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的作者是无著菩萨,造此论的原因如《妙法阿毗达摩集论明释·显现所知之灯》所说:“虽然以前阿毗达磨很兴盛,但其间因为没有人护持,所以暂时隐没。为了想再广宏阿毗达磨,而听闻《百千阿毗达磨经》等而了知其内容。显示《百千阿毗达磨经》等之密意的论,有《五部地论》或《瑜伽师地论》,也就是《本地分》、《摄抉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以及二摄颂,即不共《大乘摄论》(即《摄大乘论》)和共《阿毗达磨集论》。”亦即此论是无著菩萨为了弘扬《大乘阿毗达摩经》中的义理而造,所谓“共”的意思是此中所诠主要以建立诸法的名义、体性为主,所表法相义是大乘共法。 既然要研究此论的架构,应该先介绍此论架构是怎样的,大意如何,然后方能根据此论的脉络,探讨为何要安立此论为二分八品,八品之间次第是怎样定的,诠释是怎样分层递进的这类的问题。 阿毗达摩本身就是论藏的名称,按照《大乘庄严经论·述求品》所说: “对故及数故,伏故及解故,如是四种义,是说毗昙义。 释曰。阿毗昙有此四义。一对二数三伏四解。对者是向涅盘法。谛菩提分解脱门等说故。数者是相续法。于一一法色非色可见不可见等差别无量说故。伏者。是胜上法。于诤论众中决判法义退彼说故。解者。是释义法。由阿毗昙修多罗义易可解故。” 这里提出了对阿毗达摩定义的四种要求,第一个是要趣向于涅槃。第二个是要能合理安立诸法名相,第三个是要能制伏异说,第四个是要能容易解释经中的名词和义理,阿毗达摩集论就符合这个要求。集论一千五百颂,分为五集,相集(《本事分》,含一、《三法品》;二、《摄品》;三、《相应品》;四、《成就品》)、谛抉择集(《谛品》)、法抉择集(《法品》)、得抉择集(《得品》)、论议抉择集(《论议品》)。其中第一个相集就是“数法”,第二三四集(谛抉择集、法抉择集、得抉择集)合起来相当于“对法”,第五个论议抉择集相当于“解法”和“伏法”。而且第一集叫《本事分》,二三四五集叫《抉择分》,《集论》分为《本事分》和《抉择分》,与瑜伽师地论的分类相同,但是具体含义不同。集论颂曰: “本事与抉择,是各有四种:三法摄应成,谛法得论议。” 这是说此一部论文,略为二分:一、《本事分》,二、《抉择分》。 《本事分》中分为四品,即一、《三法品》;二、《摄品》;三、《相应品》;四、《成就品》。 《抉择分》中分为四品,即一、《谛品》;二、《法品》;三、《得品》;四、《论议品》。 “《本事分》”中的第一品——三法品,主要内容是以九门详细解释蕴等诸法的体性,集论颂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颂里面第二个字“何”是贯通下面八个的,即下面八门每个前面都要加上这个“何”字。 在最后诸门分别中又每门都以法门的意义、种类以及用此门观察之所为,这三层来作分别。 这一品是最重要的,也是全论中篇幅最多的,大概2卷半都是三法品,摄品只有3、4页。 “《本事分》”中的第二品——《摄品》,是从诸法体性相同的方面说其相摄的关系,这有"相"等十一种摄,熟习了这些就可以在观察境界时易于得到略集思的效用。 云何摄?略说摄有十一种:谓相摄、界摄、种类摄、分位摄、伴摄、方摄、时摄、一分摄、具分摄、更互摄、胜义摄。 “《本事分》”中的第三品——《相应品》,是从诸法体性不同的方面说其相应的关系,这有"不相离"等六种相应。相应的意义特别显著于各种心法的统一上面,因而熟习了它就易于了解"相应依据心法并无实我"的道理。 云何相应?略说相应有六种:不相离相应、和合相应、聚集相应、俱有相应、作事相应、同行相应。 在这里面要是继续分别,则六种里面前三个属于色聚相应,第六个是心心所相应,中间二种是五蕴相应。 “《本事分》”中的第四品——《成就品》,是从诸法在相续中有增有减的方面说其"成就"的意义,这有"种子"等三种成就,熟习了这些就能对世间法的兴衰不作决定的看法。如上运用摄,相应,成就三种法门都着重在帮助法空的理解,这和小乘的《阿毗达摩》是有不同的。 “云何成就?谓成就相如前已说。此差别有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 王恩洋的《杂集论疏》说明一下为什么以成就品作为《本事分》的最后一品,原因是“成就有其体用也,必实有体用,始名诸法。故《本事分》,以成就终也。” 