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03|回复: 17

《摄颂八小时教授》日宗仁波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八小时教授》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在这个地方很荣幸的能够将这部论的讲说传承传给诸位,实际上这个传承是相当的殊胜,并且说实在的,以这部论本身而言,是造者,也就是宗大师在生起了证量之后所造的一本论着,所以这本论当中的每一句话,都有绝对的加持力。而今天在这各地方将这部论的讲说传承传给诸位。
    而实际上,在场有很多的人都是以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为主,甚至有很多的人,你们都是常师父的弟子,有机会能够在常师父的座前,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的 教授。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本论着呢?以现场而言,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信众,你们抱着强大的信心而前来听法,甚至说在场也有以凤山寺住持为主的诸多法师们,你们也都来到这个地方来听我讲经说法。
    但实际上,在常师父-也就是你们的恩师圆寂之后,你们必须以一种报恩的方式,来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本论着。在师长还未圆寂之前,常师父他有许多弘法利生的事业,这当中包含了园区、学苑以及僧俗二众一切的佛法活动。那就如同世间人,父亲的未完成的心愿,应该是透由儿子来承办的一般。相同的道理,上师未完的心愿,也应该由你们这些弟子好好的来承担。
    虽然常师父圆寂之后,在承担教法或者是修学佛到的过程当中,你们一定会多多少少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在遇到困难的同时,应该是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并且以一种不退转的心念来修学佛法,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我们才能够报答师长对于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虽然常师父他暂时的离开了你们,但是常师父他所讲的录音带,或者是有很多的手抄稿的著作,是你们现今还有办法听到或者是阅读到的。对于这方面的内涵如果有不清楚、不了解的部分,你们也可以去问其他的人,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不断精进努力的修学,想必对你们还是会有绝对性的帮助。
    而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佛法是如何的传入藏地或者是汉地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当佛法还未传入藏第之前,是先传入了汉地;并且在汉地当中,佛法兴盛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当佛法进入了藏地之后,佛法也在藏地当中兴盛了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我可以看到有很多的藏传师长,也就是这些上师们会为汉地的这些弟子讲经说法,而跟汉地或者是汉人结下这段法缘,这也是相当殊胜的。并且在佛亲口授记的一些经文当中,不管是在般若八千颂、或者是其他的经文里面,我们都可以在在的看到佛有授记到说:将来祂所传下来的教法,会在北方宏扬开来。
    就如同佛受记般,如果教法真的能够在北方宏扬开来的话,这对于全世界的众生而言,是有绝对的帮助的,虽然现今在西方各国,有很多的西方人他也升起了绝对的好乐而修学佛法,但是否能够产生很广大的效益是有待考虑(观察)的一件事情。但不管怎么说,在场大部分的人,你们都有宗教信仰,甚至在众多的宗教当中,你们选择了佛教作为你们本身的宗教信仰;既然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你对佛法能够生起些微的信心,就是透由这一点点的信心,我们应该要好好的来修学佛法,以一种精进的态度来修学的话,相信透由佛法的内涵,对于各位都一定会有所提升。因此我们必须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佛法的内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精进,精进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擐甲精进、摄善法精进以及饶益有情精进这三大类。这三类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精进,也就所谓的擐甲精进;这种精进的状态是纵使我们自己本身必须堕入地狱道当中受苦,它的时间可能长达几个月、几年,甚至多少生、多少劫,我们在内心当中也很愿意的要去帮助他人,不管是布施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好,或是要持守清净的戒律也好、或者要修学忍辱的内涵也好,纵使我们自己本身的利益可能会有损失,可能会因此而堕入地狱道当中受苦,但是我们也希望、甚至我们也愿意透由我们自己本身的力量,而利益其他有情众生的一种精进状态。所以在这个当中就有谈到:若披坚固不退精进甲。最主要就谈到擐甲精进。教证功德增长如初月。如果能够不断的在内心当中培养精进的这种意识型态的话,我们内心当中的功德,不管是教或者是证,种种的功德就有如同上弦月般能够不断增长。平时修学佛道的当下,我们大部分的人遇到了困难就会退缩,然后就是找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来做,如果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佛道,你的内心当中教证的功德绝无生起的可能性。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在克服困难的当下,教证的种种功德才有办法现起。
    一切所行皆具足义利。一位肯精进的行者,不管是在行、住、坐、卧的任何的一个状态,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事情。随所作事悉皆如意成。并且他内心想要达到的目标,他一定会尽可能、并且尽自己的全力的去完成它。以上是谈到了精进种种的特点。
    如是知已佛子勤修持,尽除一切懈怠大精进,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下一个偈颂最主要是谈到了禅定度,在讲述禅定的时候,是配合着奢摩他来做讲述的。这当中有谈到:禅定于心如权势国王。无始以来,我们是被于内心,也就是被我们的心所控制的,而我们的心又是被烦恼所控制的,我们为什么会被我们的心所控制?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来,在短短的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当中,我们都没有办法控制我们自己的内心状态,我们是完全被内心控制,而我们的内心又是被烦恼所控制的,也就是因为烦恼以及心控制了我们的缘故,我们不想要受苦,但是在此同时还是必须要承受许多的苦;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禅定于心如权势国王。禅定的一颗心或者是奢摩他的一颗心,他是相当稳固并且能够时常缘着善法的一颗心,透由这颗心他能控制我们的意识型态,让我们的心大部分时间是缘在善法之上。所以这当中就有特别强调说:禅定或者是奢摩他,他就有如同是一位有权势的国王,它能够控制我们的内心安住不动,这当中的安住,是奢摩他能够安住在善的所缘境之上,并且安住之后,就有如同是须弥山般坚稳而且不动。
    起定遍缘一切善所缘。如果在内心能够生起奢摩他,就能够完全的缘在善的所缘境上。能引身心轻安之大乐。并且透由奢摩他的力量,能够使我们获得身、心的种种轻安,并且在轻安之上获得一种快乐的感受。现今,如果我们拜佛的话,不久之后我们会觉得全身疲乏,思考一件问题,或者思考一件事情,我们也很容易有一种疲累的感觉,这就表示说,我们的身跟心皆无法轻安,也就是没有办法随顺我们自己本身的想法而去做一件事情,透由修学的奢摩他,能够使我们的内心当中,风-也就是能够净化我们内心当中「风」的这个层面,那净化了「风」就能够获得身以及心的种种轻安,并且在这个之上,获得安乐的这种感受。
    如是知已修持瑜伽王,摧伏散乱之敌恆修定,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我们平时会行很多的善业,但是我们所造的善,为什么力量没有办法呈现出来?这是因为我们行善的当下,内心过于散乱的缘故,我们也时常的去观修佛法当中的内涵,但是为什么在观修之后,果没有办法呈现?甚至在我们的内心里,教证种种的功德没有办法增长,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安住,甚至说我们的心不稳固,如果你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纵使你花了多生多劫的时间来观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的话,实际上观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的这种能力,是没有办法呈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让你的修行得力,甚至说想要让你所造的善业,它的力量能够增强的话,你必须透由修学禅定的力量,而让你的心能够慢慢稳定下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行善。
    下一个偈颂:慧乃观照深空之眼目。这个偈颂当中是谈到了智慧,这里面的智慧最主要是强调证得空性的智慧。证得空性的智慧就有如同是人的双眼,它能够清楚的看到外境最究竟的本质。根除轮迴根本之胜道。并且想要断除轮迴就必须要断除轮迴的根本,也就是无明我执。透由证得空性的智慧,它不仅能够断除无明我执,更进一步的,能够断除无明我执所留下来的习气,因此第二句话当中就有谈到根除轮迴根本之胜道。
    一切圣言所讚功德藏。在入行论当中,有强调「此前诸要目,佛为智慧说」。也就是佛陀在宣说六度的时候,其他五度的内涵是为了要配合智慧度而宣说的。为了要让行者的心相续当中能够生起了知空性的智慧,而在之前宣说了前五度的法,所以也因此,一切的功德不管是解脱、或解释一切遍智的佛果,或者是佛所拥有的功德也好,谛道的种种殊胜功德也好,有学、无学的一切的功德,都是透由智慧所开展出来的。而布施等方便的这些内涵,只是我们在修学佛道当中,也是生起智慧时的一种助伴罢了。真正能够引发我们内心当中种种殊胜功德的,唯有透由智慧才有办法引发。
    下一句话:誉为灭除癡暗最胜灯。证得空性的智慧也是灭除愚痴黑暗的一盏明灯。如是知已求解脱智者,发大精进修习此妙道,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下一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止观双运的这个部分。
    若见仅修专注之禅定,无力断除轮迴之根本。如果我们的内心只生起了坚固的禅定,但是没有证得空性的智慧作为辅助的话,是绝对没有力量来断除轮迴的根本。若离止道几多修观慧,亦未堪能断除诸烦恼。相同的道理,纵使我们的内心当中,有证得空性的智慧,但没有办法配合着奢摩他或者是禅定来做观修的话,也没有办法断除烦恼的根本,之前的奢摩他并不一定只侷限在于缘着空性的奢摩他,也就是说,一般而言,我们谈到所谓的奢摩他,奢摩他的所缘境可以分为多种,譬如缘着佛像或者是缘着外在的事物,能够培养我们内心当中的奢摩他。但是在这个地方,「若见仅修专注之禅定」,这当中的禅定,也就是所谓的奢摩他,最主要是谈到缘着空性的奢摩他,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有缘着空性的奢摩他,但是没有证得空性的智慧作为相辅助的话,纵使有缘空的奢摩他,你还是没有办法断除轮迴的根本。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若离止道几多修观慧。但是远离了奢摩他,或者是远离了禅定之后,纵使你花多的时间来观修空性的内涵,也在内心当中生起了证得空性的智慧之后,但是因为没有奢摩他的缘故,还是没有办法断除轮迴的根本,也没有办法断除烦恼。因此在观修的过程当中,止跟观这两个部分应该是要互相的配合,在生起了证得空性的智慧之上,我们必须要能够与缘空的奢摩他来相互配合而做观修。
    并且在之后就又谈到:故须究竟通达空性慧,骑乘坚固不动疾止马。其实在这个地方谈到止观双修,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譬喻:譬如说我们到寺院里面,或者到一栋房子当中,我们想要看清楚墙壁上面到底画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东西的话,我们在看的当下,必须要有一盏明灯,而且这盏明灯是处在一种不晃动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清楚的看到墙壁上的这些壁画。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透由证得空性而断除内心当中的烦恼,一方面我们必须要生起证得空性的智慧,一方面我们的心也要能够安住在空性的这种境界状态当中,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两者相互的配合,我们才有办法断除轮迴的根本。
    因此在这之后就有谈到:故须究竟通达空性慧,骑乘坚固不动疾止马。在这个地方就做了一个简单的譬喻-古时候人要出外打仗的时候,他是必须要骑马,而这匹马就有如同是奢摩他或者是禅定,而骑在马上的这位将军或者是这个人,就有如同是智慧般。
    执持离边中观智利剑。这个时候骑在马上的这个人,他手上所持的剑是中观的正见。透由中观的正见才有办法破除一切常边以及断边的种种邪执,所以最后一句话里面就有谈到破除一切边执所缘境;这个地方最主要强调的观念,就是强调止观双修的这个部分。
    更以如理观察广大慧,增长了悟空性之智慧,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下一个偈颂:非仅专注修持能引定,即由如理所行妙观察,
    亦见堪能引发缘空性,无动至极坚固三摩地。
    是故于此止观二双运,勤修习者乃是最稀有,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之前在前半部当中,有谈到非仅专注修持能引定,即由如理所行妙观察。透由了知空性的内涵,我们能够将心缘在空性之上,而在内心当中生起缘空的奢摩他,这是有办法达成的,但是在缘空的奢摩他之上,也就是我们的心完全的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当中,在这个状态里,要能够辨别空性内涵,或者是思惟空性的内涵,透由思惟的力量,而引发的毗婆舍那是相当困难,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如果能够生起毗婆舍那的话,这是相当殊胜而且相当稀有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段偈颂当中,最主要是有谈到说,缘空的奢摩他,透由稍微了知空性的内涵之后,如果你将心缘在空性的状态当中,是有办法生起缘空的奢摩他,这一点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在缘空的奢摩他之上,也就是我们的内心完全安住在空的境界,或者空的状态里面,我们要能够再一次的去思惟或者分辨空性的内涵,而透由思惟、分辨的力量,而引发的毗婆舍那,这是所谓的止观双运的内涵,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之前缘空的奢摩他是存在的,也就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确实有缘空的奢摩他,但是在缘空的奢摩他之上,要能够以缘空的奢摩他去引发所谓缘空的止观双运、或者是缘空的毗婆舍那,这是何等困难的一件事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第一讲
蒋哲曲杰  日宗仁波切教授
时间︰2005年2月
    今天,在这个地方为大家介绍的是「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的讲说教授,由于只有两天的时间,所以原则上,我们在两天的四堂课,也就是八个小时当中,我们必须要结束所有的内涵,以菩提道次第教授而言,这本论它字面相当的精简,但是内涵却相当的深广。
    一般而言,我们在讲经说法之前,都会为各位信众调整你们的动机,而事实上,不管是在听闻佛法或者者是在讲说佛法,调整我们自己本身的动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平时我们都会唸诵「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而今天,我们就是透由「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来调整我们自己本身的动机。
    在佛教或者是在藏系任何一个教派当中,所有上师都会藉由「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来调整自己与弟子们的动机,在这当中所谈到的皈依是谈到了大乘的不共皈依,一般而言,皈依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谈到共大小乘的皈依,第二类是谈到大乘不共皈依,而今天在「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当中,「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前面这两句话最主要是诠释着大乘的不共皈依,而后面这两句话是谈到了发心。
    因此,一开始我们必须要能够观想「皈依境」,我们应该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观想「皈依境」呢?就如同平时尊者所谈到的,虽然诸佛菩萨都在我们的四周围,我们不用藉由观想实际上诸佛菩萨都是在我们的面前,但对于初学者,如果能够透由刻意的观想,以这种方式来调整动机的话,是比较有利的,也就是因此,我们必须要观想,在我们面前虚空当中有「皈依境」,而「皈依境」里是以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主,并且在导师的四周围,有弥勒以及文殊等诸多菩萨,这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以弥勒菩萨为主的广行派历代传承祖师、文殊师利菩萨为首的深见派历代传承祖师以及加持派历代传承祖师,我们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观想。
    而谈到了「皈依」,我们所要皈依的对象,简单的来分可分为「佛」「法」「僧」三宝,这当中的「佛」祂所具备的功德是具备有四身圆满功德的佛,而这尊佛是大乘的行者所承许的一尊佛,所以当我们想到「佛」这个名词的时候,并不是只是在字面上来探讨「佛」的内涵,而我们必须要内心当中想到说,我所皈依的这尊「佛」他本身是具备有四身功德的一尊圆满之佛。而所皈依的「法」是谈到了圣者心相续当中的灭谛以及道谛的功德。而所谓的「僧」,是透由如实的修学佛道之后能够在内心生起灭谛以及道谛功德的这些行者们,这些行者是我们所皈依的「僧」宝,所以我们必须在此同时,要观想我们所皈依的对象包括了「佛」、「法」、「僧」三宝。
    并且,我们一般在谈到「皈依发心」偈的时候,会谈到说「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这当中的「我」,就如同法王所谈到的,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能够想到,这当中的「我」并不是平时我们内心当中所现起的「我」,我们平时内心当中所现起的「我」不外乎是一种很独立、很自性的「我」,但实际上,「我」所存在的方式并不如此,「我」之所以能够形成,完全是藉由「心」的力量在「蕴」之上而安立出来的一个个体,所以平时当我们谈到「补特伽罗」的定义时,我们都要安立说,所谓的「补特伽罗」是在「五蕴」任何一个「蕴」之上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出来的「士夫」,我们称之为「补特伽罗」。相同的,「我」也是藉由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他并不如同我们内心所现起来的这一番如此的真实,也就是因此,今天当我们今天在念颂「皈依发心」偈的当下,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虔信地皈依三宝,一方面在皈依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了解正见的内涵,也就是说,在修学佛道的过程里面,「方便」以及「智慧」这两个部分是必须要互相配合的。一开始,在听法的当下,我们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认识。
    接下来:「我以所修闻法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我们这个时候可以观想,在我们的四周围有一切的如母有情众生,他们所现出来的形象皆是「人」的形象,为了让「我」以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早日的得到解脱,获得圆满的佛果,我希望将过去、现今以及未来所累积的资粮都回向给一切的有情众生,希望这一切的资粮都成为一切有情众生成佛之因。
