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40|回复: 8

《菩提道次第安乐道修习方法》与 《菩提道次第速道及明晰引导科判》丹增觉美格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来之不易的正法,请珍惜、重视!》
     ——哲蚌寺丹增觉美格西(师承根本上师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第100任甘丹赤巴洛桑尼玛仁波切等高僧大德学修20年)
    其实佛法都是为了我们修行,对于我们来说,明晰引导就像是别人已经为我们做好了的饭。
    比如这个茶叶需要我们自己制作的话,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做得出来。我们不知道茶叶是怎么来的,只是看得到它的颜色而已。茶叶是由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树制作而来的,这些都不知道。
    那么通过别人来研究,制作出来了,这样一来,我们有了开水和茶杯就可以享用了。
    比如,一颗甘露丸里面有几百种药材,有些成分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并在上千人参与的制作、念经等之下最终才制作出来的。
    这就是缘起,一切都是缘起,通过缘起我们可以做到。
    就像是茶叶、甘露丸等,法本里面提到的是二十五味甘露丸,二十五味甘露丸如果需要我们自己找药材等的话,我们一辈子都找不到,那别人已经制作好了,现在我们吃下去就是了。一吃就相当于吃了二十五种药,如果这二十五种药每样需要分开来吃的话,一天就要吃那么多,这样也不行。可是现在我们吃了一颗药丸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这样重视、珍惜我们所学的法。



