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色彩的,多为兄台的文字。小人所用的乃是黑色不加粗的字是也。以此色彩斑斓的文,悼念口哨的那个ID。
1、藏地佛经翻译也用的是雅语,而不是口头语、俗语或大白话。
可能没跟您说清楚,我推崇的是现代人能够看懂的现代文,可能没说清楚。为什么您认为现代的白话文,就等于是“口头语、俗语、大白话”呢?口头语、俗话和大白话的定义您是怎么给的呢?按照您的道理,是不是现代的百话文写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口头语、俗语、大白话”呢?那古代的佛经又得怎么说呢?那貌似也是古代白话啊,有师父说过的,那是古代白话,不是古文。
2、汉地佛教翻译用的不是文言文,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其实在古代是很浅显易懂的,不信,翻翻古文观止就知道古代标准文体是怎么写的,某些佛经前面还有序言,看看序言也知道,佛经其实相对来说已经很白话了。
古代白话文是变化的,这些演变的东西,你给现代人说“在古代是浅显易懂”,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3、佛教用语有专门名相,不能望文生义,就像某些哲学经典一样,高深思想自成体系,原非尽人皆能轻易读通。
即使现代白话文,也得用词典来解释一些词语。所以,我认为,专门名相,不一定等同于古代白话文。专门名相同样可以存在于现代白话文里面啊,我不知道这个有什么难以解释的呢?
“高深思想自成体系,原非尽人皆能轻易读通”既然如此,那佛干脆直接造论便是,何必整得跟神父似的,不同人不好看圣经呢?(为避免抬杠,我在此声明,我也认为先看论和开示更好。)
4、白话文翻译比较好的经论,远远少于古文翻译的经论。真正白话文写作名家,古文底子必须深厚,否则必然贻笑大方。
您这里有个“古文”,但貌似古文(“古代标准文体”?)和古代白话文不是一回事吧?很想听您详细解说一下。
后面这个“真正白话文写作名家,古文底子必须深厚,否则必然贻笑大方。”出现在这里,我更是不太理解,这个与主贴的意思有什么关系。白话文写作名家,顾问底子必须深厚,那他要是不懂古文,而精通藏文和梵文呢?直接绕过中间一级不是更好?至于贻笑大方,我更是不明白,大方们贻笑一个不是大方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大方有空啊。
5、流传千年,翻译皆有一定之规,抛弃以前传统,别出心裁,往往容易成四不像,翻译用语典雅准确为最佳,白话与否,远非至要。
以前的传统是什么呢?您列举一下?也是信达雅?您又说过,古代佛经是按照古代白话文翻译的,注意,不是古代标准文!既然如此,那么说明人家也是站在当时人的角度上,而不是使用什么“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
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
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这样的文体,没见人家怕谁笑话啊。
6、现代人智慧浅薄,可以就某些大师的讲解读起,慢慢自然能懂,把自己看不懂归罪于古文,进而认为只有白话文翻译的才好才对,乃是委过于人。
不知道您是偷换概念,还是口误。我索性把概念给查一查,脑子里没有,我在百度去找:lol 。简单说,古文是秦汉之前的文字较为贴切,或者说是您所说的“古代标准文体”。佛经的应该是古代白话。您现在认为白话文不好,那不知道古代是如何是好?您嫌弃百话不好,不如穿越到南北朝到唐朝的某个时期,嘲讽一下那些甚至是非宗主国人的译师们说,“你们怎么能用白话文翻译佛经呢?我来帮你们把佛经翻译为先秦的标准古文,就跟竹简上拓下来的一样”。最好是加上现在的一些小强(这个不是蟑螂的意思,是打败了黄金圣斗士的青铜圣斗士的简称:lol )们讽刺某藏族和尚从藏文翻译过来的汉文时的诙谐幽默风趣。
7、讲解可以白话,应该白话,应该通俗易懂,但是面对经典的翻译,还是要慎重为好,把白话讲解和经典翻译混为一谈,昏聩糊涂,莫此为甚。
经典是为了什么啊?是为了“即使供着也是很好吗”?不是为了让人明白?干嘛不试图使人直接就能看懂经文呢?(为避免抬杠,我又得声明,我说这个的意思,不是说不要再找师父用白话来讲,阿弥陀佛。讲是非常必要的。)
我贻笑大方了吧,尽量希望不激烈。不好意思哈……:lol :lol
(以下风格模仿上善老大)
成语解释
【拼 音】yí xiào dà fāng
【解 释】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被动义。
【出 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示 例】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所以不敢冒昧进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见笑大方、班门弄斧
[ 本帖最后由 索南 于 2010-2-22 22:5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