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86|回复: 16

《新编理路枢要之——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巴登札巴格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1-11-30 20:52 编辑


《拉然巴格西巴登札巴》师承格乌仓仁波切、林仁波切等
    哲蚌寺洛色林佛学院大经教师巴登札巴格西,西元1933年生于四川炉霍。父名札西慈仁,母名策汪拉摩。十三岁时进入炉霍寿灵寺开始学习五部大论之前行课程――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并于炉霍格乌仓仁波切尊前受沙弥戒。
    1949 年进入西藏哲蚌寺洛色林佛学院学习五部大论。
    1956 年于法王亲教师林仁波切尊前受比丘戒。
    1959 年于巴萨(Buxar)、孟谷(Mundgod)、瓦拉纳西(Varanasi)等处继续五部大论之学习。
    1975 年获得拉朗巴格西学位(一等格西)。
    1978 年起十年期间,于西藏文化中心讲授佛法。
    1988 年起至今,于哲蚌洛色林佛学院教授五部大论,作育僧才。
    格西以清晰之理路思维及精辟独到之中观见解闻名,虽已年逾八十,仍孜孜不倦为学僧授课,偶遇法体违和时亦然。随学于格西之弟子有千余人,其中多有获得拉朗巴格西学位者,或于佛学院承担培养僧才、传承法脉之工作,或致力于国内外各地之弘法利生事业。