    所以,一开始我们必须要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调整动机」的这个部分相当的重要,不管是讲说者或者是听闻者,尤其是在我们修学大乘法的过程中,「调整动机」的这个内涵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以讲说者本身而言,讲说者本身并不是为了要获得声名、利养而为信众们讲述大乘法;相同的,听闻者本身也并不是仅仅在于说「我希望能够听闻佛法的内涵,而成为了知佛法的一位智者」,甚至说,不管是讲说者或者是听闻者,我们也不是为了获得一己的解脱,而来听闻讲说正法,如果以这样的一种动机来听闻大乘法的话,实际上,「动机」本身都是有问题的。
    也就是因此,一开始,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藉由「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来调整我们自己本身的动机,想到为了利益如同虚空般的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为了要获得圆满的佛果,我希望能够如实的了知大乘法的内涵,并且好好的去实践大乘法,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听闻佛法。
    接下来,我们一同唸「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三遍)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接下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为大家介绍「菩提道次第摄颂」,在介绍的过程当中,我们会配合着科判,来为大家介绍「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涵,如果能够在介绍的过程里,配合着科判,为大家介绍道次第的法类的话,在此同时,也能够获得道次第的讲说传承的教授,不管是在宣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好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略论」也好,当我们在谈到道次第的内涵时,都必须要配合着科判来为弟子们做介绍。
    所以,一开始在这个地方会谈到「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最基本的四个科判,第一个科判是谈到「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第二个科判「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第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而整本道次第的内涵都是统摄在这四个科判当中,因此,接下来我们会配合着科判为大家介绍「菩提道次第摄颂」当中的内涵,也希望在介绍的过程当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好好的来听,并且在听闻的过程当中,能够透由自己本身所听闻到的然后将它做一个笔记。
    首先我们先介绍「菩提道次第摄颂」当中的「皈敬颂」
    第一个偈颂︰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一切所知意 释迦教主尊前稽首礼
    这个偈颂所礼敬的对象,是礼敬导师释迦世尊。
    第二个偈颂:无比导师最胜所生身 负荷佛陀一切事业担
    变现化身游戏无量剎 弥勒文殊菩萨前顶礼
    第二个偈颂是礼敬弥勒以及文殊菩萨。
    第三个偈颂:甚深难量胜者之般若 如实阐释密意南州严
    名称普遍宏传于三域 龙树无著足下我敬礼
    第三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两大车轨,也就是龙树以及无著菩萨。
    第四个偈颂:融摄二大车轨善传承 深见广行无丝毫错谬
    圆满道之心要教授藏 敬礼持此教藏阿底峡
    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礼敬的对象,是礼敬阿底峡尊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个偈颂:遍视无量佛语之眼目 贤士往趣解脱最胜道
    悲心撼动方便善开演 示道知识诸尊我敬礼
    这个偈颂当中所礼敬的对象,是礼敬宗大师自己的上师。而这当中获得道次第传承最主要的两位上师,第一位是■后萨的成就者满喀蒋千,也就是虚空宝幢的这位上师;而第二位的上师是却杰巴上的这位上师。因此这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象,是礼敬宗大师他自己本身的亲教师。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偈颂,第一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我们的导师释迦世尊,而礼敬的方式在第一句话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佛的身功德,第二句话是谈到了佛的语功德,第三句话是谈到了佛的意功德。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这当中「俱胝圆满妙善」是谈到了佛在还未成道之前,刚开始是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并且透由大悲心以及菩提心的摄持,花了多生多劫的时间行难行广大的菩萨行,也就是透由这种方式累积了圆满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之后,而成就了圆满的佛身,这当中的佛身可以用两种的方式来做解释,第一种是谈到了佛所拥有的四种佛身,这四种佛身分别是自性法身、智慧法身、报身以及化身;第二种方式是谈到了佛的三身,所谓佛的三身是谈到了佛的法身、报身以及化身。所以这当中的身,是谈到了佛陀的自性法身等四种的身。
    要成办如此殊胜的佛身,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因缘就能够成办的,要成办如此殊胜的佛身,是必须要具备有圆满的福德二资粮,才有办法成办如此殊胜的佛身。
    接下来,「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在之前,我们有谈到佛身并不是在没有任何因缘的和合之下而形成的,他们也并不是常态的自生法。佛,是藉由观修了大悲以及无我的内涵之后而成就了圆满的正等觉,并且在成佛之后,佛所有的事业当中最主要的事业是以语事业为最殊胜,而且最主要,也就是因此,第二句话「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是谈到了佛的这种功德。
    「如实观见一切所知意」,而佛他的内心当中所具有的智慧能够了知一切的所知。所知当中包含了「尽所有法」以及「如所有法」,而实际上,一切的所知,是统摄在「二谛」也就是「世俗谛」以及「胜义谛」当中,这一句话里面所谓的「如实」,是探讨到佛内心当中的智慧,能够了解到法之上最真实的本性,也就是法之上的「胜义谛」,而当中的「一切」是谈到了佛内心当中的智慧,能够了知一切的万事万法,最主要是谈到了「世俗谛」,所以总而言之,一切的万事万法是统摄在所知当中,所以,佛内心的智功德,也就是佛内心当中的智慧,是能够遍知一切万法的。
    「释迦教主尊前稽首礼」,而导师释迦世尊他拥有以上我们所谈到的种种身、语、意殊胜的功德,因此我在这个地方虔诚的礼敬导师释迦世尊。
    在之前,我们是以最普通的方式来解释了第一个偈颂,实际上,以不共的方式来解释的话,我们也可以藉由佛的身、语、意这三种功德以不共的方式来做介绍,这种介绍方式就是谈到「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语」以及「俱胝圆满妙善所生意」。也就是说,第一句话当中,不仅在宣说佛的身功德,在这句话的背后,也同时的阐释了佛的语功德以及意功德。
    相同的,第二句话里面「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也可以解释成是「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身以及希愿意」。第三句话「如实观见一切所知意」也可以解释成是「如实观见一切所知身以及一切所知语」。
    实际上,佛的身与我们一般凡夫的身体是完全不同的,佛,在成就了圆满的正等觉之后,佛的「身」以及佛的「意」它所呈现出来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身」所拥有的功德「意」也拥有,「意」能够了知一切的万法,「身」也是有这样的一种能力,简单的来说,佛身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够通达一切世间的万法,但是我们世间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具有智慧,也只不过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意识」或者是「心识」它能够了解外境,但是以我们的身体而言,我们的身体根本就没有有这样的一种能力,但是佛身并不是如此,佛的「身」不仅能够成办佛的「语」事业,也可以成办佛的「意」事业,相同的,佛的「语」也能够成办佛的「身」事业以及佛的「意」事业,而佛的「意」它也能够成办佛的「身」事业以及佛的「语」事业,这是佛的不共功德。
    接下来第二个偈颂:无比导师最胜之长子。这当中的无比导师是谈到我们的导师释迦世尊。导师释迦世尊身边最主要的心子是谈到了文殊以及弥勒这两位大菩萨,透由导师宣说了殊胜的佛法之后而能够成就弥勒菩萨以及文殊菩萨,因此,这两位菩萨能够称之为是导师的心子。
    「负荷佛陀一切事业担」,这两位菩萨他们所行的利众事业正是导师释迦世尊所想要行的利众事业。
    「变现化身游戏无量剎」,只要是佛安住的地方,这两位菩萨就能够在佛的身边呈现出来,与佛一同的行广大的利众事业。
    因此,在第二个偈颂当中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佛陀的心子,也就是弥勒以及文殊这两位大菩萨。
    接下来第三个偈颂︰甚深难量胜者之般若 。
    第三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两大车轨,也就是龙树以及无著菩萨。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当中「般若」,在藏文版里面,这个字是以「■匀」的这个字来做代表,这个字直接翻译成中文的话,是所谓的「佛母经」,这当中我们将它翻译成是「般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广、中、略三种般若经,在般若经当中最主要是以「显义」以及「隐义」这两种方式来诠释道次第的内涵。
    「显义」这个部分是谈到了深见行的道次第,而「隐义」的这个部分是谈到了广大行的道次第;广大行的道次第最主要是以弥勒菩萨造了慈氏五论之后而做了详尽的解释,但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无著菩萨也是有它的原因的,无著菩萨在解释般若经最深的密意的同时,是依着解深密经的内涵而将般若经当中的密意阐释成唯识的正见,所以在这个当中,不管是弥勒菩萨也好,或者是无著菩萨也好,他们都能够将般若经当中的密意解释成唯识或者是中观的正见等等,所以有一些人会认为第一句话的最后这两个字用「般若」来做诠释,并不是很恰当的,不过今天在这个地方我们还是依照原文来做解释,也就是说,这当中所提到的「般若」,它有谈到两种道次第的内涵,而在「隐义」里面,广大行道次第最主要是弥勒菩萨造了慈氏五论之后而做了解释。但是,无著菩萨之所以会在这个偈颂当中出现,是因为无著菩萨依着解深密经而将般若经当中的内涵阐释成唯识正见的缘故,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礼敬两大车轨的时候,是礼敬龙树以及无著这两位菩萨。
    而龙树菩萨是将般若经当中「显义」,也就是深见行道次第的内涵,透由「中观理聚六论」而解释成中观正见,所以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两大车轨。
    接下来第四个偈颂︰融摄二大车轨善传承 深见广行无丝毫错谬
    圆满道之心要教授藏 敬礼持此教藏阿底峡
    这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阿底峡尊者,而这个部分是应该以广论当中的「造者殊胜」做配合,而这当中有谈到了深见以及广行的两种传承,之所以会谈到深见以及广行的两种传承,是因为佛在宣说般若经的同时,在「显义」也就是字面上最主要谈到的内涵是谈到了深见道次第的传承,而「隐义」也就是字背后的含意当中,最主要诠释的是诠释了广行道次第的传承。
    深见道次第的传承是从导师释迦世尊传给文殊菩萨,透由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而广行道次第的传承是从导师释迦世尊传给了弥勒菩萨,藉由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而在阿底峡尊者之前,这两种传承是分开来的,而到了阿底峡尊者的时候,深见以及广行这两种的传承二合为一,也就是以阿底峡尊者本身而言,他拥有的是深见以及广行两种道次第的圆满传承。
    这一点从宗大师所造的「传承上师祈请文」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在阿底峡尊者之前会分别的谈到广大行道次第的传承祖师以及深见行道次第的传承祖师,阿底峡尊者是从金洲大师的座前获得广大行道次第的圆满传承,而在明了杜鹃上师的座前获得了深见行道次第的圆满传承,因此,到了尊者的时候,不管是深见或是广行的传承,都传在阿底峡尊者的身上。
    如果你们想对于这个部分有深入的了解的话,就是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部分的内涵,你们可以参考上一世的墀江仁波切所造的「掌中解脱」,这本论着里面有谈到传承的这个部分,你们可以参考这一本论典。
    当广行以及深见两种道次第的传承分别传至阿底峡尊者的时候,阿底峡在获的了两种圆满的传承时,造了「菩提道次第炬论」,而「道炬论」正是道次第的根本,所以阿底峡尊者也可以称之为是道次的造者,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谈到「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也就是说,虽然「菩提道次第广论」字面上的内涵是宗大师所造的,但由于道次的根本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的缘故,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本论着字面上虽然是宗大师他自己]本身所撰写的,但是实际上它背后的造者应该是阿底峡尊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个偈颂︰遍视无量佛语之眼目 贤士往趣解脱最胜道
    悲心撼动方便善开演 示道知识诸尊我敬礼
    这个偈颂最主要礼敬的对像是礼敬宗大师自己本身的善知识,尤其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这两位善知识。
    在这个偈颂当中有提到「遍视无量佛语之眼目」,我们所依止的上师或者是善知识,他就有如同是我们人的眼睛,如果没有眼睛,我们是没有办法看到外在的一切事物,相同的,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要是没有善知识或者是上师的引导,以我们本身的能力,是没有办法了解经论当中的内涵,也就是因此,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依靠善知识所传下来的种种殊胜的教诫,如实的闻思修之后,才有办法走上佛道。
    「贤士往趣解脱最胜道」,并且善知识他所宣说的佛道是能够真正让我们走向解脱的一条最殊胜的胜道,在之前,我们有提到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是将深见以及广行两种道次第的传承二合为一,而这个地方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提到了「二流汇一」,就是深见以及广行这两种道次第的传承同时传到了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有众多的弟子,因此,尊者在为这些弟子们宣说佛法的时候,又将传承以三种不同的方式传授下来,这三种的传承分别是嘎当教典派、嘎当道次第派以及嘎当的教授派。而这三种传承传到了宗大师的时候,宗大师同时获得了教典、道次第以及教授的这三种传承,因此宗大师可以称之为是「三流汇一」。
    在这个偈颂之前,我们最主要谈到的是广论当中的第一个科判,也就是「造者殊胜」。实际上,从宣说佛法的导师开始,一直到阿底峡尊者,历代的传承祖师都能够称之为是道次第的造者,但是我们在宣说道次第的内涵的同时,最主要强调的是强调阿底峡尊者,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会谈到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因此,在这个偈颂之前,最主要是谈到「造者殊胜」。
    接下来,下面的这两个偈颂是谈到了「法殊胜」。
    偈颂当中有谈到:南洲一切智者之顶严 美名飞幡众中极响亮
    经由龙树无著二菩萨 渐次传承菩提道次第
    成满一切有情之希愿 故此教授亦如宝中王
    能汇妙善经论之千流 亦犹具德善说之大海
    这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法殊胜」,就如同河流都有它的源头一般,我们现今所修学的这部论,以道次第本身而言,它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本论着,它最主要是来自于佛陀所宣说的法,所以如果我们去探讨道次第它的源头的话,我们可以追溯到导师释迦世尊,并且导师所传下来的法,透由龙树以及无著这两位菩萨,依次的将深见以及广行的内涵传下来之后,「成满一切有情之希愿」,透由道次第的内涵,能够让一切的有情成满现前以及究竟的种种希愿,这当中的「现前」最主要是谈到了人天的增上果位,「究竟」是谈到了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也就是因此,这部论典可以称之为是如意宝中之王,在世间,我们会认为如意宝相当的珍贵,所以我们藉由世间当中最珍贵的宝物,来形容我们所修学的这部论着是相当殊胜的一部论着。
    「能汇妙善经论之千流,亦犹具德善说之大海」,就如同河流最后的尽头,都会流入大海当中一般,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不管是显教或者是密教,这一切的善法到最后都能够统摄在道次第的这本论着当中,因此道次第它就有如同是汇集众多善说的大海。
    平时,当我们谈到道次第的时候,我们都会宣说道次第它拥有四种的殊胜以及三种的特点,而这四种的殊胜在下麵的偈颂当中,我们会为大家介绍,而在这个地方,我们是谈到了三种的特点。道次第的这部论它具有那三种特点呢?这当中第一个特点,这部论它能够统摄一切显密的所诠,也就是说,这本论着当中的内容是相当完整的,所以称之为是「所诠圆满」;第二个特点,这部论住胜出余轨,也就是说]道次第的这部论典我们从某一个角度来探讨的话,它确实比某一些的论典要来的殊胜,之所以殊胜的关键是在于以善巧二大车轨之二师教授作为庄严,也就是说,道次第的这本论,是藉由二大车轨龙树以及无著菩萨,依次传给历代的传承祖师之后所造的一部论典;而第三个特点是有谈到道次第当中的内涵是以调心的次第为主而作开示的缘故,故易于受持。也就是说,这本论典很适合大众来修学,从这部论典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说,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佛道?因此,这三点是道次第这本论着当中的三种特点。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通达一切圣教无相违 一切佛语皆现为教授
    易于获得胜者之密意 救护免堕大恶之险崖
    故为印度西藏诸智者 故多善士所依胜教授
    于此三士菩提道次第 智者之心何能不欢喜
    这两个偈颂当中,也是谈到了法的殊胜。而第一个偈颂里面,是谈到了「菩提道次第论」它具有四种殊胜的特点,这四种殊胜的特点分别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极大罪行自取消灭殊胜」。
