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9|回复: 7

万法激荡,生命流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法因缘生,任何身体症状,任何心理问题,任何精神障碍,任何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都是依因仗缘乃得发生,很多人类的探索,都是在对“此法何以此时生起?”,“此法生起背后的因缘为何?”提出疑问。

诸法生起背后的因缘复杂异常,难以穷尽,在人类对因缘的探索过程之中,产生了许多知识,迄今为止,人类的知识版图不断扩大,已经能对很多事情做出起源学的解释。这场探索之旅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充满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诸法因缘生,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发生,背后必然有许多因缘,也许是成长经历中依恋关系障碍,无法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导致心智化能力受损,也许是遭受创伤,正常发展历程被迫中断,也许是遗传就带上了疾病的基因,也许是人际交往技能缺乏,不懂如何跟人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更有可能背后是大时代的变迁,国难家仇,激扬革命,福山说:“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诸法因缘灭,症状是整个场域合力作用的结果,疗愈同样也是由整个场域决定的,咨询师在其中的角色,是进入这个场域,感受这个场域,然后把背后纷繁复杂的因缘,尝试用病人能领悟的方式表达给对方,对机说法,应病与药。以一身而试图影响整个场域,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而施无畏,因缘具足,疗效于斯发生。

心理治疗之道,首重感觉与感受,次重个人悟性,生命最根本的能量来自于身体的感觉与心理的感受,这是最本真的部分,如果善为使用,这是生命活力与自发性的能量源泉,足以造福自他,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被压抑、被否定、被解离,当局者迷,于自身感觉与感受无法有足够的觉察,或竟置之不理,则极易生变,症状于斯生焉。

解决之道有三:

第一,必须透彻明了感受与感受的背后因缘,由足够的觉察,将此生命活力转化应用,自然身心澄澈,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若一味压抑、否定、解离,此情绪能量必制造各种病症表达出来,以求被看到被满足。

第二,必须顶上别具只眼,临境不迷,当下自在,具备足够的心理灵活性,看到自己原本的行为模式与关系模式是否与当下的情境匹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最能利益自己的方式应变,并为此肩负责任。


第三,每个人必将踏上自己的英雄之旅,寻找自己被抛掷此世背后的意义与使命,这是终极课题,如果回避否认,暗昧不明,必然或空虚无聊,或百苦丛生,难得安宁自在。

学海无涯而生也有涯,汗牛充栋皓首穷经,于千经万论之中,只取一杓,随做小录,绠短汲深,信如菜根谭所言: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华严经》说,帝网天珠,重重无尽,互涉互入,圆融周遍。夜深人静,随笔行文,以求记录临床之中,寸心所得,言简意赅,聊备一格,录以自省而已。

发表于 2023-7-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很好,借此可简单谈一谈我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了解,或许对大家有益,但申明我不是专业人士,这里只是随便聊聊:

首先,心理学或心理咨询应属于科学和哲学范畴,不宜神秘化,更不宜宗教化。当然,“哲学”这个概念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内涵,哲学这个词的本意是“爱智慧”,而不是爱神秘或者爱不可以言说和证伪的想象。

其次,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引导来访者对于现实问题(不一定只是心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这通常表现为当事人对过去经历的误解,或对未来愿望的限制,以及忽视了其当前已经具备的资源。

换句话说,当事人的问题,要么是痛苦于过去不幸的经历,要么是忧虑未来不能实现的希望,要么是困扰于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来达成希望或摆脱过去。总体而言,在排除生理性病变所导致的情况下,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来自此三个方面。

关于过去不幸的经历,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是所谓自身的经历,其实是有选择性地记忆。每个人选择只记住自己认定的那些事情,通常是关于当事人的局限性或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用来提醒自己以后引起重视,但实际上却造成了问题。所以,只要信念和世界观发生改变,记忆的选择模式也会发生改变,这不但能改变现在及未来对于记忆的选择,甚至能够改变对于过去的记忆,但这并不是说能够改变以前发生的事情,而是能够改变对以前发生事情的看法。

