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50|回复: 66

终于明白了,佛为什么一定是遍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成:一切法唯名言增上安立而存在。

那么,安立名言与心识缘到其所依,孰前孰后,抑或同时?

若心识先缘到所依,后安立名言,不可。这会构成名言安立的所依先于名言安立而存在,则它就不是唯名言安立而有。

若同时,不可。这会构成胜根本无分别定中同时有名言。

那就只剩下在逻辑上,安立名言先于心识缘到所依。

对众生来说,只能是这样的。

但诸佛呢?

假设佛不是遍知。

如果名言安立早于诸佛缘到某所依,则它就不在佛的所知范围内,就像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前,他们不知道有新大陆,而新大陆却为其他众生的名言所安立而存在一样。

这样,就有法是脱离诸佛(不是某个佛)的意识的,而众生意识能缘到的范围远远小于佛能缘到的范围,也就是说,必然有某些法,既不能被佛缘到,也不能被众生缘到,那它一定不是唯名言安立而有的,因为名言安立本来就是识的一种功能。

因此,既然诸法唯名言增上安立而有,就必须承认诸佛是遍知,要承认诸佛是遍知,唯有承认诸佛缘到名言安立的所依的同时就完成名言的安立。承认这一点,就必须承认诸佛能够双缘二谛,而不是一般那样见胜义的时候不能见世俗。