    首先,我们先探讨第一个殊胜特点,第一个殊胜是谈到了「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而在这个地方,因为时间的关係,我们并没有办法为大家很仔细的介绍这个内涵,但是所谓「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它最主要的内涵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佛所宣说的一切圣言,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显教或是密教,这一切的圣言教授皆是一位补特伽罗在成佛的过程当中所必须要修持的一个内涵,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显密两种教法,这彼此之间是不会有任何的相违,并且应该是互相配合的,我们都知道,佛祂所宣说的法有众多种,这当中简单的来分,可以分做大乘、小乘,甚至说显教以及密教,这一切的法是一位补特伽罗成佛所必须的工具,这当中的补特伽罗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补特伽罗,这当中的补特伽罗最主要是谈到具有大乘种性的补特伽罗,对于这一位具有大乘种性的补特伽罗而言,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也就是在修学佛道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这一切佛所传下来的圣言虽然在字面上会有相违,但是对于这一位大乘的补特伽罗而言,这都是他所必须要修学的内涵,并且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了解这一切是没有任何的相违,并且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如果了知这一点,就表示你已经了解「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的内涵。
    这一部份如果你们想要进一步了解认识的话,你们可以参阅「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的这个内涵。
    对于宗大师所造的这部论,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而言,如果你是一个懂得如何研阅「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论着的人,你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宗大师他造论都有一个特色,也就是刚开始,他会先立下一个总纲,并且在立了总纲之后再透由经论的内涵来做详细的诠释,在诠释之后会将他所诠释的内容做一个统摄,也就是这一段文当中最主要也就是最心要的内涵,他会做一个统摄,这是宗大师造论的时候,所造的论着都有这样的一种特色,所以平时如果你懂得如何的来研阅宗大师所造的这些论典的话,应该要能够看得出这个内涵,所以,之前我们对于「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最主要就是谈到了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皆是一位补特伽罗在成就佛道的过程当中所必须要修学的内涵,而这一切的法彼此之间是不会有任何的相违,而且应该要互相的配合,这一点是谈到第一个殊胜。
    接下来,「一切佛语皆现为教授」,这句话是谈到了第二个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而这个殊胜当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谈到了佛所宣说的一切圣言皆能够统摄在三士道的法类里,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并且在认识了这一点之后,对于三士道当中的内涵,有需要做观察修的,我们就必须要如实的做观察修,有需要做安住修的,我们也必须要如实的做安住修,如果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道次第的内涵,就表示你能够了解「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这个道理,而这一点在「掌中解脱」当中也有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你们可以也参阅这部论典。
    下一句话「易于获得胜者之密意」,这句话是谈到了第三种殊胜,也就是「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这一部分当中是谈到佛陀所宣说的法有无量无边,以大藏经当中的精华而言,我们谈到了般若经,以般若经本身而言,它就有二十多■涵,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藉由般若经直接深入佛法当中的话,这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不要说融会贯通般若经当中的内涵,就连你要抽空来阅读般若经,可能都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此同时,如果我们有机会修习道次第的这本论着,讲说者本身能够善巧的为弟子宣说道次第的法类,而听闻者,也就是弟子本身能够如里的来做听闻的话,对于佛所宣说的这一切的显密圆融的教法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易于通达、易于了解,佛陀所宣说的这一切教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直接从佛经当中深入佛海,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佛所宣说的法,很多的内涵它是分散开来的,甚至说,有一些次第是以颠倒的方式来为弟子介绍宣说,甚至有一些部分它并不是讲得非常的清楚,所以这一切的内涵如果我们能够透由道次第的这本论着来修学的话,我们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能够了解,佛是为了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为弟子介绍佛法?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易于获得」,所谓的「易于获得」,就是透由道次第的这本论着,我们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不用花很多的心力,就能够了解佛所宣说一切教法殊胜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下一句话「救护免堕大恶之险崖」,这句话当中是谈到了第四种殊胜「极大罪行自取消灭殊胜」,这当中的「极大罪行」最主要是谈到了谤法的恶业,由于佛所宣说的法有多种,这当中包含了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种种法类的缘故,在大乘之中又可以分为像般若经、解深密经等诸多的佛经,在大乘以及小乘道当中,在解释成佛道的时候,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成佛之道,相同的道理,在般若经以及解深密经当中,也会有些许的不同,但是对于修学佛法的佛弟子而言,当他在研阅大乘或者是小乘的经论,甚至是佛所宣说各种的不同经典时,他会看到,这当中有很多的内涵是相违的,也是因此,自认为自己本身对于大乘法有绝大的信心,所以因此而毁谤小乘法,而以印度而言,印度当中佛家有四个教派,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谓的「四部宗义」,有一些人自以为自己对于中观应成能够生起绝大的信心,而就因此毁谤中观自续派所提出来的论点,相同的,有一些人认为,中观自续派的论点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毁谤中观应成所谈到的见解,甚至说,以藏传佛法而言,藏传佛法当中可以分为红、白、花、黄四个教派,有一些人在修学藏传佛法的过程里面,也会因为自己所修学的是某一种教派的缘故,而去批评或者是毁谤其他的教派,而以上我们所谈到的这些内涵,实际上要是你没有办法了解之前我们所谈到的另外三种殊胜特点的话,这种情形是很有可能会产生的,但是如果你能够了解之前道次第的三种殊胜特点的话,你就可以知道说,佛所宣说的这一切教法不外乎都是一位补特伽罗在成就佛道的过程当中所必须要修学的内涵,相反的,如果没有办法了解这一点,你就会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很容易的造下谤法之业,而这种恶业是相当可怕的。    我们在修学佛道的当下,应该对佛所宣说的任何一种教法都必须在内心当中培养信心,要不然,你自认为是一位佛教徒,但是在修学佛道的过程里,你没有办法反观内心,看自己是否能够如实的修学佛道,反而是不断的在批评、毁谤其他的教法或者是教派的话,那这倒不如不要学佛,因为在毁谤以及批评的同时,我们所造作的恶业是相当可怕的谤法之业,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透由谤法所造的恶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有引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里面就有谈到说,如果我们造下的业是谤法的恶业的话,这种恶业的力量它会远远超过于我们透由某一种方式而摧毁南瞻部州所有的佛塔所造的恶业,我们都知道,要是我们摧毁佛塔的话,在当下所造的恶业是相当可怕的,这种恶业它是很接近所谓「杀阿罗汉」的这种恶业,我们都知道,杀害阿罗汉的恶业是所谓的「五无间罪」当中的一种恶业,如果我们刻意的去破坏佛像或者是佛塔的话,我们当下所造的恶业是很接近、也可以说很类似「杀阿罗汉」所造的恶业,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以此类推,知道说造下谤法业是多么的可怕!
    我们自认对于大乘法有信心,而对于小乘法做出种种的批评或者是毁谤,甚至由于自己本身是某一种教派的缘故,而因此去批评、毁谤其他的宗教信仰或者是其他的教派,当下所造的业是我们一般人所没有办法想像的。我们都会认为自己是佛教徒,所以看世间的人,我们会觉得世间的人没有什么修行,他们当下所造的种种行为我们会看不顺眼,甚至我们会从我们自己本身的角度认为说,这些世间人他们没有宗教信仰,他的行为皆是恶行,但实际上,我们虽然自认为是佛教徒,但是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却毁谤佛法的话,那当下我们所造的难道不是恶行吗?这些世间人他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他甚至不承认佛法,所以当下他的行为有可能是恶行,没有错,但是我们不仅仅承认有佛法,而且我们自认为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对于佛法能够生起信心,但是在对佛法能够生起信心的当下,要是毁谤佛所宣说任何一种法门的话,你不觉得你自己所造的恶业是比一般的世间人还要来得大好几百倍吗?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特别的注意。
    佛陀因为众生的根器、种性以及他当下的想法而宣说了不同的教法,这当中有很多的内涵,甚至说对于之后修行的人而言,可以分为许多的教派,但我们时常会犯下说,在无意间我们会因为自己修学某一种教派的缘故,而去分辨或者是比较其他的教派「好」或者「坏」种种的区别,所以当下虽然我们自认为是佛教徒,我们也认为说,透由我们自己本身的力量,可以宏扬佛陀本身的教法,但是你有这样一种认知的同时,你当下所造的业,要是去分辨佛陀所宣说的法之间的好坏或者是毁谤其他的宗教,那当下你所造的业其实皆是谤法之业,那之所以会造下这种恶业,最主要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没有办法如实的了知四种殊胜当中的前面这两点,由于没有办法了解前面这两点的缘故,所以我们当下,也就是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是很容易会造下谤法之业的。
    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个地方。
~~ 第一讲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 第二讲
蒋哲曲杰 日宗仁波切讲授
时间︰2005年2月
    第九支偈颂︰ 故为印度西藏诸智者 故多善士所依胜教授
    于此三士菩提道次第 智者之心何能不欢喜
    在这当中有谈到印度以及西藏诸多的智者,就是说修学佛法的善士们,在印度当地,虽然说三士道的这个名称并没有办法从经论当中看得出来,但实际上印度的这些成就者他们所修学的法里面,一定也都包含着三士道次第的精要,也就是因此,不管是印度的智者或者是西藏的智者们,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如果都能够如实的了知三士道次第的精要的话,「智者之心何能不欢喜」,一位具有智慧的行者,看到了如此殊胜的法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怎么不生起欢喜的心态呢?
    以上是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一个科判以及第二个科判的内容,第一个科判里面最主要是谈到以阿底峡尊者为主的「造者殊胜」,过去在藏地,讲述道次第的法门时,谈到的第一个科判,也就是「造者殊胜」的这个科判的当下,都会介绍从导师一直到历代的传承祖师、一直到我们根本上师之间所有的智者他们本身的传记,如果没有这么多时间的话,也应该简单的介绍阿底峡尊者或者是宗大师的传记,而这个部分是第一个科判当中最主要诠释的内涵,而第二个科判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是「法殊胜」,在阐释法殊胜的同时有谈到,我们现今所修学的佛法-也就是道次第的这种法门-它具有三种的特色以及四种殊胜的特点。
    之后,下一个偈颂~~
    第十支偈颂︰ 一切佛语心藏之要义 于此道理一座作讲闻
    应当思维必定能获得 听闻讲说正法诸大利
    这一个偈颂最主要是谈到了第三个科判,也就是「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之正法」,这当中的二种「殊胜」就是之前第一个科判当中所谈到的「造者殊胜」以及第二个科判当中所谈到的「法殊胜」。
    接下来,以「说法者」或者是「听闻者」,应该如何的来「说」「闻」具有这二种「殊胜」的教法呢?
    这当中我们看到第一句话「一切佛语心藏之要义」,这一句话的藏文版当中最主要谈到的内涵是谈到说,佛陀所宣说的这一切教法它最主要的精华是能够「收摄」,这当中的「收摄」他有提到两个「收摄」的字句,而这两个字他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谈到这两个字,以我自己本身来解释这句话的话,我会以以下的这种方式来做解释,就是有谈到佛所宣说的一切教法不外乎是希望众生能够藉此获得种种殊胜的利益,而这些利益简单的来分,可以分成「现前」以及「究竟」,「现前」就是谈到了人天的增上果位,而「究竟」是谈到了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也就是因此,佛所宣说的圆满殊胜之法是能够统摄在众生能够成办「现前」以及「究竟」这两种利益当中,这是第一种的统摄方式
    第二种是当阿底峡尊者在将「现前」以及「究竟」这两种利益统摄在三士道当中的时候,现前的人天增上果位是统摄在下士道的法类里,而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是统摄在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法类当中,因此,这是第二种的统摄方式。
    所以在第一句话当中,有谈到佛陀所宣说一切教法的心要是能够统摄起来的,并且在这个当中有提到两种的统摄方式,第一种是谈到了透由佛陀所宣说的法它能够成办众生想要获得「现前」以及「究竟」的种种殊胜的利益,而这两种殊胜的利益统摄在三士道当中的话,「现前」的这个部分是统摄在下士道,而「究竟」的这个部分是统摄在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法类里,这就是第一句话当中所谓两种「统摄」不同的内涵。
    之前,以这种方式来解释第一句话当中的内涵并不是无凭无据的,在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就有谈到说,佛所宣说的一切圣言教授不外乎是希望让众生藉此获得种种殊胜的利益,而这些利益最主要是统摄在「现前」以及「究竟」这两种利益里,甚至说,以另外一种方式谈到佛陀所宣说的一切圣言教授是能够统摄在三士道的法类里面,「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有详细的解释,今天就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第一句话。
   「于此道理一座作讲闻,应当思维必定能获得,听闻讲说正法诸大利」,对于我们所要宣说以及听闻的法,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而言,如果讲说者本身能够宣说「道次第」的法,而听闻者本身也能够如理的来听闻的话,在讲说以及听闻的当下,就能够获得说闻的种种胜利,说闻「道次第」的法类当下所获得的胜利就有如同说闻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教法所获得的胜利,因此,这个地方最主要是谈到了「听闻轨理」当中「思维闻法的胜利」,尤其是思维「道次第」这种法类的胜利,并且在正听的当下有谈到「断器三过」以及「具六种想」。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一个偈颂,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第四个科判,也就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而「道次第」的内涵完全都是统摄在这个科判当中,也就是所有「道次第」的法类都是统摄在三士道里面,而这个科判简单的来分,又可以分为两个科判,第一个科判是谈到了「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第二个科判「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我们看到下一个偈颂~~
    第十一支偈颂 所有现世来世诸福聚 能善成办此因之根本
    谓由勤于意乐及加行 如理依止示道善知识
    第十二支偈颂 知已纵遭命缘不捨离 如教修行供养令师喜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这个偈颂最主要是要配合第一个科判,也就是「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的这个科判,这当中藏文版的原文有谈到「因此」的这个字,所谓的「因此」,就是在这个之前,我们有提到「菩提道次第」的这本论它是具有三种的特色以及四种殊胜的特点,如此殊胜的一本论着如果想要修学的话,我们必须要能够依止善知识,因此在这个当中就有谈到,既然想要修学如此殊胜的一本论着而成就圆满的佛果的话,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能够依止一位具有証量的上师,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所有现世来世诸福聚」,这当中「现世」的这个部分,譬如说,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食、衣等等的顺缘以及我们现今有机会修学佛法而在内心所生起来的种种功德,甚至说,来生我们想要成办的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这一切最主要的根本都是来自于善知识,因此,第二句话里面就有谈到「能善成办此因之根本」,我们必须要能够寻找一位具有德相之善知识,并且在寻获这位善知识之后,要藉由「意乐」以及「加行」的方式如理的来做依止,如果能够如理的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师,我们想要获得的种种善果就能够在此同时很顺利而且很轻鬆的获得,想反的,如果你没有办法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师,想要获得种种殊胜的善果,这是绝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因此,「依师轨理」这个部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就有如同是如果我们想要盖一栋高楼大厦的话,房子本身的基础必须要相当的坚固,如果房子本身的基础要是不坚固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达到我们内心当中想要达到的目标,相同的,我们在修学佛道的过程里,我们不能很贸然的、很随便的去依止一位上师,在还未依止之前,我们必须要先观察,我们想要依止的这位上师他本身是否具有善知识的德相,在观察之后,如果你打从内心底真的想要依止这位师长的话,就必须要如理的来依止,这当中依止的方式有谈到藉由「意乐」以及「加行」的两种方式来做依止,如果没有办法如理的依止,你跟在这位善知识的身边,或许你能够听闻很多的佛法,你也能够了解佛法当中的内涵,但是你所闻思的佛法是否能够对于你产生真正的功效呢?这是有待考虑的一件事情。但相反的,纵使你自己本身没有很深厚的体会,但是你能够如理的依止一位上师的话,很快的,你的内心当中种种殊胜的功德就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快速的生起。
    之前,我们有谈到善知识的德相,以善知识本身而言,善知识可以分为多种,第一种是在戒经当中以共大小乘的角度而谈到了善知识所应具备的德相,第二种是大乘的经论里面谈到善知识所应具备的德相,第三种是以密乘的角度来安立一位善知识所应该要具备的德相,而今天在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谈到的善知识是第二类的善知识,也就是以大乘的角度而言,一位大乘的师长他本身要具备的是什么样的功德?