其二是过去经历所造成的伤害,不一定直接来自于个案本身,有生物科学论证可源自遗传,即家庭创伤,据说还有案例显示甚至是个案自己都不知道的创伤可以代际传递。但关于这一点,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精神层面的问题,探究过去的经历或者归咎于某些原因,其实均不能证明亦无法证伪。但找到一个原因,对“当事人”来说有意义,如同选择性记忆一样,只要当事人自己认为这就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那这个原因就有可能成为其打开当前心结的钥匙。所以反观佛教,说无学阿罗汉能知前后五百世,这对于声闻有学来说,其意义也在于此,阿罗汉可以解开他们的心结。

关于不能实现的希望,由此抑郁乃至自杀的很多,有为经济的,有为爱情的,也有被歧视、压迫的或者缺乏关注重视的,总之是于未来失去希望或深刻担忧的,但实际上未来还没有来,这些预测只是当事人自己的想象。

关于资源匮乏,是认为自己缺少相应的资源,所以不能摆脱过去或达成未来,从而引起痛苦焦虑。这是缺乏对自己可控资源的认识,以及对不可控事物的贪婪。通常来说主要的原因是愚昧,既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寻找到所需,从而迷茫引发失落或狂躁,或者以为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是自己可控的,但最后会因不可控而感失落,从而引发自卑或抑郁。

所谓双向障碍,跟这种愚昧分不开,虽不仅限于此。这种情况较难解决,因为愚昧意味着缺乏识别理解的能力,这将导致其不相信,不信任外部给予的建议和支持,所以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建立亲和感。

若这个问题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可以一秒钟解决,即采取斯多葛派的哲学理念,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所有可控的资源,例如: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们的行为驱动;我们想要得到东西的意愿和想要回避东西的意愿等等所有由我们自己决定并能做出来的事情。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去相信一件事情,除了勇气还需要智慧,必须要对所相信的事情能够清晰的理解,否则在不理解情况下的相信,难以引发切实的行动。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他能够让来访者去发现、理解和建立那些从来不知道但确实有效的看法,并由此转变为行动。

上述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关系的互动中被反复激发,又由于当事人不能反省于内在,而习惯责备于外在,从而让问题陷入死循环。

所以关系问题往往是心理咨询的重点,但如果心理咨询师引导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关系的处理上,而不是内心的观念上,则通常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关系的对象是不可控的,或者当事人采取强力措施或某些语言方式,试图去控制关系,则会导致关系的僵硬,甚至是冲突。

我不理解一些所谓的大师总是在关系上做文章,总是引导当事人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而不是调整当事人自己内心的认识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想要通过改变或控制关系来改善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调整关系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想改变别人或者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这是办不到的。然而这种论调会得到相当普遍的认同,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如果自己感觉不好,当然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与自己有关的别人的问题。

最后谈一谈解决之道,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因为解决之道是一样的,只是具体实施的方法不同而已。

对于自我心理问题,通过四个步骤来调整:

1、明确问题:心理层面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某种不好的感受。

2、寻找原因:找到引起这种感受的原因,通常就是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注意的是,你自己要相信这个原因,否则没有调整的效果。所以有时候心理咨询师很难自我调整,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找到的原因,或者他会陷入到找原因当中,不停地去找却一个也不信。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就需要另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或者他可以学习佛法,通过观想来超越这个观察者的层面或视角。

3、改变看法:改变看法是指改变对上述三个方面,让自己感受不好的原因的看法,所谓“看法”是一个代词,它可以是一个观点,也可以是一个信念,或者是一个判断,又或者是一种立场,总之你要先识别出来,然后试图去改变。限于篇幅,这里不广说改变的策略,总之各个心理学和哲学流派,都有自己的一些原则、信条、或逻辑框架,作为工具,都可以用来改变自己的看法。

