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8|回复: 3

无奖征答两个奇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笨者兄建议我也悬赏,但我穷……
所以路过的达人们如果愿意解答就解答吧。

1。《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具有十大地中心数定。十大地中心数定,也就是等持。等持是通有心的,那么无想天众生在再投胎之前显然是没有的。如此,怎么去理解涅槃经说的“一切众生具足”等持呢?起码无想天的那一类众生就没有呀!(正在想,是不是等持这个词本来就译错了?)

2。关于十大地法。其实也就是五遍行+五别境。俱舍中说,此十心所遍一切心,一时俱起。
五遍行倒还好说,五别境,乃是缘别别境而起,岂能遍一切心、一时俱起?如何解释?
发表于 2009-2-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下提醒,呵呵。以后我去全聚德看看噢。

[ 本帖最后由 智月 于 2009-2-26 14:47 编辑 ]
发表于 2009-2-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两个问题,偶之著作等身之大堪布上师之等身之大著作中都有回答。:lol
偶略作整理,试答一下。关于问题1,我想,可以有两个角度回答:
1、所谓等持,就是禅定。无想天是无想定的等流、无想定的果报。无想天的天人恒时处于无想定中。据说,他们一生中只有2个念头,一是生时,他会想:阿,我生入无想天了。然后就入定去了…。二是死时,当他们福报耗尽,会起一念:阿,我要堕落了。并随即堕入下界。以因果相续故,应说他们具禅定。
2、无想天的天人虽然无“想”心所,但应有细微的色身和细微的意识流。〔至少,宁玛是这样承许的〕,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合理。因为身心相依之故;因为阿赖耶识不灭之故;因为若无识则成无情法或断灭之故;因为无细识则成“永恒”之故。
前三个比较好理解,只论证4。无“心识”则无“心识的变化”,譬如某天人在100天中“无心”,那么他在第1天的状态与第99天的“状态”是相同的,那么第99天的状态与第1天的“状态”也是相同的,所以,他应还能安住99天,依此类推,则这个天人应能安住无量大劫。所以是不合理的。
若有细微的识,则可以有等持。下面是参考,摘自偶著作等身之大堪布上师之等身之大著作之《俱舍论颂讲记》:

-----------------------------------------------------------
无色界则无住所,由转生而分四种,
彼处同分与命根,即心相续之所依。
无色界无有单独的住处,根据其禅定不同,所转生之处有四种差别。因无有色法之故,其心心所法依靠同分及命根等不相应行而得以相续。
无色界没有色法的缘故,无有方位可指,因此也就无有处所,转生于无色界的有情在获得无色界等持而未退失的情况下,无论死于何处,立即在此处形成四名蕴,成为无色界众生。不过,虽然没有单独的处所,所转生之处也并不是没有分类,根据其所修持之禅定贤劣程度的不同,所转生的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差别。其中空无边处是指厌离形色之身,观想一切皆为虚空,然后加行入于空无边处定,后来即转生此处;识无边处,由厌离空无边处,转而思维清净眼等六识,由此加行而得以转生;无所有处即超越识无边处定,了知一切所缘皆为无有,入无所有定而思维何者亦无有,依此力则转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天,乃三界最高天,所以又称为有顶天,此天之禅定,没有下地之粗想,因此称为非想,但也不是没有细微之想,所以叫做非非想。因此,每一位修行人在修习禅定时一定要注意,上师的窍诀非常重要,我们若盲目执著上述的任何一种境界,很可能会转生于那一处,这样仍未超离三界,不是真正的解脱。
对于无色界是否具有色法,各大论师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克什米尔有部宗论师认为,无色界是无有色法的,因此也不会有单独的处所;红衣派有部宗认为,无色界有细微的色法,位于色界之上;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无色界有细微色法,因色法极其细微之故,对其加否定词而说“无色”,是从不明显角度讲的。
按照克什米尔有部宗的观点,无色界根本无有色法,那此界众生之心依靠何者而得以相续呢?他们认为是依靠同分与命根。有部认为同分、命根等不相应行是实有存在的;在藏文注释中有一个“亦”字,在这里没有翻译出来,藏文中的“亦”字表明,无色界众生之心还可依靠异生、非具、得绳等得以相续。但是,经部宗认为,无色界众生并非仅依靠同分与命根存活,还需依靠业,因无色界众生是以前修持等持力的异熟果报成熟,依靠这种业力,他的心相续得以存活。
那么,欲界、色界众生的心相续不依靠命根与同分吗?不依靠。因为此二界众生对色法非常执著,而无色界众生以等持力已经远离色法之想,其力量强大,因此只有无色界众生的心相续依靠命根与同分。

