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56|回复: 33

应成八大难处关键:与唯识相关的论辩有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成八大难处关键:与唯识相关的论辩有三

——雪歌仁波切





一、 不承许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文,意指“为一切之基础”。唯识宗承许阿赖耶识,因为“万法唯心”之故,也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内心所安立出来的。

  内心如何安立万法?依内心的习气所显现。心识有六或八,有些心识较稳固可靠,有些则瞬息万变。一个稳固可靠之心识,才能存放习气。所以,内心与习气,必须有一个坚固稳定的依靠处所或存放之地,此即阿赖耶识。无论外在对境,或内心与习气,都必须有这个依靠的基础,唯识宗认为这个基础,就是阿赖耶。

  应成派发现唯识宗坚固地执着阿赖耶,并认为阿赖耶从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所以,阿赖耶的有或无,关键在于“自性相成立与否”。凡是不承许自性相成立者,必不承许阿赖耶;承许阿赖耶者,必然承许自性相成立。

  现今,有些人误解应成派承许阿赖耶识。电视上,一些讲经开示的人,也这么说。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将应成与唯识混淆在一起了!

怙主龙树,依据般若经,而说无阿赖耶。因为,般若经只谈到“六识”,只字未提阿赖耶。大家念诵心经的话,就会明白这一点。而今,大家却将怙主龙树及般若经的思想,与唯识宗的思想搞混了,这样是不对的!正因大家误解怙主龙树和般若经的思想,我们更应清楚应成派与唯识见解上的差异关键何在。



二、 不承许自证分

  自证分,即心识本身有一个部分可以了解心识自己。

  唯识宗认为,外在对境,都是由内心安立而形成的,因为,外在对境是内心的显现。那么,谁能了解心识的存在?心识如何成立心识自己的存在?既然外在对境得靠“内心的量”去成立,那么,内在心识,如何成立呢?

  唯识宗的理论是:“心识本身有一个部分可以了解心识自己,即自证分。”简言之,自证分成立心识的存在。这种情形,就好像由心识去成立外境一样。

  应成派检视唯识宗自证分理论时,发现此理论承认自性相成立!唯识宗主张,心识里面有一个部分可以了解心识本身,此认知的主体,即自证分,且自证分自己方面可以成立。

  应成派发现,唯识宗的说法根本就是承认自性相成立。如果自性相不能成立,自证分也就无法成立。是故,应成派不承许自证分。应成派绝不承认有自性相成立这种事情!

也听过有人主张应成派承许自证分。可能是因为唯识承许自证分,所以解释应成派时,就说成应成派也承许自证分吧!这完全错误!事实上,应成派不承许自证分。



三、承许外义

唯识宗不承许外义,但中观宗却承许外义

  外义,藏文是“企屯”(音译),即外在色声香味触等法,具有成立的能力;或简单来说,即“外在能成立的力量”。“企”是“外面的、外在的”,而“屯”的意义有很多,此处是“能力”的意思。

  唯识宗不承许外义,但中观宗却承许外义。关键在于:中观宗认为,唯识破除外义时,破得过头了!所以,中观虽承许外义,但中观承许的「外义」,不等于唯识所破除的“外义”!

  以上下迭放的两本书为例。唯识宗认为,这两本书都不存在!因为,这两本书全属外义,而外义并不存在,所以无此二书;中观宗则说,并非两本书都不存在,虽然上面那本没有,但下面那一本却是有的!

