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0-2-12 13:36 编辑
《 四 十 二 章 经 》 , 一 卷 , 包 含 四 十 二 篇 短 短 的 经 文 , 一 般 认 为 是 最早 的 汉 译 佛 经 。 有 关 本 经 传 译 的 记 载 , 与 汉 明 帝 求 法 传 说 有 密 切 关 系 。 汉 明 帝 求 法 有种 种 不 同 说 法 , 因 之 有 关 本 经 传 译 的 记 载 也 有 许 多 异 说 。 本 经 的 传 来 , 最 早 的 记 载 是 《 四 十二 章 经 序 》 ( 《 丽 藏 》 本 经 首 及 《 出 三 藏 记 集 》 卷 六 所 载 与 《 弘 明 集 》 卷 一 《 牟 子 理 惑 论 》) 。 经 序 说 , 后 汉 孝明 帝 梦 见 金 人 , 因 遣 张 骞 、秦 景 、 王 遵 等 至 大 月 支 国 写 取 佛 经 四 十 二 章 ; 但 不 载 年 月 。 西 晋 王浮 撰 《 老 子 化 胡 经 》 说 是 永 平 七 年 ( 6 4 ) 遣 使 , 永 平 十 八 年 ( 7 5 ) 还 ( 《 广 弘 明 集 》 卷 九 《 笑 道 论 》 第 十 四 ) 。 《 历 代 三 宝 纪 》 以 后 的记 载 则 都 说 是 十 年 还 汉 。 根 据 这 些 记 载 , 本 经 的 初 传 当 在 公 元 6 4 ~ 7 5 年 之 间 。 经 序 和 《 牟 子 理 惑 论 》 仅 言 从 大 月 支 国 写 取 此 经 , 未 说 翻 译 。 《 出三 藏 记 集 》 卷 二 始 说 张 骞 、 秦 景 等 于 月 支 国 遇 沙 门 竺 摩 腾 , 译 写 此 经 还 洛 阳 , 肯 定 此 经 译 于月 支 。 《 高 僧 传 》 卷 一 又 说 此 经 于 洛 阳 译 出 。 由 此 可 见 , 此 经 翻 译 地 点 , 自 梁 以 来 尚 无 定 说。 至 于 译 者 , 《 出 三藏 记 集 》 说 竺 摩 腾 译 写 , 《历 代 三 宝 纪 》 所 引 宝 唱 录 , 又 以 为 竺 法 兰 所 译 。 《 高 僧 传 》 则 先 云 : “ 腾 译 《 四 十 二 章 经 》 一卷 , 初 缄 在 兰 台 石 室第 十 四 间 中 。 ” 后 又 说 竺 法 兰 译 经 五 部 , 唯 《 四 十 二 章 经 》 现 在 。 似 乎 并 存 以 上 两 种 说 法 。因 之 , 后 来 本 经 通 行 本 , 遂 皆 题 迦 叶 摩 腾 共 竺 法 兰 译 。 《 历 代 三 宝 纪 》 载 本 经 前 后 有 两 译 本 , 一 、 迦 叶 摩 腾 于 白 马 寺 译 ,二 、 吴 支 谦 译 , 与 摩 腾 译 者 少 异 ; 又 谓 支 译 “ 文 义 允 正 , 辞 句 可 观 ” 。 今 人 有 说 现 存 本 经 《丽 藏 》 本 , 虽 题 汉 译 , 实 系 支 谦 所 译 。 汉 译 文 或 因 朴 拙 早 佚 , 后 人 乃 误 以 支 译 当 之 云 。 本 经 有 多 种 异 本 , 现 存 主 要 的 有 五 种 : 一 、 《 丽 藏 》 本 , 二 、 宋 真宗 注 本 , 三 、 唐 《 宝 林 传 》 本 , 四 、 宋 六 和 塔 本 , 五 、 明 了 童 补 注 宋 守 遂 注 本 。 《 丽 藏 》 本 出 于 北 宋 初 蜀 刻 , 为 现 存 各 异 本 中 最 近 于 旧 写 本 的 一 种, 其 后 宋 、 元 大 藏 经 皆 依 之 。 