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2|回复: 10

見悲青增格西思維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總之,進入聖教之門,是以歸依來看。接下來可以再談一件事情,學《廣論》學到歸依為止,之前已花了很多時間,今天才談到皈依,依照《廣論》道次第,歸依之前之內容,要算是什麼道?如一個按步就班的學員,先學暇滿、念死無常、三惡趣苦…,在歸依之前,到底算是內道還是外道?依師亦依了,暇滿、無常亦修得不錯,卻因沒學皈依,就不算是佛教徒,會不會很奇怪?如以前噶當派之行者,沒有看太多書,見到師長後就教歸依,修歸依就修了好幾年,產生很高的量,接下來才修暇滿、無常…,修到無常時量已經非常高了,雖然接下去的法類很多,以他的功力,其他法類馬上就可以修得,可以說是修行很高的人,但他尚未修到皈依,是不是就說他沒有進入佛門,是不是就不能說他是修佛教的道?通常是先進入佛門,然後有一個次第學習,可是《廣論》之次序不同,先依師、再修暇滿、念死無常、三惡趣苦,修到這裡已經是滿頭大汗,一看還沒進入佛門!
【問】:先修前面之依師,因怕墮入三惡趣,想著只有三寶可以救護,若是前面之量已修起來,就有 歸依之內涵,《廣論》這樣安排,是因為我們對前面這些內容都提不起來,故循序漸進,歸依前都是建立知見?
【答】:若依你的意思,《廣論》之依師就有歸依之內容,為什麼?剛開始是依師,那麼歸依跟依師誰先誰後?通常會說依師是《廣論》之門、道次第之門,《廣論》之門要從依師進入,而歸依是進入佛教之門、出離心是進入解脫之門、菩提心是進入大乘之門、灌頂是進入密乘之門。我們亦可以考慮,進入《廣論》之門的依師跟進入聖教之門的歸依有什麼樣的關係?為何《廣論》先明依師,到這裡才講歸依。
发表于 2009-11-1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开示。。。

不懂哩
发表于 2009-11-1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个疑难问题 各位同修是怎么思考的 都来说说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見:
就信解行証過程而言,噶當與格魯是一致的,為何宗大師要一開始便強調要依師軌理不先說皈依,如廣論說:
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
有了善知識的引導(事實上已在修皈依),一切法類便可到手,成佛都沒問題,所以次第上依師先說皈依後說,至於噶當為何先皈依法後依師法,這就不知道(沒學過噶當派)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09-11-16 11: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个力量大小的问题。
在学习了很多知识后,再修皈依,力量会很大。这个用现代的脑科学知识倒是很好理解。
其实,这个佛教的门呀,大乘的门呀,密乘的门呀,都是比喻。并没有一个真正和肉眼见道的那样一个明晰特征的门,一步就能跨过去的。
或许,真有一个门,但这个门就需要过十年八年的,一点也不稀罕。不要被比喻的对象左右了。
发表于 2009-11-1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依师 我们怎么知道如何修皈依
如果没有修皈依 我们又出于什么动机依师呢 依的又是什么师
我认为您括号里的话很对 就是依师的时候已经在修皈依了 那个时候由于各种因缘已经修到了百分之二三 依师修到百分之三四 而真正修到皈依的时候 依师这里又前进到百分之五六了 如此推进 而不可能一处修圆满再接下一处 一处都圆满了 可能所有的法类都修过了吧
胡乱揣测 还请指正
发表于 2009-11-1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广论中法类如此众多 是否有开示说 所有的顺序都必须如此 因为不管是广论还是小学生作文 只要写出来 就必然有个顺序 如果没有说顺序必须如此 或者并未说明理由 那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预设立场找借口而已 这是其一
其二 按照楼主的思考模式 其实用任何一个顺序 都可以解释的通 因为每一个法类都可以作为实修并最终引导我们成就  不是吗?
发表于 2009-11-1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归依,和归依是不太一样的。一个人可以先归依,再修归依。所以,没有修归依之前是可以是佛教徒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形式而言,有皈依才算入佛門為佛子,但宗大師希望有皈依二因為基礎才算是皈依,沒二因基礎的皈依等同虛言,無意義

原則上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是都能利益眾生,俗云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法門皆能成就,禪淨密律天台華嚴唯識都能成就,但是有哪一法門能普攝3種士夫,能有次第不走叉路(直路,快速)而成就?日常法師認為只有宗大師的道次第法門最是直路安全,況且此法門是從佛陀一路傳承下來無間斷的法門,最是可靠
发表于 2009-11-1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葉小釵 于 2009-11-17 14:47 发表
就形式而言,有皈依才算入佛門為佛子,但宗大師希望有皈依二因為基礎才算是皈依,沒二因基礎的皈依等同虛言,無意義

原則上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是都能利益眾生,俗云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法門皆能成就,禪淨密律天台華嚴唯 ...

没修归依的人的归依也具有归依二因,只是不够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法師第一輪:
【「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

  那麼我們歸依了以後,正式開始學的時候,有這樣的幾個次第。正式修學佛法,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由於前面這樣的一步一步上來,那麼那時候我們了解,說這個善知識一切功德依處,一切功德都從這個上面來的。因為我們了解了這一點,那麼當然要去親近。我們一開頭的時候也說親近善知識,到這個地方又說親近善知識,兩個有什麼不同?這個就可以比較一下。一開始的時候就提一個綱領,現在順著這個綱領,一步一步的次第下來。那個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那裡呢?我們已經了解,說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修行,要修行一定要現在,而且馬上要修,因為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然後呢正式開始修的時候又告訴我們這個無常的道理,然後呢由於無常死了以後,說兩道當中到哪裡去。由於這些原因,所以你就找到皈依處。找到皈依處那個時候就皈依了。皈依他真正的原因,就是說你要跳出來;要跳出來嘛,要照著去做;要照著去做,要跟著他去學。既然要照著去學的話,當然你所學的這個清淨依止的這個誰啊?這個就是善知識。真的這個次序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對那個善知識,就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頭的認識。所以這個道理,這個地方說一下,就是我們正修的時候就要了解。照著這個次第你一步一步的深入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你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的相應的一種狀態。前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說修行第一步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不親近有什麼過患。然後應該如何親近,善知識應該什麼行相,弟子什麼行相,乃至於最後沒有說清楚的,又總括起來說一下。現在了解了道理,你重新把那個道理再運用到這個裡邊去的話,馬上對於前面所說,親近善知識這一個修行的方法,有了一個具體內涵,有了一個可以行持的次第,有了一個下腳之處,這個道理就能夠一一的如法行持。你能如法行持,這個好處,馬上就得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21:47 , Processed in 0.043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