  同理,唯识或自续的“法无我”,与应成的“法无我”相比较,用词虽然相同,但内容却大不同。唯识或自续的法无我,在应成派眼中,仅仅是粗分的法无我,算不上是细分。大家学习宗义的时候,要清楚这一点。话虽如此,应成派并未因此否定唯识与自续的法无我存在!二派所主张的法无我,的确是有的,只不过,很粗。

唯识的外义

  唯识外义的定义:外在对境完全不必依靠内在心识来安立,外在对境本身自性成立,因为,外在对境依靠其不可分割的细尘(无方分微尘)不断堆积而成。此堆积形成的法(即外义),不必依靠内在心识,它自己就可以成立。

  唯识主张的外义有二个条件,一、不必靠内心习气的醒觉安立;二、外境完全由自己方面成立,由无方分的微尘堆积而成。

  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说,唯识宗解释“外境全由内心变现出来”的说法,有点像造物主创造出一切万法。唯识认为内在心识的力量最强大,此最强大的心识力量,创造了万物,即“万法唯心造”。

  执“外义”为空,即唯识的法无我。

  应成派当然也否定“外境不依靠内心而安立”的主张,因为这种现象根本不存在!应成派否定“外境不依靠内心而安立”的意思是“外境,必须依于内心安立。”但“外境,唯心所造。”这就错了。

  再看看唯识宗的看法。如果问唯识宗:“为什么外义不存在?外义是怎么个‘无’法?”唯识宗会答:“无外义。”亦即,外境必须依于内心安立,因为一切的外境,唯心所造!

  因此,唯识宗解释“无外义”的时候,应成派有承许之处,也有不承许之处。

外义,解释有两种。

第一种外义:内心习气显现出外境。这是应成派定义且承许的“外义”,但唯识派不承许。

第二种外义:完全不靠内心安立,全然由外在的无方分微尘堆积所成。这是唯识派定义的“外义”,但包括唯识派、应成派都不承许。

  应成派承许第一种外境,亦即“存在着不是仅由内心习气所成的外境”;但不承许第二种外境。唯识则认为这两种外境都没有,故曰“无外义”。

  这里有点麻烦。当应成派说“唯识的法无我并没有错,只不过较粗分而已。”有些人就以为应成派认同“唯识法无我的见地”!既然承许唯识的法无我,就代表承许二空;既然承许二空,当然不会承许外境存在啊!可是,应成派又承许有外境,岂不怪哉?其实不然。

应成的“有外义”,唯识主张外境全由内心习气的醒觉而形成,或由内心的力量,制造出外境。所以,不靠内心习气醒觉而形成的外境,并不存在。应成派则认为,不靠内心习气醒觉而形成的外境,应该存在!此处为二派主要争论所在。

  应成派主张,外在对境与内在有境,力量之强弱大小,齐鼓相当,彼此相互观待。因此,外境唯观待有境安立,同时,有境唯观待外境安立。若有境存在,外境也当存在。也就是,外境如何存在,有境就如何存在;反之亦然。

  应成派主张“有外义”,意指:“唯、仅仅相互观待于有境心识,而安立出来的外在对境,是存在的。”外在对境,应如此安立。再者,“唯、仅仅相观待于外在对境而安立出的有境心识,也存在。”。此乃应成派于“有外义”的解释,跟唯识的外义并不相同。

  不过,每当谈及应成的外义,总会和唯识的外义,混在一起,以为二者没有差别。二派使用的词句,虽一模一样,但是,应成承许的外义,非唯识所不承许的那个外义而应成硬说为有。

  成立应成外义的理由,在于“自性相不成立”。外在对境的存在,仅仅是观待于内在有境的安立而形成,因此,外在对境本身,自性相不成立。同理,内在有境心识,也是如此。简言之,相互观待,故自性相不成立;自性相不成立,故相互观待。

  自性相不成立的道理,唯识宗既看不到,也不能明白,故无法明了应成这种相互观待而安立的外义。既然唯识不能成立他定义出来的外义,又看不到应成主张的外义为有,故曰无外义啦!

  应成派主要的关键就在于自性相不成立。不明白“自性相不成立”这个根本因素,就无法做前述应成的安立。这样的安立,只有应成派才做得到。
发表于 2009-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的就是你这[三]

沙发!
发表于 2009-1-9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明了有营养

可见活佛就是活佛!
但是“中观宗则说,并非两本书都不存在,虽然上面那本没有,但下面那一本却是有的!”这句话是指的什么意思?我不懂咧!
发表于 2009-1-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板锹 于 2009-1-9 02:20 发表
但是“中观宗则说,并非两本书都不存在,虽然上面那本没有,但下面那一本却是有的!”这句话是指的什么意思?我不懂咧!

