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99|回复: 13

问两个关于道次第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是不是必须预发一次菩提心?如果不预发的话,他修炼到下士道时,怎么会明白自己修的事实上是共下士道,而不是一般的下士道?修炼到中士道的时候,会意识自己并不以单纯解脱为最终目的?

2:班禅五世的《速道》里,有不少密教修法,比如观想上师化身为佛,然后上师分身融入自己……等等。那请问为什么在进入金刚乘阶段之前会允许这样的密教手法存在?
发表于 2009-3-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的也有密存在,况且这个观法不是很秘密吧?哈哈
发表于 2009-3-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云子 于 2009-3-3 16:16 发表
1: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是不是必须预发一次菩提心?如果不预发的话,他修炼到下士道时,怎么会明白自己修的事实上是共下士道,而不是一般的下士道?修炼到中士道的时候,会意识自己并不以单纯解脱为最终目的? ...


回答第一个问题:
   关于发菩提心,我的认识是:每次发菩提心就是正式发心,都是正念发心.实际上,我们的实际修行思惟时,都会不断正念发菩提心,而且会不停的重复发.当行止下士道时,如行路一样,到一定程度,自然能"看"见前面的目标,即明白现在我到哪一"站"了,下一站是"何处"也会因缘显现.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印证的过程.
发表于 2009-3-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去拉萨 我要去拉萨
发表于 2009-3-3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上上根器的人很难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掌中解脱》的第一天讲课的内容就做了说明。先发下士道之心不坠恶趣,然后是中士道之心不坠轮回,上士道之心为利益一切友情去修行
发表于 2009-3-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两个关于道次第的问题1: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是不是必须预发一次菩提心?如果不预发的话,他修炼到下士道时,怎么会明白自己修的事实上是共下士道,而不是一般的下士道?修炼到中士道的时候,会意识自己并不以单纯解脱为最终目的?

2:班禅五世的《速道》里,有不少密教修法,比如观想上师化身为佛,然后上师分身融入自己……等等。那请问为什么在进入金刚乘阶段之前会允许这样的密教手法存在?

回答: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不须发菩提心。因为共下、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也就是发菩提心的基础、支分,也就是说上士道包括所有的共下、中士。那为什么不直接说是上士道呢?因为是上士道的前行。

引证:菩提道次第广论
“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解释:增上生是不堕恶趣及生善趣,毕竟利义,谓诸生死轮回解脱及成佛,这两种都依靠菩提心易于成办,如果空说发起菩提心,没有对两种胜利起欲得心,亦是空言。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惟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不再做解释,有看不懂的可以问,或自己去找解释。

下士道的发心仅是为生善趣,中士道仅是为了自己获得寂静乐,这都不是共中下士的发心,是为了引发菩提心,而除此之外的厌离恶道,厌离轮回等等都是上世道所需。

2、观想上师或佛,也是显教的,可看止观章,因为观这获得功德比观其他多、好
发表于 2009-3-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1: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是不是必须预发一次菩提心?如果不预发的话,他修炼到下士道时,怎么会明白自己修的事实上是共下士道,而不是一般的下士道?修炼到中士道的时候,会意识自己并不以单纯解脱为最终目的?
2:班禅五世的《速道》里,有不少密教修法,比如观想上师化身为佛,然后上师分身融入自己……等等。那请问为什么在进入金刚乘阶段之前会允许这样的密教手法存在?


真正生起菩提心是任運而起的,當有任運而起的菩提心(大乘發心)是入大乘資糧道,那時是菩薩。像我ㄧ樣,隨口唸唸「為利有情願成佛」,並不是"發一次菩提心",恐怕連相似的都不是,因為對菩提心的本質、如何修、乃至希求、練習都沒有。我自己以為只是"糾正自己的動機而已"。不過在法會上,好像都會說要有"造作的菩提心"(--這個以前討論過了。)

速道是結合密法的。目的前貼已說...
发表于 2009-3-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谦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不须发菩提心。因为共下、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也就是发菩提心的基础、支分,也就是说上士道包括所有的共下、中士。那为什么不直接说是上士道呢?因为是上士道的前行。

======================
那么请问一下,能够保证修行人不停滞在下士道,中士道的关键在哪里?
发表于 2009-3-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云子 于 2009-3-4 22:26 发表
回答:在正式发菩提心之前,修行者不须发菩提心。因为共下、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也就是发菩提心的基础、支分,也就是说上士道包括所有的共下、中士。那为什么不直接说是上士道呢?因为是上士道的前行。

====== ...


四圣谛。具体一点说,还是要观苦。透过这样不断的薰修,了知“周遍行苦”的特质,及五蕴自性即纯大苦聚。另,此时藉由长时励力观察修之力,造作菩提心初分显现,可不仅只关注自身诸苦,而乃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皆在周遍行苦中。综合起来说,不致使其停滞于下道的因相有两个:对苦的体认,以及此前菩提心薰修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高人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看这些其他的引导还不够啊
还得看广论……虽然有时我嫌广论繁~
发表于 2009-3-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士道的发心仅是为生善趣,中士道仅是为了自己获得寂静乐,这都不是共中下士的发心,共中下士是为了引发菩提心,而除此之外的厌离恶道,厌离轮回等等都是上世道所需。之所以是共中下,就是为了趣入上士道,引发菩提心。之所以停留在下士道、中士道,是因为不求佛果,不明理,内心只耽着暂时的利益和自己自利,仅仅是为了求得自己获得人天果报,或仅仅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这些都是共中下所不需的心,要驱除的心,而其他的皈依,十善,思维因果,厌离轮回,出离生死等等都是上士道所需,最后自然引生圆满自利(成佛)利他(为众生)的菩提心。

应该说清楚了吧,唠叨重复的说,看不明白我也没办法了。
发表于 2009-3-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位师兄那里学到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8:48 , Processed in 0.0418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