    由于大乘的善知识就有如同金庄严经当中有谈到「知识调伏静近静」,这个偈颂里面有谈到一位大乘的师长所必须要具备的十种功德,但如果在五浊恶世的现今,我们所依止的上师他本身并不具备这十种功德的话,最低的标準就有如同是普贤请问经里面有谈到,修学密法的同行助伴必须具备有十六种的功德,如果今天我们所依止的这位善知识他本身要是具备这十六种的功德是最殊胜、最圆满的,要是没有办法具备这十六种的功德,退而求其次,应该要具备有八种的功德,如果连八种的功德都没有办法具备的话,至少也要具备有四种的功德,最低的标準也应该要有两种的功德,这一点在普贤请问经里面就有谈到,修学密法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同行助伴最好要有十六种的功德,最低的标準也应该至少要有两种的功德,以此类推,我们所依止的这位师长他本身要是没有办法具备有诸多的功德的话,至少也要有两种的功德以上,这一点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有详细的为大家做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五浊恶世的现今,想要找寻到一位经论当中所谈到种种功德的善知识,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至少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我们自己本身所要依止的这位上师最低的限度他必须要具备有两种的功德,如果连这两种功德他都没有办法具备的话,那这个人并不是我们依止的对象。
    而这两种功德第一点是谈到︰以一位善知识本身而言,他必须对「今生」以及「来生」这两者当中,他所重视的是「来生」的利益,虽然在当下要马上的弃捨「今生」,这的确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但至少他在「今生」以及「来生」这两者当中,要以「来生」为主,如果他自己本身在这两者当中都没有办法以「来生」为主的话,纵使他所宣说的法是谈到我们应该要弃捨「今生」而追求「来生」的利益,但由于他自己本身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尤其他对于今生如果生起过度的贪着而忽略掉来生的话,纵使他所宣说的法是谈到了我们应该以「来生」为主,但这个人,说实在的,并没有资格成为我们依止的对象。
    第二点,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所依止的这位师长我们要认定为他是一位大乘的善知识的话,在这之上他必须要具备有另外一种的功德,也就是在「自利」以及「利他」这两者当中,应该以「利他」为主,平时他内在的功德应该要具备有︰我自己本身是单个人,而一切的有情众生是多数的,所以应该要弃捨自己本身的利益,而以利他为出发点,总而言之,必须在「自利」以及「利他」这两者当中,以「利他」为主。这是一位大乘的师长所必须要具备的两种功德。
    因此,在现今如果我们想要依止一位善知识,尤其是依止一位大乘的善知识的话,最低的标準他本身应该要具有这两种功德,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善知识的德相,如果连这两种功德都没有办法具备的话,说实在的,这个人并没有资格成为我们依止的对象,这一点相当的重要,你们必须要了解这一点的内涵,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上一段的最后一个部分当中,我们有谈到,我们所依止的这位善知识最低的限度他自己必须要具备有两种的功德,并且在直接教授的内涵当中,在这个部分有谈到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以及无法如理依止的种种过患,这个部分在这个地方我们并不为大家作介绍。

   第三句话有谈到「谓由勤于意乐及加行,如理依止」,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里面,必须要藉由「意乐」以及「加行」这两种方式来做如理依止,而意乐依止这个部分当中又可以分为「修信以为根本」以及「随念深恩应起敬重」,而加行依止这个部分有谈到「财金供养」「身语承事」以及「依教奉行」,在「意乐」以及「加行」这两种依止法则当中,最重要的是谈到了我们必须要以「意乐」来依止善知识或者依止我们本身的师长,而「加行」的这个部分只是主和副当中副的这个部分,并且在「意乐」依止当中又有谈到「修信以为根本」以及「随念深恩应起敬重」这两个部分,而这两个当中又以第一个部分「修信以为根本」这个科判当中的内涵最为重要。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在现今以及来生,我们所想要获得的一切安乐~甚至说,一切殊胜的善果最主要的关键、最究竟的根本是在于我们依止的这位善知识,而在依止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根本是谈到了「修信以为根本」,我们必须要对于这一位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在内心当中培养绝对的信心。
    一般我们在谈到「信心」的时候,「信心」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谈到了「净信心」,第二类是谈到了「希求信心」,第三类是谈到了「胜解信心」,我们去思维佛或者是善知识的身语意的功德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希求」的信心,而这当中所谓「胜解」的信心,我们必须将上师看成是真佛,这当中就是所谓的「视师如佛」的胜解信心,虽然也可以谈到「视师如佛」的净信心,但是最主要谈到「视师如佛」的这种信心的时候,是以「胜解信心」来做解释的。
    所谓的「视师如佛」,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必须要把传法的上师~也就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上师或者是善知识~当成是真佛来看待,不要说我们的上师,在佛陀所宣说的佛经当中,甚至说,我们必须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来看待。今天,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而是我们在面对这个境界、面对眼前这个众生的时候,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位众生?这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佛经里面,不要说谈到了善知识,它甚至会更近一步讲到说,我们必须将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来看待,甚至对一切的有情众生必须要生起绝对的信心,这一点确实在佛经当中也有谈到,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不仅没有办法将众生当成是佛来看待,甚至会刻意的去观察众生的过失,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很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为什么我们要将四周围的有情众生当成是佛来看待呢?有一些人你们可能会对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在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强烈的怀疑,你会认为说,有情,他本身并不是佛,为什么我要将面前的这位有情当成是佛来看待呢?实际上,是有它的内涵在的,虽然当下你面前的这位有情他并不是真佛,但是这位有情的心相续当中他拥有佛性,也就是因为他拥有佛性的缘故,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能够成就圆满的佛果,所以当下我们必须要练习我们内心当中对于面前这位有情的一种心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国王他所生的孩子~也就是以王子而言~他刚开始生下来的时候,他所懂得的知识也并不多,甚至他也没有什么功德,但是一般的大臣们或者是老百姓们会因为这个人他是国王的孩子~他自己本身的种姓是国王的种性的缘故~而对于这位孩子在内心当中生起恭敬心。相同的道理,我们四周围的这些有情虽然当下他并不是真佛,但是由于每一位有情众生的心相续中都拥有佛性的缘故,因此,他能够慢慢的透由接触佛法而在佛法当中不断的增上,而成就圆满的佛果。那有一位众生是刚开始就成佛的?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这样子的一种心态来看待我们四周围的有情众生。
    更进一步的,我们为什么要将有情众生看成是佛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谈到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很刻意的去看他人的过失的话,对于我们本身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是,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够观察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在当下,我们就能够慢慢的净除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甚至让我们内心的功德不断的增长,这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帮助的,但是,相反的,你将看过失的这种心态转向于他人,很刻意的去看他人过失的话,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有什么帮助呢?纵使别人他真的有一大堆的过失,但这跟我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係,我们看他人的过失并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办法提昇我们的功德,更何况是,在这些有情众生当中,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了知,那一位众生是诸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这是我们没有办法了解的一件事情。
    我们都知道诸佛菩萨在行广大的利众事业的当下,会变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众生,以种种不同的示现来行广大的利众事业,但是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有情众生当中,透由我们自己本身的判断能力,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那一位众生他是佛的示现或者是菩萨的示现?也就是因此,佛陀他曾经在经典当中有亲口讲述到说,以我自己本身或者与我有相同功德的众生而言,由于他能够遍知一切的万法,所以他能够分辨,这一位众生他是否具有某种的功德或者是具有某种的过失?但是一般普通的众生或者是平凡的这些众生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臆测或者是了解,他身边的人到底是具有什么样的功德或者是过失?他是没有办法猜测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他内心当中真正所拥有的功德或者是他所拥有的过失,所以如果我们很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的话,有可能我们所观察的这个对象就是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这样我们很刻意的去看佛菩萨所示现的这位众生他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
    佛,他会示现种种的面貌,他有可能会示现成凡夫的面貌,也有可能会示现成畜生的面貌,甚至说,佛他也可能会视现出魔的面貌、示现成梵天王的面貌,这都是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此,当我们在看待四周围的有情众生时,我们要尽量的看他们所拥有的功德,而不要去看他们的过失,那,既然我们必须要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四周围的有情众生的话,更何况是与我们有法缘关係的善知识!这位善知识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说实在的,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有些人你们或许会有这样的一错误的认知,认为是一位善知识或者是你们面前的这位上师对于你们谈述「视师如佛」的这个观念,是他自己本身想要得到某一种的利益或者是想要让你们对他生起格外的恭敬心,假如你们有这样的一种想法的话,这种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的。
    你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在依止师长的过程当中,师长本身是佛也好,非佛也好,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最主要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看待你自己的上师、在依止你自己的上师?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说实在的,善知识是不是一定都是佛呢?并不一定,也就是说,并不是善知识他就一定都是佛,这一点谁都没有办法証成,但是以弟子的角度而言,弟子在依止一位善知识的时候,必须要把他的善知识透由内心当中的信心、透由内心当中的信念,让信心不断增长的当下,将善知识当成是真佛来看待,并且如理的依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们都必须要了解这个部分。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四周围的有情众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去看他们的功德,而不要看他们的过失,你看他们的过失,你在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是什么样的心态?所生起来的不外乎是「我慢」或者是「忌妒」种种负面的情绪,但如果你能够在内心当中,面对这些有情众生的同时,培养一种善的念头,甚至更进一步,培养一颗信心的话,在当下,你内心当中的「我慢」或者是种种负面的情绪在此同时,就能够完全的遮止,这对于我们,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也就是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依师」轨理的这个部分里面有谈到,我们在依止一位善知识的过程里,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观察上师或者是善知识他的功德,也要尽可能的不要刻意的去观察对方的过失,如果能够不断这样去练习的话,你就能够慢慢的,对于你所依止的这位上师生起强大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为什么要将上师看成是佛呢?这有什么原因、有什么理由?既然之前我们有谈到,并不是所有的善知识或是所有的上师都是佛,那为什么我们要将善知识或是上师看成佛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实际上,佛陀亲口的在佛经当中就有谈到,以「宣说大乘法的人」而言,宣说大乘法的人当中,包括了佛、菩萨以及未入道的凡夫,从这一点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并不是所有宣说佛法的善知识都是佛,宣说佛法的善知识当中,确实有佛的示现,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也有所谓的菩萨,最低的标準,还未入大乘道或者是小乘道的这些平凡的凡夫,都能够为弟子宣说佛法,从这一点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并不是所有宣说佛法的上师都是佛,既然不是佛的话,为什么在依止他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刻意的去观察他的功德、尽量的减少观过的可能性呢?实际上,是有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谈到,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如果你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的话,对方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这都没有关係,如果你能够将对方看成是佛的话,在依止的过程中,你就有办法得到佛的加持,相反的,纵使对方是佛,但是在依止的过程里面,你只是把他当成凡夫来依止的话,你也没有办法获得佛亲自的加持。
    所以,为什么要视师如佛?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获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损失,这是最主要的正因,如果你想要获得利益的话,能够视师如佛,对于今生、来生,不管从任何的一个角度,我们来探讨、来观察,观察你所依止的这位上师他的功德,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如此的话,你何不以这样的心态来依止你的上师呢?
    在视师如佛的正因当中,它并没有谈到之所以要视师如佛的原因是因为上师他本身是佛,并没有谈到这一点,而实际上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最主要的正因是谈到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不想要获得任何损失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要视师如佛,而不是因为上师他本身是佛所以我们要视师如佛,这两种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也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想要获得利益的缘故,就如同密续的经典当中所谈到的,在依止亲教师或者我们自己本身的善知识的过程里面,如果能够观察上师或是亲教师的功德的话,我们就能够快速的获得种种殊胜的悉地,相反的,你刻意去看上师的过失,想要获得悉地这是绝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因此,在这个当中,也是以依止者本身的角度来探讨「视师如佛」的这个概念,如果能够视师如佛的话,对于我们自己本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依止上师呢?