经 文 前 面 有 序 , 与 《 出 三 藏 记 集 》 所 载 者 相 同 。 次 为 《 四 十 二 章 经 》 文 , 各 章 内 容 大 略 如 下 : 一 、 说 出 家 沙 门 行 道得 果 和 四 果 的 意 义 ; 二 、 说 沙 门 道 法 应 少 欲 知 足 ; 三 、 说 十 善 恶 业 和 在 家 修 五 戒 十 善 亦 能 得道 ; 四 、 说 有 过 应 悔 , 改 过 灭 罪 , 后 会 得 道 ; 五 、 说 以 慈 心 对 恶 人 ; 六 、 说 人 以 恶 来 反 祸 自身 , 如 送 礼 不 纳 还 自 持 归 ; 七 、 说 恶 人 害 贤 者 , 如 仰 天 而 唾 , 又 如 逆 风 以 土 坌 人 还 污 己 身 ; 八 、 说 博 施 福 大 ; 九 、 说 随 喜 人 施 亦 得 福 报 ; 十 、 较 量 施 福 何 者 最 大 ; 十 一 、 说 天 下 有 五 难; 十 二 、 说 垢 去 明 存 , 犹 如 磨 镜 ; 十 三 、 说 行 道 者 善 , 志 与 道 合 者 大 , 忍 辱 者 多 力 、 除 心垢 者 最 明 ; 十 四 、 说 心 垢 ( 三 毒 五 盖 ) 尽 , 乃 知 生 死 所 趣 , 诸 佛 国 土 道 德 所 在 ; 十 五 、 说 学道 见 谛 , 如 持 炬 火 入 于 暗 室 , 其 冥 即 灭 ; 十 六 、 说 应 念 道 不 应 稍 忽 ; 十 七 、 说 恒 念 无 常 则 得道 疾 速 ; 十 八 、 念 道 得 信 根 其 福 无 量 ; 十 九 、 念 四 大 无 我 ; 二 十 、 华 名 危 身 , 如 香 自 烧 ; 二一 、 财 色 如 刀 上 蜜 , 贪 之 截 舌 ; 二 二 、 妻 子 情 欲 , 患 甚 于 牢 狱 ; 二 三 、 爱 欲 莫 甚 于 色 ; 二 四、 爱 欲 之 于 人 , 如 逆 风 执 炬 有 烧 手 患 ; 二 五 、 佛 诃 玉 女 如 革 囊 众 秽 ; 二 六 、 为 道 不 为 情 欲 所惑 , 保 其 得 道 , 如 水 中 木 顺 流 入 海 ; 二 七 、 意 不 可 与 色 会 合 ; 二 八 、 无 视 女 人 , 见 之 当 如 莲花 不 为 泥 污 ; 二 九 、 人 为 道 去 情 欲 , 当 如 草 避 火 ; 三 十 , 说 止 息 滛 欲 当 先 断 心 ; 三 一 、 说 无爱 即 无 忧 , 无 忧 即 无 畏 ; 三 二 、 坚 持 精 进 , 欲 灭 得 道 ; 三 三 、 说 学 道 调 心 , 应 如 调 琴 弦 缓 急得 中 ; 三 四 、 说 学 道 应 渐 渐 去 垢 , 如 锻 铁 ; 三 五 、 说 人 不 为 道 , 生 老 病 死 其 苦 无 量 ; 三 六 、说 人 离 三 恶 道 乃 至 信 三 宝 值 佛 世 等 八 种 难 得 ; 三 七 、 说 为 道 须 念 人 命 在 呼 吸 间 ; 三 八 、 说 离佛 虽 远 , 念 戒 必 得 道 ; 三 九 、 说 佛 经 如 蜜 , 中 边 皆 甜 , 行 者 得 道 ; 四 十 、 说 为 道 须 拔 爱 欲 根, 如 摘 悬 珠 , 终 有 尽 时 ; 四 一 、 说 沙 门 行 道 , 当 如 牛 负 重 行 于 泥 中 , 急 求 出 离 ; 四 二 、 轻 视富 贵 如 过 客 , 视 金 玉 如 砾 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