从这个意义上,应成派确实是最究竟的。其他派的论点,都会导出佛不是遍知的结论。

但危险在于,如果这个逻辑的两头有一头被打破,整个系统就要彻底垮掉。同样,只要一者成立,另一者就一定成立。

佛是不是遍知,凡夫乃至十地菩萨都不能现量知。

但一切法唯名言增上安立,却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等应成论典中可以得到确立。

所以,佛一定是遍知,佛一定会双缘二谛。

这不是传说。:lol
发表于 2009-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卷第二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今当总说。
  问曰:若诸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不随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道,不从他闻而说法,何以言如是我闻?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不应从他闻法而说。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
问曰:汝爱刹利种净饭王子,字悉达陀,以是故汝而大称赞言一切智,一切智人无也!答曰:不尔!汝恶邪故妒嗔佛,作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佛一切众生中,身色颜貌,端正无比,相德明具,胜一切人。小人见佛身相,亦知是一切智人,何况大人?如放牛譬喻经中说:摩伽陀国王频婆娑罗,请佛三月及五百弟子。王须新乳酪酥,供养佛及比丘僧。语诸放牛人,来近处住,日日送新乳酪酥。竟三月,王怜愍此放牛人,语言:汝往见佛,还出放牛。诸放牛人往诣佛所,于道中自共论言:我等闻人说佛是一切智人,我等是下劣小人,何能别知实有一切智人!诸婆罗门好喜酥酪,常常来往诸放牛人所作亲厚,放牛人由是闻婆罗门种种经书名字。故言四韦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是等六十四种世间技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其从生以来不放牛,我等以放牛秘法问之,若能解者,实是一切智人。作是论已,前入竹园,见佛光明照于林间。进前觅佛,见坐树下,状似金山,如酥投火,焰焕大明,有似镕金,散竹林间上,紫金光色,视之无厌,心大欢喜,自相谓言:
  今此释师子,一切智有无,见之无不喜,此事亦已足。光明第一照,颜貌甚贵重,身相威德备,与佛名相称。相相皆分明,威神亦满足。福德自缠络,见者无不爱;圆光身处中,观者无厌足!若有一切智,必有是功德。一切诸彩画,宝饰庄严像,欲比此妙身,不可以为喻!能满诸观者,令得第一乐,见之发净信,必是一切智!
  如是思惟已,礼佛而坐。问佛言:放牛人有几法成就,能令牛群蕃息?有几法不成就,令牛群不增,不得安隐?佛答言:有十一法,放牛人能令牛群蕃息。何等十一?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隐处,知留乳,知养牛主。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能令牛群蕃息。比丘亦如是,知十一法,能增长善法。云何知色?知黑、白、杂色。比丘亦如是,知一切色皆是四大,四大造。云何知相?牛吉不吉相,与他群合,因相则识。比丘亦如是,见善业相,知是智人;见恶业相,知是愚人。云何刮刷?为诸虫饮血,则增长诸疮;刮刷则除害,则悦泽。比丘亦如是,恶邪觉观虫饮善根血,增长心疮;除则安隐。云何覆疮?若衣草叶以防蚊虻恶刺。比丘亦如是,以正观法,覆六情疮,不令烦恼贪欲、嗔恚恶虫刺棘所伤。云何知作烟?除诸蚊虻,牛遥见烟,则来趣向屋舍。比丘亦如是,所闻而说,除诸结使蚊虻,以说法烟,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空舍中。云何知道?知牛所行来去好恶道。比丘亦如是,知八圣道能至涅槃,离断常恶道。云何知牛所宜处?能令牛蕃息少病。比丘亦如是,说佛法时,得清净法喜,诸善根增盛。云何知度济?知易入易渡,无波浪恶虫处。比丘亦如是,能至多闻比丘所问法;说法者知前人心利钝,烦恼轻重,令人好济,安隐得度。云何知安隐处?知所住处无虎狼、师子,恶虫、毒兽。比丘亦如是,知四念处,安隐无烦恼恶魔毒兽;比丘入此,则安隐无患。云何留乳?犊母爱念犊子故与乳,以留残乳故犊母欢喜,则续有不竭,牛主及放牛人,日日有益。比丘亦如是,居士白衣给施衣食,当知节量,不令罄竭,则檀越欢喜,信心不绝,受者无乏。云何知养牛主?护大特牛,能守牛群故,应养护不令羸瘦,饮以麻油,饰以缨络,标以铁角,摩刷称嗟等。比丘亦如是,众僧中有威德大人,护益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众得种诸善根;随其所宜恭敬供养等。放牛人闻此语已,如是思惟:我等放牛人所知不过三四事,放牛师辈远不过五六事,今闻此说,叹未曾有!若知此事,余亦皆尔,实是一切智人,无复疑也。是经,此中应广说。以是故,知有一切智人。
  问曰:世间不应有一切智人,何以故?无见一切智人者。答曰:不尔!不见有二种,不可以不见故便言无。一者、事实有,以因缘覆故不见。譬如人姓族初,及雪山斤两,恒水边沙数,有而不可知。二者、实无故不见,譬如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覆而不可见。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信,心著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切智人。
  问曰: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答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
  问曰: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答曰: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
  复次,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问曰: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斗乳,是为非问,不应答。
  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
  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度处有恶虫,不应将人度;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度。
  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有作无,非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
  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
  复次,此十四难,邪见非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
  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定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得十力:知处非处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无量性故,知一切住处道故,先世行处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净不净分别知故,说一切世界中上法故,得甘露味故,得中道,故知一切法若有为若无为实相故,永离三界欲故。如是种种因缘故,佛为一切智人。
  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如赞佛偈说:
  顶生转轮王,若日月灯明;释迦贵族种,净饭王太子。
  生时动三千,须弥山海水;为破老病死,哀愍故生世。
  生时行七步,光明满十方;四观发大音,我生胎分尽。
  成佛说妙法,大音振法鼓;以此觉众生,世间无明睡。
  如是等种种,希有事已出;诸天及世人,见之皆欢喜!
  佛相庄严身,大光满月面;一切诸男女,视之无厌足!
  生身乳哺力,胜万亿香象;神足力无上,智慧力无量。
  佛身大光明,照耀佛身表;佛在光明中,如月在光里。
  种种恶毁佛,佛亦无恶想;种种称誉佛,佛亦无喜想。
  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一切有识类,咸皆知此事。
  忍辱慈悲力,故能胜一切;为度众生故,世世受勤苦。
  其心常一定,为众作利益;智慧力有十,无畏力有四。
  不共有十八,无量功德藏;如是等无数,希有功德力。
  如师子无畏,破诸外道法;转无上梵轮,度脱诸三界。
  是名为婆伽婆。婆伽婆义无量,若广说则废余事,以是故略说。
发表于 2009-1-1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楼所说的众生是什么?
2、1楼所说的佛是谁?释迦摩尼?遍知的是什么?世俗谛上的一切诸法?
3、A安立的名言X和B安立的名言X是完全一样的?如何理解“一切法唯名言增上安立而存在”?

佛是否遍知通过名言与所依的(时间)关系似乎难以证成。因为知的可能性(如胜义、世俗)和知的途径(现、比)都没有得到完备的讨论。

[ 本帖最后由 第三 于 2009-1-15 09: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若真明白了,应该能脱离书本的语言,用朴素的生活语言,一样能说到百姓明白!

真明白的人,来几个比喻,说几个例子,敢于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才是真的脱离书本,独立明白

否则很多人早就明白了,书都能给你抄一屋子!

[ 本帖最后由 吉普赛口哨 于 2009-1-15 11: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

引:

这样,就有法是脱离诸佛(不是某个佛)的意识的,而众生意识能缘到的范围远远小于佛能缘到的范围,也就是说,必然有某些法,既不能被佛缘到,也不能被众生缘到,那它一定不是唯名言安立而有的,因为名言安立本来就是识的一种功能。

问题:

以下一种情况, 有没有可能性存在?