1、《新编理路枢要之——摄类学》
    ——巴登札巴格西讲述
        克主益西翻译



2、《新编理路枢要之——心类学》
    ——巴登札巴格西讲述
        克主益西翻译



3、《新编理路枢要——之因类学》
     ——巴登札巴格西讲述
         克主益西翻译



4、《显明正法炬》拉然巴格西巴登札巴


5、《为什么要学习心类学》拉然巴格西巴登一西
     ——师承日宗仁波切、巴登札巴格西
    http://www.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083
    关于学心类学的好处,或者说用处,与学摄类学的功德大概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心类学是看自己身心的觉知(心),解释它的体性、它的本质、它的分类。解释这些是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要学佛,就是从我们今天所学 的心类学里所讲的觉知(心),从这上面修行。
    可以说,心、不相应行法、色法这三者和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人要修行 成佛,或者说我们要修行成佛,我们要修的不是色法,也不是不相应行法,修的是心法。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一直不断的续流就是心的 续流。
    所以现在我们有烦恼,或者有烦恼摄持的不好的心,佛给我们所讲的道 理,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也可以说是瞋心和贪心很多的心,用佛给我们讲的方法,把它改变成道,就是四谛里面的道谛,也可以说把我们现在的心 改变成菩提心,或者空正见。
    现在的心变成菩提心和空正见的时候,让它们慢慢增长,它们变成无量 的功德的时候,可以说我们就变成了佛,佛就是这样的,他的心是一切遍智。
    一切遍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心的功德是无边的。它是菩提心也好 ,空正见也好,我们现在凡夫的心不是菩提心,也不是空正见,我们慢慢改变,有些心变成菩提心,有些心变成空正见,它们的功能越来越大的时候, 就是在地道建立里讲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到无限的功德的时候 ,就可以变成佛。
    所以我们凡夫到佛之间,全都是心改变的过程,现在我们凡夫的心先变 成资粮道,再变成加行道,这都是改变心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了解心的话,就不知道资粮道的近取因和俱生缘,所以心很重要。
    我们要成佛,我们心以后可以说要成佛了,我们的身体这些都没办法成 佛的,我们死的时候尸体火葬或天葬。所以心是很重要的。简单来说是这样。这是学心类学的目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6、《心类学的科判》拉然巴格西巴登一西
      ——师承日宗仁波切、巴登札巴格西
    心类学,摄类学也好,我们学什么样的课,都分四个科判。第一是礼赞 ,第二发愿,第三正行,第四结行。同样,我们学心类学时,也分四个科判。心类学的著者是罗色林的上师,也当过罗色林的堪布,大概到印度才圆寂的。
    我们学心类学的时候,我们要说说他的科判的礼赞。论典的前面也可以 说写一个礼赞。这和摄类学这些都是一样的。
    这个我们以后学般若的时候,前面为什么要学礼赞,学礼赞的原因是什 么,这个地方讲了很多,所以我们先学一个简单的,以后学般若的时候就全部知道了。
    我们这边礼赞的对境是宗喀巴大师,学礼赞的时候分几个科判学的呢? 一般是四个科判,一个是礼赞的对境,一个是礼赞者,一个是礼赞文,礼赞之理。我们可以由四个科判来学礼赞。
    礼赞的文字:
   "慧藏妙音汝所扮演者,善慧名稱吉祥我頂禮",这两句是礼赞文。
    礼赞者,是蒋悲桑佩格西,礼赞的对境是宗喀巴大师。我们说礼赞之理 的时候,宗喀巴大师是文殊,不过这里文殊换成另一个面貌了。文殊本身是天人,当文殊换成另一个面貌,比如说人,尤其是比丘的面貌而来的时候, 就变成宗喀巴大师。
    比如我们跳舞的时候,要一个人演一个皇帝或者将军这样的时候,他就 换一个面貌而来,这也是一样,本身是文殊,不过,跳舞的时候,或者表演的时候换一个面貌一样的,文殊换成人类的一个比丘的面貌而来的,就是宗 喀巴大师。
    所以不了义的角度来看的,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了义的角度来看,就 是一个人,比丘。反正文殊变成人的面貌而来的,就是宗喀巴大师。所以这个时候赞宗喀巴大师的时候,就赞:你是文殊。这样来赞的。
    为什么说这样是赞宗喀巴大师呢?因为文殊身、口、意都是究竟圆满的 补特伽罗,所以你是这样的一个补特伽罗的时候,可以说这时候就已经赞了宗喀巴大师。所以我们礼赞的对境是宗喀巴大师。礼赞之理,宗喀巴大师, 你的身、口、意和文殊的身、口、意是没有区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 文殊,文殊以人的面貌而来的时候,就是你。这个可以说是礼赞之理,也可以说礼赞的过程。礼赞文字就是前面两句。
    礼赞完之后,是发愿。发愿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一个论典的时 候,在写之前,他说:我下面写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为什么我这样写,或者我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我必须这样写,这样写的原因就是这样 。发愿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摄类学、心类学是一样的,所有的论典都可以 说是一样的。
    论典的前面有一个发愿,为什么礼赞和正行中间有一个发愿呢?有些人 一看这个发愿,也知道这个下面要讲的是什么。或者他为什么这样讲的目的。一看这个发愿就知道。第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些作者,不是一般 普通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圣者,圣者不会发很多誓,如果他们发 誓了,他们不会放弃,一定要做完。般若经里有一个词语,他们说的话比喻是石头上写字一样,石头上刻字,下雨什么都不会掉的。所以他们所说的话 ,就是石头上刻字一样,他们发愿以后,在他们没有完成之前,他们不会圆
寂,不会死。所以第二个是发愿。
  "慧明建立要點之總集為增劣慧明光故弘揚",慧指智慧,明就是明亮, 这些对我们来讲叫心,我们的觉知。这些内容就是我们经常用的最主要的。
心的分类它的体系是很多的。比如修的方面,所破的,烦恼,有八万四千个 烦恼,全都是心的分类,所以总的来说,心的分类很多很多。