个人理解:这段话是喻。以上下迭放的两本书是分别比喻外义的两种解释,下面那本说的是“第一种外义:内心习气显现出外境”;上面那本说的是“第二种外义:完全不靠内心安立,全然由外在的无方分微尘堆积所成”。唯识两种都不承许,应成不承许第二种,承许第一种。
偶路过,万一说错了,别拍我:)
发表于 2009-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第一条的两个疑问

1、“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但印象里应成所主张/所破的自性中有常性的含义(略论释),但唯识所许的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恒流转的,这里所说的自性相是什么?

2、从历史而言,阿赖耶识似乎大行于无著世亲二菩萨的时代,此时龙树菩萨似乎已经圆寂了。正如大乘经典之于小乘一样,早期的般若经典中没有对阿赖耶识加以辩破,并不能说就没有。

因为对入中论等尚未系统学习,只是就上面的开示产生了上面两个疑问。希望有师兄释难。
发表于 2009-1-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call:
原帖由 宗人 于 2009-1-9 08:47 发表

个人理解:这段话是喻。以上下迭放的两本书是分别比喻外义的两种解释,下面那本说的是“第一种外义:内心习气显现出外境”;上面那本说的是“第二种外义:完全不靠内心安立,全然由外在的无方分微尘堆积所成”。唯 ...


对的。就是中观肯定缘起有,否定自性有。

[ 本帖最后由 清凉子 于 2009-1-9 12: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1、“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但印象里应成所主张/所破的自性中有常性的含义(略论释),但唯识所许的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恒流转的,这里所说的自性相是什么?

————我试解一下。虽然唯识也把阿赖耶识认为是无常法,生灭流转法,但却认为外境是八识的显现,否定外境是相对于心识的存在。否定物质存在,只肯定心识(精神)的存在。中观认为是心因境才有,意识是物质现象的反映。而依唯识的“境空识有”,外部客观存在都是八识所现。依中观看,尽管唯识也不把阿赖耶识当成常法,但却“只有一”(阿赖耶识),而不是“相对”(心与境相对存在)。所以仁波切才说:、“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

2、从历史而言,阿赖耶识似乎大行于无著世亲二菩萨的时代,此时龙树菩萨似乎已经圆寂了。正如大乘经典之于小乘一样,早期的般若经典中没有对阿赖耶识加以辩破,并不能说就没有。

-----我不明白你说的意思。是说:早期的般若经典中就有对阿赖耶识加以辩破??

[ 本帖最后由 清凉子 于 2009-1-9 12:0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破斥阿赖耶,简单认为唯识宗固执认定有个承托内心与习气的不变的阿赖耶。这个破斥法过于简练,缺乏中道之风。不能服众。
发表于 2009-1-9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不了解对手就掰的嫌疑。真是可惜。
发表于 2009-1-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性相,依法相辞典引瑜伽论,谓我所说有行有缘所有能取菩提分法。谓念住等。有没有师兄能说明下?

而如果只是宽泛的说,依照成唯识论末尾所说“内境与识。既并非虚。如何但言唯识非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如果按这样的表述,唯识不过是针对某一部分持外为实的人的一种引导的方便。如果不是其所针对的根器,讨论的意义似乎也就变小了。
--------------
仁波切说“怙主龙树,依据般若经,而说无阿赖耶。因为,般若经只谈到‘六识’,只字未提阿赖耶。”,让我理解的是因为般若中没有提过阿赖耶,所以应成派没有承许。但这很显然的不能构成应成派不承许阿赖耶的理由。
--------------
但我的这样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全面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离开了开示的现场,这样在论坛上将之发布其实更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误解。
发表于 2009-1-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子老兄,你对的中观的理解真的有问题,希望你能好好仔细研究一下

1、“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但印象里应成所主张/所破的自性中有常性的含义(略论释),但唯识所许的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恒流转的,这里所说的自性相是什么?

