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51|回复: 12

【判教与道次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判教与道次第】</P><P>  我最近在思考藏传各派道次第和汉传各派判教,这是修学的指导思想,我觉得这个对比很值得思考,因为汉地佛法的衰弱和指导思想的不对头有直接的关系。</P><P>  比如行路,我们一定要先看看地图,去什么地方,怎么走,初中后,究竟一路上有什么风景。</P><P>  学佛也是一样,我们也要对佛法有个大概的了解,像地图或者指南。</P><P>  这是指导思想。</P><P>  在汉地,这个指导思想是判教学说,大乘八宗,各宗的判教学说都不一样。</P><P>  最有特点的大概是天台的五时八教(法华玄义、四教仪),以及贤首国师在这个基础上的五教十宗(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P><P>  最有依据的应当是唯识的三时三转法轮判教(解深密经)。</P><P>  最奇怪的应当是嘉祥吉藏大师的判教,他是三论宗的祖师,竟然用二藏三轮(三论宗纲要、三论玄义)判教把《般若经》放在枝末法轮,反不如《华严经探玄记》记载的南天竺那烂陀寺记载的智光论师的三时判教(这个判教和唯识戒贤法师的二转、三转法轮顺序恰好相反)之高置己宗。</P><P>  最没特色的判教应该是律宗的判教——化制二教(《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卷一说:“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说:“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南山律宗把化教就其义理的浅深判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教,又把制教就四分律学各家的戒本论分别判作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这三宗的戒体诠释不同。)</P><P>  其余如净土的难行、易行(十住毗婆沙论)、禅宗的顿、渐或者宗下教下(六祖坛经、五灯会元)作为判教来说分类过略,唐密的十住心(十住心论)斧凿太重,皆不足以广传普信,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P>  太虚大师的三宗(中观、唯识、真如)三教(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判教方式可说一大奇峰,就是结合了汉藏两者的特色,既有教理上的(三宗),也有次第上的(三教),(例如五乘共法——人天乘就是下士道的内容,即曰共法,当然是无论何人都要学的,三乘共法是小乘,大乘不共当然就只是大乘了。和三士道相对应,估计是受宗大师启发才有这想法,后来这个想法被印顺法师发扬光大在《成佛之道》里面。)</P><P>  汉传佛教判教的特色有如下几点(以后想起来再补充):</P><P>  1、高抬己宗教义或者所尊经典,谓之最上了义,独对上根。把别的经典或者宗派放在下面。</P><P>  2、也强调根基不同,各有所学所用,但是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没有步骤和次第。</P><P>  3、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低置小乘,如分类(判教)的部分标准和角度。</P><P>  藏传佛教普遍遵循如经(经量部)、有(说一切有部)、唯识(又分实相、假相二派)、中观(自续、应成)的分类方法,但各派对其中部分宗派(如应成)的内涵并不相同,大小显密的区分也是共同承认的,甚至密宗的四部分划也是共同承认的,但是对无上瑜伽的分划并不相同(参见密宗道次第广论、普贤王如来九乘差别略义,主要是新旧译派的不同。),显宗的分划可主要参考宗义宝鬘、宗派广论、四宗要义等。</P><P>  藏传佛教各派最大的差别,在于各派都有引导各自学人的不同的道次第的安立。