    但是,谈到这样的一个观点,或许你们在内心当中又有会有另外的一种疑惑,「视师如佛」是有目的的,所谓的目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获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损失,为了要获得这样的一种目的,为了要达到这样的一种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视师如佛」,但是,我们真的能够「视师如佛」吗?既然上师并不一定都是佛的话,那难道我们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就能够「视师如佛」吗?有一部份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是「有能力视师如佛」的,为什么「有能力视师如佛」呢?我们从一些简单的例子当中就可以观察的出来,譬如在我们的四周围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在跟这些朋友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甚至看到对方的功德,虽然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人他是有过失、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并不会很刻意的去看他的过失或者是看他自己本身拥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很自然的看到对方的功德,所以我们会觉得说,我们所交的这位朋友是很好的一位朋友,为什么好?因为他具有什么功德,这是我们内心当中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会有的一种基本的心态,相反的,当我们在面对敌人的同时,纵使敌人他本身真的是拥有某一种的功德,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我们认为他是我们自己的敌人,所以我们从任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过失、有问题的,所以纵使他是有功德的一个人,我们也会觉得,这个人烂得不可以再烂,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看我们自己本身的话,我们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看到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一天想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会觉得,ㄟ!我有什么样的功德??!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所想的不外乎都是这些,也就是因为你不断的去探讨,甚至去思维你自己本身功德的同时,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过失的,所以,相同的道理,我们在看待亲朋好友甚至我们很要好的一位朋友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他是有功德、他是没有什么过失的,他是一个好人,但是看敌人的时候,却是相反的态度来做安立,这是我们都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实。
    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举个例子的话,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位相当要好的朋友他杀了一个人,这个时候,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说,我的这位朋友他相当的勇敢,他办得很好,被杀的这个人他是活该,我们会觉得说,我们的这位朋友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相反的,如果我们有一位敌人,他也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情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说,这个人的行为相当的恶劣,他怎么可以去伤害别人呢?同样的,他所造的行为是相同的行为,但是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纵使这个人他本身是有过失,但是由于我们平常不断思维他的功德面,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他好的一面,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
    因此,「视师如佛」的这个概念完全是建立在说︰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自己的上师?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练习去观察师长的功德的话,这个时候,总有一天我们就能够将我们的上师看成是断除了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
    这个証理是相当有力的一个証理,透由这个証理,我们不断去练习的话,的确我们是能够「视师如佛」的。
    接下来,我们是谈到第二个部分「随念深恩应起敬重」,这个部分当中最主要是谈到,我们必须要思维师长对于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也就是师长的恩德,透由依止上师或者是跟随着善知识,我们能够了解过去所没有办法了解到的一些内涵,甚至说,以出家的法师而言,能够透由善知识而了解在家的种种过患,看到出家的胜利,而出家修学佛道,这一切都是上师对于我们的恩德,就是说,以上师而言,他能够为我们阐释善、恶、好、坏、取、捨种种的法类,让我们能够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实并且如理的来修学,也就是因此,一方面在依止的过程里,我们必须对于传法的上师生起强大的信心,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思维上师对于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恩德,最主要是传法的恩德,透由上师传法,能够让我们了知过去所没有办法了解的种种法类,甚至让我们了解善跟恶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因此,我们会尽可能的想要去行善,而断除种种的恶行。
    平时,当我们在思维上师的恩德或者在谈到我们必须对于上师生起信心的时候,对于在高高的法座上或者是比较有名的这些上师而言,我们似乎比较容易对这些上师生起信心,也比较容易看到这些上师的功德,这是因为你平常并没有机会跟这些上师相处在一起,所以你没有看到他过失的这种机会,也就是因此,你所看到的都是上师所呈现出相当光明甚至可以说上师所呈现出来的功德面,因此,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位上师,是比较容易生起信心,但是我们何尝会对于教我们字母的这些老师或者是教我们基本语言的这些老师生起信心呢?我们甚至很可能会小看这些老师,甚至进一步的,去看到这些老师的种种过患,也就是他的过失面。
    但是,如果你对于这两者没有办法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方式来看待他的话,这就表示说,你「视师如佛」的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而且以这样的方式,纵使你能够对于在法座上的这位上师生起信心,但实际上这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对于前者以及后者而言,我们必须要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心态来看待这两种人,但是我们大部分的人会对于前者生起信心,但是对于一般普通的老师尤其是教我们注音符号或者是基本语言的这些老师要生起信心,这是何等困难的一件事情!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会对于面前坐在法座上的这位上师或者是相当有名气的这位上师生起信心,这可能是因为,这位上师对我们讲经说法之后,由于我了解了佛法的内涵而对于自己的内心产生了某一种的帮助,所以我们才会对面前的上师生起信心,但当我们在思维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否有人会去探讨说,我今天之所以能够在上师的面前能够听得懂佛法,最主要的根本、最主要的关键是来自于何处?要是如果没有教我们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甚至这些语文的老师的话,我门今天有机会坐在这个地方听闻上师讲经说法吗?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上师,坐在我们面前的上师他在讲述佛法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当中的内涵,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有一种判断的能力,我们也或多或少对于法有一种的体会、认识之后,这个时候,听到上师讲经说法,我们会觉得对于我们自己本身有帮助,所以上师对于我们的提昇是在于我们自己本身有某一种的认知之上而提昇的。但是教我们注音符号以及基本语言的这些老师们,是在我们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当中而灌输给我们一种新的知识,让我们有一种新的认知,这两种相较之下,你不会觉得说教我们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的老师他的恩德比你面前的这位上师的恩德还要来得大吗?当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的人或许会对于在法座上的上师或者是有名气的上师生起信心,但是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观察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上师他可以示现出种种不同的面貌,他或许在过去或者在之前,他有可能就是教我们基本字母或是教我们基本语言的一位善知识,我们可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看待我们过去的这些老师,虽然说,以老师本身而言,他是否一定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这并不是很重要,但是我们在看待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不断培养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我们所谈到的是「加行亲近轨理」的这个部分,在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是有谈到,在依师的过程里,我们可以藉由「财金供养」「身语承事」以及「依教奉行」的方式来依止我们自己本身的上师,但是这三者当中,最主要的是谈到了「依教奉行」,也就是对于上师的教诫,我们要尽力并且如理的去行持,这一点就有如同是密勒日巴尊者,虽然他本身相当的贫穷,也没有什么金钱来供养自己的上师,但是由于他能够如理的来「依教奉行」的缘故,所以上师看到他的行为会感到相当的欢喜,如果透由我们自己本身能够如理的依教奉行的话,上师会感到非常的欢喜,而上师欢喜就能够称之为真正的供养。
    一般而言,我们会谈到所谓的「依教奉行」,也就是对于上师所传下来的教诫,我们必须如理并且尽心的去修行或者是持守,但是有一种状况是特例的,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有谈到,上师本身他有可能是有过失,或者是他在引导弟子的时候引导的方式并不正确,或者他是为了要引导某一类的众生,而宣说了一些特别法门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还应该要依教奉行呢?在这个当中有引了佛经当中的一句话,并且接着谈到说,如果上师所宣说的法是违反了教理,所谓的「教」就是经教当中的内涵,所谓的「理」就是违反了証理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当然是不能够依教奉行的;还有一种情形,如果上师对于我们所做的教诫,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没有能力作到的话,我们也要跟上师表白,说︰「这一点我真的是做不到」,或者是上师所教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不如理、不如法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不应该依教奉行,我们要更进一步的防止自己去造作这样的一种行为,但是,虽然上师他本身可能是有过失,或者他所引导的方式是有错误的,但我们不应该因为这样的一种缘故而去批评上师或者刻意看上师的过失,最主要的,我们必须要检择上师所说的法是不是与証理相符合的,如果是与証理、与教理相符的话,我们应该要尽力的去行持,这一点就如同佛陀曾经在佛经当中有讲述到,「父母亲是可以杀的」,但实际上,难道说我们就真的能够杀我们的父母亲吗?这当然是不行的。
    佛在佛经当中也有谈到,「补特伽罗有我」,甚至在谈到「补特伽罗有我」之后,可能会谈到「补特伽罗无我」,如果对于这两种理论我们都依教奉行的话,那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所以当我们在思维上师所传下来的这些教诫的当下,必须要藉由经教的内涵或者是証理的思维来做抉择,就如同佛陀曾经在佛经当中有谈到:「比丘或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也就是佛在传法的时后,他有告诫在场的比丘或者是智者们,对于佛所宣说的佛法,要如实的检择,最后看是否有违反经教以及証理,如果没有违反的话,应该要努力的去行持。
    说要「依教奉行」的也是佛,说要「检择佛所宣说的法」也是佛,从这个当中,我们必须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依止我们自己的上师,这一点我们举过去本生传当中的一个公案,就可以清楚的看得出来。过去,有一位上师他本身是婆罗们的外道,这位婆罗们的外道他有很多的学生,有一天,他想要试探,他这么多的学生学了这么多的东西之后有没有思维、判断的能力?这个时候他就跟在场的所有的弟子谈到说︰「因为我最近的生活并不是很好,手边也没有什么钱,所以你们能不能够将你们所拥有的这一切供养给我?」这个时候由于他身边的弟子大部分都是年纪相当轻的孩子,所以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钱财,所以他们就问上师说:「其实我们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钱,我们那来的钱供养你?」这个时候上师就回答说:「你们自己本身没有钱,但是你们可以去偷钱啊!把偷来的钱拿来供养给我,这样就可以啦!」这个时候很多的弟子内心当中是怀疑说︰「怎么可以去偷钱呢?偷钱不是不好的行为吗?」甚至有些人他提出了内心当中的想法,而跟上师反应说:「我们觉得不应该去偷钱,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但是那个时候,婆罗门的这位上师就回答说︰「偷钱是没有关係的,因为你们都是梵天王的孩子,而梵天王本身是世间的创世主,你们又是梵天王的孩子,所以孩子用父亲的钱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怎么会是一件恶行呢?所以你们去偷钱来用的话,这本身并不是恶行,因为你们是在用你们自己父亲的钱,这没有关係」,这个时候,当婆罗门的这位上师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告诫弟子的时候,很多的弟子被他骗得是团团传,觉得说︰「我似乎可以去偷钱,偷钱是没有关係的」,但是在众多的弟子当中,有一个人他是佛陀的前生,这个时候他就有谈到︰「偷钱的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你所宣说的这个法,也就是要我们去偷钱、偷钱并不会造下恶行的这种法它与法本身是有相违的,实际上我们是不应该取偷别人的钱财来使用的,所以对于你所提出来的这个论点,我本身并没有办法接受,我宁可拿这一个破碗,穿着很破烂的衣服,到一位敌人的面前,去请求他的施捨,我也不希望做出不如理、不如法的行为,纵使『不如法的行为』能够获得帝释天王或者是梵天王的果位,我也不想去造做,我宁可如理如法的拿着一个破碗,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到我最痛恨的敌人面前,去请求他布施,给我一点食物或者是一点金钱」,这个时候,当婆罗门的这位上师听到他的弟子~也就是佛陀前生的这位弟子~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思惟法的内涵的同时,他的内心感到相当的欢喜,也很讚叹这位弟子。
    从这个公案里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依止上师的过程里,我们必须对于师长所做的教诫,透由証理来做观察,看是否是违反証里?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以经教当中的内涵来抉择,上师所讲的这些话是不是如同佛陀所宣说的法般,是没有错误的,如果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抉择,发现上师所宣说的法是正确的话,我们就应该要尽心尽力的去「依教奉行」,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
    以上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一个科判「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的这个部分,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第二个科判「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这个科判当中又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当中,「菩提道次第摄颂」里面所谈到的偈颂是~
    第十三支偈颂︰ 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 能获是身亦仅有此次
    难得亦失如空中闪电 思维此诸道理即了知
    第十四支偈颂︰ 世事犹如簸扬榖糠秕 故应昼夜摄取心要义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在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阐释的是暇满的这个部分,并且在这个偈颂里面有谈到「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是比如意宝还要来得珍贵,「能获是身亦仅有此次」,想要获得如此殊胜的人身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难得亦失如空中闪电」,暇满的人身不仅是相当难以获得,在获得之后它是很容易就消失的,就如同天空当中的闪电。
    在这个里面,最主要的一句话是谈到了「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虽然在现今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如意宝,但是在世间还有很多我们认为相当珍贵的宝物,但是再多、再珍贵的宝物,也比不上我们现今所获得的人身,这句话它相当的重要,而且它具有绝对的加持力。
    为什么暇满的人身它是远远超胜于如意宝呢?不要说如意宝,以世间人而言,我们都认为金钱是很重要的,要是我们能够获得拾万块的美金的话,我们会觉得,这是相当了不得的一件事情,甚至我们会很重视我们所获得的这拾万元美金,但是对于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而言,我们却不会有如此的感受,甚至我们会忽略它,认为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也没有什么,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它是远远超胜于如意宝的呢?是什么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纵使你有再多的如意宝,有再多的金钱,它所能够成办的只不过是今生的种种安乐,纵使你的房子里面堆满了黄金,它所带来的只不过是在今生当中食衣住行短暂的一种快乐罢了,对来生而言,你现今所拥有的这些财物或者是满屋子的黄金,对于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帮助。
    但相反的,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的去利用它的话,它能够成办大、中、小三种的心要。以最大的心要而言,如果我们能够善用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它是能够成就一切遍智,也就是圆满的佛果,如果没有办法获得佛果,退一步,我们可以藉由人身得到解脱的殊胜果位,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有办法做到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藉由人身让我们的来生不堕恶趣而投生人天的善道当中。
    所以,从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来生不堕恶趣并且藉此而投生在人天的善道里,这一点是获得人身所能够成办最小的一种利益,但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甚至说过去的人所拥有的如意宝连这一点都没有办法成办,它不仅仅没有办法让我们来生远离恶趣,有可能它会把我们推进恶趣的大门当中,由于过多的金钱我们的内心可能会生起过多的贪欲,甚至由于没有办法修学布施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强烈的悭贪,这种种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来生堕入恶趣当中受苦,也就是因此,我们所拥有的钱财不仅没有办法让我们来生不堕恶趣,如果我们不善加利用的话,有可能这就是我们堕落最主要的一个因缘。
    实际上,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去利用它的话,它确实是比金钱甚至比如意宝还要来的珍贵,也就是因此,第一句话「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是相当重要的一句话。宗大师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他并不是要展现出他自己本身诗词方面的一种天份,有一种人在写作的时候,确实会用各种的譬喻来解释甚至是诠释他想要阐释的内容,但是今天宗大师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完全是藉由他内心当中的証量、他内心当中的感受,如实的体会到他所获得的人身是远远超过如意宝之后而写下来的一句话,因此,这句话是相当具有加持的一句话。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 第二讲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 第三讲
蒋哲曲杰 日宗仁波切讲授
时间︰2005年2月
    我们可以观想佛以及如同虚空当中一切有情众生,从今天开始,一直到还未成就圆满的菩提之前,我希望能够诚挚的皈依佛、法、僧三宝,并且在内心当中生起了皈依的这颗心之后,进而观想,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成就圆满无上的佛果,从内心当中生起一颗菩提心,以这样的一种动机意乐,来听闻道次第的法门。