2、《菩提道次第安乐道修习方法》与 《菩提道次第速道及明晰引导科判》
     ——哲蚌寺丹增觉美格西

菩提道次第安乐道修习方法

佛陀利众事业之中,
言教事业最为重要。
因这般重要之缘故,
弟子以此纪念恩师。
    米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空性见地不仅在于了解,而要切实修证”。同样的道理,现成的熟食放在你面前时,需要你亲口去吃,这样才能达到充饥的效用。至尊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说过“未调伏自心者不能调伏他人的烦恼”,是故,佛法在于闻思而后付诸实修得体证证悟。一佛一法,即是无论大小乘、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都是由唯一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传之法。不同的传承像是不同的老师,而不同的教派则像是不同的学校罢了,所教之法都是本师释迦佛法,所以佛弟子间万不可生起宗派分别心!藏传佛教的教法都是由本师释迦牟尼佛传授而代代相传至今的纯正佛教法脉,而格鲁派的法脉及学修方式传承源于由佛陀传至弥勒菩萨的广大行派传承和从佛陀传至文殊菩萨的甚深见派传承,再由弥勒菩萨传至无著菩萨、文殊菩萨传至龙树菩萨的纯正清净圆满的那烂陀寺传承。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正是在成为东、西、中印度一切僧伽的顶上摩尼宝后前往藏地弘传纯真佛法的。当年唐玄奘法师西去取经之地也正是那烂陀寺,当知诸佛教派别传承实属同一根源——源于印度、本师释迦牟尼佛。
    格鲁派也称之为新噶当派,因法脉传承主要源于噶当派之故。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在世时,到处奔波弘法。晚年,才应时势之需,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大寺成为格鲁派的根本道场。随后在几代持法善知识的努力下,陆续兴建众多格鲁派寺院,终至遍满整个西藏及蒙古等地区。虽有众多格鲁派寺院,但是一致推崇的仍是三大寺,三大寺已然成为所有大小寺院的顶上摩尼宝与众生之无上殊胜怙所。五部大论(五部大论即因明论、般若论、中观论、戒律论、俱舍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理论原理及密宗基础,三大寺僧人全部学完需15年至25年时间而方可成为格西。)是以三大寺为主的格鲁派僧人所必修的论典,格鲁派显宗以三大寺为主,密宗以上密院与下密院为主。格鲁派僧人一般在通过15年至25年的次第学修五部大论之后才进入密宗学院修学密法,注重先显后密由显入密的次第,注重戒律及闻、思、修之次第学修方式、注重学修五部大论、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法是宗喀巴大师继承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而传承至今的殊胜法门)等显密佛法。因为宗大师所创立的格鲁派的教法是整个佛法的心要,在见解、修法、行持三方面都异常的殊胜。具体地说:大师的教法,在见解上不堕有无二边;修法不昏沉掉举等;行持又能圆满大小显密。有人误以为格鲁派最大特点,唯独辩论、经论、持戒而已,殊不知大师系文殊师利菩萨所化现,遍学一切教法,又得本尊指导,并整理所有密法,建立有系统、有次第的传承,所以格鲁派的教法是极为殊胜、清净的。
    藏药中有一种治疗胆囊病的药丸,由二十五种药材制成,如果你自己去收集、采摘药材、制作这种药丸,需要历经艰辛而且是否能找到并制成这药丸也是个极大的未知数,然而现成的此成品药丸你只需要吃下就能治愈你的疾病,如此可见此成品药丸的便捷、稀有难得与珍贵。《菩提道次第略论》与《速道》、《三主要道》等正是如此,是将所有法门归结提炼为直接可以实修的精华与成品,是能将解脱交付手中的圆满无碍甚深教授。佛陀所传八万四千法门归结为大藏经《甘珠尔》,再浓缩归结为五部大论,五部大论再浓缩归结为《菩提道次第广论》,广论最后浓缩归结为《菩提道次第略论》及《速道》、《三主要道》等论著,所以说《菩提道次第略论》、《速道》及《三主要道》等菩提道次第法都是佛陀八万四千法门之核心与精华。
    《菩提道次第》由“四殊胜”和“三别法”之门超胜其它教授。“四殊胜’为:(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大小乘、毗奈耶、密法等有时候在语言表达上似乎互相矛盾,但实际上,都是任何一个补特伽罗成佛之道的主体或支分,所以互不相违。这些是同一个说法者所说的,任何一个补特迦罗成佛所需全备的修法。(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通过学修像《菩提道次第》这样的法,而能将一切圣言视为实修教授。(三)易获佛陀密意殊胜。佛语及其注释乃是最上教授,它们虽然包含着佛陀的究竟密意,但如果我们不依靠像《菩提道次第》这样的上师教授,单靠这些大教典,那是无法获得佛陀的究竟密意的。即使有可能,也需花费很长的时间,经受极大的困难才行。依靠此“道次第”,我们却能毫无困难地、容易地获得诸大教典中所说的佛陀密意。那么,什么是佛陀的密意呢?《掌中解脱》中如是言:“我的殊胜皈依处大宝上师解释说:当以总“三士道”,别“三主要道”为佛陀密意,这一说法是可靠的,因为宗喀巴大师曾明确地说过,正见是佛陀的究竟密意。”(四)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如果我们通过学修此菩提道次第在相续中一一生起各种所缘类的话,便能自然而然地消灭它们各自所对治的重大恶行。