</P><P>  宁玛派有代表性的是大圆满前行和正行(《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龙钦心髓本觉道次第》),以及《密咒道次第宝鬘释》——这种港台出版了,不过我没看到,只看到了其本颂。</P><P>  噶举派的当然是《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密宗部分应当是广、中、略三种了义海教授吧,包括四加行和那若六法、大手印等。</P><P>  萨迦派的道次第是道果法的三现分和三密续——能成熟道和能解脱道,《道果法前行三现分庄严宝论》我曾将其做成电子书,很值得一读。《道果正行三续庄严释论》包括《喜金刚密续》的前行与正行灌顶以加持行者之证悟过程的转化,为金刚乘修持之集要。据说由台北的萨迦诺尔旺遍德林已经翻译为汉文,不过好像没有流通。三密续不是普通的密续,而是指因、道、果三相续,【因】为四大灌顶,【道】为喜金刚生圆二次第、十三金法等,【果】为佛的三身四智。</P><P>  格鲁派当然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这是全体格鲁弟子共尊的,非常之统一,不像其他各派诸师所传彼此之不同,内容略。</P><P>  觉囊派有关道次第方面而今能看到的法大致有《深道金刚瑜伽前行——趋向空行的阶梯》及《吉祥时轮六支瑜珈修行法生圆起次第广论》、《时轮金刚前行预备法》等,其次第在《吉祥时轮六支瑜珈修行法生圆起次第广论》说为:一.共同外前行(1.灌顶及持守三昧耶戒规,2.暇满人身难得,3.寿命无常,4.轮回过患,5.因果不虚,6.出离心,7.菩提心,8.皈依境。)二.共同内前行(1.四皈依,2.供曼达,3.大礼拜,4.金刚萨垛法,5.上师瑜珈。)三.不共前行(1.三远离2.俱生瑜珈3.无相瑜珈。)四.正行,时轮六支瑜伽。在《深道金刚瑜伽前行——趋向空行的阶梯》中的《甘露心滴——深道金刚瑜伽前行修行详解》中为1、皈依法,2、菩提心,3、百字明,4、供曼达,5、上师瑜伽。似不如《吉祥时轮六支瑜珈修行法生圆起次第广论》所说全面。另外教理上觉囊派的判教和唯识三时三转法轮相似,但末转说为唯识及如来藏法轮,并以如来藏法轮为了义,宗咯巴大师曾于《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批评之,详见《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及《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释难》。</P><P>  藏传佛教各派道次第思想之异同</P><P>  1、都重视皈依、业果等思想。</P><P>  2、都有转心四教授以生起出离心。</P><P>  3、各派的道次第思想都有受灯论影响的痕迹。</P><P>  4、都有菩提心及其修法,不过按照《值遇宗喀圣教愿文讲记》,七义发心及自他相换为噶当(格鲁)传出,其余各派原本只有『四无量引生菩提心』这一种教授。</P><P>  5、详略不同,如死无常格鲁有三因九相,引生决定,别派于此较略。</P><P>  6、都强调空性见,不过各宗空性见不同。</P><P>  7、都强调先显后密,不过格鲁之外各派显宗道次第内容较少。</P><P>  判教思想与道次第思想的比较</P><P>  1、实修上可操作性道次第强于判教思想。</P><P>  2、道次第分别佛法优劣但都列为所学,较判教思想取一类舍一类为强。</P><P>  3、对教理的分析上,划分的细腻和复杂性上,道次第思想不如判教思想。</P><P>  这些区别,强烈影响了藏传和汉传佛教的发展和走向,对汉藏佛教的兴衰起了不可替代的、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P><P>  夜深,这是一本专著的内容,先列出来这么多供参考,详细的补充研究,俟诸异日。<BR></P>
发表于 2004-8-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师兄您所作的《道果法前行三现分庄严宝论》电子书哪里可以下载?
