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9|回复: 14

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视师如佛”,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必须把传法的上师——也就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上师或者是善知识——当成是真佛来看待。不要说我们的上师,在佛陀所宣说的佛经当中,甚至说我们必须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来看待。今天,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而是我们在面对这个境界、面对眼前这个众生的时候,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位众生?这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在佛经里面,不要说谈到了善知识,它甚至会更近一步讲到说,我们必须将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来看待,甚至对一切的有情众生必须要生起绝对的信心,这一点确实在佛经当中也有谈到,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不仅没有办法将众生当成是佛来看待,甚至会刻意的去观察众生的过失,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很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为什么我们要将四周围的有情众生当成是佛来看待呢?有一些人你们可能会对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在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强烈的怀疑,你会认为说,有情他本身并不是佛,为什么我要将面前的这位有情当成是佛来看待呢?实际上是有它的内涵在的,虽然当下你面前的这位有情他并不是真佛,但是这位有情的心相续当中他拥有佛性,也就是因为他拥有佛性的缘故,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能够成就圆满的佛果,所以当下我们必须要练习我们内心当中对于面前这位有情的一种心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国王他所生的孩子——也就是以王子而言——他刚开始生下来的时候,他所懂得的知识也并不多,甚至他也没有什么功德,但是一般的大臣们或者是老百姓们会因为这个人他是国王的孩子——他自己本身的种姓是国王的种性的缘故——而对于这位孩子在内心当中生起恭敬心。相同的道理,我们四周围的这些有情虽然当下他并不是真佛,但是由于每一位有情众生的心相续中都拥有佛性的缘故,因此他能够慢慢的透由接触佛法而在佛法当中不断的增上,而成就圆满的佛果。哪有一位众生是刚开始就成佛的?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这样子的一种心态来看待我们四周围的有情众生。



    更进一步的,我们为什么要将有情众生看成是佛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很刻意的去看他人的过失的话,对于我们本身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是,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够观察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在当下,我们就能够慢慢的净除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甚至让我们内心的功德不断的增长,这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帮助的,但是,相反的,你将看过失的这种心态转向于他人,很刻意的去看他人过失的话,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有什么帮助呢?纵使别人他真的有一大堆的过失,但这跟我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我们看他人的过失并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办法提升我们的功德,更何况是,在这些有情众生当中,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了知,哪一位众生是诸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这是我们没有办法了解的一件事情。



    我们都知道诸佛菩萨在行广大的利众事业的当下,会变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众生,以种种不同的示现来行广大的利众事业,但是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有情众生当中,透由我们自己本身的判断能力,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哪一位众生他是佛的示现或者是菩萨的示现?也就是因此,佛陀他曾经在经典当中有亲口讲述到说,以我自己本身或者与我有相同功德的众生而言,由于他能够遍知一切的万法,所以他能够分辨,这一位众生他是否具有某种的功德或者是具有某种的过失?但是一般普通的众生或者是平凡的这些众生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臆测或者是了解,他身边的人到底是具有什么样的功德或者是过失?他是没有办法猜测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他内心当中真正所拥有的功德或者是他所拥有的过失,所以如果我们很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的话,有可能我们所观察的这个对象就是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这样我们很刻意的去看佛菩萨所示现的这位众生他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佛,他会示现种种的面貌,他有可能会示现成凡夫的面貌,也有可能会示现成畜生的面貌,甚至说,佛他也可能会示现出魔的面貌、示现成梵天王的面貌,这都是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此,当我们在看待四周围的有情众生时,我们要尽量的看他们所拥有的功德,而不要去看他们的过失,那既然我们必须要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四周围的有情众生的话,更何况是与我们有法缘关系的善知识!这位善知识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说实在的,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有些人你们或许会有这样的一错误的认知,认为是一位善知识或者是你们面前的这位上师对于你们谈述“视师如佛”的这个观念,是他自己本身想要得到某一种的利益或者是想要让你们对他生起格外的恭敬心,假如你们有这样的一种想法的话,这种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的。你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在依止师长的过程当中,师长本身是佛也好,非佛也好,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最主要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看待你自己的上师、在依止你自己的上师?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说实在的,善知识是不是一定都是佛呢?并不一定,也就是说,并不是善知识他就一定都是佛,这一点谁都没有办法证成,但是以弟子的角度而言,弟子在依止一位善知识的时候,必须要把他的善知识透由内心当中的信心、透由内心当中的信念,让信心不断增长的当下,将善知识当成是真佛来看待,并且如理的依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们都必须要了解这个部分。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四周围的有情众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去看他们的功德,而不要看他们的过失,你看他们的过失,你在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是什么样的心态?所生起来的不外乎是“我慢”或者是“忌妒”种种负面的情绪,但如果你能够在内心当中,面对这些有情众生的同时,培养一种善的念头,甚至更进一步培养一颗信心的话,在当下,你内心当中的“我慢”或者是种种负面的情绪在此同时,就能够完全的遮止,这对于我们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也就是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依师”轨理的这个部分里面有谈到,我们在依止一位善知识的过程里,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观察上师或者是善知识他的功德,也要尽可能的不要刻意的去观察对方的过失,如果能够不断这样去练习的话,你就能够慢慢的,对于你所依止的这位上师生起强大的信心。