    不过,他这边跟我们说,我们经常用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些觉知,说 心的话,有点不周遍。最好是用觉知,这样会很周遍。一般我们学心类学,或者理论的,都是心的,我们把所有的觉知都当成心,不过,我们以后仔细 学的时候,这个觉知就要分心和心所两个部分。心和心所之间是相违的,心 所也是觉知,它不是心。我们一般不学习的,就全当成心。
    这些我们经常用的。而且我们很多地方都有的要点结合起来,写在这里 面,他说下面做的论典里面最主要的理论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心,或者是觉知,我在这里结合起来,写在这里。
    第二句是:"為增劣慧明光故弘揚",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这边所讲的 ,不是很深的,不是对有学问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学问的人,劣慧,就是觉知不是很殊胜的,还没有学过什么。
    为了这样的人。没有学过的人,或者是心和心所之间没有很多学过的, 没有理解的人,他下面做的那些有好处。为了他们把智慧增长,就写了这个,这也可以说是他的发愿。
    比如道次第里面,宗喀巴大师有时候中间加一个谦虚的词语,所以他自 己觉得下面的那些是很殊胜的,对于有学问的也有好处,或者很厉害,他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讲的也不是很殊胜,对于没有学过的,初学者他们有好 处的意思。所以他这边写的是心类学的发愿,发愿大概是这样。这四句的内 容,对我们经常学的四个科判里面,前面我们讲了两个科判,一个是礼赞,一个是发愿。
    http://www.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08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7、《关于缘起之问与答》巴登札巴格西
     问题一:可以请老师解释甚么是缘起吗?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里谈到「由观待而生」、「由观待而施设」、 「由观待而安立」三种缘起。以「一颗红色的大苹果」这句话为例,我们可以透过它理解到这三种观待缘起,怎么了解呢?
    以「苹果」来说,它是依着苹果树而生的,所以是「由观待而生」的缘起;以「红色」来说,它是观待这个苹果的颜色而施设的,所以是「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 以「大」来说,它是观待小而安立的, 所以是「由观待而安立」的缘起。
    1.「由观待而生」的缘起
    其实,「由观待而生」的缘起很容易了解。比如一个小孩是依着他的父母而生,木头的火是依靠木柴、火种而生,苗芽是依着种子而生,这些都是由观待而生的。
    2.「由观待而安立」的缘起
    「由观待而安立」,例如:你们和我、此岸和彼岸,就是由观待而安立的。那么,胖子和瘦子,是属于三个观待的哪一种缘起? (答:由观待而安立。)
    以此岸和彼岸来说,那边的人觉得他那里是此岸;但是,这边的人觉得这里才是此岸。这是属于哪一种观待? (答:由观待而安立)。
    对!以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白色的这张纸来说,那边的人会看到 蓝色;这边的人会看到白色,那边的人依着他所看到的颜色而安立出 它是蓝色的纸,这边的人则安立它是白色的纸。安立此岸和彼岸的道 理,和两面颜色不同的这张纸一样,也是「由观待而安立」,所以是属于「由观待而安立」,不是「由观待而施设」。
    3.「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
    什么是由观待而施设呢?举例来说,「会计」、「会长」、「医生」、「病人」,这些都是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那么是怎么观待的呢?比如我们看到张三的身体,可以施设出张三那个人,这就是由观待而施 设,而不是由观待而安立,因为张三的身体是施设处,依着张三的身体而施设张三那个人,所以是「由观待而施设」。
    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中,有些是看某个人做甚么工作或动作而施设的,比如「医生」或「会计」等都是依他的工作可以施设出那个人。另外,例如「他是人」或「牠是狗」就不是看他(牠)有甚么样的动作来施设,而是看他(牠)有「人」或「狗」的特征而施设出来的。
    又如这位「会长」,是因为有这个佛法中心、有会员,他是依靠着中心的会员选出来的,依着佛法中心这个团体,施设出这位会长,这就是「由观待而施设」。所以所谓的「医生」、「病人」或者「会计」 等,都是由观待而施设的,都属于「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
    什么叫做观待蕴体而施设补特伽罗呢? 「依于自身五蕴随一而假立的士夫」是补特伽罗的性相。这里「假立的士夫」其实是指:依赖蕴体而施设的、能够从今生到来世的 「近取者」。
    我们平时看到某个人的身体时,会说:我看到了这个人。好像是把他的身体施设为这个人。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把他的身体施设为这个人,而是把「依赖这个人的身体而假立的近取者」施设为这个人。
    怎么理解呢?举个譬喻:当我们看到洞里有一个蛇的头时,心里会觉得洞里有条蛇;但是如果在路边看到一个被砍下来的蛇的头时,就不会觉得那边有条蛇。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我们看到洞里的蛇头时,可以施设出「具有色蕴」的一条蛇,因为在这个蛇头上,有一个依着这个蕴体而施设的近取者,我们把这个近取者施设为这条蛇,所以,我们会依着蛇头而生起「牠是蛇」的想法。
    路边那个蛇头虽然也是蛇的头,可是我们却不能施设出一条「具有色蕴」的蛇。为什么?因为被砍下的蛇头没有蛇的身体,因此也不会有依着这个蛇头而施设的「近取者」,所以不能观待这个蛇头而施设一条蛇,我们就不会认为那边有条蛇。
    这里主要表达的是:平时我们常常听到观待蕴体而施设补特伽罗,它的意思不是把补特伽罗的蕴体施设为补特伽罗,而是把观待蕴体而假立的「近取者」施设为我或施设为补特伽罗。
    提到观待,举个我自己的经验,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出国,到德里机场时,感觉那个机场很大很大;之后去了美国,那里的机场更大了,所以当返回德里时,感觉上那个机场就变成很小啦。所以,这些都是互相观待的,并没有一个自性的大和小,只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观待而已。