    此《菩提道次第》不仅具足这四种殊胜,而且拥有“三大别法”。“三别法”为:(一)总摄一切显密圣教所诠而作开示故,所诠圆满。本“道次第”虽然无法容纳圣言及其注释的全部文字,却能包含一切经论要义而作开示。所有圣言及其注释的文义全都包含于三士道次第中,也能包含在现在所说的简略“道次第”中来讲,因此,一切圣言的所述内容均能包含于道次第中而作开示。(二)以调心次第为主而作开示故,易于受持;下至在轮回中承受各种痛苦,上至获得解脱安乐等等,这一切的造作者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调心法中最殊胜者无过于“道次第”,因为“道次第”以详述调心法为主,所以说本法“易于受持”。(三)以善巧二大车派之二师教授为庄严故,胜出余轨。由于本法是以精通龙猛派的明杜鹃上师与精通无著派的金洲上师这二位大德的教授为庄严来讲的,所以超胜余轨。如至尊大宗喀巴所说:“瞻部智者顶上严,名称幢幡极显耀,龙猛无著善传来,此菩提道次第者。”像这样的“三别法”,连《现观庄严论》中都没有,密续之王《吉祥集密》中也没有,因为一者这二部教典中未包含全部的显密内容;二者它们不以调心次第为主。由于我们现在有缘能对这样的由“四殊胜”和 “三别法”之门超胜他法的《菩提道次第》作闻、思、修三者,因此,我们绝不应满足于一些相似的和不全面的教授,而应以极大的精进入于此道,这是最要紧的。
    “菩提道”的“菩提”是觉悟之义,“道”是“道路”、“方法”之义,合起来是成佛的道路,或觉悟的方法。“次第”是“程序”或“顺序”之义。菩提道次第是佛祖释迦牟尼说法45年,三转法轮,经过提炼凝缩,高度概括集中的总体法门。故而说“菩提道次第”是“三乘佛法的归总,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是三世一切佛菩萨已行、在行、将行之道”。因此,历代精通佛理的大善知识,异口同声地称赞此大法是“佛法的精髓”,“诸法宝中的如意宝王”,“直达无上遍知佛地顶峰的宝石阶梯”。并且说,别说获得内证成就,就是在其知识层面上能够得到学习此法的机会,也比那些获得咒力神通的雕虫小技强百倍。
    龙树“六论”,弥勒“五论”,无著“五地”、“二摄”等经论,重点在宣说教理。阿底峡尊者著《菩提道灯论》,建构了一个融事理为一体,十分简练的修道框架,并且亲自指导众弟子学修此道,形成了影响后代的噶当派的良好戒德行持学风。时过300年,这个教派面临衰败之际,宗喀巴大师继其法脉,重振其教风,开了学修并重的格鲁派先河。宗喀巴大师总结了噶当派诸高僧修士的学修经验,寻根溯源,广征博引,对《菩提道灯论》的修道框架进行充实和加深,为实修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才有了佛经是“羊毛”,龙树、无著等佛教大师的论著是“毛线”、“褐布”,宗喀巴大师的著作是“成品褐衣”的形象比喻。
    藏传佛教各教派各自所尊经典、主修本尊、学修重点和修行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各教派都有个共同必修法门,那就是以《菩提道灯论》为依据的菩提道法门。如宁玛派的“前行”和噶举派的“山经”等以及密法的基础修法,都是菩提道次第的基本内容。
    大师释迦佛在世的时代,只有“经教传承”,没有“引导传承”,由于后来的人单靠“经教传承”无法理解,所以才另有“引导传承”。引导可分为几种形式:“讲解引导”是指对书本上的文字进行详尽的解释;“明晰引导”是指不作文字上的广释,而直接提出教授的心要进行教导;“经验引导”是指为弟子一次开示一种所缘类,然后让弟子在附近修,如果前面的体验尚未生起,则不说后面的所缘,直到前面的体验生起,才会接着下一步。这些引导各有其经验加持,对调伏相续利益极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于1997年从102任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处受《菩提道次第略论》、《速道》与《掌中解脱》结合之“明晰引导”传承。至尊宗喀巴大师曾向至尊文殊道:“为了迅速在相续中生起证悟,应该致力于哪些方法?”文殊回答说:“视上师与本尊无别作祈祷;努力积福、净障;修近取因所缘相,应将这三件事合起来加以努力!”此实修之心要窍诀。自授取以上传承与窍诀,我犹如找到了全新的道路,每天即使再繁忙也从不间断地略修菩提道次第。现在没有时间广读诸佛经大论的人,学修菩提道次第是非常殊胜的。至尊根本上师日宗仁波切如是讲过:“我们看似学佛修行的人很多,然而能够舍弃世间八法而真正修行佛法者千个修行人中找不出几个,是极其稀有与罕见的。对于一般人而言,修《菩提道次第速道前行念诵次第易行仪轨有缘颈严六加行》(此加行法是现证三身嘉瓦温萨巴大师教授菩提道次第前行六加行之念诵部分的汇编。)配合略修菩提道次第都比修密法更能利益自心相续,而且毫无过失。此加行法是显密合一诸法之精髓,想要真正修行调伏烦恼者,每天都应该修一遍六加行法配合略修菩提道次第,或实在抽不出时间的至少也要修一遍宗喀巴上师瑜伽而配合略修菩提道次第【《略修道次第圣道启门(显密二次第纲要)》】,这比修学密法的利益更大。如是修学是非常重要的。”