    那我们为什么要将上师看成是佛呢?这有什么原因、有什么理由?既然之前我们有谈到,并不是所有的善知识或是所有的上师都是佛,那为什么我们要将善知识或是上师看成佛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实际上,佛陀亲口在佛经当中就有谈到,以“宣说大乘法的人”而言,宣说大乘法的人当中,包括了佛、菩萨以及未入道的凡夫,从这一点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并不是所有宣说佛法的善知识都是佛,宣说佛法的善知识当中,确实有佛的示现,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也有所谓的菩萨,最低的标准,还未入大乘道或者是小乘道的这些平凡的凡夫,都能够为弟子宣说佛法,从这一点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并不是所有宣说佛法的上师都是佛,既然不是佛的话,为什么在依止他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刻意的去观察他的功德、尽量的减少观过的可能性呢?实际上是有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谈到,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如果你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的话,对方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这都没有关系,如果你能够将对方看成是佛的话,在依止的过程中,你就有办法得到佛的加持,相反的,纵使对方是佛,但是在依止的过程里面,你只是把他当成凡夫来依止的话,你也没有办法获得佛亲自的加持。所以,为什么要视师如佛?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获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损失,这是最主要的正因,如果你想要获得利益的话,能够视师如佛,对于今生、来生,不管从任何的一个角度,我们来探讨、来观察,观察你所依止的这位上师他的功德,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如此的话,你何不以这样的心态来依止你的上师呢?在视师如佛的正因当中,它并没有谈到之所以要视师如佛的原因是因为上师他本身是佛,并没有谈到这一点,而实际上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最主要的正因是谈到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不想要获得任何损失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要视师如佛,而不是因为上师他本身是佛所以我们要视师如佛,这两种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也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的缘故,就如同密续的经典当中所谈到的,在依止亲教师或者我们自己本身的善知识的过程里面,如果能够观察上师或是亲教师的功德的话,我们就能够快速的获得种种殊胜的悉地,相反的,你刻意去看上师的过失,想要获得悉地这是绝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因此,在这个当中,也是以依止者本身的角度来探讨“视师如佛”的这个概念,如果能够视师如佛的话,对于我们自己本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依止上师呢?



    但是,谈到这样的一个观点,或许你们在内心当中又有会有另外的一种疑惑,“视师如佛”是有目的的,所谓的目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获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损失,为了要获得这样的一种目的,为了要达到这样的一种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视师如佛”,但是,我们真的能够“视师如佛”吗?既然上师并不一定都是佛的话,那难道我们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就能够“视师如佛”吗?有一部份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我们是“有能力视师如佛”的,为什么“有能力视师如佛”呢?我们从一些简单的例子当中就可以观察的出来,譬如在我们的四周围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在跟这些朋友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甚至看到对方的功德,虽然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人他是有过失、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并不会很刻意的去看他的过失或者是看他自己本身拥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很自然的看到对方的功德,所以我们会觉得说,我们所交的这位朋友是很好的一位朋友,为什么好?因为他具有什么功德,这是我们内心当中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会有的一种基本的心态,相反的,当我们在面对敌人的同时,纵使敌人他本身真的是拥有某一种的功德,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我们认为他是我们自己的敌人,所以我们从任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过失、有问题的,所以纵使他是有功德的一个人,我们也会觉得,这个人烂得不可以再烂,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看我们自己本身的话,我们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看到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一天想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会觉得我有什么样的功德‧‧!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所想的不外乎都是这些,也就是因为你不断的去探讨,甚至去思维你自己本身功德的同时,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过失的,所以,相同的道理,我们在看待亲朋好友甚至我们很要好的一位朋友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功德、他是没有什么过失的,他是一个好人,但是看敌人的时候,却是相反的态度来做安立,这是我们都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实。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举个例子的话,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位相当要好的朋友他杀了一个人,这个时候,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说,我的这位朋友他相当的勇敢,他办得很好,被杀的这个人他是活该,我们会觉得说,我们的这位朋友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相反的,如果我们有一位敌人,他也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情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说,这个人的行为相当的恶劣,他怎么可以去伤害别人呢?同样的,他所造的行为是相同的行为,但是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纵使这个人他本身是有过失,但是由于我们平常不断思维他的功德面,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他好的一面,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因此,“视师如佛”的这个概念完全是建立在说︰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自己的上师?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练习去观察师长的功德的话,这个时候,总有一天我们就能够将我们的上师看成是断除了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这个证理是相当有力的一个证理,透由这个证理,我们不断去练习的话,的确我们是能够“视师如佛”的。



         

                               ——摘自甘丹赤巴讲授《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
              下载网址:http://bbs.tibetcul.com/thread.php?fid=39
发表于 2009-11-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域情愫 于 2009-11-27 13:05 发表
所谓的“视师如佛”,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必须把传法的上师——也就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上师或者是善知识——当成是真佛来看待。不要说我们的上师,在佛陀所宣说的佛经当中,甚至说我们必须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 ...


