「種子發芽喻」,來說明無記、無漏法非異熟因果,《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五,論主同樣的以這種譬喻手法,說明無記及無漏業不招感樂受等異熟果報。如說:
問:何故無記及無漏業不感樂受等異熟耶?答:諸無記業,自性羸劣,勢不堅住,故無異熟。諸無漏業,離諸煩惱,非三界繫,故無異熟。所以者何?若所起業自性堅強、煩惱所繫者,能感異熟。譬如外種,若體堅實,有水所潤,糞土所覆,乃能生芽;若不堅實,雖有水潤,糞土所覆,不能生芽;若雖堅實,無水所潤,糞土所覆,亦不生芽。內業亦爾,若體堅強,愛水所潤,餘煩惱覆,能感異熟;諸無記業,雖愛水潤,餘煩惱覆,而性劣不堅,不感異熟。諸無漏業,雖體堅強,無愛水潤,餘煩惱覆,不感異熟。諸不善業、有漏善業,具足二義,能感異熟。(大正27.598上--中)
由此可見:有部論主也是擅長於用「譬喻」來說明教理的學者。這裡透露出耐人尋味的問題了:論主在評斥他宗以「譬喻」說法時,是理直氣壯,然二百卷的《大毘婆沙論》中,論主以「譬喻」說法,用以證成自宗學說的地方,也不多讓於其他學派及自宗異師〔註4〕。嚴謹的論師,何以採用二重標準呢?或許這正透露了時代的訊息——《大毘婆沙論》時代,「譬喻」說法的風潮已瀰漫於北印地方,連一向以論議見長的阿毘達磨師,在論辯法義,或說法教化時,也多少取入了粗淺現喻,以彰顯難懂的學理吧!
以下不錄正文詳見附件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3-19 16: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4:39 , Processed in 0.03400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