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3|回复: 6

请教两个现观一切智品最后几颂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4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颂文如下。
色非常無常,出二邊清淨,無生無滅等,如虛空離貪,脫離諸攝持,自性不可說,由宣說此義,不能惠施他,皆悉不可得,畢竟淨無病,斷除諸惡趣,證果無分別,不繫屬諸相,於義名二種,其識無有生,一切智刹那。


法尊法师翻译的略释科判说这几个颂讲的是一切智品的大乘见道。从前一颂作为总说的“苦等諸聖諦,法智及類智,忍智刹那性,一切智見道”,以及上面末句看,都在说见道的十六刹那。但明义释在这将色非常无常等,解释作四谛十六行相。宗根法师汉译的庄严疏也继承了这种说法,更配合十六刹那,说色非常无常,是说苦谛的无常相,也对应了苦法忍。后面逐次配合。


按这样的说法,是指一切智品的见道,一一刹那只观一个行相吗?是的话,有什么其他经论的依据吗?比如俱舍以及杂集论,说见道的比如苦法忍,是缘欲界苦,或总缘苦,未见说是只缘一行相。


又明义释以及后来的相关注疏,解释一一行相时,比如灭谛最后的离相,说胜义上非离不离,所以不生一切疾病。。这离不离和不生疾病,有什么因果关系吗?比如论坛上有般若经和现观颂文的对照,经文中不生疾病只是个开头,还提到有无量无边功德。只把无病提出来,并和灭谛的离相对应,有什么依据吗?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三 于 2023-11-17 12:01 编辑

自己顶一下,顺便再问个问题
现观相智品说修道十地,如法尊法师翻译的现观略释:由十种修治,能得初地所有功德。谓:1. 于一切事无谄诳心,2. 能饶益自他之事谓受持大乘,3. 于诸有情修四无量其心平等,4. 能舍内身资财善根等不生悭结,5. 三业至诚亲近承事诸善知识,6. 寻求三乘正法所缘,7. 常发出家之心不乐居家,8. 念佛不舍爱见佛身,9. 开阐教法全无悭吝,10. 誓愿究竟发诸实语。


大品和第二会对应的相应经文对初地的解说和略释基本相近。明义释以及后来相关的注疏,包括韩镜清老先生翻译的具净论都说这里的初地即极喜地。


大般若经中有两种十地。在此处说完十地修治之后,说超过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后面和十地见修能所八种对治的经文有说十地为何,谓乾慧地乃至如来地。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解乾慧地说“「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乃至后面的性地到佛地皆有解说。  


明义释等将这里的初地解释为极喜地,依据是什么?

又华严经十地品说,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方無餘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如果两部经说的都是极喜地,看着又不太完全一致,需要怎么统一吗? 包括后面的九地,都有同样的问题。。  


非常感谢分享法宝的师兄。


发表于 2023-1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俱舍有说缘一行相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杰 发表于 2023-12-2 11:16
俱舍有说缘一行相

俱舍说顺抉择分说上品忍开始减缘减行。至世第一法一刹那修随一行相。是否一定是修无常相?光记说有见行者,爱行者,又各自分著我见,著我所见者,及我慢增,懈怠增者,最后所缘各有不同。至见道位如何缘行相,后面还有辩论可参考。

即便第一刹那一定是缘无常。第二刹那起苦法智,和前一刹那是无间道和解脱道的关系,怎么就一定和苦行相关联了?

韩老先生译的具净论这里是把论颂中的十六个点解作十六忍智刹那,没有和十六行相配合。或也可参考。
发表于 2023-12-1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欲苦行相,苦法忍断欲见所断烦恼故。苦法智缘有漏故。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2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庆幸在论坛看到了师兄分享的汉译金鬘疏,虽然只是一小部分。看到二十僧一来引用的经文,有一个小问题。引文如下


此中四向,依根门合而分为二者,利根、钝根之经各一之故。
未二、果分二:申一、一来果信见二菩萨;申二、不还果信见二菩萨
申一、一来果信见二菩萨
今初。离欲先行之一来果信解、见至二菩萨者,经云:“复有菩萨摩诃萨,一生所系,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故,入四静虑,入四无量,入四无色,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不随此等势力而生,现前承事亲近供养现在如来应正等觉,于是佛所勤修梵行,从此间没,生睹史多天,尽彼寿量,诸根无缺,具念正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多天众围绕导从,游戏神通来生人中,复于种种诸佛刹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此等来此世界一次,后于他处而般涅槃,故名一来。


作为一来的引文可以理解。想问,从兜率下生到人间,复往他方证等正觉。这是一生所系还是二生所系?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0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三 于 2024-4-21 08:14 编辑

在圆满一切相加行末后有所谓三清净地对应的净土修法。在论坛上师兄分享的大品和现观对读里,可以发现相应的修治都是见不欲而愿于净土成所欲。如智度论小结的净土修法有两种,一见不欲而愿所欲。一见他清净而愿自清净。后一种修法,如在二十僧对应经文略微涉及。在所谓的三清净地修法中则全未见。经文随后至第408页(论坛上现观和大品对读文档),有“入薄地“的说法。按正常的行文,此前的净土修法或应归为入薄地之前的修法?如种智品略说的第三地,也有修治净土。个人理解,这是菩萨修离欲的方便。
想问熟悉藏文八品经的师兄,八品经这里的经文是否和大品,第二会一致?入薄地这样的标志,以及第二会卷461还有提到时住童真地。在八品经里还存在吗?。。。

最后祝师兄们深入经藏智度如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1 23:44 , Processed in 0.0324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