    2014年4月3日,在本人生日之际,我们在北京成立菩提道灯善缘,为利益众生,放生祈福,讲经传法。 我们菩提道灯善缘讲修主要以《菩提道次第略论》、《速道》、《三主要道》《略修道次第圣道启门》以“明晰引导”的形式结合讲授,以科判为主干、核心讲解。有位古德曾说:前世宝生恩,赐今宝人身。现在比丘宝,勿堕后世崖。同样的道理,现在的如意居士暇满人身,弟子们应当随喜今生之善,通过科判为辅助,专心敬听善知识讲授,通过以道之根本依止知识法,结合断除违缘器之三过,依止顺缘六种想等为主要方式,来闻、思、修此诸法心髓。
    在学修菩提道次第时,《菩提道次第速道科判》是非常便捷与殊胜的。本人于1997年曾背诵熟记于心过,之后唯恐遗忘又再次熟记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大约3年前的甘丹安却殊胜日时背熟于心的,然后在此殊胜日连续念诵并观修三遍直至凌晨三四点钟。于此殊胜日念诵观修此殊胜法,唯愿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加持弟子令心得以转变——恶心熄灭,善心增长圆满。时至今日,即使不能完全背熟所有文字,但也未敢遗忘其要义核心。诸传承具德上师都不断强调此《菩提道次第速道科判》的殊胜与珍贵,以及念诵、背诵此科判的殊胜功德与加持力。在此提及曾背诵、念诵、观修此《菩提道次第速道科判》,并非想要说明我有何功德,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来传递诸传承具德上师们所一再强调的信息,即《菩提道次第速道科判》的便捷、殊胜与珍贵以及念诵观修此法的重要性及对心相续的巨大加持力。此菩提道次第法是释迦牟尼佛传至弥勒菩萨与文殊菩萨的广大行派传承与甚深见派传承,弥勒菩萨与文殊菩萨再传至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再到阿底峡尊者,然后再传至宗喀巴大师的代代相传,鲜活、真切而丝毫无染的清净释迦佛之法。菩提道次第法因其具有四殊胜与三别法殊胜而成为无分教派国界的所有佛弟子的学修殊胜法宝。
    藏传佛教中的各教派都非常重视学修与教授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及三主要道等菩提道次第法;解放前汉地僧人到藏地学修佛法者由哲蚌寺嘉绒康村出过几位格西。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能海上师(法名,云丹嘉措),本是四川新都宝光寺僧人,嗣后接法于佛源和尚,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出家后不畏艰辛两度入藏求法,曾于哲蚌寺洛萨岭嘉绒康村学修藏传佛法,一生创建了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讲经弘法、注译密宗经典,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能海上师在汉地大力弘扬三主要道等菩提道次第法,使藏传佛教真正得以在汉地兴盛弘传,因能海上师的修行境界高深与弘法事业的广大而被称颂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2014年,本人曾两次朝拜汉地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并有幸拜见前任住持与现任二位住持大德。雍和宫系格鲁派传承,现由内蒙古僧人接管。雍和宫前任住持及现任住持都是格鲁派的格西,前任住持是从内蒙古到西藏哲蚌寺学修佛法并在哲蚌寺获取格西学位的大德,和我系同一寺院僧人。因住持大德念及我们是同寺院的僧人而在拜见他时非常欢喜并异常眷顾于我,本不敢和他同一高座但他强要我与他同座留影,很是感恩与惭愧。北京雍和宫的僧人们也勤于教授与学修《菩提道次第广论》和《掌中解脱》。本人也曾与汉传佛教济群法师、大安法师等法师们会晤。济群法师在全国设立多处菩提书院,是个没有宗派分别心的法师,因法师认识到菩提道次第法之四殊胜与三别法之殊胜,也非常注重学修与教授菩提道次第法;在与内地最大的净宗寺院庐山东林寺住持大安法师交流汉传净土法门与藏传净土法门时,法师和僧人们因对佛法的虔敬心故而对菩提道次第法门表现出强烈的希求心与恭敬心,并表示非常期望学修菩提道次第法与五部大论等法。汉传其他各大宗派人士也觉得菩提道次第法是非常殊胜的,而非常注重菩提道次第法,乃至我曾遇见过的学修《易经》人士以及儒教人士都觉得菩提道次第法是非常珍贵殊胜的法。总之菩提道次第法是无分教派国界的纯正、清净的“活”法(鲜活、纯正、清净的本师释迦佛法),是所有佛弟子所应学修的殊胜法宝。道次第法是一个普通人从凡夫直至证悟成佛的整个佛道的圆满次第,对于那些不能修学诸佛经大论者以及佛学初学者而言,能得遇修学此法便等同于修学一切佛经大论,是非常殊胜难得的,你们有幸得遇此法也应如以上所讲修持为要。
圣教殊胜大宝未周遍,
虽遍已衰一切诸方所,
唯愿以此大悲动我意,
光显如来利益安乐藏。
诸佛菩萨殊胜微妙业,
愿善成就菩提道次第,
施与诸希欲求解脱者,
令佛事业长久作增广。
成办善道一切诸缘顺,
并除违缘一切人非人,
唯愿一切生生不舍离,
诸佛如来所赞清净道。