    在昨天的课程当中,我们是谈到了「暇满身胜于如意宝」这个偈颂,这偈颂当中,暇满身—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它具有闲暇以及圆满二种特性,所谓的闲暇,是远离了八种不暇的状态,我们称之为闲暇,而现今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就是具足了闲暇以及圆满的种种殊胜,「胜于如意宝」这句话最主要是强调义大的部分,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是能够承办许多的心要;「能获是身亦仅有此次」,而这句话裏面最主要是谈到了暇满的难得;「难得易失如空中闪电」,这句话一般的人会将它解释成我们现今所获得的人身,是相当的难得,但是在获得之后,由于他的本质是处在一种无常的状态,所以就有如虚空当中的闪电,是很容易消失的,甚至呢会以无常的方式,来解释这句话的内涵。事实上,是可以藉由这种方式来解释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当我们在谈到暇满义大的时候会有谈到,义大可以从现前的角度、究竟的角度,以及在当下的一剎那来探讨,当下我们所获得的人身,是能够承办所有的心要。以现前的角度而言,透由当下的人身,我们能够承办的是增上果位;以究竟的角度而言,藉由人身,我们能够承办解脱及一切遍智的佛果;甚至说在当下的每一剎那,不管是一分钟,甚至是一秒钟,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去善用我们所获得的人身的话,在一分一秒的状态当中,他都能够承办许多的心要,在此同时能够积聚广大的资粮。也是因此,这句话当中是有谈到,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他不仅是相当难得,而且他的本质是相当容易消失的,也就是说,他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既然他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话,要是我们能够把握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善用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在此同时,我们就能够藉由当下的人身而承办许多的心要,也是因此,在解释这句话的同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解释也是可以的。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闲暇以及圆满这两个部分,所谓闲暇,就如同之前谈到的,他是远离八种不暇的状态,我们称之为闲暇;而圆满,是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外在的顺缘以及内在的种种顺缘都具备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圆满,「胜于如意宝」,这句话就如同我们昨天所谈到的,再多的如意宝、再珍贵的宝物,都没有办法承办人身所能承办的最小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当下我们所获得的人身,甚至我们能够如理的去思惟,人身难得、可贵、并且义大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说,过去的诸佛菩萨,都是藉由获得人身而成就圆满殊胜的佛果或者是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甚至在过去,不管是在中土,或是在藏地的祖师大德们也是藉由获得人身之后,进一步的修学佛法而获得了种种的成就,所以即使我们所谈论的,一生一世成就佛果,这种殊胜的果位,也必须要藉由人身,甚至说这个人身,必须要是南瞻部洲的人身,而且南瞻部洲的人身当中他必须要具备的是胎生、具六戒功德的人身,而当下我们所获得的人身正是如此殊胜的人身,因此,从这么一个角度我们去探讨,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获得的人身,是相当珍贵的。
    我们有谈到,藉由获得暇满的人身,能够成办获得一生一世、成佛的殊胜果位,或许你们会认为,所谓的一生一世成佛,这是密法,说实在的,在修学密法的过程裏,必须要具备有六戒的人身,这是很重要的关键,甚至你们可能会认为,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之所以殊胜的特点,可能是以密法的角度来做解释。但是实际上,以显教的角度来做解释的话,我们所获得的人身,还是相当的珍贵,这一点,从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当中就有谈到,在获得人身的同时,要是能够生起菩提心的话,人身之上所生起菩提心的力量,会远远超过天人、或者是龙王的身上所生起的菩提心,这两者之间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相比的,虽然我们平时都会发愿,希望能够投身在净土当中,我们都知道在净土,不会有任何的痛苦,甚至在这个地方,我们会过得相当的快乐,很自然的,投身在净土当中,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会慢慢地减轻,但是实际上,投身在净土之后,我们内心假使生起了菩提心,他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跟在人道当中生起菩提心的力量相比较的,那么如果,我们所生起的菩提心他的力量不够强大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藉由菩提心的摄持生起广大难行的菩萨行呢?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办法行难行广大的菩萨行,我们又怎么能够快速的成就圆满的佛果呢?亦因此,投身在净土当中的菩萨以及天人等,他们会不断地发愿,希望能够投身在人道当中,而我们一般的人却不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甚至我们会不断地发愿希望投身在净土裏,但是实际上,已投身在净土当中的,不管是天人也好,或者是菩萨们也好,他们都打从内心当中发愿希望能够投身在人道,最主要的方便也是在此。
    「能获是身亦仅有此次」,我们当下所获得的暇满人身,可能是在过去生当中都没有获得过的一种殊胜的人身,并且在未来,想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获得如此殊胜的人身,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其实,在谈到暇满难得的时候,可以藉由外在种种的譬喻,以及成办暇满人身的因缘条件等诸多方面来做探讨,但是最主要,在探讨暇满难得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以『成办暇满人身的因』的这个角度来探讨人身是难得的,『果』是否是难以成办的,完全是要看待成办果的『因』来做决定,如果因本身很容易获得的话,相较之下,众多因缘所和合的果它本身就是容易获得的,相反的,如果因本身是相当难以具备、难以成办的话,透由众多的因缘所和合的果当然也是相当难以获得的。从譬喻的角度来探讨暇满难得的时候,我们大部份的人都认为说,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事情,甚至你对这样的一种譬喻,根本就没有办法想像,心裏也没有办法接受。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暇满难得的时候,必须透由『成办暇满人身的因』的这个角度来做探讨,就比如说,如果这个东西,它是黄金所打造的话,又好比说一栋房子,它是由众多珍贵的宝物所砌成的话,我们都会认为这整件东西,或者是这栋房子它价值连城,并且它是很宝贵的一件东西,之所以会认为这东西宝贵的原因,是因为成办果的因缘条件本身相当的珍贵,所以从因的角度,我们会认为果是相当的殊胜、或者是相当的珍贵,相同的,暇满的人身之所以这么珍贵,之所以这么难得,是必须要从成办暇满人身的这个因来做探讨。也就是因此,我们必须从成办暇满的这个角度来做为暇满难得的譬喻。
    谈到成办暇满人身的因,有谈到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谈到,必须有以持守清净的戒律为基础,必且在这个基础点之上,以行布施等六度为助伴,最后在回向的时候,必须要发无垢的净愿;从成办暇满人身的因,也就是这三种因缘条件之下,我们来探讨的话,我们就会知道,要获得暇满人身,是何等困难的一件事情。反观内心,以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我们可以仔细的检讨在持戒的过程裏,我们是否可以持守清净的戒律,说实在的,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更进一步的,我们其实是否能够行布施等六度的内涵,不用说修行六度,就连六度的内涵,我们可能都不清楚。到最后,我们都已经成办了之后,是否能发无垢的净愿呢?这不用说也是很困难的。一般的人都对于今生安乐生起强烈的贪着,所以如果你对今生安乐生起强烈贪着的同时,你所发的愿,几乎都是不清净的,也就是有染污的,如果你想要发无垢的净愿,第一你必须要弃捨今生的安乐,并且最主要回向的发愿,是应该以来生为主,希望藉由你当下所累积的善业、福德或者是种种的资粮,能够成办你来生获得暇满人身的因。也就是因此,当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反观自心,检查我们平常的行为,就可以发现到说,不管是持戒,或者是行布施等六度,甚至于说最后发垢的净愿,这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无比的困难的。我们现今之所以能够得到暇满的人身,一方面是在三宝的加持下,一方面或许我们过去真的是在这方面做得相当的好,所以在今生才有机会获得暇满人身,但来生,你是否还能够再次获得如此殊胜的人身,最主要的关键点完全在于你自己本身。所以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反观内心,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成办暇满人身的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易失如空中闪电」这句话当中的内涵是有谈到说,无始以来我们在这个轮廻当中不停的流转,我们投身的次数是无数次的,但是我们要获得暇满人身的机会却是相当的渺茫,这有如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会觉得时间相当地漫长,但是实际上,天空当中会有下雨,甚至打雷的机会并不多,纵使在天空当中会有闪电、或者是打雷的现象发生,但它也是一阵一阵的,其实呢它会马上消失。相同的,虽然我们在轮廻当中不停的流转,也不断地投身,甚至我们所获得的『身』,已经没有办法计数了,但是实际上,在这当中想要获得暇满人身的机会,就有如天空当中的闪电般,它是一阵子,并且呢,它的时间是马上就会消失的。「思惟此诸道理即了知」,当我们如实地去思惟暇满义大,以及难得的内涵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我们当下的所做所为,只是为了要成办今生的安乐,和解决今生当中的痛苦的话,这是相当不值得的一件事情。「世事犹如簸扬榖糠秕」,就有如同是不管是麦、或者是稻,如果我们将它裏面的精华去除之后,实际上稻穀的本身是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相同的,对于世间的事物而言,外表我们可能看起来都会觉得它相当地的美好,但是实际上,我们仔细的去思惟,在这个美好事物的背后,其实它一点内涵都没有。对于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相较之下,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不仅义大而且难得,如果在获得义大难得的人身的同时,你所想、所做的都只不过是世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话,这实在是很不值得的。甚至说,如果你被这些外在的事物所欺骗,而整天忙于这一切的话,实际上,你是自己在欺骗你自己。
    并且在「难得易失如空中闪电」当中,字面的结构它所要阐释的内涵是谈到了无常的概念,无常当中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而这个部分相信你们平常都一定相当的熟悉,是有谈到人是一定会死,并且死是没有一定的期限,并且在死的时候,除了法之外,其余任何的一切都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现今你所获得种种美好的受用,以及外在的名声、地位、权利这一切,对当下的你,在人身的时候而言,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是我们一般的人,却不会看清这一点,时常都对外在的这一切,形形色色各类美好的事物所影响、所欺骗,并且在这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无常这概念。接下来就谈到
    死后难保不堕诸恶趣 能救此畏唯是三宝尊
    是故应使皈依极坚固 终不毁犯皈依诸学处
    并且在死之后,我们都知道,我们必须要再次的投生,如果死后我们不用再次地投生的话,那么成办今生的安乐以及今世的圆满这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情,但是实际上我们死后,我们的心续都会再次地投生,而我们投身之处除了善道之外,就是恶道,而且在投生之前,我们自己本身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投生的当下这一切,都是决定在你所造的业。也是因此,如果你所造的业是以恶业居多,那这时候,我们就会投生在恶道裏;如果你所造的业,是以善业居多的话,透由善业的力量,我们来身是能够投生在善道当中。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反观内心,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平常所造的业是善业居多,还是恶业居多;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确实也有不少的善业,但是这些善业,在和恶业相较之下,它的数量是极为微少,并且呢它的力量也是相当微薄的;相反的,我们平时所造的恶业,它的数量是如此地庞大,并且呢它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所以当做这样一个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到说,来生是否能够投身在善道,是完全取决于我们当下所造的业,也就是善业的力量以及它的数量是否能够超过恶业。但是实际上我们仔细的想一想,这或许是一件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不过既然我们在这轮廻当中流转的同时,我们所做的善业它的力量是如此地渺小,而且它的数量是如此地微少;相反的,我们所造恶业的力量,每一个恶业的力量都是如此地庞大,那么这样的话,我们来生有没有可能会再次投身在善道呢,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也是因此「死后难保不堕诸恶趣」,仔细的思惟之后,我们就知道说,来生投身到恶道的这件事情,几乎可以是确定的一件事。「能救此畏唯是三宝尊」,那么既然来生必须要堕入恶道的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一件事实的话,在还未堕落之前,我们必须就要寻求皈依,也就是因此,在这两句话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生起皈依的因缘。第一点,以共下士道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透由思惟三恶道的苦,而对于苦生起一种恐惧感,并且呢,进一步的,对于我们所皈依的对象,也就是三宝,生起强大的信心。因此呢,这两句话当中,最主要是谈到的是生起皈依的因缘条件。
    如果配合着科判我们来研讨的话,昨天我们是探讨到『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这个科判当中简单地来分可以分为『道之根本亲近依师轨理』以及『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第一个科判最主要是谈到了『依师轨理』,而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呢是谈到了『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以及『取心要之次第』,第一个科判裏面最主要是谈到了暇满人身的内涵,这当中又分为『正名暇满』、『思其义大』以及『思惟难得』,而这一部份在我们之前所谈到的「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的这个偈颂当中有简单地为大家做介绍,而更进一步的,『如何摄取心要』这点当中,接下来分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以及于上士道次修心。
    那首先呢,我们所看到的是第一个部分:于共下士道次第当中,那么这当中呢,简单的来分又可以分为二部分:第一个部份是谈到了「发生希求后世之心」,那这个部份当中有谈到了「念死无常」的这个内涵。那这一个部份:「依止后世安乐方便」,那既然我们知道说,在获得了这个人身之后,终究都必须要面对死亡,并且在死后,我们会再次投生的话,我们就会去探讨,在有生之年,我们所造的业是善业居多,还是恶业居多。在探讨过以后,我们会发现到说,我们所造的恶业是远远超过于善业的力量以及它的多寡。也就是因此,来生我们是很有可能会堕入在恶道当中受苦,那既然会堕入在恶道当中的话,那应该藉由什么样的善巧方便才能够脱离恶趣苦呢?这时候我们就谈到『依止后世安乐方便』。既然你知道来生是有可能堕落的话,在还未堕落之前,我们应该想办法让来生能够不堕恶趣受苦,这当中谈到的善巧方便就是谈到了『皈依』以及在皈依三宝之后我们必须要修学业果的内涵。而这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法的本质。在皈依之前,我们所谈到的这些内涵是修法的前行,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能够先认识人终究都有死,并且在死后人是会继续投生的,那如果我们不念死的话,想必我们就不会想要修学佛法,不想要修学佛法,它所带来的是只有过患,而不会有任何的胜利。所以在死后,既然必须要投生的话,我们都知道说,人是会有来生,既然会有来生,你就会对于来生生起一种希求,既然会生起一种希求的话,你就会知道说,要透由修学佛法,才能够让来生继续不断的增上,所以你才会正式的想要修学佛法。而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谈到了皈依,并且在皈依三宝之后,要同时修学业果的内涵。那这一部分最主要是谈到了下士道的法类。
    「是故应使皈依极坚固」这句话当中最主要谈到的内涵,是强调我们在内心必须生起一颗坚固的皈依心。平时我们所唸的皈依的偈颂,这只不过是代表皈依的一种层次罢了,说实在的,它并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皈依,是必须在你内心当中,打从内心裏对于三宝生起一种强大的信心,而想要去依靠他的这种心态,才能够称为寻求皈依之心。而这颗心在生起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思惟三恶道的苦,透由思惟三恶道的苦,而在内心当中对于苦生起一种强烈的恐惧。并且在这之上,我们要相信三宝是有能力,能够救护我、能够使我从三恶道的苦跳脱出来,我们必须要相信,三宝具有这样子的一个能力,而对于三宝生起强大的信心。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不外乎是指佛、法、僧三宝,佛是皈依的导师,而法是我们的正皈依,僧是我们修学皈依时最主要的助伴,我们当然都知道说,三宝祂具有保护我们是说使我们远离恶趣苦的种种殊胜能力,而对于三宝生起强大的信心。透由这二种的因缘条件,我们在内心当中,会对于三宝生起一种极想要依靠祂,而得到祂庇护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或者是我们内心的心理状态,才能够称之为是真正的皈依心。
    「终不毁犯皈依诸学处」在诚心的皈依了三宝之后,我们必须要能够如实的修学皈依的学处,在皈依的学处当中,有分为『别学』、『共学』以及『遮止应学』等种种学处,那在这个地方,因为时间的关係,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并不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而这裏提到,皈依的学处当中是强调了业果,我们必须要对业果生起强大的胜解信心,这当中提到的内涵不外乎是谈到行善能够获得安乐,而造恶是会感招痛苦的这种业的道理。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对于这种业果的内涵生起怀疑的态度的话,就表示说你并没有办法对这一点生起强大的信心。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基本认知,我们想要获得快乐或者是种种殊胜善果,它是观待于我们所造的白业也就是善业而决定的,我们想要避免的痛苦,它也是观待于我们所造的黑业也就是恶业来做决定的。也就是因此,「又复善思黑白业果已」,我们要如理地去思惟黑白业,也就是善恶之业、善恶因果的这种因果道理,在思惟之后,我们也应该要努力的去行善断恶。而行善断恶的第一步,不外乎是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透由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我们才能够在来生免于堕入恶趣当中受苦,而投生在善趣,这是我们自己本身有能力,也应该去做到的一件事情。我们现今之所以能够投生在善道,而远离恶趣之苦,这是在过去生,我们曾经持守过断十恶业的律仪而感得的一种果报,也就是因此,来生你想要要跳脱恶趣,而再次的投生在善道当中的话,第一步,也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就是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去行十善业,而断十恶业的律仪或者是行十善业这是建立在皈依以及业果的内涵之上,我们其实都知道说灭谛以及道谛是我们最究竟的皈依处,但是说实在的,我们的心相续当中并没有灭谛以及道谛的功德,这都是未来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有可能会生起的,但是当下,如果你想要让来生不堕入恶趣的话,你就必须要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而好好的行十善律仪,这是我们自己在当下有能力也必须要做到的一件事情。如果以后如理的来行持的话,来生再次投生在善趣这是不用怀疑的的一件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复善思黑白业果已 方能如理取捨勤修持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这两个偈颂裏面最主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要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而行十善业道,因此呢在行十善业之后,来生我们很有可能投生在人天的善道裏,但实际上,是不是说我们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就能够永远脱离恶趣苦呢?这是没有办法的,透由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只能让我们暂时的远离恶趣而投生在善道当中,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办法持戒,你就有机会投生在善道裏,但是如果你在投生善道的同时,没有办法再继续的持戒,而造下种种恶业的话,那来生你还是必须要堕落。也就是因此,修学的第一步,我们至少要让来生不堕入恶趣,因此,不堕恶趣最主要的方便,在这个地方是谈到皈依并且在皈依上我们要尽心的去行十善业道。那接下来谈到
    若未获得圆具德相身 修习胜道进程极缓慢
    故应修学此之圆满因 净治三门所染罪恶垢
    那之前,透由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我们有机会能够再次获得人身,但是如果我们在获得人身的当下,短命、多病或者是形色丑陋,或者是种性低劣的话,想要藉此而成办解脱以及一切徧智的圆满佛果,这是相当困难而且不容易达成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获得人身之上,我们希望能够再次的成办八种的异熟功德,也就是因此,在这句话裏面,有特别的谈到「若未获得圆具德相身」,这当中的圆具德相身,就是在获得暇满身上,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八种的异熟功德。如果没有获得这八种的异熟功德,「修习胜道进程极缓慢」,想要藉由当下所获得的人身,来修学殊胜的佛道,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力量,以及成长速度会显得格外的缓慢。「故应修学此之圆满因」,也就是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希望在当下能够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也希望能够成办获得这八种异熟的殊胜因缘,这八种异熟是有谈到『受用圆满』、『形色圆满』、『种性圆满』、『自在圆满』等八种异熟功德,因此,这八种不同的异熟有八种不同的因缘条件,因此必须要藉由不同的因缘而成办不同的异熟功德。也是如此,在这句话裏面有特别谈到「故应修学此之圆满因」。