……前面已经分析过,灭尽定时到底是否具足心,对于这一点,各个宗派有不同观点,随教经部认为有心的种子;随理经部认为有细微的意识;在弥勒菩萨的论典、释迦慧的《释量论》大疏以及格鲁派克珠杰的《遣除疑暗论》中都认为,无想天时,有一种细微的意识存在;麦彭仁波切在《中观总义》中说,无想天和灭尽定时有一种细微的意识,或者说阿赖耶识;……。总而言之,这时应该有细微的意识存在,否则会有变成无情法的过失。甲智论师在《俱舍论》讲义中这样说,最初入定时,有一颗心,由这颗心迁移到后面,产生最后的那颗心。他所说的迁移,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五百劫后,以最后一刹那末尾的心作为因,从禅定中出定时,依靠以前的心的一种强大力量产生一颗新的心。但甲智论师的这种说法,真正以因果来观察,却很难具有说服力,因为在五百劫以前有一颗心,最后又产生一颗心的话,那么中间五百劫之中,这颗心究竟藏在哪儿?因此有细微意识存在的说法比较合理。
既然有细微的心,是不是没有灭尽心与心所呢?佛经中说的灭尽心与心所或灭尽一切感受是指欲界众生粗大的分别念全部灭尽。世亲论师在《唯识三十颂》中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若在这五种无心 的状态下,即使细微的心也不存在,那会有很大过失——众生无始世来,造了很多的善业与不善业,还有很多的习气和种子,这些聚集在阿赖耶上,若阿赖耶识也已经断除,则以前所造的所有善业或恶业,于此时全部耗尽。最后,在远离这种无心状态时,若重新产生一个心的话,那它是不是原来的心,若是原来的那颗心,细微的相续就应该存在;若不是原来的心,此众生应具足两种相续,或者原来阿赖耶中所聚集的善根被毁坏,这一点小乘自宗也是不敢承认。因此,细微的阿赖耶识应该存在,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中间的细微心识中断。
无想天是修行的异熟,原因是通过修行可转为无想天的众生,但是,如同射箭的力量灭尽时,箭会掉到地上一样,此修行的力量灭尽后,他自然而然会堕入欲界,因即生无心,故而不积新业,之所以后世会转生于欲界,是因为此修行者相续中存在后世转生欲界的顺后生受业 。
发表于 2009-2-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问题2:
1、各宗承许不同。世亲菩萨在经部宗出家,而《俱舍》是依有部宗的《大毗婆沙论》而造,有部宗如何承许,《俱舍论颂》就如何说。而世亲论师作过一个《俱舍论颂自释》,自释里说,他本人其实是不赞同这种“十大地法遍一切心”的说法的。
2、按道理推测,“五别境”不一定会同时现起,遍一切心所的。比如,“欲心所”的对境是“所乐境”,“念心所”的对境是“曾习境”。两者不一定重合,所以,对应的心所也不会完全相合。

下面是参考文章,摘自偶著作等身之大堪布上师之等身之大著作之《俱舍论颂讲记》:
〔我是不是只看过这一本书阿?!为什么只引这本书来忽悠小妹妹呢?!〕:L

-----------------------------------------
辛一、遍大地法:
受想思欲以及触,智慧忆念与作意,
胜解以及三摩地,此等随逐一切心。
受、想、思、欲、触、智慧、忆念、作意、胜解以及三摩地这十种心所可随从一切心而产生。
“遍”是指所有的心与心所。十遍大地法,是指这十种心所是不可分割的,比如产生信心时,则此处所讲的十种心所于信心群体中会全部具足。《大乘阿毗达磨》认为只有五种心所必定具足,称其为五遍行法,即受、想、思、触、作意,此五遍行法遍于任何一心,凡是有一个心与心所产生时,这五种遍行法一定会产生。世亲论师在《自释》中也讲到:“传说如是所列十法诸心刹那和合遍有。”甲智论师在他的《俱舍论》讲义中说:世亲论师在《自释》中所提到的传说,其实也是对有部宗不满的语气。意思是说,世亲论师认为心与心所非常细微,以其各自相续来分别尚且很难,更何况是一刹那间俱时存在,比如刚刚产生一个分别念,则于此分别念中,按有部观点应具足上述十种遍行法,但若想对每一种心所都进行细致分析的话,确实很困难,既然如此,若想于分别念中辨别出一瞬间所具足的十种遍行法岂不是更加困难!《自释》中作了一个比喻:一味药有很多成分,食用这味药时,其中的每一种成分以舌根无法感受,只是一种很难吃的味道而已,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的成分,同理,产生一个分别念,但却根本无法发觉这十种遍行法的存在。不过有部认为,虽然不能发觉,但并不表示这十种遍行法不存在。若按照《大乘阿毗达磨》的观点,凡是心与心所任何一法产生时,五种遍行法一定会以不可分割的方式存在,而其他五种地法主要是执著对境方面的五种心所,不一定全部具足。所以,大乘与小乘之间的观点有很大不同,大家应仔细辨别。
……
欲是对于外境的一种希求心。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每一个心所都讲了它的本体及作用,欲的本体即希求对境,而它的作用就是精进。大家应该会有亲身体验,如果对某件事非常有兴趣,那一定会精进用功。因此,不论闻思哪一个法,都先要有一个欲乐:“这个法对今生来世非常重要,我一定要认真地学。”这样一来,他对这个法一定会精进的。如果想“这无所谓,还是好好享受好一点”,如此,根本不会精进闻思、精进修持。所谓的精进并不是表面的一种形式,主要看他的内心——心里到底有没有一种想要希求的欲乐。《现观庄严论》中讲发心的体相时说:发心是利他的、是成佛的一种欲心。有论师说发心是一种心所,有论师说是心王,这方面的辩论非常大,那发心是不是心所呢?想成就佛果是一种希求心,也即此处所讲的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8:27 , Processed in 0.0430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