何时我于胜乘十法行,
尔时如理精勤善修习,
愿诸具力恒常作护助,
吉祥大海周遍广十方。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
作者:觉美格西
2014年4月3日
于北京菩提道灯善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速道》及明晰引导科判
菩提道次第引导(分四):
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作者殊胜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三、如何闻说具二殊胜法之理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作者殊胜:
(一)圆满种姓中受生之理
(二)其身获得功德之理
(三)得已于圣教所作事业之理:
   (1)于印度所作之理
   (2)于藏地所作之理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三)易获佛陀密意殊胜
(四)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

三、如何闻说具二殊胜法之理:
(一)听法之理
(二)说法之理
(三)结束时如何共作之次第

(一)听法之理:
  1、思惟闻法利益
  2、于法与法师发起承事
  3、正听闻之理:
    (1)断除违缘器之三过
    (2)依止顺缘六种想
(二)说法之理:
  1、思惟说法利益
  2、于大师与法发起承事
  3、以何等意乐及加行而说
  4、于何等境应说与不应说之差别
(三)结束时如何共作之次第:善根回向为菩提之因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一)道之根本依止知识法
(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一)道之根本依止知识法:
  1、座上如何修之理
  2、座间如何修之理
  
1、座上如何修之理:     
(1)加行法
(2)如何修正行
(3)如何作结行之次第
   
(1)加行法(六加行法)
(2)如何修正行:
  A、依止知识利益
  B、不依止与不如法依止之过患
  C、意乐依止法
  D、加行依止法

  A、依止知识八利益
   1.近得佛位
   2.令诸佛欢喜
   3.魔与恶友不能加害
   4.一切烦恼恶行自然遮止
   5.地道诸德辗转增长
   6.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
   7.不堕恶趣
   8.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

(不依止的八过患正相反)

  B、不如法依止之八过患
   1.若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
   2.若于上师生嗔,即坏与彼刹那数相等劫之善根,而经等量劫生于地狱
   3.虽依咒乘亦不得殊胜成就
   4.虽勤修续义亦与修地狱相似
   5.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6.此生中为病等不如意事缠绕
   7.后世漂流于无边恶趣
   8.一切生中匮乏善知识

C、意乐依止法:
1.根本修信 2.念恩生敬

1.根本修信:
(1)应观师为佛之原因
(2)能观之原因
(3)如何观法

(3)如何观法:
   A、上师是佛乃金刚持所许
   B、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
   C、即于现在诸佛菩萨仍在利益有情
   D、自所见相无法决定
   
   2.念恩生敬:
    (1)师恩胜佛
    (2)说法恩
    (3)加持心相续恩
    (4)以财物摄受为眷属恩

   D、加行依止法:
   1.供献财物  
   2.恭敬承事  
   3.依教奉行
(下面的所有观修,除正行外,加行和结行都是相同的。)

2、座间如何修之理:
以正念、正知来监督自己的身口意三门,随时提醒自己必须不忘护心。

(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1、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2、如何正取心要之理
   