    净除业障尤为切要者 故应恆常依圆满四力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获得人身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但是说实在的,我们内心当中烦恼过于炽盛,而且平时在修学佛道的当下,我们会很容易放逸我们自己本身,所以虽然我们知道要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但是由于内心当中烦恼炽盛以及过度放逸的缘故,我们还是会造下种种恶业,那万一,我们造下恶业之后,它是否有弥补的机会呢?实际上是有办法的,当我们造恶之后,我们必须要透由四力来做忏悔,因此呢,在这一段裏面最主要是谈到了四力忏悔的内涵。说实在的,一开始我们就要尽可能的不要去造恶,一开始如果能够不造恶的话,那想必来生是不会堕落的;但如果你不小心造恶,如果能够好好地去忏悔的话,透由忏悔之后,来生我们也是不会堕落的。所以一开始不要造恶与造恶之后能够如实地忏悔,而将罪恶净除的这两点,都能使我们来生不堕恶趣而再次地投生在善道。那这两点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哪裏呢?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能够不造作种种恶行的话,这对于我们内心当中要培养善良的心态以及在修学佛道的过程裏想要生起种种「道」以及「证」的功德是比较快速的;但如果我们造恶,而透由四力忏悔,虽然能够将恶业净除,但我们在内心当中想要生起善念,或者是想要生起种种「谛」「道」功德,它的时间会拉长,而且呢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在造恶当下,我们的心是趋向于恶的这一方面,虽然之后,你可能会藉由四力忏悔的力量而将它完全净除,但是由于你之前恶念留下了这种恶行的缘故,之后,你要想生起善念,或者是想要进一步地生起「谛」「道」功德,都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要是我们不小心造恶之后,我们必须要藉除四力,也就是「破坏力」、「防护力」、「对治力」以及「依止力」这四力来做忏悔。

    从这个内涵裏面,我们也可以再次地探讨暇满,它是相当珍贵的这个部分,就比如说,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要是我们能够具足四力,而诚心的忏悔的话,当下我们所造的恶业,是能够减轻甚至完全净除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造恶的时候,如果我们诚心想要忏悔的话,在一个月、一天、甚至于几小时以内,透由忏悔的力量,它可能可以改变你来生的去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有一个人,在早上他犯下了根本堕,如果他在下午就必须要投生的话,他来生一定会投生在恶道当中受苦,但是如果他能够在犯下根本堕的时候,透由四力马上的忏悔,而且忏悔得力的话,那么他下午投生,就能够从恶道当中转向善道。所以就是我们虽然造作种种恶业,但是如果在造业之后,能够很诚心并且具力的来忏悔的话,忏悔的力量要是能够提升,我们所造恶业的力量就能够依次地尽除。叫我们不要造悪,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在造恶之后,我们应该要马上地忏悔,甚至在忏悔的时候,我们内心应该要觉得说有一种:我当初的恶业在忏悔之后,心情比较平静的感觉。那如果是相当大的恶行,透由不断诚心的忏悔,到最后它可能会有种种一些忏悔的相会呈现出来,也就是,当恶念之后,会有一些净除恶业的形相会呈现,那我们可以透由这方式来看我们所造的恶业是否被净除了!但是在忏悔的过程裏面,最主要我们必须要对于业果,以及忏悔的内涵生起信心,如果你是抱持着一颗怀疑的态度,抱着一颗怀疑的心来忏悔的话,说实在的,这对我们而言,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的;也是因此,在忏悔的当下,我们必须要对于过去以及当下所造的种种恶行,内心生起悔恨之意,并且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日子裏面,能够尽可能的不要再次造作相同的恶业。在这之上,我们在内心必须要至诚的生起皈依以及发心,透由这三种力量,做为一股思惟空性的内涵,以及做任何的善业,它都能够藉由善念的力量而将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净除掉,这就如同是在天空当中,有时候会是乌云密布,但是如果天气突然转晴,天空当中的乌云在一刹那间可能完全地消失,相同的,我们所造的恶业,就有如天空当中的乌云,如果它碰到了种种的善缘,就能够将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完全净化掉,也就是因此,忏悔在我们修学佛道的过程裏,他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是可以透由忏悔的力量,而将过去所造的恶业完全净除。
    在过去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魏生苑王(????),这个人他在一个因缘之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而造下了无间之罪,并且呢在犯下了这个恶行之后,他自己本身生了重病,所以他内心感到了相当的后悔,而且相当的焦虑;这时佛世尊替这个人说法的时候,这个人内心根本没有想要听法的这种心态,他觉得说,他已经没有必要再听法,因为他杀了自己的父亲,来生除了恶道之外,什么地方他都没有办法去,所以他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仔细地去听佛世尊讲经说法。但是佛世尊为了要改变他的念头,在当下就对他说:父母亲是可以杀害的!杀害父母亲是没有关係的一件事情,那这句话在佛世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字面上佛宣说了父母亲是可以杀害的这一点,而这时候当国王他听到了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有了不同的转变!而生起了一颗想要听法的心态,而这时,佛世尊又进一步的跟他解释说,我之前所说的所谓父母亲可以杀害,这当中的父母亲是以什么样的意思来做解释的,那透由不断地为他宣说佛法,而这位国王在思惟了佛法的内涵以后,在那一生就获得了小乘阿罗汉的果位。这样的一种公案,在过去印度时常会发生,我们也知道,过去在印度有一位恶人,他曾经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但是之后,也就是透由忏悔的力量而将恶业完全地净化,在当下也就是在这一生,就能够获得了小乘阿罗汉的果,所以透由忏悔,确实是能够忏悔恶业。
    以上我们是为大家介绍了三士道当中下士道的法类,那接下来我们是谈到了中世道的部份;在下面的这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中士道的内涵,也就是说在之前,下士道的部份时我们谈到了,必须在内心生起皈依三宝的一颗心,并且思惟业果的道理,对于业果生起强大的信心,在这样的一种信念之上,如实地去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如果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持守戒律,本身脱离恶趣、投生善趣,甚至获得人身,这都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但是不是来生能够投生在善趣当中,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呢?并不是!以当下而言,我们也是投生在善道,并且能够获得人身,但是在获得人身的当下,我们都知道,我们所面临的还是种种的痛苦,甚至来生,我们还是有可能会再度的堕入恶道当中,所以现今,只能说是我们暂时地投生在善道,这是一种休息的状态而远离了恶趣。但是要是在当下,我们还是造种种的恶业,来生我们还是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也就是因此,在这之上,也就是在下士道的法类之上,我们要进一步的来修学中士道的内涵。而这当中是有谈到
    若不勤思苦谛诸过患 不生真实求解脱之心
    不思集谛流转之次第 不知断除生死根之理
    应厌三有而希愿出离 了达生死为何所繫缚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这个偈颂如果配合着道次第当中的科判的话,在道次第当中有谈到『思惟苦谛生死过患』以及『思惟集谛流转次第』,而前面的这句话,也就是「若不勤思苦谛诸过患不生真实求解脱之心」,最主要是谈到了『思惟苦谛生死过患』的内涵。一开始,我们必须要认识苦谛,以及认识轮廻的痛苦,当我们能够真实的认知苦谛以及轮廻的种种过患的时候,不断地思惟,我们是能够对于轮廻生起一颗想要远离或者是厌离轮廻的这种心态,而进一步的在内心生起对于解脱的一种强烈希求心;相反地,如果没有办法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苦谛或是思惟轮廻的种种过患,是没有办法在内心当中对于解脱生起一颗强烈的希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思集谛流转之次第 不知断除生死根之理」,这两句最主要是谈到了『思惟集谛流转次第』,我们必须要能够认知到,透由集谛当中的因,而我们在轮廻当中不断的流转,而流转的方式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流转呢?如果我们不了解,透由集谛的内涵,而在轮廻当中流转次第,就没有办法去断除流转生死的根本,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我执。那在这之前,我们有谈到,必须要去思惟苦谛,以及轮廻的种种过患,而在内心当中,真实的认识到了不管是苦谛或是轮廻过患,而对解脱生起强烈的希求,当我们在思惟苦谛,以及轮廻的种种过患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它是必须要与之前思惟三恶道的苦所生起来的恐惧感划上等号这才可以。我们一般的人,在思惟三恶道的苦,或者是想到三恶道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三恶道的苦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想像,也不想去承受三恶道的苦,所以对于三恶道的苦,我们的内心自然会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但是当我们思惟苦谛,或是轮廻的苦的当下,大部份的人都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种感觉,但是实际上,不管是思惟轮廻,或者是苦谛当中的苦,都必须与思惟三恶道的苦生起相同的感受才是。如果你对于苦谛以及轮廻的苦藉由思惟之后,能够在内心如实地生起恐惧感,你就会进一步的想要去断除苦因,如果苦因没有断除,苦是绝对没有办法结束的,因此在断除了苦因以前,我们必须要能够先认识苦因,在认识了苦因之后,才有办法去对治苦因,而完全地断除苦因。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若不勤思苦谛诸过患 不生真实求解脱之心」,这当中最主要有谈到,我们必须要思惟轮廻以及苦谛的诸多过患。那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思惟轮廻以及苦谛的过患呢?在下面的偈颂当中就有谈到。
   「应厌三有而希愿出离」,这句话裏面最主要是有谈到,在思惟苦谛以及轮廻过患的当下,我们必须要对于『三有只是轮廻』的这一切都生起强烈的出离,这句话其实是有它背后的涵义存在的,其实我们一般的人在思惟苦的时候,不外乎思惟生、老、病、死等种种的痛苦,我们都知道这种状态,是苦的一种状态,但是实际上,这种状态,人以外的其他众生,就连畜生它也能够感觉的出来,所以当畜生遇到了强烈的痛苦时,它也会想办法看是否能够减轻痛苦,而完全的解决它当下所遭遇的痛苦。所以这一点,是所有的众生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但是最主要的,我们在思惟轮廻的苦的时候,并不是要思惟如此粗分的苦,我们要进一步思惟的是轮廻的安乐,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跳脱、没有办法对于轮廻生起一种强烈的厌离心,最主要的关键,是我们不断地思惟轮廻当中粗分的苦,而在内心会对于这样的一种苦生起出离;那对于粗分的苦生起出离的同时,我们会容易贪着轮廻当中种种的安乐,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来思惟苦谛,或者是思惟轮廻当中过患的话,对于我们而言,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当我们遇到粗分的苦或者是强烈的生起种种痛苦,我们都觉得内心没有办法宁静,甚至说你会不断的抱怨,但是实际上我们所要思惟苦的内涵,并不是侷限在于这样子的一个层次,我们要更进一步的去探讨我们所认为的安乐,也就是轮廻当中的这一切圆满的事物,它最后的本质也是痛苦的!由于你看到轮廻当中安乐的这一切都是有过患的,你才会想办法在轮廻中,想要透由一种方式,而从轮廻的这种状态中跳脱出来,这个时候你才会有可能去探讨出离的可能,而不是仅仅把你思惟的範围,侷限在生、老、病、死等粗分的痛苦上。那更进一步的,我们必须要了解,在获得人身,或者是流转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只有遭遇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痛苦,最主要的根源,是我们藉由业以及烦恼的造作而获得的这样的一种蕴,在这个蕴之上,它很自然的会呈现出很多的痛苦,其实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业以及烦恼的造作而获得的一种蕴,而在蕴之上会有种种的痛苦生出来。所以也就是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跳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的贪心所生的果,之所以在内心当中生起贪念,是因为我们贪着着世间的安乐而形成的一种痛苦,虽然我们都知道当下,我们所遭遇到的粗分的痛苦,我们都会很重视它,也都会觉得它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但是事实上它并不是让我们束缚在轮廻当中最主要的一个正因,所以眼前,虽然它们很严重,我们也会很在乎这些事情,但是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没有办法跳脱的,并不是轮廻当中粗分的痛苦,反而是轮廻当中的安乐,由于我们没有办法思惟轮廻当中的安乐,及没有办法看到它的过患,所以很自然的对这一切会生起强烈的贪着而被于这样的一种贪念束缚住。就像是我们在谈苦谛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用『苦谛』这两个字来诠释轮廻当中的苦,是有它本身的内涵在这当中的,所谓的『谛』就是谈到了真实,那为什么要以这两个字来诠释轮廻当中的苦呢?这当中就有一个譬喻,就比如说,以一般人的手而言,如果我们拿着有刺的东西或者是拿针,去刺一般人的手的话,这个人他当下一定会有反应,但是如果我们将一根毛放在他的手上的话,一般普通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的反应,甚至是完全没有办法察觉到。但是如果我们将这根毛放在眼睛裏面的话,我们当下马上就会有感觉,觉得会相当的不自在。相同的,凡夫就有如同是我们的手,我们的手只有办法感觉到粗分的苦,而没有办法感受到细分的痛苦;但是相反的,圣者就有如同是我们的眼一般,他不仅能够感觉到粗分的痛苦,也能够在这个之上,而感受到细分的痛苦;而且他感觉到细分的痛苦的那种感觉,是很强烈的。所以呢,就如同圣者他所看到的地方实际上是轮廻当中,不管是粗分的苦,或者是轮廻当中的安乐这一切皆是痛苦的本质,所以圣者他看到的这一切轮廻的面貌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对于轮廻当中的苦或者是轮廻当中的安乐,我们会安立上「苦谛」的这个名称。最主要是希望让我们了解到说,我们所认知的苦一般是建立在粗分的痛苦之上,但更进一步,我们必须要探讨的是轮廻当中的安乐,而了知轮廻当中的安乐的背后所蕴藏的是另外一种痛苦的本质。那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边。
~~ 第三讲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修持摄颂 第四讲
蒋哲曲杰 日宗仁波切讲授
时间︰ 2005年2月
    之前的那一堂课当中,最后我们有谈到若不勤思苦谛诸过患,不生真实求解脱之心,这个部分我们最主要是要认识轮迴以及苦谛的内涵,所谓的轮迴,是透由业以及烦恼以及束缚之后而形成的蕴,我们称之为轮迴。只要我们在轮迴当中流转的状态,是被业以及烦恼所控制,这时候,我们都脱离不了痛苦的本质。
    接下来,不思集谛流转之次第,不知断除生死根之理。既然透由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会形成有漏之蕴的话,我们必须要了解,一切痛苦的本质皆是来自于有漏之蕴,而有漏之蕴的形成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因缘,它就能够形成出来,有漏之蕴的形成,是在业以及烦恼的状态之上形成的,所以在这个之后就有谈到了达生死为何所繫缚,我们必须要知道,为什么会在轮迴当中流转,最主要的根本是我们心中的烦恼,而烦恼的根本是谈到了无明我执,之前我们所谈到的业,最主要是谈到了有漏之业,而烦恼为什么在这两者当中,它会占着比较主要的地位,最主要是因为,没有烦恼,纵使你的心相续当中有有漏之业的话,不会因此而在轮迴当中流转,但是相反的,纵使你的内心当中,去除了有漏之业但是有烦恼的话,透由烦恼的力量,我们还是会再次的创造出新的有漏之业,所以就是因此,业以及烦恼这两者当中,以烦恼为主要。
    谈到烦恼,我们主要是指六根本烦恼,而六根本烦恼当中,最究竟的根源是谈到了无明我执。在之前我们有谈到,在轮迴当中流转,最主要而且最究竟的根本,是谈到无明我执,这也正是十二因缘法当中的第一支,也就是无明支。对于无明我执的认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个部分里面,最主要是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这种论点来阐释所谓的补特伽罗有我的执着,因为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谈到的在奢摩他之前的这些部分里面,最主要依据的经论,是以无著菩萨所造的论为基础,在这个之上而阐释了道次第的内涵,所以在中士道里面,谈到我执得时候,是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点来阐释我执的这个部分,但实际上最究竟而且与实际现象相符合的,应该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谈到我以及我所,是有自信有自方的这种执着,那这样的一种执着,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会认为,所谓的我是不须要藉由分别心安立,并且在境界的那个方位会有一个很真实的境呈现出来而执着着有我,并且在这个之上,对于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种种美好的受用,会生起我所的这种念头,也就是在我以及我所的这个念头之上,而生起贪或者是瞋甚至说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执着都是因此而生起的,也是我们内心有许多的烦恼以及负面的情绪,所以会造下种种流转生死之业。
    这种业当中,可以分为善业以及恶业,造做了恶业,会让我们在恶道当中流转,而造做了善业,会让我们在善道当中流转,总而言之,如果是以我执作为造业的出发点,也就是在我执之上,以我执为动机而造下了业的话,不管是善业也好、恶业也好,这种业都是让我们在轮迴当中流转的一种业。平时,当我们在研阅广大的经论的时候,都是会看到所谓的空性正见,之所以在经论当中,要特别的解释空正见的内涵,不外乎是希望能解决我们的一切的问题,在轮迴当中流转的同时,我们都不想要遭遇到轮迴当中的种种痛苦,但是,我们很少会去认识到说,要去除轮迴当中的苦,必须要能够真实的了知道空性的内涵,但实际上,如果你对于空性的内涵没有办法深入的了解的话,是绝对没有办法去除你当下所遭遇的种种痛苦,所以平时当我们在谈到空正见或者是空性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不把它当成是一般世间的学问,或者觉得说它只是用来解释的一种法门;实际上,为什么要谈到空性,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在轮迴当中流转,既然你不想在轮迴当中流转,不想要受苦的话,我们必须要去除痛苦的根源,想要去除痛苦的根源,唯有透由了知空性、通达空性的内涵,才有办法断除轮迴的根源,所以因此,为什么在平时修学佛法时,我们要进一步的了知空正见的内涵,原因就是如此。而倒是释迦世尊在宣说佛法的时候,也会透由各种不同的方式,相顺着众生的种性以及不同的想法,而宣说了不同的空正见之法,原因也是在此。
    以上我们所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部分,是属于中士道的部分,在这个当中,最主要是谈到透由思惟轮迴当中种种的痛苦,而对于轮迴生起厌离,并且对于解脱生起强烈的希求。在这个之上,最主要修学的法类,是以三学为主,也就是因此,中士道的整个法类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是强调修学戒、定、慧三学,而修学戒定慧三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行者的内心当中能生起证得无我的智慧,透由证得无我的智慧,才能够断除无明的我执,断除了无明的我执,才有办法得到究竟的解脱。但实际上,就如同小乘的行者,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行者,透由修学了小乘的法之后,他们的确能够断除了轮迴,并且得到真实的解脱,但实际上在得到解脱的当下,只能够断除烦恼障,而没有办法断除所知障;也就是因为所知障没有办法断除的缘故,在当下没有办法现证诸法,也就是烦恼虽然断除了,但是烦恼的习气还是留着,也就是因为内心当中有烦恼习气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现证一切的万事万法,也就是因此,小乘的阿罗汉他们心相续当中的证功德是不圆满的,也就是因为证功德不圆满的缘故,小乘行者内心的断功德是不圆满的,也就是因为断功德不圆满的缘故,所以证功德也们有办法圆满,也就是因此,他没有办法了知诸法,也就没有办法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还是必须要进入大乘道而修学大乘法。也就是因此,刚开始在修学佛道时,如果先进入小乘道,而最后再进入大乘道的话,就等于是在绕远路,而且会花很多的时间,这倒不如我们一开始就进入大乘道,所以在进入大乘道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想到,就如同我们在轮迴当中流转时,必须承受众多痛苦的逼迫,身边的一切有情众生也是如此,所以当我们在看待身边的这一切有情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在我们的内心培养慈心、悲心、并策发菩提心,透由生起菩提心,才有办法进入大乘道,也就是因此,菩提心又可称为进入大乘之门。再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思惟菩提心的胜利,在思惟菩提心胜利之后,我们内心才会再生起一种好乐感,想要修学大乘法,甚至说在内心当中会进一步的想要培养一颗利他的菩提心。
    接下来们看到正文:发心乃为大乘道之樑。
    这当中是谈到了发起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道当中最主要的一根栋樑,有如同是我们在塑造佛塔,或者是造佛像的时候,在佛塔以及佛像当中,我们都会安置所谓的命根,甚至说,当一位画匠他在画一幅唐卡的时候,中间的那一条线必须要画得相当的直,这时候他所画出来的佛像才会好看,相同的道理,如果在修学大乘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内心能够生起坚固的菩提心,这时候大乘道的根本也才会坚固。
    菩萨广大行持之根基,所以也就是在生起菩提心之上,菩萨们能够行广大的菩萨行,于二资粮犹如点金漆,我们当下所造的善业,要是没有菩提心作为摄持的话,我们所造的任的一种善业,都没有办法成为是佛陀成就色身与法身的因缘,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造的善,要是没有菩提心作为摄持的话,是没有办法成为福德以及智慧资粮的。以小乘的行者,不管是声闻的阿罗汉或者是独觉阿罗汉,虽然他们能够现证空性,也断除了轮迴的痛苦,但为什么他们没有办法累积广大的福智二资粮?最主要的关键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办法生起菩提心,如果能够生起菩提心,纵使你当下所行的善行是微不足道,甚至说这看起来这也不算是什么善行,譬如说你拿食物去餵狗吃,如果你的内心能够生起菩提心的话,当下你所累积的资粮,就能够成为福德资粮或者是智慧资粮。如果你当下所造的善,它是透由菩提心以及空正见作为摄持的话,它就有办法成为智慧资粮,那如果是有菩提心作为摄持的话,它是能够成为福德资粮的。因此在这个当中,就有谈到于二资粮犹如点金漆,摄集无量善聚之福藏。那这句当中,最主要是谈到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纵使你花了多生多劫的时间行善,但是实际上,众多的善业他所累积的力量,还没有办法跟你生起菩提心,在一天当中、或者是一座法当下所行的善行相比较!
