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學論文選集
從《羅怙羅經》來看佛法的教學
林崇安(2002)
摘要:
本文依據《雜阿含經》中的《羅怙羅經》來探討釋迦牟尼佛對羅怙羅的教導過程,此中,羅怙羅依次經由聽聞、思考弄清佛法的義理,而後進入實修的體證,生起真正的智慧,並滅除痛苦,達到究竟的解脫。
關鍵字:羅怙羅,佛法教學,三慧
一、前言
釋迦牟尼佛(以下簡稱釋尊)度化眾生固然是因材施教,但是眾生的學習過程是大同小異的,因此,本文以《羅怙羅經》來說明佛法的教學。此經在《大正藏》中的《雜阿含經》的編號是第二○○經(T2,p51a),在印順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中編〉為第二三五經。今引用經文時,有所改動的詞句用〔〕標出。《羅怙羅經》是釋尊對羅怙羅的一個完整教導,以下按照這一經典,分成六段來說明佛法的教學過程。
二、經文說明
第一段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羅怙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怙羅〕心,〔解脫智〕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怙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
〔羅怙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怙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這一段經文先指出,羅怙羅尊者想要獨自專心修行,練習高深的佛法(增上法),但是釋尊先觀察他的心智,知道他尚未成熟,因此要羅怙羅先去講解五受陰(即,五取蘊),其目的是要他透過教學相長,徹底瞭解五受陰的意義。什麼是五受陰呢?釋尊在《雜阿含經》第五五經中曾對比丘們說:
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
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云何為受陰?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T2,p13b)
由此可知,釋尊要弟子們了解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五取蘊),先要把陰(蘊)和受陰(取蘊)的意義弄明白,並且將色蘊從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好、醜、遠、近等十一個行相來分析,對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同樣地分析清楚,徹底了解其意義,看清五取蘊使人產生煩惱(有漏)、產生種種的貪瞋癡。弄清五取薀的內涵是學習佛法的第一步。因此,釋尊要求羅怙羅把五蘊的內容先弄清楚,並為人演說。
第二段經文
爾時,〔羅怙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怙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怙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
〔羅怙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怙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這一段經文指出,羅怙羅尊者雖已為人演說五取蘊,但是釋尊觀察他的心 智尚未成熟,要他繼續進一步為人講解六入處(即,六處),其目的仍是要羅怙羅在身心上徹底了解六處的詳細內容,建立起紮實的「思所成慧」。什麼是六入處呢?六入處有六內入處和六外入處,釋尊在《雜阿含經》第三二三經和三二四經中曾經分別對比丘們說:
有六內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T2,p91c)
有六外入處。云何為六?謂色是外入處,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是名六外入處。(T2,p91c)
此處釋尊指出:六內入處(六內處)是眼、耳、鼻、舌、身、意,此中,眼、耳、鼻、舌、身屬於「身體」,而意屬於「心理」,因此,釋尊是要弟子們了解自己的身和心。六外入處(六外處)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是六內處的對象。釋尊要弟子們警覺到外面的對象對自己身心的作用,他也希望羅怙羅仔細地分析這種身心運作的過程,並且為人演說。
第三段經文
爾時,〔羅怙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說六入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演說六入處,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怙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怙羅〕言:「汝已為人說尼陀那法未?」
〔羅怙羅〕白佛言:「未也,世尊!」
佛告〔羅怙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這一段經文指出,羅怙羅尊者雖已為人演說六處,想進一步走入實修,但是釋尊觀察他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要他補強對「尼陀那法」的理解。什麼是尼陀那法呢?此處的尼陀那法是「緣起」(南傳相應部的緣起=尼陀那)。由此可知,釋尊要羅怙羅注意身心前後變化的因緣,並且將所體會到的尼陀那法為人演說。
第四段經文
爾時,〔羅怙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怙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怙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怙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以上經文指出,羅怙羅尊者已經為人廣說五取蘊、六處、緣起法,但是釋尊觀察他的解脫心智還未成熟,因此要他對這些法的義理更進一步深入觀察。羅怙羅尊者獨處一處,經過深入的思維,終於將這些佛法的義理豁然貫通,體會到這些佛法都是引導走向涅槃的。
第五段經文
爾時,〔羅怙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爾時,世尊觀察〔羅怙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怙羅〕言:「〔羅怙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
爾時,〔羅怙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這一段經文指出,羅怙羅尊者已深深體會到佛法都是引導走向涅槃的,他的解脫心智已經成熟,因此釋尊教導他直接觀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的無常;色、聲、香、味等的無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等的無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等的無常。這一段的教導可以用《增壹阿含經》卷七來補充: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羅雲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爾時,尊者羅雲卽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T2,p581c)
此處釋尊要羅怙羅(又作羅雲)深入地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當眼睛看到色法時,在接觸的剎那(即,眼觸)生起了眼識,並且有感受(此處翻譯作痛)的生起,要觀察到受、想、行、識等都是無常;同樣地,耳、鼻、舌、身、意以及相關的觸、識、受等都是無常,如此層層深入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體會到一切是無常、苦、空、非我等等,最後,就能不再執著自己的五蘊、六處,從世間解脫而不再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