    问题二:我们了解这些缘起有什么好处呢?
    答:缘起观待之理是佛法的「见」,佛法的行就是「无害行」;缘起见、无害行,都是佛陀为了让众生离苦得乐而宣说的。
    了解这些观待缘起有什么好处呢?例如:如果你知道「观待」的 道理,当碰到一些很困难的事情时,就可以去想:这只是我内心的一 种观待而已,困难和不困难都是观待而有的,实际上并没有自性困难的事情。世间还有很多很多人比自己更痛苦,先不谈地狱那些众生的 痛苦,就以人间来说,比我更痛苦的,例如:当今地球上某些地方经常有打打杀杀的事情发生,有些地方很多人在受饥饿的痛苦...,所以观待他们来说,自己还算好;想到这些,内心的痛苦相对会减少很多。
    相反地,当有一天你遇到非常喜乐的事,例如,中了大奖、或当了高官很有权势,就会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时你可以去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许多人比自己更富有、更幸运、更有 权势,傲慢心就会减少很多,如果了解观待缘起之理,应该会减少一些内心的烦恼。    所以,我们了解观待缘起的道理,会有这些实际的好处。


    问题三:怎么去思考三种缘起之间的关系?
    答:思考这个问提时,可以说「由观待而生」的缘起和「由观待而安立」的缘起之间有三句。「由观待而生」的缘起和「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它们之间也有三句。「由观待而生」的缘起周遍是「由观待而安立」的缘起,也可以 说周遍是「由观待而施设」的缘起。但是,「由观待而安立」的缘起,不周遍是「由观待而生」的缘起,譬如,此岸和彼岸。同样,「由观 待而施设」的缘起,也不周遍是「由观待而生」的缘起,譬如,苹果和它的颜色。
    三者都是的,譬如,烟和火。 三者都不是的,譬如,龟毛。
    一个法,例如苹果来说,大苹果是依着小苹果而施设,红色的苹 果是依着苹果而施设,以这样的方式思考的话,一个法可以是「由观待而安立、由观待而施设」两者都是。
    但是,大和小、高和矮、长和短、此岸和彼岸,这些法是「由观待而安立」,不可以说是「由观待而施设」。蕴体与补特伽罗、佛法中心与会长,是「由观待而施设」而不是「由观待而安立」。所以,以 这样的方式去想的话,这两者是相违的。