同时,他还说明,即说了有三种成就,自然也隐含着说,有三种不成就,文曰:“然法既善染各殊,互相障治,此法成则彼法不成,此法胜而彼法衰,故有三种成就,同时即有三种不成就也。” “云何抉择?略说抉择有四种:谓谛抉择、法抉择、得抉择、论议抉择。” 也就是《抉择分》有四品,即一、《谛品》;二、《法品》;三、《得品》;四、《论议品》。 《抉择分》中第一品《谛品》,详说四谛法。苦谛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集谛说烦恼和从他增上所生的诸业,灭谛说在诸法实相上断灭诸有漏法,道谛说资粮等五道能断集证灭。 原文曰:“云何谛抉择?谓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四谛可以有多种排列,这里为什么说苦集灭道这个排列,王恩洋的《杂集论疏》解释说“先说苦相,次说苦集,次示解脱,后授圣道令彼修习。”这是从修证次第上谈的。 第四个,分别集谛四相(因相、集相、生相、缘相。)。 抉择灭谛的时候是按照八类十二门的顺序来抉择,最后是抉择灭谛的四种相。 十二门是解释灭谛的含义的,分别是下面这十二个:原文曰:“云何灭谛?谓相故、甚深故、世俗故、胜义故、不圆满故、圆满故、无庄严故、有庄严故、有余故、无余故、最胜故、差别故分别灭谛。” 《杂集论疏》说:“自下道谛,总分四段:初略说道谛相,二分别五种道,三道谛四行,四四谛十六行,世出世差别。” 缘苦谛,有四行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 《抉择分》中第二品是《法品》,因为法主要的是三藏十二部经,所以主要在十二分教的基础上详说佛教的意义。 这一品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抉择三乘通法”,第二个是“抉择菩萨别法”。 在第一个部分“抉择三乘通法”中又分为三个部分:1、明十二分教,2、明三藏,3、明缘法起观。 在第二个部分“抉择菩萨别法”中又分为四个部分:1、释名显体,2、广大深义,3、善分别方广菩萨相,4、供养功德差别相。 《抉择分》中第三品是《得品》,说能修习的种种人(补特伽罗)和所修的种种现观。 这一品分为三个部分,1、建立能证补特伽罗,2、建立所证现观,3、合起来料简能证所证。 1、建立能证补特伽罗分为四个部分:言说易故,顺世间故,离怖畏故,显示自他具德失故 2、建立所证现观讲了十种现观:法现观、义现观、真现观、后现观、宝现观、不行现观、究竟现观、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菩萨现观。 3、合起来料简能证所证。这一个是集论中《得品》没明说的,但根据所讲的意义判断是有的,在前面两个之后,又合起来讲了五个方面 以上《抉择分》中的《谛品》是佛教所诠之理,《法品》是佛教能诠之教,而《得品》讲的是依教修行,合拢来相当于《阿毗达摩》里“对法”的一方面。 最后,《抉择分》中第四品是《论议品》,此品用义理等六门说明释通诸经要旨的方法,又从论轨法门说明论议胜他的方法, 《集论》原文曰:“略说有七种:谓义抉择、释抉择、分别显示抉择、等论抉择、摄抉择、论轨抉择、秘密抉择。 1、义抉择,分六个部分,性义、因义、果义、业义、相应义、转义。 2、释抉择,分六个部分,所遍知事、所遍知义、遍知因缘、遍知自性、遍知果、彼证受。也可以分为十四门来解释:摄释门、摄事门、总别分门、后后开引门、遮止门、转变字门、坏不坏门、安立补特伽罗门、安立差别门、理趣门、遍知等门、力无力门、别别引门、引发门 5、摄抉择,一成所作抉择处、二趣入抉择处、三胜解抉择处、四道理抉择处、五论抉择处、六通达抉择处、七清净抉择处、八引发抉择处、九句差别抉择处、十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抉择处。 6、论轨抉择,七种:一论体、二论处、三论依、四论庄严、五论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这一抉择即相当于《阿毗达摩》里“解法”和“伏法”两方面。这样全论五集表现了《阿毗达摩》的四个方面,所以说它是一部规模完备的论书。 附注:声明一下,写的比较粗,没写完,很多地方是抄吕瀓的阿毗达摩集论介绍、韩清净的集论别释,窥基法师的杂集论述记和王恩洋的杂集论疏,特此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