4、行动反馈:当自己的看法发生改变以后,我们可以基于这些看法,采取不同于原来的行动,如果看法改变了但是行动没有改变,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看法没有改变,或者我们想要改变的心情没有那么急迫。改变行动的意义在于可以引起反馈,从而获取新的感受,如果消极的感受能够转变为积极的感受,那么说明我们的改变是有效的,反之就需要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看法以及行动方式。

以上是调整自我心理的四个步骤,用来咨询服务于他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会增加一些环节,会使用一些引导性语言,这里就不广说了。

纸上谈来终觉浅,就算大家知道了上面所有这些,也做不到能够调整自己,就更不用说服务于他人了,因为还是缺乏相关知识和训练。

举个例子,有人说:“我感到受到了冷落”。

请问,这句话是他的感受,还是他的看法?或者是他的观察?又或者是他的评论?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如何判断,又将采取何种策略和语言来进行引导?

这些问题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于一刹那识别,并立即回应的,当然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因为身体语言的信息要远远大于口头表达,但这个能力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闻所未闻。

所以,有用场域或者能量或者结构,或者某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形容词,来形容咨询师的这种工作状态,毕竟仅仅是通过聊天而不是吃药,就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变化,甚至是洗心革面的变化,这确实让人觉得神秘莫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应一下二楼

作为一个读了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博士课程,取得二级咨询师资格证又进行了2000多小时收费咨询的咨询师来说,我能看到你回应的热情,但是看不到你回应的专业性,心理治疗也是一门专业课,很多内容不是凭借想当然就可以跨界的。。。

【编辑于2023年7月7日8:5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带女朋友去医院精神科,有两个年轻喇嘛也在排号,应该是去看抑郁症之类的。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
发表于 2023-7-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jysy 于 2023-7-5 21:59 编辑

相信每个求助者,自有其宝贵的佛性。相信每个暂时沦落于悲惨者,自有其业力。相信慈悲永不会唐捐,就算暂时付之东流。相信人性的暗与明,都是可能是契机,哪怕社会鲜有支持。相信助人者终究能“听之以气”。
发表于 2023-7-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这个世界有光,能够为迷路的人照亮前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23-7-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色观待,虽精神心理疾病,亦借色身而施苦于有情,故多能借针汤等拨乱色身,而反正于精神。
治疗(非外创作性的内科慢性)疾病的关键,首先在于仰推主要因缘,识别病源所在,是治病前行,以能精确用药故,如驱敌。于医疗而言,某医大多就能见的异熟生而言,通过仪器等“见到”不符合“常规”的现象为病因,非正对治,肉眼所见是果,而(病人领纳之)苦受(是异熟生(果)),是某种“持续的作用(异熟因,或造作等流?)+后天不良饮食起居情绪(外邪内伤情志-增上缘)”导致,
传统中医更符合佛法,以四种诊断综合参考,借古医所著经典,比推成病之主要原因(助缘)。断其相续。减损助缘。即是治病之理路。
心主神明,古说自知者明,不自知则神智不明锐,肝主shu泄,能调节情志,心肝即肝木生心火。情志致病多由遭遇不顺己意,而所谓遭遇,是宿业为因,今天烦恼为缘而现行的苦受-果报,不应纠结于果报现象,是无记故,如相貌丑陋。断相续因,减损助缘是正对治。
传统中医治病与学佛有类似处,1,不以纠正能现见的苦受等果报现象作为初衷,已经现行的果报非恶,病因并不能通过肉眼仪器等所能缘取,如丢弃破旧家具拆除低矮住房等并不能除贫穷故。如刀非苦因,持刀心才是。
2,精神(心理)等必以色(器质)为载体,二者互持,因此修复器质能健全精神,如浊珠,随洗多少尘土,光明随增。
3,治病主要是阻止当来苦及其积累变异增强乃至成死因,因此需要对治处理消除减损停止的是不可见潜在的作用力功能相续因,如釜底抽不断添加之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0:41 , Processed in 0.03962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