    佛子勇士如是了知已,所以佛子,也就是菩萨,当他了知了菩提心如此殊胜的特点之后,执持菩提心宝为心要。他会以观修菩提心作为最主要的观修内涵,菩萨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勇士,最主要的是因为菩萨能够弃捨自己并且以利他为出发点,纵使自己本身要堕入地狱道中受苦,他也宁可为他人付出多一分,这就是菩萨们的勇气,并且在最后提到执持菩提心宝为心要。我们一般的人会认为是说皈依发心的这个偈颂,是在我们行善之前或者听法之前来调整我们的动机心念的一个偈颂,如果我们认为皈依也好、发心也好,这是在前行我应该準备的一部分,甚至说在结行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生起一颗菩提心,把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但实际上,观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关键是在于正行,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执持菩提心宝为心要。实际上其他的一切法,从依师轨理开始一直到毗婆舍那这当中,一切的善法都只不过是观修菩提心的一种支分罢了。如果你真正想要修学大乘道的话,你必须要以观修菩提心为最主要的观修内涵,而其他的善法它都指是生起菩提心的一种善缘或者是一种支分法。菩提心的重要性,从阿底峡尊者的公案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阿底峡尊者的前生,曾经是五百世的大班智达,在过去,他也曾多生的观修了菩提心的内涵,甚至说他在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说,这个人他的心相续是有菩提心存在的,但他不因此而感到满足,甚至说花了十二、三个月的时间,到了金洲大师的面前,为的就是获得菩提心的殊胜教授。而平时,我们一般人在看到朋友的时候,都会问说:欸,你最近身体好吗?或者是你过得如何?但是阿底峡尊者他看到弟子或者是看到朋友的时候,他会问说:你最近的内心当中是否能够生起善心?而且平时他对弟子所做的教诫,最主要就是有谈到弃捨今生、观修菩提心。之所以要弃捨今生,最主要的内涵是因为如果你要修学清净的法,你必须要捨弃今生,更进一步的,如果想要修学大乘法的话,必须要观修菩提心。也就是因此,这句话他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但是这句话,尊者本他身是这样如实的造作,而且也是以这样子方式来告诫弟子。而今天在菩提道次第摄颂当中,并没有仔细地为我们讲述到如何的观修菩提心或者是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次第,因为这个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菩提道次第略论当中,都已经有详细的讲述到。所以今天在菩提道次第摄颂里,最主要是提到发起菩提心的胜利。而实际上,所谓的菩提心,是具备了二种希求的一颗善心,这一点从现观庄严论当中的两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谈到菩提心,是讲到了发心为利他,欲证等菩提。这当中的发心,就是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要利益如虚空般的广大有情众生,希望这一切的有情众生,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圆满殊胜的涅盘,也就是圆满的佛果。所以在这个地方,最主要是谈到了希求利他之心。
    欲证等菩提。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而生起希求自利的发心,也就是因此,菩提心他是必须要具备有两种希求的发心,而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最主要的可以分为: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相换的 教授。七因果的教授,是由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而自他 相换的 教授,是由文殊菩萨而传给寂天菩萨。所以平时,如果是以修学大乘法为主的行者,应该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以观修菩提心作为最主要的观修内涵。在之前我们有谈到生起菩提心的教授,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七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换的这两种教授。这当中,对于安立七因果教授的这个部分,有一些重点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而详尽的内涵,当然是要参阅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原文。但实际上,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一开始,它就有提到七因果的一种修学方式,也就是前前跟后后的关係,在还未观修菩提心之前,光从他的次第里面我们仔细地去研阅的话,都会有一种似乎如果没有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观修,是绝无可能生起菩提心的感受,应该在此同时,会在内心生起。
    我们平时在解释七因果教授的时候,会谈到菩提心是果,而之前的这六个部分是因,透由六种因缘而生起了菩提心的善果,一般的人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七因果教授的内涵,也就是前前是后后的因,后后是前前的果;但是,如果仅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教授的内涵的话,是没有办法完全从这个部分里面,体会到七因果教授的殊胜特点。这一点,在我自己过去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我所依止的上师是第九十四世的甘单赤巴法王。上师在教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有特别谈到说:七因果的教授,从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科判里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科判当中,在解释七因果的时候,并没有以前前是后后的因来解释七因果,那以科判的角度而言,是如何的来解释七因果教授的内涵呢?在前面那个科判里面,他有提到说:大悲心是修学大乘道的根本。而在解释大悲心为大乘道根本的时候,引了入中论当中的一个偈颂,并且透由这个偈颂解释了大悲心在修学大乘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关键、最主要的根本,就是在于大悲心!也就是因此,我们内心当中的大乘种性,是否能够成熟?是否能够显现?最主要的关键也是在于你的内心是否能够生起大悲之心。也就是一开始,我们必须要能够探讨、必须要能够了解大悲心是整个大乘佛道最主要的根本,并且在认识了这一点之后,而去探讨大悲心的因,也就是既然大悲心是大乘道的根本,那要生起大悲心之前,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缘?所以呢,在七因果教授当中,才会谈到了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的这个部分。
    那生起了大悲心之后,在生起菩提心之前,需要具备有什么因缘,这时候就谈到了增上意乐。所以从这个科判里面,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说,大悲心是整个大乘道当中最主要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关键。那要生起如此殊胜的大悲心,在这之前需要具备有什么条件?在这后要如何策发菩提心?我们从这个科判里面就可以看得相当的清楚。那这个部分,因为时间的关係,我们并没有办法为大家详细的做介绍,这个部分,你们回去要多花一些时间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的原文。
    而另一种生起菩提心的教授,谈到了自他 相换的 教授,在自他相换的法门里面,刚开始是谈到了自他平等,并且在此同时我们要思惟爱我执的种种过患,以及爱他执的种种胜利。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策发起内心当中的菩提心,自他相换的修学方式,是利根者在生起菩提心的过程当中,最主要修学的一种法门。
    之前,我们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生起菩提心的两种殊胜教授,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一定要修学这两种教授才能生起菩提心呢?这也并不是,你能够以你比较相应的方式修学其中的一种教授,如实的修学,那在你的内心当中就能够生起菩提心,并不是说这两种的教授一定都要观修;但实际上,这两种教授是可以互相的配合来做观修的。而这个内涵在掌中解脱的这本论里面,有仔细的谈到。那最主要的是你在观修的过程里面,你对于这两种教授中,哪一种教授比较相应,你就以那样的一种教授来作为观修最主要的法门。
    接下来的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六度。而在介绍六度的时候,最主要是介绍到修学六度的胜利。而实际上,修持的方式,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已经有详细的为大家介绍。因此在菩提道摄颂的原文里,并没有很清楚的谈到应该藉由什么方式来修学六度的内涵。
    首先我们看到布施度的这个偈颂:
    施乃成满众愿如意宝,斩断悭贪结使最胜剑,
    勇悍心力所生佛子行,美名遍扬十方之根基。
    如是知已智者恆依止,尽施身财善根之善道,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施乃成满众愿如意宝。透由布施,我们能够使身边的有情众生获得满足,就有如同是如意宝般,它能够成办众生种种的希愿。
    斩断悭贪结使最胜剑。并且它也是斩断我们内心当中悭贪结最锋利的一把宝剑,也就是说,透由修学布施它能够减低我们内心当中的悭贪之心,也就是因此,布施能够成为悭贪的正对治。但是不是说我们的内心当中完全的去除了悭贪,就表示能够圆满布施度呢?这并不一定!以声闻或者独觉、阿罗汉而言,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悭贪,但是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办法圆满布施度,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内心没有悭贪,并不代表说你就能够让你内心的布施度而呈现出圆满的这一面,要让我们的布施能够圆满,是在不悭贪的状态之上而修学「捨」的这颗心,唯有修学捨心才能够圆满我们的布施。
    勇悍心力所生佛子行。如果你的内心有这样的一颗心的话,不管是你的身或者是你的种种圆满的受用,你在布施的当下能够生起勇悍之心而行布施。美名遍扬十方之根基。如果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布施身体或者是布施我们所拥有的财物的话,我们的美名会遍扬十方。
    如是知已智者恆依止,尽施身财善根之善道。菩萨们能够如是的了知布施的种种胜利,所以在修学布施的过程当中,会尽可能的将自己的身体、或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以及所累积的种种善业或者是善根,布施给一切的有情众生。他能够布施的他会尽可能布施,暂时没有办法布施的,他也会在内心当中练习施捨的这颗心。也就是因此,布施最主要的内涵,是在培养我们内心当中「捨」的这颗心。我们要不断的增长内心当中的「捨心」来修学布施。
    下面一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持戒」的部分。第一句:戒如水能洗涤恶行垢。透由持戒能够洗涤种种恶行的污垢,譬如说以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而言,透由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能够净除身、语、意种种恶行所产生的污垢。亦如月光能除烦恼热。透由持戒,一开始我们是净除了身、语的恶行,并且更进一步的,我们能够慢慢的对治我们内心当中造恶的动机,也就是烦恼。这一点就如同是我们洗一件骯髒的衣服,刚开始我们会洗掉比较明显的污垢,那更进一步的,你多花一些时间、多花一些心力,就能够洗尽一些比较不明显、比较细緻的一些污垢。相同的道理,持戒的内涵也是如此,刚开始透由持戒,我们能够净除的是身以及语所造的粗分的恶行;更进一步的,透由持界的力量,也能够慢慢的净化我们内心当中的一些烦恼。
    也就是因此,第二句话里面谈到了-亦如月光能除烦恼热,处众生中如须弥威严。一位持戒清净的行者,在众生当中就有如同是须弥山王一般,如此的威严。不以力恐众生咸礼敬。并且这个人,他不必刻意的去对众生施加压力,其他的众生也会对他生起一颗非常景仰、或者是仰望的心而对他礼敬。
    如是知已于所受净戒,诸善士夫守护如眼目,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那之前我们是谈到了持戒的这个部分,而持界的本质是谈到了断恶之心。接下来,忍为力士殊胜妙庄严。以下的这个偈颂,最主要是谈到了忍辱的内涵,所谓的忍辱,就是当对方透由某一种方式而伤害你的时候,你的内心要能够安忍,如果你有能力反抗的当下,或者是你有机会透由某一种方式,而反抗对方的行为,这个时候你能够修学忍辱的话,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有时候对方伤害你,由于我们自己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反抗能力,在那当下,我们是不得不忍,所以以这种状态来修学忍辱,这还不怎么稀奇,因为你自己没有能力反抗,所以你是不得不修学忍辱。但是在有一种情况,对方伤害你、你本身有能力反抗对方,但是你在此同时,要是能够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而修学安忍的一颗心,这个时候这是相当了不起而且相当庄严、殊胜的一种行为;一般在世间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一种情形产生的话,他四周围的人可能会因此讚叹他,会觉得说其实他是可以反抗的,甚至说他也可以相同的方式去伤害对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所以他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他的忍辱、他的肚量很宽广,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讚叹这个人。也就是因此,第一句话当中就谈到:忍为力士殊胜妙庄严,摧伏烦恼最胜之苦行。这当中有谈到所谓的苦行,如果我们想办法,想要遮止、或者是对治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而观修某一种法的内涵,这都能够称之为一种苦行,因为我们知道要对治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这是何等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想办法对治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种苦行。但是在众多的苦行当中,透由修学忍辱而来对治瞋恚,这样的一种苦行是最殊胜的一种苦行。
    瞋恚毒蛇之敌金翅鸟。就有金翅鸟是毒蛇的天敌般,忍辱正是瞋恚的正对治。遮粗语刀亦如坚韧甲。如果我们能够如实的修学忍辱,就有如同身上穿着非常坚固的铠甲,纵使对方透由粗语、粗话想办法来伤害你,这把利刀也是没有办法穿破如此坚韧的铠甲,这当中都是谈到忍辱的种种殊胜的特点。也就是因此,
    如是知已以诸多正理,修持殊胜忍辱之铠甲,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脱者亦应如是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02:40 , Processed in 0.0446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