就有法是脱离诸佛(不是某个佛)的意识的,而某N个众生意识能缘到的, 而且一定是唯名言安立而有的. 众生无量, 诸佛也无量, 如何论证这一种情况一定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偶无聊,上来白相, 正好浜到.


PS:偶先声明, 偶是迷信"佛一定是遍知"的, 免得有人一时冲动想要给我戴上高帽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jimmy:
断尽二障的是佛,此外的不是佛。
以“断尽二障”来说,就只有这两种。
一切法,要么被佛缘到,要么被非佛缘到,要么被佛和非佛一起缘到。
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很好理解的。
但,如果有法能被非佛缘到而不能被佛缘到,那就是说,这一类众生比佛强大,至少也是在某些方面比佛强大。他们没有断尽二障,却比佛强大,即,有烦恼障、所知障的,反而比没有烦恼障所知障的强。问:理由?凭什么?怎么做到的?:lol
也有人可以回答说:就是做到就是做到就是做到!
就像我可以说:我就是看见龟毛就是看见龟毛就是看见龟毛!:lol

[ 本帖最后由 慧灯元照 于 2009-1-15 12:1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明白人 也要由博学 慎思 而明辨 躬行

不能连基本资料都没了解清楚就胡说八道 更不能 我觉得如何就是如何

原帖由 吉普赛口哨 于 2009-1-15 11:11 发表
真明白的人,来几个比喻,说几个例子,敢于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才是真的脱离书本,独立明白

否则很多人早就明白了,书都能给你抄一屋子!
发表于 2009-1-15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听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偶路过~
发表于 2009-1-15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写的什么意思,怎么越学越觉得自己很无知了------------唉~~近来大多讨论法义的帖子都看不懂了,可能由于自己过度关心八卦的缘故----------
发表于 2009-1-15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09-1-14 23:57 发表
应成:一切法唯名言增上安立而存在。

那么,安立名言与心识缘到其所依,孰前孰后,抑或同时?

若心识先缘到所依,后安立名言,不可。这会构成名言安立的所依先于名言安立而存在,则它就不是唯名言安立而有。
...


你的缘到 和 安立名言 本身, 是有自性的 还是缘起的? 看你先如何 后如何的,感觉和 破他生 的那个敌方观点有些相似,另外也和唯识师所谓 种子、现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根本定中所缘唯是空性吧,不是世俗谛。既然所缘不是世俗谛,自然无会现起名言的过失。楼主的讨论里面说会 同时有名言 的过失,这个说法不一定成立。

[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09-1-15 13:07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09-1-15 12:39 发表
没看懂写的什么意思,怎么越学越觉得自己很无知了------------唉~~近来大多讨论法义的帖子都看不懂了,可能由于自己过度关心八卦的缘故----------

: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9-1-1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所依,哪来的名言安立?世俗谛是先有境而后有意识。
所谓的唯有名言安立,是说诸法唯有相(假名),而无自性。与你说的“安立名言与心识缘到其所依,孰前孰后,抑或同时?”哪有关系??
佛是一心同观空有,色空不二,现量直觉智慧,真假谛本就是一体同观,当然是“诸佛缘到名言安立的所依的同时就完成名言的安立。”你的论证是多此一举。
发表于 2009-1-1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09-1-15 12:33 发表
真明白人 也要由博学 慎思 而明辨 躬行

不能连基本资料都没了解清楚就胡说八道 更不能 我觉得如何就是如何


你不用如此多心吧, 我并不是不去让他读那一屋子的书, 我的意思是:既然楼主他说他明白了,何妨把那读了一屋子书后的精华,提炼出来,并且当下与生活融会贯通,方为心得!

依文解义还真不如先去读书!这个我也双手赞成!
发表于 2009-1-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识缘到一法时,须依名言安立的力量而缘。同理,由于没有毕竟的自体作所缘,所以,当心识缘到某法的安立所依某甲时,也须依某甲名言的安立之力而缘。这样推下去似乎永无止境了:)
发表于 2009-1-1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掐!继续掐!只有掐了才能明白我们“学佛”新学到的那些“新名词”的真正意思。
这帖政治及其正确。论证嘛,希望大家继续掐吧!
我觉得需要搞清楚几个词的内涵,虽然有些词不一定在此生可以搞懂。
1 “正”遍知
2 “名言”
3 “安立”
4 “所依处”
楼主的思想,“名言先于心识缘到所依”,如果真的较起真来,有点接近柏拉图的“理想国”。然后,有空我们再看看,这里面又怎样隐藏着自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22:33 , Processed in 0.0362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