————我试解一下。虽然唯识也把阿赖耶识认为是无常法,生灭流转法,但却认为外境是八识的显现,否定外境是相对于心识的存在。否定物质存在,只肯定心识(精神)的存在。中观认为是心因境才有,意识是物质现象的反映。而依唯识的“境空识有”,外部客观存在都是八识所现。依中观看,尽管唯识也不把阿赖耶识当成常法,但却“只有一”(阿赖耶识),而不是“相对”(心与境相对存在)。所以仁波切才说:、“应成派不能接受这种主张,因为承许阿赖耶存在,就等于承认自性相成立”。

————————————这里“中观认为是心因境才有,意识是物质现象的反映。”是你自己以为的理解,就是我曾经说过的学中观学成了主观唯物主义了的典型错谬。
看看活佛怎么说:“应成派否定“外境不依靠内心而安立”的意思是“外境,必须依于内心安立。””
或者最接近你的观点" “应成派则认为,不靠内心习气醒觉而形成的外境,应该存在!"这点和你的想法很象了吧?但是后面活佛马上又详细说:
   “应成派主张,外在对境与内在有境,力量之强弱大小,齐鼓相当,彼此相互观待。因此,外境唯观待有境安立,同时,有境唯观待外境安立。若有境存在,外境也当存在。也就是,外境如何存在,有境就如何存在;反之亦然。
  “应成派主张“有外义”,意指:“唯、仅仅相互观待于有境心识,而安立出来的外在对境,是存在的。”外在对境,应如此安立。再者,“唯、仅仅相观待于外在对境而安立出的有境心识,也存在。”。此乃应成派于“有外义”的解释,跟唯识的外义并不相同。
  “成立应成外义的理由,在于“自性相不成立”。外在对境的存在,仅仅是观待于内在有境的安立而形成,因此,外在对境本身,自性相不成立。同理,内在有境心识,也是如此。简言之,相互观待,故自性相不成立;自性相不成立,故相互观待。”
    为什么说你的中观见有问题,就是在这种随口说出的地方。一个人内心如果不是“心—境”俱生的见,那么随随便便一句不在课本上的话,就会露出真实的思想习气。本质上来说,你对“缘起性空”的理解,可能更接近“有部”的思想。虽然我们大家都不承认,但是,由于我们受过的普通教育——现代简单唯物主义训练出来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
    有的朋友会好奇怎么看出这个思想里面有没有“自性见”,有个简单的引导。我们想象一下所谓的“缘起性空”,是不是“在浩瀚的宇宙里,从无限远以来,有无数的原子们在运动着。他们一会儿组成了山,一会儿组成了水,一会儿又组成了空气……他们可以无限往下分,但是聚合起来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山河大地。没有一个是永远存在的,永远是缘起而生,缘尽而灭。”
    如果我们内心真的是这么想的,那么恭喜!我们就获得了辩证唯物主义毕业证!这里面有几个永恒存在? 1 有个不依赖于观察者永远存在的空间,2 有个不依赖于观察者永远存在的时间,3 有个永远存在的“something 存在”,不管他叫不叫原子还是夸克!ok!自性见看见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

时间和空间也是相对存在的,可以变化的,参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楼上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09-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并非把物质安立为不存在,而是安立为心识上的存在。不需要物质这个名词的。
黑板锹:你也不够中。有点左,过激啦。
发表于 2009-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阿赖耶也只是个名。
发表于 2009-1-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观法安立 “自性”这个名词,只是方便揪出敌方论点之中的自相矛盾之处,无法诠释之所。若敌方立论不足之处,自有补足之法。则针对这样一个不足之处揪出个“自性”来,毫无意义。也太浪费中观口舌了。

[ 本帖最后由 风火 于 2009-1-9 15:3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22:28 , Processed in 0.0344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