1‧视师如真佛。
2‧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
应该要有条件的吧。
譬如前几天好像尼泊尔有一种风俗要一次杀一万头牛羊甚么的……,你能认为她们是佛吗?
譬如报纸上所说的上师犯戒出丑了,叛国危害人民,作奸犯科……等等,这样能说视师他是真佛?

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第七》)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发表于 2010-4-2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很好的教授!

视师如佛,加持之源
发表于 2010-4-2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师就是佛祖的化身,是来度我们的,指引大家往生善道的~
发表于 2010-4-2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师如佛,是非常难修的成就

师父多次说过:帕绷喀大师讲,视师如佛,视一切众生为母,这两点最为难修。
发表于 2010-4-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师如佛真实意
发表于 2010-4-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之根本善知识
发表于 2010-4-2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在面对敌人的同时,纵使敌人他本身真的是拥有某一种的功德,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我们认为他是我们自己的敌人,所以我们从任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过失、有问题的,所以纵使他是有功德的一个人,我们也会觉得,这个人烂得不可以再烂,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看我们自己本身的话,我们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看到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一天想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会觉得我有什么样的功德‧‧!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所想的不外乎都是这些,也就是因为你不断的去探讨,甚至去思维你自己本身功德的同时,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过失的,所以,相同的道理,我们在看待亲朋好友甚至我们很要好的一位朋友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功德、他是没有什么过失的,他是一个好人,但是看敌人的时候,却是相反的态度来做安立,这是我们都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实。
发表于 2010-4-2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汉地,根器相异,为什么非要号召大家一律都必须视师如佛呢?

若能先把别人视为手足,再把自己视为众生的一子,对于汉地不才是更容易接近他们的根器,更不唱高调地实际吗?!谁敢说这不是与视师如佛殊路同归的一门?!我们五千年的文化,说明早已在汉人心中早就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甘当人民的好儿子的情结,为什么不扬长避短先从此处培养,逐渐接近视师如佛的路径呢?

至少做不到,也比因过度使用和过度失望【视师如佛】这一法则,而天真地培养出身披袈裟的众魔罗,直到大伤佛教的元气好些!

培养汉地先从四海之内皆手足,皆父母的根器,会使那些年轻的有野心的想做大上师、大居士的人,不能在汉地象今天这样播沙扬尘,迷惑四方,而真正的上师是高贵地低调着,不需刻意地来大城市,象国宝【盼盼】一样被人簇拥和展示的,他们只靠人们的内心,在每日生活中有了【爱】的内涵后,一点一点在和他们神交的过程中,象婴儿一样,一点一点趔趔趄趄,认出他们,走近他们,那时才是师弟相遇的机缘,那时才是群体高喊【视师如佛】的时代!

所以,明知汉地信仰基薄,根器不具,却一传藏密,必要身在高处,振臂一呼【视师如佛】早期某些传播者,他们的做法对年轻的有野心的想做大上师、大居士的人,有百利而无一害,对真正高贵低调的上师,和绝大多数初想了解藏传佛教的人,却害多利少,被动就在于【大上师、大居士】们怎么定调,下面的新手就怎么领会精神,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观察上师的要领、机会和权力,没人谈,纵然谈了也很少,很模糊,而且还在实际弟子走近为师的路程中,因为有太多多被人为巧妙地监控和操纵的关卡,大家都在按人法小集团的潜规则,战兢兢地自觉跟随大人物的表情和语录,而不是拿【菩提道次第】那本书,毕竟文字胜不过活人,所以传媒上讲一套,下来又做一套,方为懂事与和谐!


既然大家的情况多本如此,就不要在高调中【视师如佛】了,齐声高唱让大家都狠狠地摔下信仰来,汉地弟子禁不起几摔,因为人命如泡,转瞬就没,若药不对症,就是在想着【治病救人】,恐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洋鬼子唱京剧一般的因缘!


[ 本帖最后由 旮旯儿一虾米 于 2010-4-28 22:29 编辑 ]
发表于 2010-4-28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师如佛,不是因为佛比天神还自在,而是因为佛比父母还宝贝我,否则大可不必来这套!

发表于 2010-4-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师如佛,就如佛亲自加持你

视师如佛,就是成就悉地的本源
发表于 2010-4-2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L
发表于 2010-4-30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师如佛是一个修行的水准,不是“必须”、强制和所谓号召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以求达到生起视师如佛的如理如量的觉受。
这个和修出离心等,一样的。没有修,哪里会有呢?

现在汉地的净土法门,常说:这是佛说的,我们要信佛啊。你看,就是佛说的,还劝,可见不容易。想信,没方法,不修就能有吗?

大师说这点非常难修,就是学人必须慢慢学习佛法,修,才能得到的果。
发表于 2010-4-3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地不修视人如人,绝对修不成视师如佛,最多修成视师如王、如皇、如神

请把我这话,转给那些西藏格鲁派的大小上师!
发表于 2010-4-3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懂:如不能视人如人,当然不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2:42 , Processed in 0.0364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