    问题四:刚刚提到「由观待而施设」,请问怎么施设一切有情是我的母亲呢?
    答:这个关系到七因果教授的第一个因──知母,「知母」是可 以用「成立因先行的果正因」推理出来的:
    首先,要把一切有情施设为自己的母亲的话,最基本的条件是要 判断有没有前后世,用正理来成立有前后世;若你已经推理「有前世」的前提下,然后再去推理: 如同我们今生都有妈妈;前世一定也有妈妈,然后前世的前世......,这样推理到无边无际的前世的时候,就自然会把一切切众生都施设为自己的母亲了。
    把一切众生都施设为我的母亲的话,那么,比如在我出生之后,有一只小狗出生了,既然牠是在我之后才生的,怎么会是我的母亲呢? 所以要在牠之上施设我的母亲,是比较难的。可是当我们看到那只狗 的时候,除了会施设牠是一个旁生,还会施设牠是一个众生,所谓施设牠是一个众生的那个「众生」就是我的母亲。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只狗,为什么这只狗会是我的母亲呢?因为这时候,虽然你施设牠是一个旁生、一只狗,可是你在这只狗之上,还可以施设牠是一个「众生」。
    同理,自己的母亲现在老了、头发白了、眼睛也模糊了,我们看 到这样一位老太太时,内心会生起「我的母亲」的心,但实际上当年生你的母亲是一个年轻的女生,在你出生之后,经过很多年才变成现在这个「老母亲」;那么,现在你在这个「老太太」之上施设为母亲,或者你称她为母亲的那个「母亲」,是如何观待而施设的呢?
    在这位老太太之上,我可以施设一个「老人」,施设一个「女生」, 也可以施设一个「众生」,其中,你称呼她为母亲的,是施设为女生的那个女生。还可以推理:她不只今生是我的母亲,在前世、前世的 前世、...无边无际的前世中也曾经当过我的母亲。
    我们看到这个女生的蕴体,依着她的蕴体可以施设出一个「女生」,你所谓真正的母亲,是这个由观待而施设出来的「女生」,而不是你现在看到的老太太,因为这个「老太太」是你出生之后才有的。


    问题五:为甚么要施设一切有情是我的母亲?这样施设对我们有甚么好处?
    如果没有办法把一切有情观待施设为自己母亲的话,就永远无法透过七因果教授发菩提心,因为「七因果教授」里面,菩提心的第一个因就是「知母」。

发表于 2021-11-30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教育基金會有繁體書結緣跟pdf檔下載
http://www2.budaedu.org/publish/publish_news.php

三本書都看完,格西思路與大綱性說明都很棒
发表于 2021-1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显示乱码,请问有PDF版吗?或者哪里可以请到纸质书?多谢!
发表于 2021-12-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21-11-30 21:19
佛陀教育基金會有繁體書結緣跟pdf檔下載
http://www2.budaedu.org/publish/publish_news.php

这个网站没有找到这三本书。
发表于 2021-1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fowuyan 发表于 2021-12-1 19:29
这个网站没有找到这三本书。

就在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个页面上,我贴过来,我今天空间不够了,只能先传两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21-12-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Xiang 发表于 2021-12-3 12:14
就在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个页面上,我贴过来,我今天空间不够了,只能先传两个

分享了摄类学和心类学,明天贴《因类学》。
发表于 2021-12-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幫樓上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两位师兄,理路这些法本,我们一般在家居士没有时间条件去接受传承,没有传承自己看书也看不出证量,但个人非常随喜有条件广大学修的同修,正如法王在道次第简明释论所说,“支持任何我们可能学习之传承的知识,让它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21-12-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各位师兄!愿正法久住!
发表于 2021-12-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剛想說差點忘了貼最後一個文檔,沒想到您已經發了~哈哈
发表于 2021-1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各位师兄!愿正法久住!
发表于 2021-12-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00:54 , Processed in 0.03769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