   1、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1)认明暇满
    (2)思惟利大
    (3)思惟难得
   2、如何正取心要之理:
    (1)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
    (2)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
    (3)于上士道次第修心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1)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
A、发起希求后世之心
B、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A、发起希求后世之心:
   1.此世不能久住而念死
   2.思惟后世二趣苦乐如何

1.此世不能久住而念死:
(1)不念死之过患
(2)念死之利益
(3)正念死之理

(1)不念死之过患:
    a.不念正法过患
    b.虽念不修过患
    c.虽修不净过患
    d.修不殷重过患
    e.谋不善过患
    f.临终时将追悔而死过患

(2)念死之利益:
    a.利大利益
    b.力大利益
    c.最初重要利益
    d.中间重要利益
    e.最后重要利益
    f.临终时欢喜而死利益

(3)正念死之理 :
  (A)修习死亡九种因相  
  (B)修习死相

(A)修习死亡九种因相:
   a.思惟死决定
   b.思惟死期无定
   c.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a.思惟死决定:
  1.死主决定当至,无缘能令退却
  2.寿数无可增添,不断减损
  3.于生时亦无闲暇修法而死
         
b.思惟死期无定:
  1.总瞻部洲人,别于浊世,死期无定
  2.死缘极多,活缘微少,故死期无定
  3.身极脆弱,故死期无定

c.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1.财物无益;
  2.亲友无益;
  3.身亦无益      

2.思惟后世二趣苦乐如何:
  (1)思地狱苦
  (2)思饿鬼苦
  (3)思畜生苦
      
  (1)思地狱苦:
  A.思大有情地狱或热地狱苦
  B.思近边地狱苦
  C.思寒冷地狱苦
  D.思独一地狱苦

  (2)思饿鬼苦:
    A.思惟饿鬼总苦 B.思惟饿鬼别苦
  (3)思畜生苦:
    A.思惟畜生总苦 B.思惟畜生别苦

  A.思惟畜生总苦:
    1.思互相吞啖苦
    2.思愚痴苦  
    3.思寒热苦
    4.思饥渴苦
    5.思役使苦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1-5-3 20:21 编辑

  B.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
    1.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
    2.于一切安乐根本业果发深忍信   

  1.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
   (1)依何因皈依
   (2)皈依何境
   (3)皈依量为几何
   (4)皈依利益
   (5)皈依学处
  
(2)皈依何境:
    A.正说认明皈依境
    B.可皈依此之原因

(3)皈依量为几何:
    1.由知功德之门皈依
    2.由知差别之门皈依
    3.由承许门皈依
    4.由不言有余之门皈依

(4)皈依利益:
    1.入内道佛子数
    2.为一切律仪之基础
    3.灭尽往昔所积诸业障
    4.易集广大福德
    5.人与非人不能为害
    6.不堕恶趣
    7.无劳成就现前与究竟之事
    8.速疾成佛

(5)皈依学处:
    A.各别学处:1.应遮学处;2.应修学处
    B.共同学处:
     1.由念三宝功德之门不断皈依
     2.由念恩门进食之先应作供养
     3.安置他有情于皈依
     4.由念利益之门昼三次夜三次念皈依
     5.随作何事皆倚仗三宝
     6.下至戏笑乃至命难亦不舍三宝
   
     2.于一切乐善根本发深忍信:
(1)思惟业果总相
(2)思惟业果别相
(3)思惟业果已进退之理

(1)思惟业果总相:
  1.正明思惟总相;2.分别思惟

1.正明思惟总相:
(A)业决定理
(B)业增长广大
(C)不遇未造业
(D)已造业不失

2.分别思惟:
(A)思黑业果
(B)思白业果
(C)附带开示具力业门

(A)思黑业果:
     a.正明黑业道;
     b.轻重差别;
     c.示彼之果:
       1.异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

(B)思白业果:
     a.正明白业道;b.彼等之果

(1)思惟业果别相:
(A)异熟功德
(B)异熟作用
(C)修异熟因
    (到此处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
1.发起求解脱之心
2.抉择趣解脱道自性