发表于 2004-8-1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王如来九乘差别略义————这是什么宝贝?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天青琉璃</B> 发表于 <I>2004-8-14 22:09:51</I> :<BR>普贤王如来九乘差别略义————这是什么宝贝? <HR></BLOCKQUOTE><P><FONT face=removeFormat size=4>《九乘次第论集》--佛家各部见修差别,这本书有电子版,在中华佛典宝库,是一本宁玛派的宗义书,其中有郭元兴居士根据《七宝藏论》所著之《普贤王如来九乘差别略义》,讲述宁玛派对于教理上的判教学说,可以看出和以格鲁为主的新译期诸派对教理宗义上的不同差别,例如对应成的理解不同,对大圆满的安立不同等。</FONT></P><P><FONT size=4>《道果三现分论》以前曾在格鲁法宝整理区提供短期下载,网上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但是不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网页的方式存在,可以用百度之类搜索一下。</FONT></P>
发表于 2004-8-1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明白,您既然整理出来了电子书<FONT size=6>,就让大家下来看看嘛,</FONT><FONT size=3>为什么要只提供短期下载呢?可否请您再提供一次下载机会?谢了。</FONT><br>[此帖子已被 西拉仁布 在 2004-8-15 9:59:5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1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河伯都兴叹,何况俺这小雨点
 楼主| 发表于 2004-8-1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P>道果三现分</P><P><A href="http://www.lnwsjc.cn/temp/daoguo.exe">http://www.lnwsjc.cn/temp/daoguo.exe</A></P><P>喜乐与空无</P><P><A href="http://www.lnwsjc.cn/temp/xlykw.exe">http://www.lnwsjc.cn/temp/xlykw.exe</A></P><P>宗大师的那若六瑜伽</P><P><A href="http://www.lnwsjc.cn/temp/6yago.exe">http://www.lnwsjc.cn/temp/6yago.exe</A></P><P>汉传佛教的振兴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民国时期太虚大师的《整理僧伽制度论》,至今读之,仍有现实意义,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其实是一种汉传佛教新创道次第的尝试,不过有广论珠玉在前,显得黯淡无光而已,汉传佛教在制度(体制)上、义理上、修持方法上都在借鉴南传和藏传,开始呈现出一些变化,例如“人间佛教”口号的提出,建立佛学院开始僧伽教育,开办公司等新的财务模式(如台湾佛光山等四大山头),这种变化目前殊不易测度其影响,但可以肯定其必将重视义理,重视修持,重视戒律,重视实际与日常生活接轨,向着解决现代社会的积弊这方向发展,吾人虽不能舍此就彼,仍将拭目以待其崭新面貌的形成。</P><P>从义理、体制、修持等几个方面论述汉传佛教新的发展进度、方向和可能性,那又是一篇新题目了,嘻嘻,还是就此打住吧!</P>
发表于 2004-8-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学今能有幸一睹这些法宝,对您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谨此深表谢意并随喜功德!
发表于 2004-8-23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楼主把判教与修学次序搞混了。判教与修学次序并不是一回事!
发表于 2004-8-2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没人说道次第和判教思想是一回事吧,只是把他们拿出来作为汉藏的修学指导思想加以探讨。
发表于 2004-8-2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根本就没有什么判教可言,只有各宗的修学次序!修学次序并不是判教的直接依据。请楼主要提高一下对判教的理解呀。
发表于 2004-8-2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喜饶让波</B> 发表于 <I>2004-8-23 23:45:51</I> :<BR>上面没人说道次第和判教思想是一回事吧,只是把他们拿出来作为汉藏的修学指导思想加以探讨。 <HR></BLOCKQUOTE>楼主正把这个搞混了。“【判教与道次第】<P>  我最近在思考藏传各派道次第和汉传各派判教,这是修学的指导思想,我觉得这个对比很值得思考,因为汉地佛法的衰弱和指导思想的不对头有直接的关系。</P><P>  比如行路,我们一定要先看看地图,去什么地方,怎么走,初中后,究竟一路上有什么风景。</P><P>  学佛也是一样,我们也要对佛法有个大概的了解,像地图或者指南。</P><P>  这是指导思想。</P><P>  在汉地,这个指导思想是判教学说,大乘八宗,各宗的判教学说都不一样。”</P><P>看看,明显地把道次混同成了判教的依据了。</P>
发表于 2005-9-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P>简单谈谈三论宗判《般若》</P><P>三论判《般若》为“支末”,是站在法华、涅磐的立场上来的。首先,吉藏大师曾深受法华宗之影响,另外,由于《般若》中有些说法“不了义”(比如说:类似种姓说……),也令三论吉藏大师判其为“支末”法轮。再有,就是,吉藏应该属于“摄山”的支流,不很“中观”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3:37 , Processed in 0.0337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