1.发起求解脱之心:
(1)思惟轮回总苦
(2)思惟轮回别苦

(1)思惟轮回总苦:
  1.无定过患
  2.无饱足过患
  3.数数舍身过患
  4.数数结身过患
  5.数数高下过患
  6.无伴过患   

(2)思惟轮回别苦:
  1.思恶趣苦(见前)
  2.思善趣苦
   A.思惟人苦
   B.思惟非天苦
   C.思惟天苦
   
   A.思惟人苦:
     a.思惟生苦
     b.思惟老苦
     c.思惟病苦
     d.思惟死苦
     e.思惟爱别离苦
     f.思惟怨憎会苦
     g.思惟求不得苦
     
2.抉择趣解脱道自性:
  (1)思惟集谛轮回流转次第
  (2)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1)思惟集谛轮回流转次第:
    1.烦恼发生之理
    2.烦恼集业之理
    3.死殁及结生之理

    1.烦恼发生之理:
     a.认明烦恼
     b.烦恼如何生起之次第
     c.烦恼之因
     d.烦恼之过患      

    3.死殁及结生之理:
     a.死如何发生之理
     b.死后成办中有之理
     c.于生有受生之理  

  (2)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A.以何等身灭除轮回  
B.修何等道灭除轮回
     (到此处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3)于上士道次第修心:
  1.显示入大乘门惟是发心及其利益
  2.发菩提心之理
  3.既发心已学行之理
  
  1.显示入大乘门惟是发心及其利益:
(1)显示入大乘门惟是发心
(2)获佛子名
(3)映蔽声闻
(4)成就最胜福田
(5)易圆满资粮
(6)速净罪障
(7)成就所愿
(8)损害与中断不侵
(9)速疾圆满一切地道
(10)成就出生众生无余安乐之良田

  2.发菩提心之理:
(1)正明修菩提心次第
(2)以仪轨受持发心

(1)正明修菩提心次第:
  A.由七因果之门修心法
  B.由自他相换之门修心法
   
   A.由七因果之门修心法:
    a.修平等舍
    b.知母
    c.念恩
    d.报恩
    e.慈心
    f.悲心
    g.增上意乐
    h.正修发心   

  B.由自他相换之门修心法:
    a.自他平等
    b.由众多门思惟自爱执过患
    c.由众多门思惟他爱执利益
    d.正修自他相换
    e.依此修取舍法

(2) 以仪轨受持发心:
   a.未得律仪令得之理
   b.已得守护不坏退之理

3.既发心已学行之理:
(1)成熟自相续学六度之理
(2)成熟他相续学四摄之理

(1)成熟自相续学六度之理:
   A.总学佛子行之理
   B.别学后二度之理
   C.学不共金刚乘之理   

   A.总学佛子行之理:
    a.学习布施之理
    b.学习持戒之理
    c.学习安忍之理
    d.学习精进之理
    e.学习静虑之理
    f.学习般若之理

   B.别学后二度之理:
    a.学习静虑体性奢摩他之理
    b.学习般若体性毗钵舍那之理

    a.学习静虑体性奢摩他之理:
(a)依止奢摩他资粮
(b)正说修奢摩他之理
(c)依止修九住心之理
(d)由六力成办之理
(e)彼中具四种作意之理
(f)由此正引生奢摩他之理
(第二正说修奢摩他之理;依止八行因,断除五过失。)

    b.学习般若体性毗钵舍那之理:
    (1)抉择补特伽罗无我
    (2)抉择法无我
    (3)由此生起毗钵舍那之理
  
(1)抉择补特伽罗无我:
  A.定中修如虚空
  B.后得修如幻化
  
  A.定中修如虚空:
   (1)所破决定扼要
   (2)周遍决定扼要
   (3)离谛实一品扼要
   (4)离谛实异品扼要      

(2)抉择法无我:
  A.抉择有为法无自性
  B.抉择无为法无自性  

  A.抉择有为法无自性
   a.抉择色无自性
   b.抉择心无自性
   c.抉择不相应行无自性

编辑校对 丹增慈城 丹增雀桑
责任编辑 丹增觉美格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21-5-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丹增觉美格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09:28 , Processed in 0.03911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